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迎朝阙 >

第4章

迎朝阙-第4章

小说: 迎朝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人士喜欢音律,尤其是君子之交常以赠玉或者赠音谱为雅兴,在士族之间尤其流行。”
  “谢过大姐姐了。”宛蓉抱着玉笛心里美滋滋的,这么好的笛子,琢磨着要请个师傅好好教她才是。
  “这些原本也都是公主赏我的,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休息过后,宛仪此时换了一套家常衣饰。上身穿浅色窄袖短襦,下穿一件深色长裙,裙腰高系,外罩一件白色披帛,嫣然一笑,眉眼里尽是自在。
  在宫里虽说样样周到,吃的,穿的,用的,除了公主就是她拔尖了。只是一人远在千里之外,父亲母亲又不在身边,难免害怕行将就错,少不得用心留意,哪里比得上家里舒心自在。
  “我知道嘉禾公主待姐姐是极好的,就是不知道这人脾性怎么样?”宛蓉托着腮和姐姐闲话家常,窗外夕阳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缕烟雾还停留在那里。
  宛仪慢条斯理喝了口茶,淡淡道:“天之娇女,性情柔嘉。”
  “是了,公主嘛,可不就是天之娇女。能得姐姐赞誉,想必人品必不会出错了。”
  她敲了敲宛蓉的额头,嗔道:“不许议论公主。”
  宛蓉吐了吐舌头,冲她嘿嘿一笑,便扯到旁的事情上了。
  自从长女回来,陈怀泫夫妇二人心里少了牵挂,面容上也自在了些。
  这一转眼又过去了两年,进入九月下旬,窗外桂花飘香。
  江南东西两道合并的事情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也不知是当今圣上日理万机给忘了,还是另有别的打算,如今也不提了。
  这天傍晚宛蓉和长姐还有母亲三人正讨论晚上要吃桂花凉粉,这个季节做的甜品格外地清香,除了陈老太太闻不来桂花略带浓厚的味道,他们都很喜欢吃。
  陈管家急急忙忙跑进来禀报说:“朝廷有圣旨下来,老爷已经从政务司回来了,让夫人带着小姐公子们去大厅接旨呢。”
  佟氏心头一紧,忽地站起来。“可知道是什么事?”朝廷下圣旨必定是大事,一般来说不是好事就是坏事。尤其他们远离长安,久居于江南。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朝廷是不会有圣旨的。
  宛蓉和宛仪互相看了眼,眼底尽是担忧。宛仪捏着帕子,脸色微白,眼睛盯着陈忠,眨都不眨一下。
  陈忠摇摇头,朝宛仪那边瞧了眼。“奴才不知,只是看那来宣旨的公公面容轻松,笑呵呵的,仿佛是关于大小姐的。”
  宛仪一愣,关于她的?
  佟氏更是找不着头绪,满是疑惑,不过既不是坏事那就是好事了。微微呼了口气,心缓缓放了下来。
  询问道:“公公人呢?”
  陈管家道:“就在大厅等着呢。”
  佟氏赶紧将帕子放在袖口,转过身看看两个孩子,见没什么不妥,方才拉着她们二人的手出去迎接圣旨了。
  “奉天承曰,皇帝诏曰,江南东道陈怀泫长女陈宛仪,秀外慧中,才思敏捷,品貌出众。今太子年已弱冠,适时婚娶。值陈宛仪待字闺中,酌下旨赐汝居东宫测妃之位,侍奉太子左右。一切礼仪交由礼部和内侍省共同操办,另择良辰吉日,钦此。”
  陈怀泫恍惚了下,没过多久便回过神来。“臣,领旨谢恩!”浑厚的嗓音划过这依旧燥热的九月上空。
  这时候的艳阳依旧夺目,隐隐晃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来。
  宛蓉搀扶着佟氏起来,她脸上一点喜色也没有,反而隐隐布上一层担忧之色。
  陈怀泫正要请大监进前厅喝茶休息,大监笑了笑推辞道:“咱家身上还有一道圣旨要宣读呢,是知州柳大人家的,他家闺女也要入主东宫,和您家大小姐是一样的位份。”
  宛蓉知道他说的是柳琴若,自从打碎她的琉璃盏那次后,再也没有见过她了。那柳大人虽然府中姬妾众多,子嗣上却稀少,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和一个儿子。
  宛蓉心中略有不平,大姐姐这么好,性子温雅,知书达理,不说别的单论性情就是十个琴若加起来也比不上大姐姐。以后却要和她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平起平坐,当真是不公平。
  陈怀泫也不敢久留大监,只一再道谢,亲自送出去才回来内室。
  先前江南的贵人们就在议论,说太子已到弱冠之年,皇上正在着手太子选妃的事情,定了太原王家。
  太子妃的祖父原是尚书左仆射,祖母是高祖皇帝同母妹,淑安公主,家世显赫。更重要的当今圣上初登大宝时,章王火同太尉府赵思政叛变,尚书左仆射力挽狂澜,协助皇上和太后绞杀逆贼叛军,最终稳住长安局势,阻止一场动乱。
  有这份功勋在里头,两家联姻也顺理成章了。
  原来皇上心里还有别的考量,打算借着选太子妃的同时,再挑选几位世家女子,充作测妃之选,一同入主东宫。将来太子登基,必是用人之际。如今朝中大臣表面一团和气,其实私下里各有各的盘算。自古以来,人心不齐,容易祸起萧墙。
  将来这些入主东宫的女子不管正妃还是测妃,今后都是太子的人,她们的娘家也必定以太子的利益为重中之重。
  圣上为太子思虑周全,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也算是防患于未然罢。
  陈怀泫是江南东道,地方长官,又曾在皇上身边当过差,于是他家长女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进入东宫的册子上。


第7章 珠玉联辉
  【一】
  下人们叽叽喳喳议论纷纷,都说是喜鹊来报道,家中无比荣耀。房妈妈更是摘了好些桂花,中午刚说要做桂花凉粉,傍晚喜事就来了,晚上一定多做些桂花凉粉才好,贵气十足。
  和院子里的喜庆不同,佟氏在屋子里呜呜咽咽的抽泣,埋怨陈怀泫当初不该答应让长女去长安。如果不是这样,圣上大概也不会留意到宛仪,让她去做太子侧妃了。
  常人都说嫁于太子是族中荣耀之事,今日测妃,也许来日就是贵妃。可是自古以来,一入宫门深似海,再想一家人团聚可就难了,佟氏的心思陈怀泫自然懂得。
  他们家虽比不上长安权贵显赫,在江南还有些根基。陈怀泫位居地方长官,仕途又正好,长女婚事如果不是这突如其来的圣旨,将来也会是一帆风顺。
  一家人说不定还可以时时见面,叙叙天伦之乐。这如今一道圣旨定的,可不只是宛仪一个人的姻缘。
  看当今圣上这态度,依旧十分依仗柳家。柳大人的祖父是开国相辅,一家子的势利可谓遍布南秦国上下,权倾朝野。
  就连上次包庇孙家的案子,皇上都没有处置。如今也封了他的女儿做东宫测妃,大有重用的意思。柳江左时任金陵知州,于陈怀泫官阶低了两级,奈何家大业大。
  陈怀泫才高志远,一心想着为百姓谋福。他做的土地改制惠民无数,江南如今的富庶少不得他的一份功劳,每次上交国库的钱粮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宣宗不止一次在朝堂上夸赞陈怀泫的才能,更视江南为钱袋子。
  陈怀泫神色凝重,自是有他的担忧,然亦十分心疼长女。虽说是帝王之家,总归不如寻常人家自在。
  只是大姐姐?宛蓉不禁抬起头看着长姐。虽然还有些青涩的面庞,但是也难以掩盖她出众的容貌。就像穿堂里那几株海棠花,夜深人静时,已经悄悄修成了一块上好的碧玉。
  宛仪出类拔萃,长得好看,完全承继了佟氏年轻时的样子。就连嘉禾公主也对她高看一眼,所以即使以后是嫁于太子,她在皇家也算有了一个支撑,嘉禾公主是宣宗嫡亲的女儿,和太子一母同胞。
  佟氏伤心,并不愿意长女去那宫廷后宅,两人低低呜呜一阵子,让人听着心碎。
  宛蓉站在院子里招来陈管家让他赶紧准备鞭炮,再把家里装扮装扮。不管家里人如何,总归要让外人看起来喜气洋洋。
  过了会宛仪拭了眼泪道:“皇上已经下旨,圣命难违,如今也是无可奈何。好在女儿进宫的日子还未定,现下依旧可以在父亲母亲膝下侍奉,以报父母,祖母教养之恩。”
  这话正中佟氏伤心之处,听罢哭得更是难过。想到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后宫妃嫔又是哪个好相处的,自己女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小都是心肝宝贝似的,即便是去了金窝银窝里也不如寻常人家舒心。
  佟氏性子柔弱,大约也是中间两个孩子早夭的缘故,时常的多愁善感。
  最后还是陈老太太出面宽慰佟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佟氏这才渐渐止住了伤心。
  晚上的桂花凉粉一家人吃得索然无味,倒是陈家长女要纳入太子府的消息传播的极快。没几个时辰,前来贺喜的人就不少,陈怀泫少不得出面一一应对。
  柳大人家在接到圣旨以后,在豪望楼大摆宴席。府宅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陈怀泫生性淡薄,凡事不喜张扬,也不爱铺张。除了接受亲朋好友的恭贺之后,索性待在家中读书写字,陪两个女儿和儿子识文作画。
  延朗今年已满三岁,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已经能写五百多个字,背两百篇诗文了。常常一个小人模样呆板地坐在那里,双手捧著书本,摇头晃脑的样子可爱的很。
  陈老太太常笑他说,简直跟陈怀泫小时候一模一样,读起书来便废寝忘食。
  宛仪提议:“不如我们对诗文玩,正好父亲也在,也可点播一二。”
  宛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老是看书怪无聊的,便欣然应允。“好呀。”
  陈怀泫饶有兴趣地放下手里的书本,“难得今日有空陪女儿们,正好看看四儿的功课有没有长进,对得不好可是要罚的”。
  宛蓉抬起头颅,面露骄色。“女儿虽然愚笨,但还不至于丢了父亲大人的脸。”
  宛仪沉吟一笑,“那我开始了。”
  宛蓉道:“姐姐请吧。”
  只见她来回走了两步,已然有了一句,望着窗外,“花红柳绿莺歌燕。”
  宛蓉低低念了遍,脑海赫然有了下句,脱口而出:“细水长流暮朝辰。”
  “暮朝辰,暮朝辰。”延朗拍着小手,满面兴奋地重复着宛蓉刚才随口说的诗文。
  陈怀泫也点点头,不做评论,只细细地听着。
  只见宛仪在青花砖瓦的地面上来回走了两步,垂手站在堂前的丹青旁。那是一幅墨色荷花图,出自大师张胜之手,画得栩栩如生。一枝枝鲜活得荷花仿佛雀跃于宣纸上,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扑鼻的香气,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幅画了。
  她微微一笑,心中又有了一句,轻柔道:“荷叶迎风香至来!”
  这句倒是极是应景,只一句便把这画描述得淋漓尽致。
  宛蓉想了想,觉得这个不难对,用月影衬托就刚好。于是将书本轻轻放在桌子上,接道:“月影空对云归去。”
  宛仪回头笑道:“荷花对月影,一来一去,真是极妙。”
  就连陈怀泫也面露润色,轻轻点头。
  宛仪想了想说:“我这还有一句,不知妹妹怎么对。三月北,九月南,十月孤雁渡寒汀。”
  宛蓉怔了怔,恍惚中才发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年,一月一月,现下已经到了九月。除了桂花飘香,荷叶徒留最后一抹青葱外,最能体现这个季节的,就是鸟儿了。
  大雁是迁徙之鸟,每年南来北往,树上的鸟巢再过几月也要跟着空置了。
  她思忖了会,嫣然一笑,也有了应对之句。不急不慢地站起身去端了碗茶,喝了两口,来回走道:“蛹越冬,茧至夏,金秋篱落蝶雪飞。”
  陈怀泫连连称赞,好一个“蝶雪飞。”
  那漫天的蝴蝶可不就像成片的雪花一样飞舞吗?他的女儿果然才思敏捷,小小年纪竟将许多男儿都比了下去。
  陈怀泫怜爱地摸了摸宛蓉的头,此时才发现七岁的女儿已经到了他的腰间,长得亭亭玉立。穿着一身绿色罗裙,肩上罩了条浅色披帛,绑着一对双丫髻,两边扣着紫玉宝钗,双颊粉琢,脸上笑容纯真可爱。
  心中略有感慰,四儿也长大不少。
  夜晚,陈怀泫坐在内室的榻上,同佟氏说着闲话。
  “今日见四儿功课长进不少,除了字写得不错外,于才思上也深有造诣。四儿今年也七岁了。”
  佟氏见夫君突如其来的感慨,微微一笑。似水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如今他们都年华渐老了。是啊,四儿都七岁了,当真是岁月不饶人。
  陈怀泫叹息道:“仪儿那孩子像你,品性贤淑,温和有度。容儿呢打小聪明伶俐,还有几分傲气,凡事认理的性子倒有些像我。仪儿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终究是我们没有未雨绸缪的缘故,才使得她将来要走进那深宫庭院。四儿不能再这样了,且她的性子单纯,待人真诚,若是进了王府公门怕是要吃苦头的。”
  佟氏手里橘子正剥了一半,听到这话顿了顿。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道圣旨的事情,谁又能有什么办法。
  不说别人,就是她自己的亲姐姐,先前也十分钟意宛仪,几次提及。可是为人父母,总觉得她还是个孩子,想着留在身边多待些日子才是。
  现如今自己丈夫仕途正好,大闺女又出类拔萃,想跟他们结亲的自然不在少数。
  女儿们的脾性,做母亲的最清楚。大丫头温婉,处事和睦,即使是嫁入东宫,相信只要她谨小慎微,日子多半还是过得下去。
  四儿聪颖有余,但是凡事讲究是非曲直,眼里揉不得沙子,这样的性子若是嫁入宫门王府,多半是要吃亏的。
  怔了半晌,佟氏将剥好的橘子放到陈怀泫面前,“老爷既看得透彻,是对四儿将来的事有打算吗?”
  陈怀泫看着佟氏递过来的蜜橘,颔首。“前两年宫里着手为嘉禾公主议亲的事,夫人可还有印象?”
  佟氏点点头,自然记得,宛仪就是因为这事才回来的。
  陈怀泫继续道:“嘉禾公主定的是忠义候薛家大公子薛崇,那薛崇的祖母乃是奕媛长公主,她膝下有个女儿如今正是刘兄的夫人。现下也有两子,大儿子已于去年结亲,娶的是长宁郡主家的闺女,也是门当户对,现下两人还有一子尚未婚配。”
  佟氏有些恍惚,遂问道:“可是静山汉王后世孙刘尚书他们家?”


第8章 珠玉联辉
  【二】
  陈怀泫点点头道:“正是。”
  这位远近闻名的刘尚书可不是一般人,他还是汉朝皇室宗亲,做过宣宗皇帝伴读。如今任户部尚书,他的夫人是长公主的嫡亲女儿。
  长安城内达官显贵数不胜数,京中各家联姻也是势在必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盘根交错。
  忠义侯薛家也曾是朝中的掌权派,追随南秦开国皇帝马背得天下,拜将封侯,与柳家齐名。
  宣宗皇帝登基后改了朝中制度,凡是娶了公主的驸马不能担任朝中要职,只能做个富贵闲人,在职务上挂个名就好。
  自从奕媛长公主嫁过去,他们薛家一直享受着朝廷多重恩惠,忠义侯府世袭罔替。
  话说长安谁家最富贵,除了他们薛家还有谁。所以宣宗希望他的女儿嘉禾公主也是如此,将来富贵一生即可。
  佟氏又拿了个橘子继续剥道:“那孩子怎么样?”家世倒是可以先放一边,若是缔结良缘品行端正才是关键。家世再好,若是孩子脾性不佳,将来两人日子怕也难过。
  那剥好的橘子,搁置的已经有一会了,这中间陈怀泫只看了一眼便不再理会。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心里思索一件事时,总会摈弃一切外在之物。
  “去年回长安述职时我还见过他,如今在国子监读书。比四儿年长五岁,性情爽朗,聪明有度,是个好孩子。”
  “与四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