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养了五个权臣-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倾微微笑道:“不委屈。”
“可我替你委屈。”秦灼抬手揉了揉微微发酸的鼻尖,一本正经道:“你别总想着替我背骂名,为我好,为我着想,也不该这样。”
她从前总觉得晏倾这人心思沉,叫人琢磨不透。
可是去东临走了一遭,才发现生在那样的家里,有那样的父母,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
从来没人教过他,要怎样爱自己。
要怎么去爱一个人。
秦灼重活一世,而晏倾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才知他从始至终,都深深地爱着她。
爱得这样落寞,这样深沉。
“晏倾啊。”秦灼跟他靠在一起,池水是热的,人泡在里面,身体也跟着放松下来。
她没让自己生气太久,便努力平静下来,跟晏倾说:“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落下,明月亦有阴晴圆缺,那人的一生又怎么可能真的完美无瑕?”
晏倾只是看着她,没说话。
秦灼笑了笑,又道:“这世间本就是黑暗与光明同在,阴晴圆缺轮番变换,人心更是善恶共存,何况是名声好坏。”
她难得温柔,徐徐道:“晏倾,我没有办法让太阳永不落下,但我可以陪着你,一百颗夜明珠,一千盏明灯总能照亮暗夜。”
秦灼的嗓音微微上扬,“同样的,我这一生不可能完美无瑕,但你可以与我并肩而立,为国为民,为这天下,也为你我尽此生之力,至于贤名污名,是非对错,管他世人如何评说!”
说到最后,已然带上了几分千古之事难扰我心分毫的潇洒,简直是天纵风流。
沉默许久的晏倾忽然开了口。
他说:“谁说你无法让太阳永不落下?”
“啊?”秦灼觉得自己方才说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谁听了不得说句“说的好”、‘言之有理’?
但是晏倾忽然说这么一句,她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时候,你管什么太阳落不落下?
那就是打个比方!
而此刻。
晏倾看着秦灼,漆黑如墨的眸子满满的都是她,“我喜欢的姑娘举世无双,明艳如骄阳。”
他近乎拥抱到了神明那般虔诚,同她说:“我的骄阳永悬不落。”
他的灼灼早已长成。
是他最希望的、最好的模样。
好到……他连幻想的时候,都不敢这样想。
他以为他这辈子,最多也就只能效仿夸父逐日,至死方休。
可怎么也没想到……
骄阳为他回了头。
纵然无边黑暗,也被尽数驱散。
“其实骄阳整日挂天上也挺累的。”秦灼靠过去,在他耳边低声说:“要不你伸手摘下来,让她歇会儿?”
晏倾闻言抬手轻抚她的脸。
秦灼连人带水往他怀里扑。
这动作突如其来,又猛又快。
晏倾差点被她摁水里,连忙起身接住了抱着。
这样一闹,身上早已湿透的衣衫全被扯开了。
还没等他开口,就听见秦灼说:“呐,这就是……”
她亲了亲他的耳垂,笑道:“骄阳入你怀。”
晏倾把她抱得紧紧的,仿佛要融入骨血一般。
骄阳入我怀。
第401章 他娇气得很
第二天本也不是大朝会的日子,秦灼又是头一次光明正大地让晏倾留宿长华宫,反正都起晚了,就索性先同他一道用午膳。
秦灼跟晏倾待在一块的时候,不喜旁人在场。
所以梁公公和孙魏紫他们都只能在门外候着。
前头的大臣们一直托小太监来问,“昨儿发生了那样的大事,陛下怎么不开早朝?”
“不开早朝,怎么也得叫上大臣们在御书房议事吧?”
再者就是问“晏倾还活着不?”
梁公公昨夜刚被主子吓了一通,这会儿听见小太监们一趟又一趟得往长华宫跑,前朝那些大人们问的话,他也不敢就这样回答了去。
便频频看向孙魏紫,希望能从她这点问出点什么来,“姑姑跟在陛下身边的日子比咱家久,知道的事情也多,就跟咱家透露透露,晏大人跟陛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可孙魏紫话多归话多,口风却紧得很,“你看到的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之间就是怎么一回事。”
梁公公套了半天,愣是什么都没套出来。
殿中的秦灼用完膳,开门走了出来,让宫人们进去撤掉碗筷,然后往梁喜去传话,让众大臣去御书房议事。
秦灼带上孙魏紫她们过去了。
小牡丹走的时候,回头看了好几次。
秦灼忍不住问了她一句,“看什么呢,小牡丹?”
孙魏紫明显有些疑惑,“召群臣御书房议事,不叫晏大人去?”
“他啊。”秦灼笑了笑,“他娇气得很,受了委屈就不肯去了。”
“啊?”孙魏紫完全不懂晏大人哪里娇气了。
而且这句“受了委屈就不肯去了”又是从何而来?
小牡丹听得一头雾水。
不多时。
秦灼便到了御书房。
朝中身居要职的大臣们早已在御书房外等候多时。
昨日陛下让晏倾留宿长华宫这事,也传遍了。
这行谋逆之事的主谋,非但没有受到严惩,还爬上了龙床,得了陛下恩宠,这都什么事?!
众大臣神色各异,一见陛下来了,先后走进御书房,几个老大臣率先说起这桩由晏倾牵头的谋逆之事来。
秦灼没等他们多说,当众直接道:“此事是朕授意晏倾所为,他不过是奉旨行事,并无谋逆之心。”
该审问的、该株连的,她前天夜里就已经交代下去,这些大臣们这么急着要见她,无非是想知道她要如何处置晏倾。
那她今日,索性就把话说明白了。
顾长安、谢无争和花辞树这几个听到这话,都知道她肯定是要给晏倾正名了。
只是不知为何,晏倾却没出现。
其余众大臣一听,都愣了愣。
愣完之外,几个老大臣非觉得陛下年轻,被美色迷昏了头。
竟想出这样离谱的由头来为晏倾开脱。
几个直脾气的中年大臣当即进谏道:
“谋逆之事,非同小可。陛下切不能被晏倾蛊惑,置国法于不顾!”
“晏倾之前一上朝就跟陛下唱反调,如今委身侍主,也不过是为了保全性命,日后还不知会怎么祸乱江山,陛下且不可将这样的祸患留在身边啊!”
更有甚者,直接低声骂道:“我就知道晏倾生了那样一张脸,惯会迷惑人心!却不曾想他这次直接豁出去,竟连陛下都被他迷惑了!”
秦灼知道这些人心里想得离谱,没想到这些人能想的这么离谱。
有时候,也是真的很奇怪。
你要骗人的时候,世人深信不疑。
你说实话的时候,反倒没人敢信。
原本这事,应该要等把孙若海他们接回京城,有人证,布个缜密之局,叫他们都无法反驳的时候再说出来。
可她多一天都等不得。
哪怕她明知道今日这样一句话根本不可能为晏倾正名,也想当众说出来,为来日做个铺垫也好。
众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讲了半天,秦灼耐着性子听完了,心道:你们可要把自己今日说的这些话牢牢记住。
等过几日,有你们脸疼的时候。
不管大臣们如何谏言,秦灼岿然不动。
等到众人说到嗓子都哑了,她就让大臣们先回去,只留下顾长安、谢无争和花辞树、初五这四个。
众臣告退,都退了出去。
御书房的门一关,顾长安就自个儿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口问道:“今儿大家吵得这样热闹,晏倾怎么不来?”
谢无争也跟着问道:“我昨日押着孤云的时候,虽没用力,但一直拧着他胳膊,他怎么样?没伤着吧?”
“他胳膊没事。”秦灼道:“就是背骂名背惯了,都不把受委屈当回事,怪让人心疼的。”
顾长安闻言,顿时觉得牙酸,他扭头跟花辞树道:“辞树,我牙好像被酸掉了,你快来帮我看看。”
花辞树道:“真掉了才好,我给你镶颗金牙,配你。”
顾长安一听,顿觉没劲,“你这人怎么不接话茬呢?光顾着损人了!”
花辞树想起晏倾为秦灼做的那些事,难得没有毒舌,说了句:“我有时候、偶尔也会有那么一点……心疼他。”
顾长安顿了顿。
差点忘了。
这人是晏倾亲弟弟。
“孤云没事就好。”谢无争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事,听到秦灼这样说了才放下心来,问她:“你今日把我们几个留下来,可是心中已有打算?”
“嗯。”秦灼点头道:“是时候把孙若海他们接回京城来了。”
孙若海孙老尚书那一众人,是当初仗义执言顶撞了废帝,被革职下狱,后来晏倾回京判了流放千里,明面上都已经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实际都被暗中接走,藏在了山野之中。
晏倾为此担了废帝走狗、朝中奸佞的骂名。
如今要为他正名,这些人也是时候该出现了。
谢无争意会了她心中所想,当即道:“好,我这就派人去接。”
“初五。”秦灼喊了少年一声,“你带人去暮苍山,把灵云观的张掌教给我请来,他若不肯来,就告诉他,我亲自上山去‘请他’。”
大兴历代国师都出自暮苍山灵云观,秦灼这‘帝星’也是上一任国师金口玉言说中的。
若想要晏倾名正言顺跟她在一起,让这位张掌教开金口,定能少去许多麻烦。
“是。”初五抱拳应了。
“还有,辞树……你多久没给晏倾把脉了?”秦灼蹙眉道:“他身上凉,就一直没法子治?”
花辞树张嘴就想回怼一句“你有法子你自己给他治!”
话没出口就想起这人如今是陛下了,说话得客气点。
他又把那句话咽回去,换成了,“我待会儿就去给他把脉,待会儿就去。”
顾长安一看花辞树这样就知道,他肯定是想怼秦灼没敢怼,硬生生把话咽回去了,“那你们三忙着,我先回去盘账了,反正也没我什么事。”
他说着就要走。
“站住。”秦灼道:“谁说没你的事?”
顾长安回身,“要做的事,都有人做了,还能有我什么事?”
“有。”秦灼道:“晏倾有个二姐,就晏家二姐姐,你小时候也见过的,你给她递个信儿,说晏倾在京城含冤受屈了,连个帮他喊冤的人都没有,引她即刻上京来。”
“什么?!”顾长安一听差点跳起来,“你让我给晏家二姐姐递信儿?”
他一激动,嗓门也跟着高了起来,“你是不是忘了她是个耍刀能耍出花来的?要是她知道我就是欺负晏倾欺负得狠的那个,还不得一刀砍了我?”
晏家大哥是武状元,晏家二姐也是个难打的,真要算起来,晏倾是晏家人里最文气的那个。
偏偏还是个心思深的。
惹不起啊惹不起。
顾长安慌得不行。
御书房里几人都看着他。
秦灼道:“晏家二姐姐嫁人之后就不耍刀了,这十年来相夫教子,温婉贤淑得很,不会砍你的。况且你递信的时候就不会先替自己开脱一二?要是我让别人去递信,还不知道晏家二姐姐会听到些什么,到时候,就说不准会不会砍你了。”
顾长安听完,琢磨了片刻,喃喃自语一般道:“这话似乎也有些道理。”
第402章 “宠妃”
连日来,朝中大臣为了‘晏倾以色侍人媚上惑主’和“晏倾一直在为陛下做事,先前那些不和都是装的”到底哪个是真的争吵不休,都快在金銮殿上打起来了。
而晏倾本人则在长华宫住下,颇有偷得浮生几日闲的意趣。
这宫中上下都把他当成“宠妃”似的侍奉着。
虽无名分,也无一人敢怠慢。
这几年来,晏倾少有这样清闲的时候,只有秦灼的奏折多得看不过的时候,他才帮着处理一些。
丞相大人躲闲去了,内阁事务便分摊到了几位尚书上头。
顾长安本就忙的不可开交,这样一来越发地忙得睡觉的时间都没多少,自此看见晏倾一次,抱怨一次,到后来看见晏倾这人,心里就开始泛酸:
凭什么我们都忙得跟狗似的,晏倾能躲闲?!
谢无争和花辞树他们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连夜审问盘查,想着赶紧把这事解决了,替晏倾洗脱罪名,好让他赶紧回来做事。
十多天过去,到了五月初。
孙学海等人都被接回了京城,晏家二姐姐那边也说快到了,就这一天半天的事。
只有初五那边,说路上耽搁了大抵会其他人略迟一两日,少年已经尽量带着人尽量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同时,涉及谋逆一事的各世家门阀都被清扫得七七八八,萧临对此事都真的不知情。
这个结果一出来,朝中众臣都有些发懵。
那些人都是打着拥立萧临的名头谋逆,结果正主儿对此事毫不知情。
主谋晏倾又弃了权势,去做陛下‘宠妃’了。
饶是“晏倾一开始就是为陛下做事”这个由头原本听起来一点也不可信,结合起萧临根本不想做皇帝,对众人想拥立他为帝之事毫不知情一起来看,竟也变得有点像真的了。
萧临被关押在大理寺十多天,最后问出来这么一个结果。
他怎么也是陛下的亲弟弟,当今瑞王,坐了这么些天的冤狱。
大理寺卿便来御前请示:这瑞王要不要放?何时放?怎么放?
秦灼故作为难地叹了一口气,带着谢无争和几个大臣一起去了大理寺,亲自接她那倒霉弟弟出来。
秦灼见到萧临的时候,少年已经换了一身干净衣衫,梳洗过了,人看着还算精神,就是瘦了不少。
虽说她早就让谢无争跟大理寺这边好好关照萧临,不必真的拿他当凡人对待,小屋子里一关,要什么给什么。
问话的时候,提出来走走过场就行。
但是萧临没见过这阵仗,心里慌,又一直担心晏倾,这些天是吃不下睡不着的,愣生生给熬瘦了。
也就是最近两天,从送饭的狱卒嘴里听到几句传闻,知道晏倾没死,还住进长华宫成了陛下‘宠妃’才这样稍稍放下心来,该吃吃该睡睡,恢复了一些精气神。
“皇姐!”萧临一看见秦灼就大步上前,急声问道:“太傅呢?太傅怎么没来?他怎么样了?”
秦灼见萧临这样着急,开口便道:“他啊,他很不好,被人冤枉,受了天大的委屈,天天抱着朕哭。”
“啊?”萧临一听有些傻眼了。
他想象不出太傅哭是什么样子。
还抱着皇姐哭?天天?
边上的大理寺卿和几位大臣都闭口不言。
萧临再缺心眼,也知道这话不可信,皇姐肯定在逗他玩,当即道:“皇姐别同我说笑了……”
“知道是说笑,你还不笑?”秦灼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凑过去跟他低声道:“有我在,晏倾能有什么事?”
萧临见她没有再自称为“朕”,换回了跟亲近之人说话时才会用的“我”,心瞬间安定了许多。
皇姐都这样说了,那太傅肯定没事。
秦灼亲自来接萧临走,大理寺一众官员差役都来送这位瑞王,好话说了一大堆。
她带着少年和谢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