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谁是我亲爹 >

第71章

谁是我亲爹-第71章

小说: 谁是我亲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质这么说是有底气的,他虽然和当今皇帝差不多大,可却是皇帝正了八经的长辈,卢质曾是皇帝父亲先晋王的掌书记,当年除了辅佐先王,还教导过先晋王这些儿子,所以包括先帝、当今皇帝,都算是他的学生。

    只不过卢质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嗜酒如命,而且酒后好骂人,当年教导先晋王一群小子时,屡次因为这些小子太笨而破口大骂,就连当今皇帝和先帝,都曾被他骂过猪。

    更有甚者,当年先帝年幼气盛,被卢质骂得急了,居然还提着剑追着卢质跑了半条街,差点欺师灭祖。

    所以等先帝、当今皇帝登基后,虽然已经明白卢质的好,对卢质更是极为尊重,甚至还多次想以卢质为相,但卢质实在不愿伺候自己这些“猪”学生,只是挂了个节度使,天天在外面潇洒喝酒。

    卢垣也知道他父亲和两个皇帝早年那点“恩怨”,故也不劝,笑道:“不过今天父亲没去上朝,可错过一个大热闹。”

    “热闹?朝堂上不过是唇枪舌剑,有什么热闹!”卢质随手拿着酒壶灌了一口,不以为意地说。

    卢垣凑过去,“今天大朝会上,冯相被爆出孝期狎妓,还有了一个儿子。”

    “噗——”卢质一口酒喷出来,震惊地看着儿子,“你说啥?”

    卢垣耸耸肩,“冯相孝期和江南花魁林情儿生了一个儿子,都快十七了。”

    卢质大怒,“谁造得谣,作死啊,姓冯的那小子生而丧母,自幼是其父抚养长大,他侍父至孝,当年他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入京中,我和他正在翰林院,他当场就晕了,醒了就发疯往家跑,还是我和先帝怕他出事,赶忙派了御林军送他,要不他险些自己跑回河北了,就因为这个,先帝当初遇到困难数次想夺情起复他,都于心不忍,而那家伙回到老家,更是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结结实实在他爹坟前守了三年……唉,当年要不是他守这三年,先帝未必会落到当年那个下场……这谣言是谁传的,真是其心可诛!”

    卢垣看着他爹要去揍人,忙拦住,“爹,别激动,这事是李琪当朝弹劾的,不是谣言。”

    “李琪!”卢质斥道,“这家伙还因为当年相位那点事处处找姓冯的麻烦?”

    “李琪确实是故意的,”卢垣忙说:“不过冯相自己认了。”

    “什么!”卢质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真的,要不是陛下出面截胡,冯相当时是真要认的,满朝文武都看到了,而且当时还有物证玉佩,不少人曾见过冯相戴过,抵赖不掉的。”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娘曾告诉他; 但凡逛青楼不愿留真名的,要么是身份有妨碍,要么是家里有母老虎; 所以后面这三块,他就不要去找了,找了也讨不到好。

    林风觉得他娘说得有理; 所以从一开始,打算找的就是前四个,并且还根据路途远近,画了张地图; 打算依次碰碰运气。

    可谁想到; 半路上,就正好碰到他要找的第一个; 更没想到,这第一个就这么给力。

    林风摸着下巴,要不干脆就认这个得了; 别找后面那几个了。

    谁知道后面那几个怎么样!

    当然,在认之前; 林风决定还是先跟着郑言去家里看看。

    郑言虽然看着不错,可谁知道他家里人对他是什么态度; 要是他家里看不上他,他以后呆在郑家,岂不是为难。

    所以林风很顺从地接受了郑言的邀请,决定跟他一起回许州。

    马车一进许州; 周围立刻热闹起来; 林风伸手掀开车帘; 就见道路两旁; 都是一排排商铺,大街上,也有许多小贩在卖东西,整个许州城,甚是热闹。

    “好热闹,竟不比江南的大城差。”林风感慨了一句。

    前面驾马的车夫听了笑着说:“这可是郎君治下的州城,当年热闹了,郎君自从到任后,一直励精图治,每次吏部考核,郎君可都是上品。”

    林风听了,心道郑言看着治军挺菜的,想不到打理政务还不错,不过想到这家伙世家子出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家能在官场屹立千年,历代皇帝都用他们,肯定也是有真本事的。

    车队顺着主城大街一直走到州衙大门前,也不停,而是直接往侧转,转到州衙后院,然后在一处大门停下。

    “这是衙门后院,郎君的家眷都住这。”

    车夫正和林风介绍,大门就开了,一个身穿绫罗绸缎的贵妇带着一群人从门里走出来。

    “恭迎郎君回府!”

    马车最前面,郑言已经风度翩翩地下车,笑着走到贵妇面前,“夫人在家安好啊?”

    贵妇笑道:“妾身在家一切安好,只是郎君一路辛苦。”

    “夫人在家主持家中诸事,也甚是辛苦,”郑言已经笑着揽过贵妇,然后转头看向林风车里,“风儿,还不快下车。”

    林风正在车里不知道该下还是该呆着,听到收起匣子,带着小安从车里跳下来。

    “夫人,这是风儿,为夫这次能安全回来,多亏了他。”郑言指着林风介绍。

    贵妇显然对林风有所了解,笑容不变,“这就是风儿吧,郎君来信我已知晓,家里能添丁是喜事,妾身恭喜郎君了。”

    郑言听了,抚着胡子哈哈大笑,“就知道瞒不过夫人。”

    于是夫妻俩一起携手进府。

    贵妇身后一个青年主动走过来拱手,“风弟,我是你大哥郑容,跟我来吧!”

    林风知道这就应该是郑家大郎,郑家嫡长子,忙拱手回礼,“多谢。”

    然后跟着郑容一起进府。

    一众人穿过回廊,走进正院,

    到了正院,郑言和贵妇郑夫人在主位坐下,郑容拉着林风和一群郑言的儿子站在一起,对面,是一群娇俏的姑娘,看来是郑言的女儿。

    屋外,还有一些仆役和妾室。

    郑言先是问了一些家中情况,郑夫人又向郑言汇报了一些家中情况,夫妻两人交流完郑言不在家中这些日子的情况。

    郑言就笑着指着林风说:“这是风小郎君,你们都见见。”

    屋里的众人顿时都看向林风,屋外妾室下人都恭声说:“风小郎君。”

    郑夫人笑着说:“等过年,开了祠堂,就该改口叫八郎了。”

    此话一出,算是告诉众人林风的身份。

    郑言很满意,对林风说:“你也见见你的弟兄。”

    林风有些懵,这认亲是不是有些太快也太顺利了,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郑容已经拉着他开始给他介绍他的弟弟妹妹了。

    很快,林风就没有时间想别的了,因为郑家的孩子实在太多了。

    郑言光儿子,居然就二十七个,还有十六个女儿。

    其中前四个是郑言和郑夫人的嫡子,女儿前两个是嫡女,后面的,全是郑言和一帮妾室和家里的歌姬生的。

    郑言当初说他生性风流,居然不是一句虚话!

    看来郑言当初想接他母亲进府,也不是客套话,说不定这家伙还真想和他母亲再续前缘,春风一度呢!

    林风嘴角抽抽,这家伙肾还好么?

    林风有些同情望向郑夫人,这是找得什么老公啊!

    不过这同情刚起,就在看清郑夫人身边两个丫头时,变成了错愕。

    郑夫人身边两个丫鬟打扮得侍女,怎么有喉结?

    林风自幼习武,眼神好得很,一眼就看出这两个侍女虽然很娘,但绝对是如假包换的男儿身。

    郑夫人这是……偷人?

    林风脑门汗都下来了,难道他头一天进府,就撞上了什么大秘密。

    郑家大郎正领着林风认人,突然发现林风神色不对,顺着林风目光一看,顿时笑了,“风弟还没见过母亲的两个侍婢吧,这两个是春风馆出来的,是父亲送母亲的。”

    林风顿时五雷轰顶,春风馆?

    林风虽然没逛过青楼,可也知道青楼的分类,教坊,是姑娘,春风馆,是面首,如意馆,是男男。

    所以这两个,是郑夫人的面首!

    林风顿时风中凌乱。

    虽然前朝因为女帝武皇,面首之风盛起,后来公主、世家之女多有养面首的,可大多不都婚前或者弄到寺庙玩么,郑夫人怎么弄到家里来了,还是在夫家。

    不过看到堂下郑言的那些妾室歌姬,再加上刚刚郑容说这两个是郑言送给郑夫人的。

    所以说,郑言是同意他夫人养面首的。

    难怪郑言如此风流,家里还如此和睦。原来这两人各玩各的!

    林风只觉天雷滚滚,这些世家,果然会玩。

    林风再看向这些郑言这些儿女,除了前面那几个嫡出,肯定应该是夫妻俩的,这剩下的,还真不一定是谁的。

    难怪郑言不在意他是不是亲生的,就他家里这些,也不一定是亲生的吧。

    林风跟着郑容把一圈弟兄姐妹认完,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郑言看着时候不早,就让郑容送林风回后院歇息。

    后院

    林风躺在床上,想着今天郑家的情况。

    郑家身为五姓七望,家底丰厚,虽然二十年前受过重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依然是富得流油。

    郑言现在是许州刺史,正三品,一州刺史,位高权重,也很有实权,以现在的年龄,好好干,说不定能更进一步,进中央,啊不,京城。

    而且听郑容说,郑家还有一位族叔,现在在京中做宰相,虽然没有那位圣人那么出名,可毕竟也是政事堂三宰相之一。

    不仅如此,郑夫人家族也不弱,郑夫人同样出身五姓七望中的卢家,郑夫人有一位堂叔,年轻时还曾提携过政事堂那位圣人,并且现在,两人也相交莫逆。

    最重要的是,郑言郑夫人郑容对他态度不错,郑言是想要家族中出个武将,关键时能顶用,郑夫人想让他成为自己儿子的助力,能相互扶持,郑容自己脑子也很清楚,已经态度鲜明拉拢他,甚至还告诉他,只要他成了郑家子,无论以后怎样,郑家会按庶子的名额,分他一份家产。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他得去哪啊?

    好在孔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见林风如此,就叫来自己夫人,“毕竟陛下金口已开; 风儿直接回冯府有些不妥,你带着他先去宫里看看三皇子妃,我去面圣后; 见到陛下或者冯相,问一句再做处置。”

    于是,林风就跟着孔夫人和孔家几个儿子女儿,进了宫。

    进宫的路上; 孔夫人先给林风点了一下宫中的情况。

    皇帝登基时因为年纪已大; 登基后并没有大选嫔妃,宫中高位嫔妃; 大多是皇帝登基前府里的旧人。

    当年皇帝未登基前,有一正三侧四位妻妾,正室是曹夫人; 侧室是魏夫人、夏夫人、王夫人。

    曹夫人就是如今的曹皇后,当初皇帝登基前; 有一子一女,只是其子在当年那场兵变中死于非命; 曹皇后也因此打击一病不起,这些年一直病殃殃的,莫说打理后宫,就连平时宫宴; 都不怎么出来。

    不过曹皇后和皇帝是结发夫妻; 皇帝一向很敬重皇后; 再加上曹皇后还有一女; 女婿更是多年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所以曹皇后虽然常年病弱,整个后宫却无人敢轻视。

    所以他们这次去,虽是看三皇子妃,但得先去见皇后,以示尊重。

    除了皇后,还有潞王之母魏夫人,登基后追封德妃,两位皇子之母夏夫人,登基后封贤妃,这两位年纪本就和皇帝相当,甚至魏夫人比皇帝还大,所以陆续已经在皇帝登基前后过世,如今宫里,只还剩比较年轻的王夫人,淑妃。

    王淑妃早年曾是伪朝一名将的妾室,后来这位和当年还是节度使的皇帝对阵,被皇帝揍得落花流水,后来就郁闷死了,先帝登基后,皇帝进京,听着老对头家里有一位美貌贤惠的妾室,比较善于打理家务,正在守寡,皇帝干脆就顺手替老对头照顾了一下孤儿寡母,把这个美貌的妾室娶回了家。

    果然,这位妾室一进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伺候得好曹夫人,打理得各种家务,竟得到皇帝和曹夫人一致好评,所以皇帝登基后,虽然这位王夫人既无子嗣,还是改嫁,依旧稳坐四妃淑妃之位。

    如今宫里,也是这位在打理。

    所以这位也得拜访一下。

    林风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管理型人才,到哪都吃香的。

    孔夫人给林风介绍完,马车也到了宫门外,孔夫人带着林风和一众孩子下了车,递了牌子,过了一会,一个内侍出来,引着众人进去。

    众人跟着内侍走走停停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来到后宫,到了曹皇后的宫殿。

    “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正在偏殿做针线。”内侍低声提醒了一句。

    孔夫人会意,塞了个荷包给内侍,“多谢公公提醒。”

    内侍接了荷包,就进去通传,很快,一个宫女出来,引孔夫人一众人进去。

    进了偏殿,林风跟在孔夫人身后,微微抬头,就看到里面榻上,一个身穿寻常衣物的妇人正在绣着荷包,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宫装清丽佳人正在她下首帮她挑着丝线配色。

    两人在一起,竟然甚是温馨。

    林风眨眨眼,寻常人家妻妾都没和谐到这种程度,这位大名鼎鼎的王淑妃,果然名不虚传,而且让林风有侧目的是,这位王淑妃的容貌,竟然不逊于他娘,林风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和他娘样貌相当的。

    看到孔夫人进来,宫装美人抬头,笑着对身边的曹皇后说,“娘娘,孔夫人来了。”

    曹皇后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放下荷包,在王淑妃扶着坐正身子,“亲家母来了,来,赐坐。”

    孔夫人忙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才带着一众孩子坐下。

    孔夫人坐下,就笑着说:“臣妇听到三皇子妃初有身孕,心中不胜欢喜,恰好陛下准了我家夫君回京,这才一回京就进宫叨扰。”

    曹皇后对三皇子妃有孕也很高兴,“你是她母亲,来看看是应该的,厚儿媳妇有孕,陛下和本宫也很欢喜,你一家既然回来,若是有空,不如去多去看看,你生养过,也可以多照应一下厚儿媳妇。”

    孔夫人听了不胜欢喜,她本来就想照顾,只是碍于闺女住在宫里,不好常常进宫,如今有皇后这句话,别人再不敢多闲言碎语。

    林风站在后面,也有些惊讶,没来之前,他都做好皇宫大院,规矩森严,皇家高高在上的准备,可如今一看,皇宫虽然有些规矩,但无论皇后后妃,都很和气,尤其皇后,林风看着,竟和寻常富贵人家主母没什么区别。

    孔夫人说完正事,又陪着皇后聊了会天,还说起这些年在沧州的一些趣事。

    皇后笑着说:“这些年除了厚儿成亲,你们家回来一趟,竟也好多年没好好见见了,本宫瞅着,你们家人丁又兴旺了不少。”

    孔夫人听了,忙让几个年幼的孩子出来拜见皇后,这些年她和夫君在沧州没事,还真没少造人。

    皇后看着这些孩子挺高兴的,对身边淑妃说:“你去开库房拿些南边进贡的小玩意来,给这些孩子,小孩子家的,看着怪可人的。”

    淑妃笑道:“上次南边进贡一批珊瑚珠子和布料,很是新奇,臣妾看孔家这几个孩子有男有女,男孩赏珊瑚,女孩赏布料,让他们弄着玩可好。”

    皇后听着很满意,“你去安排吧!”

    淑妃于是叫来贴身宫女,解下钥匙,让她去拿。

    皇后看着挺喜欢孩子,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