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摘,然后送到镇上卖给全国各地的山货贩子。
再由这些山货贩子,将这些山货运送到全国各地去。
每年的春季三四月份,还有秋季的七八月份,这些山货贩子就会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了。
因此这石桥镇倒是比一般小镇繁华热闹些,有一条像模像样的街道,虽然街道还是泥巴路,可已经很不错了。
这街道就是石桥镇的中心,两边的店铺大多都是山货铺子,还有两家酒楼。
这酒楼都是春季和秋季才是旺季,都是靠着这些山货贩子才存活。
本地人的集市却不是在这条最繁华的街道,而是在这条街道的拐角处的一处大空地上。
这空地原本是一处老堰塘,水深且大,镇上附近的人家大多在这堰塘里洗衣洗菜。
后来山货贩子多了,有一次下暴雨,有一个山货贩子半年收购的山货,连马车带货全滑进了堰塘,抢都没抢回来。
那山货贩子全部的家当都在这一批山货上,一时想不开,投了这堰塘。
这事发生后,山货贩子害怕重蹈覆辙,石桥镇的居民觉得晦气,索性就将这堰塘给填了。
开始大家还有些避讳,后来赶集的人多了,别处都觉得铺展不开,有人就先在这里摆上了摊子。
慢慢的这一块就成了固定的赶集的地方了。
今日算是个小集,还不算是大集,可这一大块地方,一眼看过去,也到处都是人头。
要知道,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唯一赶集的地方就是这石桥镇,不仅可以交换自家想要的东西,要是运气好,旁边那街道的山货贩子过来逛的时候,看上什么东西,可是能卖出好价钱的。
第四十六章 关公门前耍大刀
要是等到大集的时候,这一块地方几乎是人挤人,连脚都没地方落。
好多人为了赶大集,抢个好位置,恨不得半夜就爬起来赶路。
张春桃倒是不着急,先背着背篓将这集市给逛了一圈,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农户自家的东西,比如积攒十天半个月的半篓子鸡蛋,或者是自家的老母鸡,还有点是从河沟里摸到的几条鱼。
那些什么青菜什么的,是没人卖的,这附近都是庄户人家,即使是镇上的普通人家,院子里或者门前屋后都会开辟一块菜地,一家子吃菜都是自给自足的。
只有那些大户人家,才会采购这些东西。
不过他们都早就有了固定的采购渠道,镇外也有不少庄户人家,专门种菜,选那最好最嫩的每天送过去。
偶尔能看见几个人卖些山货,有山板栗,还有些山果子。
也能看到猎户卖兔子或者野鸡还有几样看起来似乎草药模样的植株,这些一般人要么没钱买不起,要么也不懂,都只是看看。
晃了一圈,张春桃心里有了数。
她在角落里看到了全婆子和八角屯的其他几个婆娘,她们面前摆着的也是自家的鸡蛋,还有一些普通的山货。
大约是来得不够早,好位置都被离得近的村庄的人赶早来抢了。
她们才摆好摊,虽然有人问,可买得人却没有。
镇上的人都习惯了,这肯定要都逛一圈,问个清楚了,再挑选的。
因此全婆子她们也不着急,还在说着闲话。
张春桃想了想,没走过去,免得全婆子他们奇怪,她的脚程,怎么这么快就到了镇上,倒引起一场是非。
逛完了集市,张春桃自然要去逛一逛镇上那最中心繁华的一条街。
这条街虽然也是泥巴路,比起集市上,到处是杂草、石块,还有鸡屎,乱糟糟的地面自然稍微干净些。
如今因为还没到正式收购山货的时候,加上时候还早,这条街道上的铺子也是有一家没一家的开着。
开了门的店铺,小伙计打着呵欠,一脸还没睡醒的模样,懒洋洋的拿着抹布擦着门板和柜台,半点精神都没有。
张春桃来回走了一趟,又开了几家店铺。
选中了一家伙计最精神的,虽然铺面不大,可门口打扫得干净,门板和柜台都擦得干干净净的。
看到张春桃站在门口往里面张望,那小伙计笑眯眯的就迎了上来:“这位姑娘,可是有山货要卖?”
并没有因为张春桃寒酸的打扮而有半点轻视。
张春桃也就点点头。
那小伙计忙将人往里面请。
张春桃抬脚,看了看自己的脚,又后退了几步,走到台阶下,将脚底板上沾染得因为早起赶山路,蹭上的泥巴小心的刮干净后,这才跟着进了店铺。
店铺里只有这个小伙计,和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掌柜的。
掌柜的抬眼看了一眼张春桃,并没有过来,而是示意小伙计接待。
小伙计将张春桃引到了一边,这才问:“姑娘想卖什么?能让看看吗?”
张春桃这才露出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来:“这位小哥,我这里有点凉茶叶子,您给看看——”
说着取下背篓放在一旁,打开布袋子,擦了擦手,才抓出一把凉茶叶子放在了柜台上。
小伙计本来是满怀期待的,可以看到那一把凉茶叶子,顿时愣住了,看着张春桃的眼神立刻就变了,好半日才道:“三皮罐?”
张春桃一听这话,就知道今日这凉茶生意要悬了。
这真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门前耍大刀,华佗面前论草药了!
果然那小伙计的脸色说不出的古怪,上下打量着张春桃,似乎想笑又有些无语的样子。
张春桃眉心一跳,这小伙计什么毛病,脸抽筋了不成?还学人家霸道总裁,一张脸呈扇形图分布着五分好笑,三分无语,两分怜悯。
顿时就想收拾茶叶走人。
那边掌柜的慢吞吞的踱步过来,只捡起一片棠梨叶子看了看,有看向张春桃:“这是你晒的?”
张春桃点点头。
那掌柜将那叶子拿到鼻子边闻了闻,又看了张春桃一眼,吩咐小伙计:“去拎一壶滚水来。”
小伙计似乎想说什么,被掌柜的横了一眼,老老实实去后头提滚水去了。
掌柜的这才问道:“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张春桃诧异的看了那掌柜的一眼:“掌柜的为何这么问?”
掌柜的用下巴点了点这棠梨树叶子:“这种凉茶叶子,只有我们老家那一块才有,叫三皮罐,意思是三片叶子就可以泡一大罐了,是家家夏季少不了的消暑解渴凉茶,老少都爱喝这个。”
“我到石桥镇这边采购山货十来年了,是知道本地人可从来不喝这种凉茶,也不知道这种凉茶的。”
张春桃镇定的道:“掌柜的好眼力。”
她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背,选中的这一家,居然就是这茶叶的发源地那边的人,这让她咋将茶叶卖出去?
难道让他们喝茶思乡?要知道这茶叶不值钱,在现代几块钱买一包就能喝一个夏天,换做这古代,也同样不值钱。
若真是从小喝到大,出门在外,只要装上一包,就能喝几个月了。
自然不用掏钱从他处买去。
茶叶是卖不出去了,不过张春桃见这掌柜的和善,大约是见到家乡物的缘故,似乎还愿意多跟她说几句。
她也就不急着走,多跟这掌柜唠唠,说不得还能知道点啥消息,再不济混个脸熟,以后也好找他卖山货不是?
因此,虽然对茶叶卖出去不抱什么期望了,倒是也稳稳的站在那里听掌柜的说了些他老家的风土人情。
倒是和张春桃现代的老家颇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张春桃还能搭上几句话。
倒是更让掌柜的勾起了谈兴,虽然只是一个小丫头,可能有人和他说说家乡熟悉的风俗,也一时忘记了身份年龄差别了。
正说着热闹,那小伙计已经拎着一壶滚水出来了。
掌柜的吩咐那小伙计,揭开壶盖,他顺手丢了两三片叶子进去,然后盖上盖子后,示意张春桃坐到一旁等待。
第四十七章 恻隐之心
坐下来后,又听掌柜好一番回忆了家乡,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掌柜的示意那小伙计取来两个白瓷大碗,将壶里焖好的茶倒了出来。
茶水倒在白瓷碗里,茶色如绛,气味清淡,带着棠梨树叶子特有的气味,被白瓷碗衬着,那茶汤格外的鲜艳。
掌柜的闻了闻味道,又等那茶汤冷了,才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眯。
略微品咂了一会,才示意那小伙计也喝上一口。
小伙计忍不住嘟囔:“不都是那个味道么?还能喝出花来——”
一边念叨倒是一边喝了一口,一口下去眼睛倒是一亮:“掌柜的,这和咱们老家的口味倒是差不离了——”
掌柜的点点头,将一碗茶汤喝干了,才看着张春桃:“这位姑娘,你这茶叶怎么卖?”
张春桃没想到峰回路转,本以为黄掉的生意,居然要成了?
想了想,才问:“你们真要买?”
掌柜的没说话,那小伙计抢着道:“自然要买的。你是不知道,咱们喝惯了老家的这个三皮罐,其他的什么龙井玉露都喝不惯。本来这三皮罐不值什么钱,每年从老家带上一包也就够了,偏偏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三皮罐,不管咱们用什么装,离开老家后,那味道就不对了。”
“咱们试过了好些法子,都不管用。没得办法,只得喝那变了味道的三皮罐,实在是难受。姑娘你今儿个这茶汤,倒是有咱们老家那口味八九分准了——”
小伙计大约是终于喝到了顺口熟悉的茶汤,嘴上也没个把门,全秃噜了出来。
掌柜的在一旁使眼色也不管用。
最后只得咳嗽了一声,示意小伙计到一旁去,再看向张春桃:“姑娘,这茶叶也就是我们这思乡心切,想喝个顺味,所以才想收下来。你也知道,这东西本就不值什么钱——”
张春桃心里明白,她本来也没想过这茶叶能卖多少钱出去,只道:“我明白的,掌柜的看着给就是了,合适我就卖给掌柜的,不合适我就带回去,不碍事的。”
掌柜的被张春桃这话一噎,倒是笑了,示意小伙计称那剩下的茶叶有多少。
小伙计麻溜的拿秤一秤,报数:“五斤七两三钱。”
张春桃一听,心里将现代买一斤三皮罐需要多少钱换算了一下,估摸着也就不超过两百块钱,换算成铜钱,大约也就二十来个大钱吧。
果然,那掌柜的还算厚道,开口道:“给二十五文钱吧!看在咱们同一个祖籍的份上,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
掌柜的走南闯北,眼睛多毒辣,只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小丫头过得辛苦,那衣服上几乎都是补丁,那草鞋都快磨破了,更不用说脸色蜡黄,头发枯黄如稻草,瘦得风一吹就要被吹跑了。
可这个瘦弱的小丫头,看着贫寒,却难得懂礼,进屋前先擦干净了脚底下的泥,态度也落落大方,倒不是那粗俗的。
说话间透露的老家风俗和他老家相通,自己说起的偶尔几句老家方言,她也能听懂,这么看来,应该是家乡人。
只怕是家里有什么才流落到这山里,想来也是遭了难遇了事情。
因此难得倒是生了恻隐之心,当然更多的是,这三皮罐是他今年喝得最顺口的茶汤了。
本来给二十个大钱就已经有多的了,看着小丫头那蜡黄的脸色,掌柜的到底让多给了五个大钱。
张春桃心里有数,这是掌柜的厚道,也是同情她,才多给了五文钱。
顿时起身冲着掌柜的行了个礼:“谢谢掌柜的!”
掌柜的一笑,示意小伙计将钱拿给了张春桃,到底多叮嘱了一句:“以后有了什么好山货,尽管来我家,保管给你价格公道。”
“这茶叶以后我家也不会收了,你若还有,倒是可以到酒楼和茶摊试试。”
张春桃脆生生的谢过了掌柜的提点,又和小伙计道了谢,这才捏着二十五个大钱,出了店铺。
等张春桃出了店铺,还能隐约听见里头小伙计的不解:“掌柜的,咱们买这么多三皮罐做啥?还多给了七八个大钱呢,岂不是赔了——”
掌柜似乎给了那小伙计一个暴栗,那小伙计抱头痛呼中,还能听到掌柜的道:“难得离开老家还能喝到顺口的茶汤,这就十分难得了。物离乡贵,咱们以前那么多年都没喝到,今年只花这么点钱,这么就赔了?”
“再说了,好歹那丫头祖上也是咱们老家的,看她那模样,着实可怜。咱们不过是多出几文钱,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对那丫头来说,只怕就是救命的钱了!”
……
剩下的话就听不清楚了,张春桃心头触动,忍不住回头又看了看那家店铺的样子,仔细记在了心里。
这才扭头去寻杂货铺买盐巴去。
八角屯买盐巴都是在镇上一家杂货铺子,这家东西卖得别其他铺子略微便宜些,品质略微次些,庄户人家并不计较这个,只要便宜就好。
往日里张春桃买盐巴也都是在这家,因此就往那铺子而去。
心里盘算着,这茶叶买了二十五文钱,可她不会傻傻的跟张大成报实帐,想了想,寻了个拐角没人的地方,先数出七个大钱来放在了一边。
剩下了十八个大钱,买十个大钱的盐巴就够了,剩下八个大钱也够回去交差了。
这对乡下人家来说,已经算是难得的收入了,就是张大成也挑不出毛病来。
至于她单独放一边的七个大钱,加上以前存的那二十八个铜钱,总共三十五文钱,是张春桃全身上下所有的家当了。
叹了口气,张春桃收好钱,正要从拐角出来,就听到两个男人的声音。
“明儿个可是咱们老爷的寿辰了,这别的也就罢了,那大一点的野味可还没寻摸到呢,今儿要是再寻不到,若是往常,挨一顿骂也就罢了。”
“偏生如今李二那个王八蛋正盯着劳资这个位置呢,保不准就趁着这个机会,夺了这个位置去,咱们十几年的老脸只怕都要丢了——”
第四十八章 恨铁不成钢
另外一个声音安慰出主意:“咱们去集市上去碰碰运气些,今儿也是集,说不得运气好,能碰到有人打到好猎物呢,若实在没运气,咱们再去两家酒楼问问去,宁肯多出点银子,也不能把这事给办砸了——”
说着两人走远了,张春桃走出来,只看到两个穿细布长袍的背影匆匆往集市而去。
心里忍不住道,只怕这两人要失望了,她先前逛了一圈,那集市上可没有什么大猎物。
不对,她这才想起来,贺岩今天带到集上的猎物可不有一头麂子吗?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到集上去了,那猎物卖出去了没有?
若是没有,她得想个法子,找到贺岩告诉他这个消息才对。
先前在集市上没看到贺岩,他应该没去集上卖猎物。
这些猎物一般人家买不起,如果贺岩没有特殊的供货渠道,最大的可能贺岩应该就是去酒楼或者哪家铺子去问收不收野味了。
张春桃心里有了数,也顾不上买盐巴了,转了脚步就朝镇上酒楼走去。
这镇上酒楼就两家,分在最热闹的街头和街尾。
离张春桃最近的是街头的那家,看酒楼前头没看到贺岩的身影,张春桃想了想,朝着酒楼后门走去。
酒楼的后门在街道背面,拐个弯就是,这里一般没人来,只有酒楼里的伙计和大厨,还有采买的人员出入。
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