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

第60章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60章

小说: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否则会给聂园长和托儿班里其他老师添麻烦。
  即便宁荞一再告诉团团圆圆,他们已经很乖了,可以偶尔任性一点,像班里其他小朋友一样,但很显然,这是不管用的。
  团团圆圆才四岁多,刚懂事,父母就离开了他们。他们陆陆续续搬过好几次家,每到一户人家,就会有人无数遍向他们强调寄人篱下就应该更加懂事,慢慢地,这些话刻进记忆深处,不是宁荞三言两语就能抚慰的。
  现在,宁荞就只希望病房里的那个,确实是团团圆圆的妈妈。
  过去的伤害已经无法避免,可未来,两个小朋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护士认得宁阳,将他们带进病房:“最近病人的状态好像好点了,上次郭医生给她检查的时候,说是手指动了好几次。如果你们确实认识她,就尽量早点联系她的家人吧,让家人多来看看,也许在外界刺激下,她真能醒呢。”
  病房里静悄悄的。
  病人躺在病床上,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宁荞一眼看去,就认出她。
  唐母给她看的照片,很小,而且照片中的唐清锦要年轻很多,嘴角扬起,带着笑意。其实并不熟悉的人,乍一眼看见昏睡中的她,很难将她与照片中温柔的模样联系起来,可宁荞与团团圆圆相处的时间太多了,团团圆圆是双胞胎,他们都和妈妈长得很像。
  “是她。”宁荞仰头,抓着江珩的手,激动地说,“真的是她,我见过照片!”
  护士的眼睛也亮了:“那你们能联系到她的家人吗?”
  宁荞微微皱眉:“现在通知聂园长的话,加急电报应该能在两天内到吧?”
  唐母年纪大了,团团圆圆又还小,都很难担事。
  病人还没醒,也不知道后续状况如何,等他们赶回来,太费时间。
  江珩说:“鸿锦已经回老家了,我知道他老家的地址。”
  宁荞舒一口气:“让他先过来把欠的费用交了,接下来再加紧治疗。”
  护士的眉心也舒展开,赶紧去科室找郭医生。
  宁阳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小俩口欣喜的模样,叹了一口气。
  过去不管发生什么事,小妹都着急忙慌地找哥哥商量,出嫁的妹妹,简直是泼出去的水……
  原剧情中的唐清锦,到最后都没有醒。
  宁荞虽找到了她,可还是没办法完全放心。
  江珩被护士请到护士台,简单记录病人信息。
  宁荞拿了一张板凳,坐在唐清锦身边。
  “你是团团圆圆的妈妈吗?我是他们托儿班的宁老师。”
  “团团圆圆是我在班里最喜欢的两个小朋友了,他们好可爱,脸蛋像白白软软的小包子,眼睛又大又圆,笑起来的时候有点害羞,被我盯着看的时候,圆圆会躲到团团身后去,特别好玩。”
  “最近团团圆圆在准备托儿班里的足球比赛,团团喜欢运动,跑得很快,就是好几次跑太快了,球都还没跟上他呢。圆圆就在旁边干着急,说哥哥,你要带球跑哇……”
  “团团圆圆一个人有一张假的飞机票,就藏在他们的枕头底下。这机票要等到他们十八岁的时候,兄妹俩一起去机场,换一张真机票,飞到很远很远的天上,去找他们的爸爸妈妈。”
  宁阳不认得团团圆圆。
  可他也是即将成为父亲的人了,站在一旁听小妹描绘着那两个孩子的模样时,心不由揪了一下。
  这一天,宁荞在病房里待了很久。
  后来江珩回来了,他没有催,陪着她,偶尔会补充一些她遗漏的小细节。
  宁阳也不忍心催了,只是肚子发出的响声,不由出卖了他。
  等到太阳下山,天逐渐黑了,护士才来提醒,请他们改天再来。
  宁荞起身,转身时,又看了唐清锦一眼。
  “团团圆圆一直很想念妈妈,不要让他们等到十八岁啊,这太漫长了。”
  三个人离开医院。
  护士拿着一张表格,做巡房记录。
  她“唰唰”写了一行字,将表格重新放在病床床尾。
  正抬起身,视线不经意扫过病床上唐清锦的脸。
  护士怔了一下,随即飞奔出病房门。
  她跑向医生的办公室,大声道:“郭医生,病人好像哭了,她眼角湿湿的!”
  …
  回去的路上,宁荞的心情并不沉重。
  至少已经找到团团圆圆的妈妈,这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她能不能醒——
  不知道为什么,宁荞对唐清锦有信心。
  两个小朋友在等着他们妈妈,也许奇迹真的会发生。
  等到再次骑上车时,宁阳已经放弃挣扎了,一个人骑在最前面,听后面妹妹和妹夫嘀嘀咕咕说着悄悄话。
  宁阳的嘴角都快要撇到耳根去。
  什么话得这么小声说,不能让他也听听?
  宁阳看见妹夫就烦,骑得飞快。
  可江珩,虽然不熟悉力,要说比体力,可从没输过,很快就追上大舅子。
  宁阳还保留着最后的倔强,双脚使劲蹬。
  他是大舅子,还能被妹夫比下去?
  可人家是部队军人,顶着烈日都能操练一整天,这身板子,哪里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无形之中的较量,以宁阳的落后告终,他把车停下,拿走江珩的车钥匙还给大院婶子时还在生闷气。
  再一抬眼,妹夫已经带着妹妹回家了。
  宁阳:……
  对着大舅子都不拍马屁,真是好大的胆子!
  宁阳还完车钥匙,也往家里赶,肚子饿得不行,早就想吃饭了。
  可刚进门,他感受到屋子里的低气压。
  一抬眼,是他媳妇来了。
  焦春雨黑着脸。
  小妹最近会回来,这是她一早就知道的,可具体是哪一天,谁都不清楚。今天她在娘家待了一天,还有点奇怪,宁阳怎么没来接她?等到快吃饭的时候,她公公特地来了一趟,焦春雨才知道,原来是宁荞到家了。
  焦春雨就快要气昏头了。
  宁阳心里到底有没有惦记着她这个当媳妇的?
  焦春雨心里委屈,眼圈红红的,沉着脸。
  她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同样是被宠着长大的,喜怒都写在脸上,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
  宁荞察觉到嫂子的心情,挨在焦春雨身边,挽着她的臂弯和她说话。
  焦春雨心里不舒服,连对着公婆都很难有好脸色,可现在在小姑子面前,又实在没了脾气。
  “嫂子,妈上次给我寄了一件毛衣,是她亲手织的,小孩子的毛衣。”宁荞软声道,“我们家属院里的婶子们都说,看这精细的织法,还有花纹,就知道妈用心了。”
  焦春雨静静地听着。
  不得不说,公婆对她还是很好的,对胎儿也很期待,更从没像大院里其他人那样,成天念叨着要一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在常芳泽和宁致平看来,生儿生女都一样。算起来,是这会儿少见的明理的公婆。
  除了给还没出生的孩子织毛衣之外,常芳泽不仅给宁荞织衣服,还算上了焦春雨的份,确实是没话说。
  “爸,你不是说去国营饭店买嫂子最爱吃的酱牛肉吗?买到了吗?”宁荞又问宁致平。
  宁致平从厨房里拿出一盘牛肉:“买了,你看。”
  “香喷喷的。”宁荞戳了戳嫂子的胳膊,“你闻闻?”
  焦春雨听着小姑子软软糯糯的语气,忍不住笑了。
  “我知道爸妈疼我,只是气你哥。”
  宁阳挠了挠头,走上前来。
  也不知道媳妇在生什么气。
  宁荞继续对焦春雨说:“嫂子,刚才我本来还想在医院多待一会儿的。都是哥哥,催着我赶紧回来。他说要早点吃完饭,回家陪媳妇呢。就连骑车的时候,都骑得特别快。”
  话音落下,宁荞问江珩:“对不对?”
  江珩从善如流:“对。”
  焦春雨抬眼看宁阳。
  他还真是一身汗。
  “嫂子,你身体还好吗?”宁荞温声道,“哥哥说,你最近每天都要走好多路,就是为了等生的时候能顺利一点。”
  焦春雨的注意力被转移,和小姑子聊起怀孕的事。
  眼看着媳妇的眉心终于舒展开,宁阳的心头大石也放下了。
  等到吃饭前,焦春雨进厨房拿了碗筷。
  她一只手托着腰,另一只手拿碗筷,差点没拿稳,好在宁阳快步走上来接过。
  “我来,我来。”
  焦春雨嗔他一眼:“又是小妹让你来的吧?”
  宁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焦春雨说:“哄媳妇还得靠小妹呢,你这人啊……都是一个妈生的,小妹怎么就比你讨人喜欢多了?”
  宁阳也觉得奇怪。
  小妹刚才说了一通话,虽然都是实话,可经她的口,就可好听了。
  温温软软的语气,哄得所有人都笑呵呵的。
  但他就不行。
  嘴巴和脑子转得一样快,有时候刚过脑子,都还没过明白呢,一开口就“哗哗”说一大堆。
  还是得找个机会,跟小妹学学!
  但一时半会,肯定很难掌握,毕竟哄媳妇是要研究一生的大学问。
  …
  宁荞难得回来,成了家里的大红人。
  一家子人问她在海岛的生活,除了没提过后山的事之外,其他的事情,宁荞都不打算隐瞒,像是家属院有一个刘丽薇,特别爱找她麻烦,但每次到最后都没讨着好处。
  焦春雨听得一脸惊喜:“小妹,你可以呀!”
  宁致平说:“还是尽量别得罪人,免得别人刻意针对你。”
  “不怕。”常芳泽说,“咱女婿在呢,谁能欺负荞荞?”
  江珩失笑。
  其实除了后山那件事,平时大多数时候,宁荞都是自己处理麻烦。
  每当他回来,从大院婶子口中听说她用最软乎乎的语气大杀四方的时候,都要问一嘴,宁荞便骄傲地扬一扬下巴,就像现在一样。
  有点小小的嘚瑟。
  很可爱。
  晚饭是宁致平和常芳泽准备的一桌子好菜。
  终于尝到家里的味道,宁荞满足地眯起眼睛,指了指桌上的一盘菜,对江珩说:“这个糖醋里脊是妈妈的拿手菜,我小时候最爱吃了。”
  江珩闻言,便给她夹了一些,放在她碗里。
  宁荞的碗里,白米饭上搁了糖醋里脊,堆得高高的。
  宁家人好整以暇地望着他俩。
  宁荞小声道:“我是让你吃。”
  她将碗中的糖醋里脊放回他碗里。
  江珩笑着尝了一口:“很好吃。”
  望着这一幕,常芳泽真是忍不住的欢喜。
  当初让闺女远嫁海岛,只是为了避开下乡,没想到老爷子当年给定的娃娃亲对象这么靠谱。一转眼,七个月过去,看起来还真是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常芳泽疼闺女,自然也会对女婿好。
  她给江珩夹了不少菜,担心人家碗里堆得太高不方便吃,还特地让宁阳多拿了一个碗。
  江珩道谢。
  宁致平便笑着摆摆手:“一家人说什么谢谢?”
  饭菜很香。
  江珩低着头吃得慢条斯理,感受着此时的温情,这是来自长辈给的温暖。
  当惯了大家长的他,很少像现在这样,成为家中的小辈。这感觉太陌生了,却很快就让人适应。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一刻,宁荞在悄悄看他。
  那天在京市四合院里,他们一起看了江珩母亲曾经写的日记本。
  宁荞听江老爷子说过,沈华琳离开之后,江源和江奇都有过大哭大闹的时刻,唯独江珩没有。没有崩溃、没有抱怨,就像他的生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母亲。
  对于江珩十几年前的心境,宁荞已经无从得知。
  她只知道,这会儿,江营长虽没有多说,可一定是开心的。
  既然这样。
  那她就把爸爸妈妈,借给江营长一会儿。
  宁家接纳了他,就像海岛的弟弟妹妹们,早也已经将她当成自家人。
  …
  宁荞难得回来,打算多陪陪家人。
  可常芳泽一抬眼,哪哪儿都瞒不过她。半年多的相处,看得出来夫妻俩的相处渐入佳境,但还远远没到腻歪的地步。
  海岛军区大院有三个孩子,小俩口很难有独处的机会。
  现在常芳泽就打算给他们多创造一些独处的时间。
  海岛没有电影院,但安城有。
  常芳泽给小俩口弄了两张电影票,让他们自己看电影去,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消遣。
  江珩握着这电影票:“是妈自己出去买的电影票吗?”
  “听嫂子说,我去了海岛之后,爸妈就经常出门看电影。”宁荞笑吟吟道,“比我们时髦。”
  小俩口往电影院走。
  天已经黑了,六月的安城,连吹来的晚风都是发烫的。
  他们聊了很多。
  宁荞第一次,听江珩说起他的奶奶。
  江珩的爷爷奶奶,感情特别好。
  当年奶奶家境好,而爷爷家里特别穷。他们的身份悬殊这么大,但还是冲破一切阻碍地走到一起。家里人不同意,奶奶就和他们闹,闹到直接搬出来,再也没回去过。
  年轻时家里穷,也没人帮衬,小俩口什么都靠自己。为了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江老爷子年轻时特别拼,拼胜了几场战,也拼到越来越高的军衔。
  等到老爷子的军衔高了之后,津贴也相应变高,他从不让奶奶吃苦受累,什么都要给她最好的。在那个年代,收音机很稀罕,特别贵,爷爷知道奶奶喜欢,给她买了一个,趁着她睡着,悄悄放到她的枕头边。
  他们原以为日子会越过越好,一家三口能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好景不长,奶奶很早就因身体原因离开了他们。
  后来,也有人给江老爷子说亲事,但他没同意。
  好几回,他对小孙女说,以后说对象,得听家人的,别被爱情冲昏头脑,嫁去过苦日子。老人家总觉得,爱人过早离世,是因为年轻时受了太多的苦,熬坏了身体……
  但江果果还小,听不明白,只把玩着他已经坏了的收音机,爱不释手。
  “奶奶去世之后,爷爷很少提起,但收音机就没离过手。”江珩低声道,“爷爷宠果果,什么都愿意给她买。唯独果果要他那台收音机,软磨硬泡,爷爷都不同意。”
  宁荞对那台收音机有印象。
  特别旧,但摆在干休所爷爷房间的床头,摆得很正,没有落灰。
  生死的话题总是令人感到沉重。
  宁荞仰起头,望着一望无垠的夜空,再转头看他。
  原剧情中,她的死给江珩造成极大的打击。
  那些冷漠的互动,是原作者为了让他们沦为陪衬而故意设计的情节,可实际上,那些从未说出口的爱意,同样珍贵。
  江珩目视前方,慢慢走着。
  宁荞想,他一定能理解爷爷的心情。
  如果那天他没能赶到后山,没能救下她……
  江珩一定会像爷爷那样,日日夜夜地思念。
  就像原剧情一样。
  想到这里,宁荞停下脚步。
  她拉住他的手。
  记忆中,这是这辈子宁荞第一次主动牵他的手。
  江珩顺势自然地握紧她的小手。
  宁荞的唇角染了笑意。
  正要往前,忽地被挡住去路。
  皎洁月光下,温热的风不停地吹,树叶沙沙作响。
  温热气息袭来。
  一个柔软的吻落在她的额间。
  动作很轻,也很慢,充满着珍惜的意味。
  宁荞的脑子一瞬间变得混沌。
  等到回过神,发现也不好问什么,两只手捂着自己红透的耳根走在前面。
  “电影要开始了!”
  江珩低笑,追上她的步伐。
  …
  常芳泽和宁致平不知道小俩口怎么了,反正从电影院回来之后,都是心情很好的样子。
  问他们看了什么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