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当老光棍了。
俞翠曼又被儿子唬住了,同意了这门婚事,对外一通吹嘘瞿若云的家境,胡说八道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林广民和瞿若云结婚有一段时间了。
现在她们婆媳俩,处得不错,反正在外,瞿若云很给她面子。
“妈,你说谁嘴硬?”
“他们嘴都硬。”
瞿若云笑了笑:“妈,他们说的是宁主任家的闺女吧?我常听广民提起她。”
俞翠曼还以为儿子是个怕媳妇的,正在心里干着急。
没想到,他的胆子还不小,居然敢在瞿若云面前提自己以前心心念念的小姑娘。
这还差不多。
此时的焦春雨,正在大院里散步。
她快生了,医生让她多走动。
她悠闲自在地逛着,恰好撞见厂长夫人和她儿媳妇。
俞翠曼挑了挑眉:“广民是怎么和你说的?”
“广民说,以前大院里有一个女孩子,长得挺好看,特别喜欢他,成天死缠烂打的。就是这个叫宁荞的。”瞿若云想到这里,嘴角微微上扬,羞涩道,“但他没同意,只喜欢我一个人,他还让我别跟大院里其他人提起来,对方毕竟是女同志,说起来不好听。”
“广民是这么说的?”俞翠曼问。
瞿若云红着脸:“对呀,就这么说的。”
俞翠曼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半晌之后点点头。
说就说吧,他高兴就好。
“等过几天看见宁荞,你可别提起来。”
“妈,我知道的,我又不是什么不懂事的人!”
焦春雨一脸嫌弃。
啄木鸟叨石磙,他们母子俩才是全仗嘴硬!
…
干休所里,江老爷子和老朋友下着棋。
干休所大院环境好,连花花草草都长得更鲜艳繁茂,只是这一刻,老爷子没有心情欣赏美景。
这棋,他居然下不过对面的老冯。
边上一群老家伙围着看,而他却被下一步棋给难住了。
不管往哪儿下,都不合适,很有可能满盘皆输。
江老爷子执着黑子,脸板着,很严肃。
边上其他人催促着。
“快点落子啊!”
“都等得黄花菜都要凉了。”
“老江,你赶紧的。”
老冯乐呵呵道:“慢点就慢点吧,老江得好好想想,落子无悔。”
顿了顿,他又慢悠悠地说:“照咱们这个速度,下完整盘棋,天都要亮了。”
江老爷子瞪了嘚瑟的老冯一眼。
“技不如人,技不如人啊。”老冯朗声笑。
“呸,我当年除了带兵打仗,就是下棋。打仗的时候没当过逃兵,下棋的时候也没输过谁!”江老爷子也倔得很,边说边跟自己生气。
几个老人家都笑出声。
“别说我和你下了,就连我那几个孙子孙女,都能下赢你!”
老冯:?
这老头……
“你也就是嘴巴硬,你那一堆孙子孙女,我到现在还没见过呢。”老冯说。
人上了年纪,除了开始想当年之外,还特别热衷于比膝下子女们。说到这个,老冯最有发言权,谁让他几个孩子都住京市,平时经常来看他。
不过江老爷子也不认输,老冯的子女们,能有他大孙子有出息?
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升上营长,还不是副的,是正级!
俩老人都是老小孩,你一句我一句,差点要吵起来。
江老爷子被老朋友这么挤兑挖苦,脸色更黑了。
老冯说:“你跟我们发脾气屁用没有!有本事让你孙子孙女们过来代你下,他们来不了,你自己下!”
江老爷子也来劲儿了:“我大孙子忙,二孙子三孙子和小孙女要念书。我小孙女去年年底考了全班第八呢,你孙女考第几名?”
“我孙女……我还没问!”
“肯定不咋样,要不你早就吹遍咱干休所了。”
其他老人们想劝的。
但俩老头都跟老牛似的,特别犟,谁都劝不动。好在他们现在都上了年纪,要是再往回倒退个几十年,当场就撩起袖子干架都不是不可能的。
双方僵持着。
老人们在边上打着圆场。
“行了行了,都一把年纪了,还非得争个输赢。”
“又不是啥大事!老冯的孙子孙女孝顺,老江的孙子孙女也孝顺……”
“老冯的孙子孙女有本事,老江的孙子孙女也一样。”
大家伙儿就像哄小孩似的。
江老爷子压根就听不上。他孙子孙女本来就比老胡家的强!江源和江奇虽然没考第八,可那俩小子,机灵着呢!
“爷爷……”一道绵软的声音传来。
江老爷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又是谁家孙女来了?在这节骨眼上来,烦得很!
所有人回头望过去。
老头老太太们望着这两张生面孔,看了半晌。
小伙子英俊,小姑娘娇滴滴的漂亮。
只不过,他俩是谁?
“爷爷。”江珩也喊了一声。
江老爷子这下可算认出大孙子的声音。
一开始,是不敢相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直放在棋盘上的手,僵了一下。
他特别慢地回头,原本吹胡子瞪眼的神色,一瞬间被惊喜取代。
他“腾”一声站起来:“你们俩怎么来了?”
在此之前,他们压根没告知俩人要来的消息。
江珩说先不告诉他,到时候爷爷会更开心,果不其然,此时望着他喜不自胜的神色,路途上的艰辛颠簸都是值得的。
宁荞赶紧上前扶着他:“爷爷您慢点儿。”
江老爷子笑得连嘴都合不拢,直接骄傲地挺起胸,转头冲着老冯扬了扬眉头。
宁荞见状,也挺了挺腰板子。
拉着江珩一起站到老爷子身旁。
老冯:……
输了,这回真输了。
除非这会儿他的孙子孙女、孙媳妇孙女婿也能来。
光来还不够,得来俩最俊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安、Beltho日常躺平琪狗子、静音微微 1瓶;
第42章 第42章
◎“胳膊肘向外拐?”◎
宁荞和江珩今晚得在干休所住下。
干休所里这么多老大爷和老太太们; 平日里出出入入都与江老爷子打过照面,经过看见小俩口时,都会停下脚步; 仔仔细细瞅一瞅。
江老爷子可欢迎了; 最好所有人都来看看他大孙子和大孙媳妇。
每当有人停留时,老爷子便会和他们聊起来。
说来说去都是同样的话,可他乐意,脸上带了笑容时; 不见半点威严,显得慈眉善目的。
“我大孙子忙; 是他们团里的营长。”
“大孙媳妇也忙; 在军区托儿所当老师,平时孩子们离不了她。”
“那可不?有好单位; 学历肯定不差的,要不然正式单位能要咱啊?”
“其他几个孩子们现在都是关键时期,都念书呢。辛苦了我大孙媳妇,教我小孙女念书学习,孩子都考第八了!”
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江老爷子念叨着,乐此不疲。
江珩没这么多耐心; 当看见一批又一批的老人前来“观赏”自己和宁荞时,眉心不自觉拧了起来。
但他发觉,自己媳妇是真受欢迎。他陪着她站在一起; 看她嘴甜地哄老爷子开心; 路途上的所有疲惫; 仿佛骤然消失。
晚来的老人家们; 一批一批又来了; 站在江珩和宁荞跟前看。
干休所的老人家们还没见过江老爷子家的孩子们,之前倒是听他显摆时提过孙子孙女们的具体情况,但谁家没个孙辈?压根懒得去记人家家里孩子们的事儿。
一位老太太瞅着这俩年轻人,越瞅越觉得,真俊。
俩孩子的模样都是顶好的。
宁荞察觉到江营长的耐心即将告罄,抬起眸,提醒似的轻轻瞪他一眼。
那眼神就像是在警告他,不要扫老爷子的兴。
江营长看着她这严肃的小表情,收起自己的不耐。
他的眸光不再冰冷,透着浅淡笑意。
一眨眼,他也到了带媳妇回家探望爷爷的年纪。
最后来的这老太太瞅着他俩,笑成一朵花儿。
过了片刻,她笑容慈祥地问江老爷子:“老江,这是你孙子和孙女吧?”
江珩微微拧眉。
他看起来,哪点不像他媳妇的爱人?
“哪能啊!这是我孙媳妇。”江老爷子朗声笑道,“大孙子和大孙媳妇。我就一个孙女,可没这么大,今年才念小学。”
老太太一听,也笑了,又寒暄几句,再看了小俩口一眼,转头回自己家。
一边走,还一边对边上的另外一个老伙伴说道:“老江是从哪儿找来这么水灵的孙媳妇的?”
“老江都有孙媳妇了,是不是很快就要有重孙子了?”
“当太爷爷了?!”
江老爷子:……
说着说着,他怎么就要当太爷爷了?
但不得不承认,老爷子心动了!
在这干休所里,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岁数。大多数老头老太太都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还没几个当太爷爷和太奶奶的。
重孙子和重孙女来探望自己,这可太值得显摆了,想想都觉得美滋滋的。
江老爷子这样一想,抬头望向孙子和孙媳妇。
他俩在嘀咕着什么悄悄话。
老爷子也是年轻过的,这会儿不打扰小俩口,乐呵呵地坐在自家小院的摇椅上。
连晃悠时,心情都特别舒畅。
此时角落里,宁荞在安慰江营长。
她搭一搭他的肩膀:“你本来就大我六岁,老奶奶把我们认成兄妹也是正常的。”
“要不然,我给你抹点雪花膏?”她又轻声细语道,“抹了雪花膏,就年轻英俊了。”
江营长:?
他才不要抹雪花膏!
…
江老爷子住的是一间两室的青砖瓦房。
原本以他的资历,可以分到更大的房子,可老爷子嫌弃打扫卫生太麻烦,硬是给拒了。这会儿,老爷子带着孙子和孙媳妇一起进了屋,简简单单参观一番。
老爷子说的每一句话,宁荞都接,但明显思绪游离,开始心不在焉。
江珩温声道:“爷爷,晚上我和你一起睡。”
江老爷子一脸莫名地看看他。
如果是江奇,在这时肯定能扒拉着爷爷的脖子撒娇,说是想他了。可江珩说不出这样的话,也做不出耍赖的动作,只是提着行李箱,进了爷爷的房间。
“陪你聊聊天。”
宁荞便顺势进了另外一间屋,步伐都轻松了些。
那她就只能一个人住啦!
夜深了,江老爷子躺在床上,边上还挨着个大孙子。
大孙子的睡相不差,还不打呼,可床就这么大,他个子高,挤得慌。
等到凌晨时,江珩终于难以忍受这样的逼仄,抱着枕头下了床。
将枕头随手往地上一丢,就开始打地铺。
江老爷子觉浅,抬起眼皮子看了看他大孙子。
这小子,因为睡不好,露出嫌弃的表情。
江老爷子直接道:“谁让你跟我一屋的?你到隔壁去。”
江珩:……
他倒是也想到隔壁屋去。
可媳妇不乐意啊。
…
江珩和宁荞在干休所住了两天。
原本宁荞以为老人家会感到孤独,其实并不是这样。带过兵打过仗的老人家们,心还挺大的,也有念叨着儿女和孙辈的,但主要是为了吹牛。他们自己在干休所,生活得可好了,很多人和江老爷子一样,孩子们一个劲地催他们搬过去,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自个儿住才落得个自在清闲。
住在干休所这两天,小俩口一直陪伴着老爷子。
一日三餐都有食堂供应,没事遛遛弯、养养小花,下棋和观看电影这样的娱乐活动少不了,每隔一段时间,江老爷子还要和老冯喝几壶小酒。
过得有滋有味的。
宁荞提前过上养老一般的生活。
晚上老爷子去老冯家吃了,只留下大孙子和大孙媳妇。现在他俩吃完晚饭,将饭盒冲洗干净,在院子里溜达。
慢慢散着步时,宁荞笑着说,这就是退休之后的小日子吗?
江珩也笑。
退休之后要住上干休所,那他就得更加努力,否则哪有这个资格。
…
两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
江老爷子送小俩口出干休所,让他们有空就多回来看看。如果嫌弃干休所住得不舒服,他们这儿还有空着的房子,院子大,都是江珩和几个弟弟妹妹们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至于他自己,也是打算抽空去海岛一趟的。孩子们还小,有时候短短几个月,变化就很大,就拿上回来说,老爷子见到江源和江奇,看他俩的个子比自己还高,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重逢就在几个月之后,因此离别也并不感伤。
从干休所出来,宁荞问起江珩和弟弟妹妹们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京市的干休所并不偏,就在城里最中心的位置,离江家在这里的家也不远,因此江珩带宁荞去看了看。
那是两套四合院,如今没人住。
江珩将京市家里的钥匙和岛上军区大院的钥匙放在一起,没有刻意分开,因此此时也是随身带着的。
他打开门,带着宁荞进去。
他只在岁数非常小的时候住过这里,稍大一些,就和母亲一起跟父亲随军了。再后来,过年时才会回来一趟。
两套四合院,是挨着的。从前他父母结婚时,和老爷子分开住,但离得近,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
那时,江父总说,等到老爷子上了年纪,要照顾他。老爷子也总说,孩子们吵吵闹闹的,他倒是宁愿独自住着更消停。
再回想,他们爷俩斗嘴的画面历历在目,可抬起眼,院子里却是一片荒凉。
两套房子都很大,宁荞被江珩带着,里里外外逛了逛。
她才知道,原来江珩小时候,也是被捧在手心里宠爱着的小孩。
他有很多的玩具。
“长大之后,就没玩过了。她洗干净整理好,都收进柜子里。”江珩说。
宁荞猜测,江珩口中的“她”,是他的母亲。
她翻了翻柜子里的玩具。
有些玩具是江父和江母亲手做的,但有些玩具,宁荞小时候也有。
她拿了一个拨浪鼓,在他面前晃一晃,笑盈盈的。
江珩低笑,将拨浪鼓拿走,丢回柜子里:“都是灰。”
“这里还有一本本子。”顺着他随手丢开拨浪鼓的方向,宁荞望过去。
很显然,连江珩都没注意到这本子的存在。
他犹豫片刻,抬起手。
“好像是一本日记本。”
这是江珩母亲留下的日记本。
他母亲叫沈华琳,是一位特别柔弱,但心思非常细腻的女性。她留下的这本日记本,记录了江珩从刚出生时,到四五岁的点点滴滴。并不是随便记一记而已,沈华琳用了心思,将孩子每天的变化都写下,有没有哭闹、学会走路之后摔了多少个跟头、饭量如何……
江珩没想到,自己会看见这样的日记本。
翻了几页之后,他面无表情地放下。
“你知道你妈妈现在在哪里吗?”宁荞问。
“不知道。”江珩淡淡道,“也不想知道。”
他不知道沈华琳去了哪里。
但最好,永远不要有她的消息传来。
那本日记本,就如往年一样,被尘封在柜子里。
直到离开,江珩始终没有再回头看它一眼。
除了原剧情中的画面,宁荞很少看见他这么冷漠的表情。
沈华琳的不辞而别,伤害的并不仅仅只有江源、江奇和江果果。
相较之下,当时已经十多岁的江珩,可能更加不知所措。
“要去赶火车了。”再开口时,江珩已经神色如常。
宁荞跟上他的步伐:“走吧。”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