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里-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那儿媳妇是我养大的,我最了解她了,她也是个不安分的,现在在城里不想回来了,我们林家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也就只有小丫这一个孩子了,总不能让她一直住在别人家里。”
“她只是在城里帮几天忙,很快就会回来。”主任说道。
“我还不知道她,她大字不识一个,做事笨手笨脚,在城里能帮什么忙?只会越帮越忙,给人添麻烦。”
正好这个时候唐丽娟也进来了,说道:“城里发来了电报,金泉在城里找到工作了,让小丫跟运输队一起去城里。”
林家老太有些吃惊,怎么可能?就她那个童养媳?怎么可能在城里找到事做?
金泉不识字,不懂戏剧,站在台上,整个身体是僵着的,说话动作都无法让人共情,甚至还不如她台下。
文化馆的培训老师排了两场简单的戏,一场是被打后孩子掉了,一场是深夜醒来想要逃跑。
可无论是被打还是孩子没了,金泉整个人都是木木的,无论是表情还是眼神,都无法传达她的情绪。
“这就是你的人生,怎么会没有感觉?”
金泉特别紧张,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好像就是无法进入过去的那种痛苦中。
老师只能一句一句地教,金泉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她太紧张了。
金泉心里特别难受,那都是自己过去的生活,怎么自己都没有办法把它表演好?
好在这个时候小丫出来了。
小丫这个孩子和金泉不一样,她甚至都还没懂在台上是要做什么,但大人一说,她就记下了。
她本来就又瘦又小,无论是在木桶里哭着喊妈妈,还是被其他人牵着一起逃难,戏剧班的人看得直掉眼泪。
哪怕戏就是她们排了几十次了,可是真的看到这个小姑娘的表演,都忍不住掉眼泪。
金泉是哭得最狠的那一个,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好像是第一次跳出来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原来那个时候她那么小。
小丫下来以后,金泉把她抱了起来,就像是抱住了过去的自己。
金泉也忍不住问她:“你怎么做得这么好?”
小丫擦了擦眼泪,说道:“我就当我就是这个小孩子,我一想到妈妈不见了,我就想哭。”
金泉突然意识到她为什么做不好了。
因为她不敢这样做,因为那就是她,是她的过去,她的潜意识在害怕,害怕真正地进入过去的生活,哪怕是假装回到过去的生活,她的心都在恐惧,仿佛假装一下过去的生活,就能抓住一样。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她一直演不好了。
这样不行,她必须让自己的心理也回到过去的生活才行。
唯有这样,才能为过去的自己讨一个公道!
李松青很惊讶,因为从这天开始,金泉在台上自然了很多,几乎看不出来表演痕迹,无论是被打时的身体发抖,眼神,眼泪,还是被骂时的忍气吞声,看的人没有不为之动容的。
就这样练习了一周多,法院那边来了消息。
判决书下来了。
去拿判决书这天,戏剧团的大姐们也跟着一起去。
她几乎是颤抖着打开那张纸。
她不识字,看不懂。
旁边的秦兰梅是识字的,她拿了过来,挨着挨着念了起来。
“平城人民政府民事判决书——”
“原告金泉,女,年二十八岁”
“女方幼时因为灾难失去父母,成为林家童养媳……”
秦兰梅挨个挨个地念着,直到——
“判决如下——”
金泉的心提了起来。
“一,金泉与林海离婚。”
“二,孩子由女方抚养成人,男方要在孩子的成长时期给予抚养费。”
“三,女方带走自己和孩子的土地。”
秦兰梅都有些不敢确定了,把判决书又递给了有文化的李松青:“你看看,我有没有看错?”
“没错。是离婚了!”李松青说道。
“孩子归她,孩子的地和自己的地也是她的。”
金泉把这张纸收了起来,她忍不住哭了起来,一直她都爱哭,因着爱哭还挨了很多打,唯有这一次,她的眼泪从心里流出来的,是热的。
她想起了这几天排演的戏剧,又忍不住转过头跟旁边的李松青说道:“现在离婚了,这个结局能写进故事里去吗?”
李松青点头。
故事的最后,童养媳泉儿成功地逃离了旧社会的束缚,成为了一个崭新的人。
作者有话说:
判决书是根据五十年代的离婚判决书来写的。
慢慢进入收尾阶段了。
第51章 扫盲与婚姻法(完)
“真是奇事!”
无论是雨兰镇还是同林镇谁说起来不觉得是奇事!
林家那个可怜的童养媳离开了林家。
本来那个小童养媳要离婚; 大家都不看好,林家老太可是出了名的牙尖嘴利,吃不得一点亏。
之前分土地的时候; 就因为田边的一棵树; 闹得是人仰马翻。
现在她家童养媳要跑; 她哪里会罢休。
她们都去了城里,大家说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林家老太不可能吃这个亏; 过不了多久; 那个童养媳就要灰溜溜地回来。
结果; 灰溜溜地回来的是林家的人。
这下子,无论是雨兰镇还是同林镇的年轻媳妇儿,吵架都更加硬气了——
“你跟谁说话呢!真惹毛了; 这日子不过了,林家那个童养媳都能离婚,你看看我能不能离!”
“这日子; 你们给我活路,我就过下去; 要故意不给我活路,大家都别过了!”
她们不单单是吓唬人,也是这样想的; 过去总觉得再委屈也得忍着; 毕竟所有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现在越忍着越觉得生气,都新社会了; 到处都在说婚姻法; 男女平等; 凭啥子就她们就得忍着?
同林镇其他人被家里媳妇儿一气; 又责备是林家的人没出息,于是凡是遇到了林家的人,必要冷言冷语几句。
“老太太,你那大媳妇儿怎么没回来?”
林家老太一改过往的嚣张气焰,只埋头挖地,不再说话。
唐丽娟几个人也没想到最后金泉能够直接带孩子在城里找到事情做。
“本来还担心她无论是回咱们雨兰镇,还是就在同林镇,林家肯定还会骚扰她们母女俩,现在可好了。”
几个人晚上围在唐丽娟家的火坑前做鞋子,黄春花说道:“林家现在想找她麻烦都找不到人了。”
秦兰梅也说道:“我之前也是担心这个事情,在城里遇到了好几个离婚的女人,都是这个情况,除非再嫁。”
秦兰梅一边说着,一边往火坑里加了柴火,道:“再嫁也不一定是好事。”
“我听她们说,戏剧班属于咱们平城的文化馆,金泉又上进,说不一定以后就能够一直在文化馆里面工作。”唐丽娟说道:“这也是她苦尽甘来了。”
几个人聊着这话,又说到了金泉她们的戏剧。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雨兰镇表演。”几个人都还记得城里看的《白毛女》,那种和戏中人一起哭一起笑的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
她们也很想看戏。
平城里,众人收拾了东西,准备去演出了。
她们这一次的任务是沿着香金镇的路线,一路往南,每个镇停留一两个月做演出宣传婚姻法。
这一次的演出的衣食住行由妇联这边出钱,平城几个大的厂也给予了帮助。
她们的棉衣,鞋子,出去的棉被,都是平城的有志之士资助的。
金泉领着棉衣鞋子,心里感动极了,她也明白,她们这一次的任务很重要,因而她也非常紧张。
她从来没有上台表演经历,很怕没有演好。
第一站是香金镇。
香金镇以前有煤矿,后来有水电站,可以说是平城最富有的小镇。
香金镇的人早早就听说有演出,提前两天就搭好了台,又拉了电。
个个都跟过年一样。
“这一次说不定又要变大花脸了。”
“不知道有没有关公耍大刀?”
“应该有的。”
一路走过来,听到大家的期待,戏剧班的人是越听越紧张。
他们的这个戏跟以前大家看得戏不一样啊。
这天晚上,大家就在一片灯光下开始了表演。
幕布拉开。
台上,七八岁的小姑娘被父母带着去赶集,她东看看西看看,这觉得有趣,哪儿也觉得有趣。
台下的众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演方式,过去的戏大多数是唱戏。
也是因为如此,坐在后台候场的金泉非常紧张,怕大家不喜欢。
她在后台,看不到前面观众的反应,只觉得焦虑。
前面的台上,众人通过播放洪水的声音和幻灯片制造洪水效果。
小姑娘和母亲困在房顶,水还在上涨,房子也快塌了。
小姑娘被放进了木桶里,她抓着母亲的手:“妈妈,妈妈……”
“你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又将怀里的两个玉米饼塞给了小姑娘:“在里面不要乱动。”
很快台上的母亲倒了下去。
台下哭成了一片。
明明没有真正的大水,可大家都还记得曾经的水灾。
天灾无情,大水退去,尸横遍野,亲人没了,家园没了,粮食没了。
李松青在下面看着,无论看过多少遍,哪怕她已经快五十岁了,依旧会忍不住掉眼泪。
她便是经历了大水后被卖到了妓院成为了雏妓,她甚至已经不记得了那场灾难中她是怎样活下来的。
可她依旧会为此流泪。
若是没有那大水,她的半生或许会不一样。
台上,那可怜的小女童已经得救了,像一个奇迹一样,她活下来了,她光着脚跟在幸存的人群后面,脚上都是鲜血,她不敢哭,努力跟上大人们的步伐。
不再是之前跟在父母身边,跑在最前面的小姑娘。
台下都是压抑的哭声,哭台上的失去了家园的小女童,也哭曾经在灾难中去世的人们。
很快,小姑娘到了一个小镇上,被人带回家了,台下的人却无人松一口气,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不是带她回家当女儿。
李松青知道,她们选对了人,选对了故事,这个戏可能没有关公耍大刀看上去热闹,没有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喜闻乐见,可这是大家的故事,大家共有的一个故事。
金泉不知道众人的反应,等到她登台的时候,台下十分安静。
台下甚少有不动容的人,看到男人打金泉,下面甚至有人在骂人了。
台上扮演的男人并没有因为被骂了而怯场,反而越骂越狠:“你是我养的童养媳,我打的,骂的!”
台下有人咬牙切齿,撸起袖子就想上前了,旁边众人赶紧拉住人。
金泉心下略安。
今天只是第一场,结束便是在金泉的第一个孩子没了,她躺在床上,心如死灰地看着窗外的月亮,幕布落下。
台下的人却不愿意离场,众人都在询问:“怎么就没有了?”
“后来怎么样了?”
“那男人死了没?”
李松青上台跟大家解释了今天只能到这里,明天再来,众人依旧不放心。
“你得跟我们说一下,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等明天的话,今天晚上睡觉都睡不好。”
李松青保证道:“结局是好的。结局肯定是好的,大家放心。”
众人得了保证,这才离开。
戏剧班则在后台休息吃饭。
一人一碗饭,里面有油渣炒白菜,小丫跟着妈妈,狼吞虎咽地吃着。
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喜欢跟妈妈一起到处走,没有人打,没有人骂。
小丫还是之前台上的那个样子,脸上还灰扑扑的。
金泉在旁边给她擦脸:“擦脸。”
小丫一边仰着脸让妈妈擦擦,一边继续吃。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要爱干净。”金泉一边给她擦脸,一边说道。
以前两个人的环境也没什么爱不爱干净一说,现在金泉在城里看了其他人,也希望女儿能够像其他小姑娘一样。
她们这一次宣传可能就需要一年时间,跑遍平城大小镇。
金泉觉得,她现在其实还是农民,只是现在是把旧社会吃人的婚姻和新时代的婚姻法播种到平城大大小小的土地里。
等跑过了这一年,她也识字了,女儿可以在城里读书,她要么在文化馆里工作,要么就在鞋厂工作。
未来总归是有希望的。
第二天一大早,她们去广场就惊呆了,昨天人已经够多了,而今天,这么早,已经有一大群人提着板凳来了,把这里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
戏剧班的人一看,越发高兴,赶紧准备演出。
金泉在台上,不知道下面的反应,但李松青却看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看到童养媳万念俱灰自杀,好多人都想要上台去救人,她们已经彻底沉浸在这个故事中了。
也许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台上表演的不再是才子佳人,不再是那些过去看不见的英雄人物。
而是她们自己。
金泉是下台以后才意识到大家真的很喜欢这个戏。
她们休息的时候去街上,有人认出了金泉,一直关心她,甚至还有人给她拿了两个梨。
在这个镇上待了一个月,她们很快就要赶往下一个小镇。
百合镇。
百合镇不比香金镇,她们到了以后,是这边的乡政府给她们找了地方住,但明天得自己去搭台。
晚上,金泉和女儿一起在这个陌生的小镇上睡觉。
明明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却也不觉得害怕。
第二天,众人便收拾行李,准备去搭场地,准备演出。
百合镇街道狭小,石板路大多数都是坏的,两边的商户却也不少,有收土特产的,有卖鞋子卖米的。
倒也热闹。
金泉跟着大家走在路上,前方有一十字路口,下面也是石板路,石板路下面便是百合镇的人民广场。
金泉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前面小丫顺着青石板一步一步地往下跳。
这一幕是如此的熟悉。
金泉看着看着,耳边好像听到了舞龙的声音,有人在叫她:“泉儿,快过来看戏。”
她踩在青石板上,突然停了下来,鼻子一酸,忍不住流下泪来。
小丫回过头吓了一跳。
“妈妈?”
“你没事吧?”李松青也注意到了她的异常。
金泉抬起头,指着第二步台阶,道:“这里……我就是在这里被唱戏的人吓得摔了。”
“这是你的家乡?”
“对。这里是我的家乡。”
她幼时遭了难,那个时候她只有八岁,平时又和父母住在山里,过年过节去镇上是叫赶集,甚少会提到什么镇。
后来跟着陌生的大人们逃难,也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了。
不曾想到,有一天,她会回到自己出生地来演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像是逃亡半生,她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诉说这半生的经历。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只是给这个主题收个尾,不知道为什么,我哭了两个多小时。
第52章 救灾(一)
时间过得很快; 雨兰镇的人们常常听到戏班子已经到了某某镇了,但就是还没有来雨兰镇。
大家起初还有点着急,后面到了春耕的日子; 要开始排红薯; 种土豆; 点玉米,到处拾牛羊马粪给刚过完冬天的土地追肥; 便忘了戏剧班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的雨兰镇; 平常最顽皮的小学生们放学后也不再是在镇上玩耍了; 而是三五成群背着小背篓到处捡牛粪给家里的田地施肥。
对于雨兰镇的庄稼人来说,下半年的收成就全靠上半年的这几个月的播种了。
今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