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长公主的谋反日常 >

第147章

长公主的谋反日常-第147章

小说: 长公主的谋反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凰歌嗤了一声,道:“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如今既然将罪证摆在这儿了,本宫就没有不用的道理,国师说对吧?”
  小姑娘眼中带笑,可内中的光芒却满是冷冽,萧景辰只一看,便知道她心里有了主意,只温和道:“公主要怎么做,贫僧配合便是。”
  “有劳国师。”
  赵凰歌笑的眉眼弯弯,眼见得宫人收拾的差不多,起身道:“这一路太累了,国师且先去休息片刻,晚些时候,咱们再同去见我那位皇叔父。”
  ……
  这一路舟车劳顿,后面几日的时候,几乎都是在马车上过夜的,赵凰歌着实是累了。
  但她也没有休息好。
  难得可以沐浴,她身体倦怠到了极致,精神却十分好,躺在陌生的床上,不过睡了一刻钟的功夫,却是走马灯似的,脑子里片刻都没有消停。
  赵凰歌躺了一会儿便起身,才收拾好后,便见玄霄在门后轻声问她起了没有。
  门口守着的是桑枝,见到玄霄一如既往的没什么好脸色,只是声音也压得低:“主子还在休息,烦请国师稍后。”
  桑枝话音未落,赵凰歌便拽了拽床头的铃铛。
  桑枝顿时便进了门来,神情里又换上了笑意:“公主可要起了?”
  赵凰歌笑着应声,捏了捏有些发胀的眉心,一面坐起身来,问道:“可是国师收拾好了?”
  桑枝应了,赵凰歌吩咐她去回了话,待得梳洗之后,果然见萧景辰已然来院子里了。
  赵凰歌先将萧景辰请到了房中来,又命人去传了话,不过片刻功夫,便见赵崇晋前来,请他们前去福遇院。
  福遇院是主院,也是韶明王府内最大的一处院子,一路行来时,赵崇原笑着与她介绍了各自院落所住的人,她也渐渐发现,围绕着福遇院周围的院落,里面住的几乎都是他的妻妾们。
  她面上笑容未变,心中却是忍不住腹诽,这院子不该叫福遇院,该叫艳遇院。
  有位份的有七八个,那些歌舞姬和偶尔被临幸的女子们,却是数不胜数。
  赵崇晋介绍到后来,大抵也发现了有些不妥,加快了步子,带着她去了主院。
  来之前便有下人通禀过了,这会儿见人前来,早有两个模样艳丽的少女迎上来行礼:“给公主国师请安,给三公子请安。”
  她们一一见了礼,赵崇晋摆手示意她们打帘,自己则是当先进去,将人给迎了进来。
  福遇院的正厅布置的金碧辉煌,才一进门,便被那金银玉器的颜色所晃到,赵凰歌定了定神,待得看清楚房中的布置后,越发有些质疑韶明王的审美。
  知道的,这是王爷的主院,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住了一个乍富之人呢。
  这房中的桌椅板凳都包了金边,桌案上放置的各色器皿也都是以富丽堂皇为底色,韶明王就在正中间坐着,他年近六十,却依旧精神矍铄,气色瞧着格外好。
  尤其是在大红的袍子映衬下,那脸色更显得红润了。
  赵凰歌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亏得他先前上奏折,还声称自知到了知天命的时候,觉得命不久矣,又说他被那些刁民给气得大病一场,更觉得离死不远了。可现在看来,这人非但没有半点病容,反而瞧着精神好的很。
  说句不中听的话,他现下的样子,至少看着比赵显垣精神好多了。
  赵凰歌心中这样想着,面上则是笑着与他见礼:“见过皇叔父。”
  一旁的萧景辰随之行了佛礼,神情淡漠疏离。
  韶明王的眼睛在他们二人身上看了一圈,乐呵呵的招呼赵凰歌:“来了都是客,快入座吧。”
  他一面说着,一面让下人给他们看茶,又笑道:“知道你们要来,本王便茶不思饭不想,如今可算是瞧见人了。这一路辛苦,原该是本王亲自去接的,可惜这身体不争气,只能让老三去安排了,若有不周到之处,只管告诉本王,必然叫你们满意了。”
  这一连串的话,他倒是说得半分气不喘,赵凰歌温声回道:“安排的十分妥当,多谢皇叔父招待。”
  萧景辰话不多,赵凰歌说话时,他只在一侧听着。
  待得二人寒暄过后,赵凰歌便让桑枝将礼物拿了进来,笑吟吟道:“听说皇叔父病了,皇兄与本宫都担心的很,特意带了些补品来,愿皇叔父早日安康。”
  韶明王当下笑着道谢,将礼单接了过来,只道:“来便来吧,千里迢迢送礼物,着实让本王过意不去。你们的心意,本王倒是领了,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好。”
  他乐呵呵的说着,笑的如同一座笑面佛,待得他说完后,萧景辰则是拿了护身符出来,温和道:“这是在东皇宫天神之前供奉过的,已然开了光,可保王爷百岁无忧。”
  闻言,韶明王眼中笑意越发的多了几分,真心诚意的道谢:“多谢国师,国师有心了。”
  他将这包裹着的护身符接了过来,放置在一旁,又让二人坐了,笑着对萧景辰道:“说起来,本王早些年去上京的时候,你年岁还小呢,当年数面之缘,大抵你已经忘记了。”
  韶明王二十出头便拖家带口的来了封地,早些年还曾经回过上京,可是自从先帝去了之后,他便借着年岁大了,再也没有去过上京了。
  萧景辰那时候的确是见过他的,但那些久远的记忆里面,也不过是跟在师父的身后,与这些贵人们行过礼罢了。
  知道韶明王说的是客套话,萧景辰的声音里一如往常的淡然:“王爷舒朗之姿,贫僧并未忘记,倒是王爷记性好,能记得贫僧这样愚笨之人,着实令人叹服。”
  闻言,韶明王笑着摆手,道:“国师不必恭维本王,你若是愚笨之人,那本王府上这些孩子们可都没有能看的了。”
  他说到这儿,又叹了口气,道:“当年本王去上京的时候,十分喜欢去见你师父,原本还想着,有生之年会再相见,谁知我去后不久,他便圆寂了……”
  韶明王说起来萧景辰的师父,萧景辰的神情里也多了些黯然,不过眉眼依旧是平和的:“师父坐化,乃是修炼已够,王爷不必为他伤怀。”
  韶明王点了点头,又道:“那是自然,他是高僧,必然是已经得道成仙了,哈哈。”
  赵凰歌在一侧坐着,听得这话,忍着才没有翻白眼,心中却是不住地嘲讽,前任国师乃是僧人,得什么道成什么仙,亏得那位是断了七情六欲的,否则听得这话,怕是得气得骂他一句混不吝。
  萧景辰情绪倒是还好,甚至这时候,还能保持着脸上的微笑。
  韶明王并未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说完了那位前任国师,又将目光定在了他的身上,神情慈爱:“说起来,你也不错,身为萧家的子嗣,瞧着倒是比他们出色的多,不愧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
  这话一出,萧景辰的笑容终于收敛了起来,正色道:“王爷谬赞,但这话却不对——出家人唯有佛门是家,断绝尘念。”
  他出生不过几日便被抱到了佛门,虽得了先帝留了萧家的姓氏,可这些年,从未与萧家人有多接触过。
  然而韶明王这话……
  却说得他像是掺杂了私情一般。
  韶明王听得他的辩驳,先是楞了一下,继而又笑着打哈哈,只道:“本王这是病糊涂了,你别与本王一般见识,我这话也并无恶意,不过是随口一说——”
  他说到这儿,又拿起一旁的护身符,笑道:“况且,你方才说的也不错,若不是入了佛家,本王哪里有这样的福气,能得亲手相赠的护身符呢。”
  赵凰歌闻言,皱眉想要开口,却听得萧景辰态度又温和了下来,淡淡道:“王爷说的是。”
  他态度温吞,韶明王依旧笑着,又道:“不过,国师此番前来,倒是来的对了——都说佛家人要多走多看,这次你过来,不要急着走,回头让人带你去看看我们这儿的寺庙,只是与上京不大一样,也可以长见识嘛。”
  这话一出,赵凰歌终于忍不住,皱眉拦了他的话:“皇叔父,我来时听说,这里信奉的与上京有些差异。”
  何止是有些差异,虽说这里的人也信奉天神,可却与萧景辰的佛不一样。
  北越所信奉的佛,乃是本土的,而永韶城这边,因着临近西域,故而信奉的也变了些味道,甚至其中诸多理念,都是与本土有悖逆的。
  韶明王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居然明晃晃的当着萧景辰的面儿说这个,大抵是真的觉得这人好欺负。
  或者,就是想要拱火儿罢了。
  赵凰歌虽是笑着,神情已然有些不愉快,可惜韶明王只当不知,听得她这话,还能笑着点头,问她:“你对这些也有了解?”
  他说着,又道:“若是感兴趣,改日带着你们一同去。”
  闻言,赵凰歌弯了弯唇,道:“那就不必了,毕竟这次来,一则是给皇叔父贺寿,二则也是过来看看,这些年未曾见面,见您气色一如往昔,皇兄便安心了。”
  她转移了话题,韶明王的目光只在萧景辰身上停留了一瞬便收了回来,笑道:“我这老骨头了,不过是外面瞧着好罢了,实则只是在熬日子,老了,不中用了,可惜此生没力气再回上京,怕是要客死异乡了。”
  这一番话说下来,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悲伤的意味来。
  只不过,是真悲伤,还是假悲伤,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凰歌对他这话,只温声道:“皇叔父如今正是老当益壮,哪里会是熬日子呢?我如今瞧着您的精神,必然是要长命百岁的。”
  她说到这儿,又道:“而且,您去岁不是才得了一个女儿么,可见皇叔父的身体也是没问题的。”


第301章 妾身可以进来么?
  这话实在不该赵凰歌一个姑娘来说,因此她说完这话,饶是韶明王,也有一瞬间的脸色怪异。
  但也不过一瞬,下一刻便听得他朗声笑道:“便是为了本王的然儿,我也是要多活几年的。”
  他口中的然儿,大名叫赵瑾然,正是他的第八个女儿,去岁才出生,如今刚会走路。
  说起来了孩子,韶明王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赵凰歌随着一笑,无意中瞧见赵崇晋,复又顿了一下。
  这人虽在笑着,但不知怎的,她总瞧着有些违和。
  不等她想清楚,便听得韶明王又笑着同她讲起了关于朔方城的事情。
  他前来封地的时候,尚且年轻,其后虽然回去过,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分明是故乡,反倒像是一个过客一般。
  “当年皇兄走之前,本王曾去过上京,那时候你才五六岁,一转眼就是大姑娘了。”
  韶明王说这话的时候,神情里越发添了些感叹:“原先总听人说,岁月催人老,本王还不肯服输。可现在想想,当真是光阴似箭不饶人。那时本王一腔热血,满以为此后还有机会,谁知最后一次去的时候,竟是为皇兄送葬……”
  提及起了上京与先帝,韶明王的话明显便多了起来,可不知是不是他年岁大了,没说一会儿,便又眼圈红了起来。
  他说到这儿,又有些想要落泪:“都说长兄如父,皇兄待本王着实没话说,本王这人混账惯了,唯有他纵容着。那时他一去,本王一时竟觉生无可恋,恨不能随他而去,都说苍天惜英雄,怎不疼惜些他?”
  韶明王说起来先帝,赵凰歌才要劝慰的话,便有些说不出口。
  这话,也说到了她的心里。
  父皇死的时候,她虽然还小,记忆却是格外深刻的。自他去后,世上便再也少了那个疼爱自己的人。
  如今听韶明王提及起来,小姑娘的鼻子一酸,难过的情绪蔓延开来,连带着笑容都有些勉强。
  赵崇晋起先只当背景板,到了这会儿,见赵凰歌的脸色变了,方才开口打圆场:“父亲不必追念往昔,先帝乃是真龙天子,他凡尘历劫归天,乃是回归神位了。况且,他在天有灵,也是要保佑亲人的。再者公主如今来看您,也全了您想见至亲的愿望,这是好事儿啊。”
  赵崇晋这话一出,韶明王也随着笑了笑。
  他才感叹了一阵,这会儿听得赵崇晋这话,又见赵凰歌的脸色有些不大好,复又话锋一转,道:“老三说的不错,瞧我,当真是老糊涂了,与你说这些做什么,没得让你也跟着难受。”
  他笑了笑,伸出手来擦了自己的眼泪,又道:“本王虽为你的叔父,这些年却也没见几次,如今正好,你既然来了就多住些时日,不必着急回去。永韶虽然不比上京,可也有诸多好玩的地方,与那边截然相反的风情。”
  这话,他说的格外热情,赵凰歌自然应承下来。
  见她答应,韶明王脸上的笑容便越发的情真意切起来,只道:“本王瞧着你,就想起皇兄来,不愧是他的女儿,言谈举止都最像他。”
  赵凰歌眼中才起的笑容,便因着他这一句话,又有些僵住。
  她弯了弯唇,只顿了一顿,就笑着回道:“皇叔父说的是,不过论起来最像父皇的,还是皇兄。父皇去的早,这些年我被皇兄养着,如今性子也随了他的。”
  幸亏她是女子,若为男儿身,韶明王这话传出去,不知要被如何议论呢。
  韶明王对她这话不置可否,只道:“本王当年倒是没少与当今圣上接触,他岁数大些,我出京的时候,他都懂事儿了。”
  说到这儿,韶明王奇异的一笑,才缓缓道:“不及你啊。”
  韶明王这话,成功的让赵凰歌变了脸色,只是才要开口辩驳,就听得外面传来脚步声。
  旋即有女子的声音在外面响起:“王爷,妾身可以进来么?”
  那声音格外的娇柔,如三月的春风一般,也让韶明王的笑都温柔了几分:“进来吧。”
  话音未落,便见一个女子从外面走了进来,那女子生的温婉,眉眼里带着娇,身段纤细,如一朵盛放的花,带着我见犹怜的劲儿。
  她手里提着一个小盒子,内中放着一碗汤药,进门后先将食盒放在桌案上,这才笑着行礼:“给王爷见礼。”
  那女子行了礼,又见房中的两位,了然的笑道:“这便是河阳公主与国师吧?妾身有礼了。”
  女子的声音里似是带了蜜,透着一股甜味儿,说话时先含了笑,叫人生不出厌恶来。
  萧景辰颔首,赵凰歌则是看了一眼她,猜测着眼前人的身份。
  瞧着年岁比她大不了多少,但梳着妇人的发饰,想也知道是韶明王的人。
  果不其然,下一刻便听得韶明王笑着与她介绍:“这是本王的侍妾,金姨娘,也是然儿的生母。”
  赵凰歌这才了然,原来这就是韶明王才纳进门没多久的小金氏,先前辛夷调查的时候,便说过她十分得宠,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她颔首示意,小金氏再次行礼,走过去柔声道:“王爷,您该喝药了。”
  韶明王点头,赵凰歌见状,则是起身笑道:“皇叔父身体不适,且好生休养,本宫先去给皇婶请个安,回头再来看您。”
  眼见得他们要走,韶明王宽厚一笑,又与她寒暄了几句,这才吩咐下人们送客。
  赵崇晋走在最后,又听得韶明王嘱咐道:“替本王招待好客人,莫要怠慢了公主国师。”
  赵崇晋轻声应了,目光在小金氏身上一转,复又收了回来。
  他们出门时,还能听到那小金氏轻柔的声音,却是在撒娇:“王爷明知有客在,还让妾身过来,幸好妾身才梳妆了,不然岂不是要在客人面前丢了脸?”
  而后,便是韶明王调侃的哄人:“鸢儿怎样都好看——”
  赵凰歌微微拧眉,快步与萧景辰出了院落。
  赵崇晋还有其他事情,待得出了院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