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谋反日常-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见到萧景辰眉眼里的询问,她才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因摇头,拿帕子抹了一把脸,轻声道:“没事儿,本宫只是欢喜。”
她的话只说了一半,萧景辰没大明白他的意思,便听得赵凰歌又道:“国师,你看,这些,都是我北越未来的肱股之臣。”
他们原本是应该在朝堂上发光发热的,可是前世她有能力出手的时候,大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第261章 是皇室得了好处,还是她?
若非今日的殿试,赵凰歌不会知道,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于北越,抱着一颗拳拳热忱之心,想要报效朝堂。
幸好,今生这一切都改变了。
那些人里面,赵凰歌甚至还看到了几个熟的面孔,而如今,这一群人,他们便是一颗颗火种,被再次点燃。
有了他们,她相信北越会越来越好。
萧景辰起初还没明白她的意思,可在听了这话之后,却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什么。
赵凰歌的一双眼都凝在殿中那些学子们的身上,萧景辰的目光却落在了她这里。
她的心思单纯又直白,摊开来,明晃晃的昭示着她对北越的一片心。
萧景辰念及此,又忍不住看向殿内。
但他看的却不是学子,而是皇帝。
那些学子们对答如流,皇帝显然也是十分满意的,连带着常年病容的脸上,也带上了喜悦。
同样都是为了北越,又是如此的至亲,为何皇帝会觉得——赵凰歌有私心呢?
私心。
皇帝先前与他说的话,萧景辰记忆的真真切切,甚至于就连当初在严华寺中……
他也曾因此戒备过赵凰歌。
可如今,小姑娘分明一心为国,皇帝却依旧固执己见。
萧景辰自己有眼,更有心,人言是对是错,他看的出来。
他无声叹了口气,心知需的寻个机会,与皇帝谈谈。
……
这日的殿试,直到正午错后方才结束。
此番前来的学子们不少,且里面颇有一部分,都是先前已经得中之人,也正是因此,皇帝对学子们的文采更是满意。
等到结束之后,他并没有当时宣布结果,而是让这些学子们先行回去,待得明日一早,便在京中闹市张贴皇榜。
学子们走后,皇帝又与三公讨论半日,期间还叫来了萧景辰与赵凰歌。
赵凰歌才见识了学子们的学问,并未过多的说自己的意见,只是在他们讨论名单时,偶尔开口,将那些人的优劣都逐一摆了出来。
最终的那一份名单,与赵凰歌先前所想相差无几。
她这一场风寒引出了旧疾,忙碌的间隙便咳嗽几声,待得忙完之后,皇帝先摆手要她回去:“说了让你歇着,怎么就是不听?”
朝臣们已经先走了,殿内只剩下萧景辰与他们兄妹。
赵凰歌闻言只笑吟吟道:“皇兄不必担心,并无大碍,不过臣妹是得回去了。”
这时候不早,她回去却是想让皇帝多休息。
见赵凰歌行礼要走,皇帝并未阻拦,只是等到她走之后,又看向萧景辰,问道:“国师可是有话要说?”
方才萧景辰便看了他几次,皇帝瞧出他的意思,这会儿便先开口询问。
殿内没有其他人,萧景辰说话一如既往的平和:“公主此番,也算是一心为国了。”
他话中的意思,却让皇帝收拾东西的手一顿,而后看向他,问道:“国师此言何意?”
萧景辰本就想与皇帝沟通一下此事,毕竟先前的时候,他曾与自己隐晦透露过赵凰歌的野心。
但他现下已然知道赵凰歌并非这样的人,这其中的误会,便还是沟通清楚的好。
皇帝却不知他这意思,听得萧景辰对赵凰歌近来的功绩侃侃而谈,看着他的目光,便也渐渐地冷却了下来。
待得萧景辰说完后,他却是重复着最后一句话,反问他:“国师觉得,皇室得了好处,全因她无私?”
“正是。”
萧景辰颔首,皇帝靠在龙椅上,眉眼中一片沉郁之色。
他的眉心疼的有些发紧,皇帝无声吐出一口浊气,缓缓道:“赫连家一案,牵涉甚广,但发展到如今,倒无人将目光落在河阳身上——可这事儿,是她起的头儿。”
赵凰歌借着烟花作坊的案子去查赫连家,这期间,她原本安排了学子们,打算借故生事,谁料想,赫连家胆大包天,竟然真的对学子们下手。于是她先前的布置都作废了,毕竟有现成的证据,又何须再伪装?
而她放出去的消息,引得世家们争斗博弈,侵吞赫连家的同时,自身也被无形损失。
到如今尘埃落定之后,瞧着是大半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从中抽取了利益,但其实,真正获利的,只有皇室。
众人都心满意足,唯有赵凰歌深藏功与名。
皇帝捏了捏发胀的眉心,又将手收了回来,点在那些名单上,淡漠道:“你说河阳无私,朕却有一个疑问——到底是皇室得了好处,还是她?”
恶人是她做的,却无人记得她设局诱人深入。
但那些善事,却被人铭记在心。
别的不说,单说今日那一批的学子们,又有多少,会从此感激河阳长公主赵凰歌?
而他们,都将是未来朝堂上,新的血液。
皇帝这话,让萧景辰微微蹙眉。
佛家心如止水,他却身在俗尘,如今听得对方这话,更是忍不住拧眉,轻声道:“皇上怎会如此想?”
这事儿,他几乎从头到尾都见证,更知道赵凰歌一颗心大公无私的。
而且,即便是真的如皇帝所说,赵凰歌心存私心,可获利的也绝不仅仅是她。
毕竟:“得了好处的,乃是百姓与皇室江山。”
而百姓是北越的、江山是赵家的。
河阳长公主赵凰歌,也是赵家人。
皇帝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听得萧景辰这话,却是久久未语。
皇帝不开口,萧景辰便垂眸站在原地,任由对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带着审视与打量,还有些滋生而出的不信任。
良久,才听得皇帝轻声开口,询问他:“国师为何如此信她?”
这是皇帝的不解。
他犹记得,仅仅在月余之前,他们之间似乎还是剑拔弩张的关系。
再早一些,萧景辰甚至还轻薄了赵凰歌。
不,应当说,是赵凰歌污蔑他轻薄。
萧景辰的人品,皇帝还是知晓的,而后来的旁敲侧击,更让皇帝证实了此事。
然而如今,他们却互相信任,关系紧密。
这不是个好消息。
至少对于皇帝而言,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262章 贫僧会监督公主
萧景辰并不知皇帝在想什么,听得他询问,正色回道:“公主一心为国,与贫僧所求一致。”
天下哪有真的脱离凡尘的出家人?身在红尘中,便离不得红尘事。
更何况,他还是北越的国师。
皇帝明白了他话中意思,却是轻叹一口气:“但愿,真能如国师所言吧。”
皇帝话中,依旧带着对赵凰歌的不信任。
其实萧景辰不大明白,皇帝为何会有这想法,毕竟赵凰歌此人,他接触下来,发现她性情纯良,为人良善,且还生着一颗于国的心,无论如何,都不该被亲兄长猜忌才对。
他将这疑惑问了,便听得皇帝道:“并非是朕疑心于她,只是河阳她……先国师还在时,曾留过一句话——”
“凤临天下,而毁梧桐。”
皇帝这话一出,萧景辰骤然捏住了佛珠,呼吸一顿。
这话,他先前便曾听过,但……
“师父说的?”
他确信,自己从未听师父提及过。
更何况,师父去的时候,赵凰歌不过一岁有余!
他老人家当真曾对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测过命,还算出了此等命格么?
萧景辰呼吸都有些乱,面上倒还算是平静。
皇帝颔首,轻声道:“原本,朕也是不信的。但她自会走时,便被先帝抱着临朝听政,这事儿国师是知道的吧?”
萧景辰自然知道。
皇帝便又道:“她是朕的幼妹,朕并非真的要疑心她,只是皇家亲缘淡薄,朕不愿她走了歪路。毕竟朕只有这一个妹妹,国师懂我意思吧?”
萧景辰应声,只道:“贫僧会监督公主,一如过往。”
先前皇帝便要她监督赵凰歌,但他得出的结论,与皇帝所言大相径庭。
只是今日他搬出了师父,却让萧景辰心经且疑虑。
若这箴言是真的,那赵凰歌现下所做,当真是为了以后铺路么?
可若这箴言为假,皇帝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他心里存了此事,再行礼时,呼吸也有些乱了:“若无其他事,贫僧……”
谁知他才说到这儿,便听得殿外王顺回禀:“皇上,使臣们回信了。”
闻言,皇帝先应了声,又摆手示意萧景辰稍等,命王顺进来。
使臣们还未归来,只送了信过来,见皇帝拆了信看,萧景辰只能站在一侧候着。
而后,便见皇帝将信递了过来:“国师看看。”
萧景辰依言接过,却在看到上面列出的单子之后,一时有些疑虑:“这是?”
送信的使臣,乃是前去西楚贺寿之人。
北越才吃了败仗,与西楚约定商谈求和。
西楚皇帝千秋,北越为表诚意,在中秋节前夕,着使臣前去贺寿。
这是萧景辰知道的。
但是,这封密信上所言,显然与这事儿的关联不大。
分明是前去给西楚皇帝贺寿的,怎就扯到了赔偿上了?
见状,皇帝轻描淡写道:“先前出了些事儿。”
他们前去西楚贺寿的时候,本着友好切磋的名义,曾与西楚的朝臣们交流过。
但是……在校场之上,有人给宿罗下了毒。
宿罗的功夫,在如今这一辈里面,算是顶级的了,更被皇帝夸赞过为新一代的“第一刀客”。
自然,这名号可能是有点夸大其词了,但也证明了他本人的实力。
所以先前前去西楚的时候,皇帝特意将宿罗也加入了名单之中。
但宿罗却被人下毒了,昏迷不醒,险些丧命。
其后西楚着大理寺查探此案,发现乃是同去贺寿的苗疆人下的毒。
西楚借机敲竹杠,他们与苗疆有新仇旧恨,自然不肯就此罢休。
使臣之前传过信回来,他与三公商议之后,觉得是个好机会。
中毒的是北越的人,于情于理,北越自然也该得些赔偿。
故而,皇帝便让人传信回去,着使臣酌情处理,但,也提了些条件。
如今使臣给的回信里面,便是苗疆肯给的赔偿了。
皇帝将这事儿解释了,末了又道:“朕瞧着这名单尚可,齐峰的确是个有脑子的,做事也算圆滑,不枉费朕此番叫他前去。”
毕竟,身为御史大夫的学生,齐峰在智辩之上,就没输过。
听完皇帝的叙述,萧景辰才明白过来,却总觉得有些蹊跷。
“既是去贺寿,怎会提及切磋之事?”
因着才吃了败仗,现下北越国库空虚,兵马也需要养着,所以朝廷上下几乎都是主和一派的。
且此番前去的使臣之首又是齐峰,齐峰此人脾气并不算暴虐,按说不该挑事儿才对。
皇帝却不在意,只道:“必然是有人挑衅,才会切磋的。况且此番北越前往之人,一个阿莫一个宿罗,皆以武力见长,总不能让人以为北越全是怂的。”
而且,按着那信件上所说,若不是宿罗中毒,结局如何,还不一定呢。
皇帝到底是有点不甘心的,北越与西楚的仇怨由来已久,几代人都平不了的,到他这儿更成了心中执念。
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添了一个西丰进去——那人便是他拿来捣乱的。
自然,这话皇帝是不会与萧景辰说的。
萧景辰仍旧觉得不对劲儿,便见皇帝又摆手道:“况且,此事如今也算是尘埃落定。使臣们不日便回,此番又没让北越丢脸,也是功劳一件了。”
闻言,萧景辰也只得将那点疑虑压了下去,应声道:“是。”
皇帝满意一笑,将那信件收了起来,这也算是今日的第二桩喜事了,头一桩,则是那些学子们。
他收拾起了东西,又看向萧景辰,温声笑道:“方才留国师,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拜托你。”
皇帝用了拜托二字,萧景辰自然是连道不敢,只回禀道:“皇上有何要事,且吩咐便是,贫僧必然照做。”
对他这态度,皇帝温和一笑,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祈年如今大了,身边的夫子们,朕瞧着多半是不成的。国师若是得了闲暇,还望指点他一二。”
皇帝这话说的客气,萧景辰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263章 国有明君,天佑北越!
萧景辰倒是不意外,毕竟先前的时候,皇帝便已经提及过,希望他教授赵杞年。
但他身为国师,能教授对方的并不多,且先前萧景辰并不大愿意掺和进如今的浑水里,曾经婉拒过。
可情势不同,如今他若是再拒绝,倒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因此萧景辰先行了礼,方才正色应承:“皇上厚爱,贫僧竭尽全力。”
对于萧景辰这态度,皇帝很是满意。
他才处置了几个夫子,知道那些人没教了什么好东西,又对于赵杞年的平庸有些不满,可那到底是自己唯一的儿子。
皇帝不能真的撒手不管,思来想去,还是处置了几个夫子,心知赵杞年需得有才之人来教授,到最后,便将主意打到了萧景辰的身上。
对于萧景辰,皇帝还是信赖此人的。
至少,有他在赵杞年身边,可以让皇帝省心不少。
这会儿得了他的应承,皇帝的笑容便舒心了许多:“你只管去教,也只管去训,朕信国师的能力。”
闻言,萧景辰依旧应承,行了礼后,见时候不早,便起身告退。
皇帝将事儿都说完了,也没再留他。
只是等到萧景辰走后,皇帝脸上的笑容,却又尽数收敛了起来。
诚如他先前所说,他是信任萧景辰的,否则,当初也不会交给他那么多的事情。
可是现在,他却开始起了疑虑。
萧景辰与赵凰歌的关系,似乎比他想象中要好的多。
若是日后,他们当真沆瀣一气,祈年的性情怕是压不住。
今日与萧景辰所说的那个箴言,并不是前任国师所说。
那是他早就备下的。
为赵凰歌备下的。
念及此,皇帝复又长出一口气,事到如今,他需的再做些准备了。
若萧景辰与赵凰歌站在同一条线上,那他势必要再寻其他可用之人。
至少,是可以与他们所抗衡的人。
……
翌日一早,皇帝便发了诏书,将参加过殿试的学子们之中有能力的人,都留在朝中安排了位置。
这消息一出,学子们奔走相告,赵凰歌一早便知道这个消息,但也打发了丹参过去看那边情形如何。
不多时,丹参便去而复返,神情里也满是喜色,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那边的情形。
学子们兴奋至极,甚至有人当场嚎啕大哭。
更有人在街上大喊:“国有明君,天佑北越!”
如此种种,可谓群情激奋。
他先前对这些学子们并无太大的印象,可如今瞧着街上的局面,也不由得心生感叹。
这会儿回来跟赵凰歌说的时候,神情里还带着喜悦:“公主也该过去看看,当真是热闹极了。”
赵凰歌便是不去,只从他的话中,也能想象的出来外面的情形,这会儿听得他这话,反倒是笑着摆手道:“那就不必了,本宫去凑热闹做什么。”
如今这事儿尘埃落定,赵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