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退婚后我把反派脸打肿了 >

第5章

退婚后我把反派脸打肿了-第5章

小说: 退婚后我把反派脸打肿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姑娘,我们家王爷给您的。”小太监被顾惜年凌厉的眼神吓了一跳,不等顾惜年寻问,就主动交待道。
  “王爷?哪位王爷?”顾惜年声音嘶哑地开口问道。
  “是唐王殿下。”小太监将伞递给顾惜年:“姑娘你快拿着吧,我们家王爷身边没人照顾呢。”
  小太监将伞强行塞给顾惜年,就咚咚咚的跑了。
  顾惜年撑着伞,扭头望去,就见一气势不凡的男子,坐在轮椅上,他身上毫无遮挡物,就这么淋着雨,由太监推着在雨中行中。
  轮椅的速度不快不慢,并不受大雨影响,男人也好似感受不到雨点的侵扰,双手放在轮椅两侧,端坐在轮椅上。
  顾惜年虽然只看到一个侧脸,但只一个侧脸,却足够叫顾惜年惊叹了:这是一个气势极强,长相极美的男子。
  “唐王吗?”顾惜年撑着伞,喃喃自语:“圣上的胞弟七王爷盛宴行,封地唐国。在半年前的大战中,遭了下毒,双腿皆废,皇上特准其在宫中休养。”
  顾惜年握着伞骨,虚弱一笑:“这把伞,谢了。”
  有唐王的这把伞,她可以不用苦肉计了
  顾惜年撑着伞,继续站在凤仪殿外,面上一片冷清……
  唐王还未走出凤仪殿的范围,皇上就知道,他见顾惜年带伤站在凤仪殿外淋雨,把伞给了顾惜年。
  皇上顿时大怒:“皇后她想干什么?她是不是没脑子?顾惜年是什么人?她是功臣之后!皇后当众羞辱、刁难功臣之后,就不怕军中将士唾沫?不担心被天下百姓所厌弃吗?”
  皇上抓起桌上的砚台,砸向前来禀报的小太监:“传朕口喻,皇后病重,让她安心在凤仪殿养伤,宫务交由四妃处理。凤仪殿上下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全部仗毙!”
  皇上对皇后不满,传话的太监自然也不会客气,当着皇后的成,语气严厉的将皇上的口谕重复了一遍。
  皇后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本宫,本宫……”
  “娘娘……”凤仪殿的宫人,吓得更惨,有那胆小的,直接瘫倒地。
  传话的太监,连个眼神也不给他们,手一扬下令道:“把人都拖出去。”
  “娘娘,娘娘,救命呀!救命呀!”
  “救命呀!”
  被拖出去的宫女、太监一个个撕心裂肺的大喊,包括先前劝说皇后的老嬷嬷。
  “嬷嬷,嬷嬷……”皇后反应过来,想要去救自己的嬷嬷,却被传旨的太监挡住了:“娘娘,这是圣上的口谕!”
  皇后一怔,满脸不舍,却还是松开了手……
  “娘娘……”老嬷嬷发出绝望的嘶喊。
  “堵上嘴。”传话的太监,一脸冷酷:“拖出去,就在凤仪殿外打!”
  陛下说了,凤仪殿外不能有功臣之后的血,那就只能让这些贱奴的血,来掩住顾家大小姐的血了。
  希望那位顾家大小姐看到,不要被吓坏才好……
  ………………………………


第11章 听说,唐王与顾家女有旧
  执罚的太监们高高扬起了大棍,力道加大了三分,他们领的是死命,出手越重越能快些帮着这些奴才早些解脱。
  惨叫声此起彼伏。
  求饶声不绝于耳。
  但很快,又回归于死寂。
  天上的雨,仿佛下的更大了。
  黑红的血水迅速晕染了地面,最终完全的覆住了顾惜年脚下的那一滩血迹。
  传旨的太监刚刚已到了她跟前,将皇上的旨意重复了一遍,表面上看来是皇恩浩荡,爱惜功臣,绝不允她受辱,为此宁可狠狠的打了皇后的脸面,以此作为警告。
  实际呢,这位陛下,将自己的名声,看的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他绝对不会允许在这种时候,让天下人看到了皇家对于忠臣的冷漠态度。
  皇后宫中的奴婢,全都是跟在主子身边多年的老人了。几十条命,一个不留,用这种折辱的惩罚方式就为了给她一个小小的孤女交代?是为了要帮她出了心底的这口气?
  不,这分明是把她架到火堆上炙烤。
  经此一事,皇后、七皇子怕是要恨毒了她。
  所谓的婚约还在,没过门的她,就已是遭了厌弃。此刻发生的事,必将以极快的速度传散到人尽皆知,皇上,这就是您对待拿命护民的顾家之后的态度吗?
  顾惜年垂眸而立,面沉如水。
  她的手指,捏紧了伞柄,在这大雨之中,眼神里藏着的惊涛骇浪竟是不那么分明。
  传旨的太监还在用尖细的嗓音念着皇恩浩荡,皇后在凤仪殿内团团乱转,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从偏殿走进来,到了跟前,他跪倒在地:“奴才是七皇子身边的童怀,殿下派奴才去内务府挑了几个老实机灵的奴才给娘娘送来暂用,殿下让奴才转告娘娘,一切有他在,请娘娘宽心,莫要因些小事,气伤了身子。”
  皇后拳头收紧,轻轻点了下头。
  童怀的身后,果然有一队人,鱼贯而入。
  皇后毕竟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几个呼吸之间,已然平静了下来。凤仪宫的这几十个奴才的命,当然得是要算在顾惜年的身上。
  但现在,哪怕是凤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也只能选择咬碎了牙齿忍下来。
  “童怀,你出去,多拿些赏赐,给了顾家那丫头,就说,顾家一门忠烈,实乃国之脊梁,这样的赤胆忠心,本宫亦是敬佩不已。她与本宫的皇儿婚期在即……”说到这儿,皇后怎么都说不出后边的话,恨恨的想,她怎么能容许这样子的女子嫁给她的儿子。
  “娘娘?”
  童怀的声音,打断了皇后的思绪。
  她旋即露出一抹没有温度的浅笑:“告诉她,婚期在即,她很快就要嫁给七皇子,出嫁从夫,夫荣妻贵,这个道理,她身为顾家嫡女,应是懂得。”
  童怀领命而去,果真是在凤仪殿的库房里挑了许多珍贵之物,由新来的宫人端着,浩浩荡荡,往外而来。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霹雳震天而响,竟将童怀的声音盖住了大半。
  顾惜年单手撑伞,立于宫前,大雨倾盆落下,打湿的她的长发,亦勾画出她苍白精致的眉眼。她整个人如同静止了一般,世间万物纷扰,再与她无关。
  “顾大姑娘,跪地谢恩,领赏吧。”
  童怀使了个颜色,身后的宫人便端着托盘,走上前来。
  顾惜年心中冷笑一声,皇后真是好盘算。皇上在凤仪殿门前杖杀奴才,皇后失了脸面却还要做出不计前嫌的姿态,宽厚仁慈重赏于她,面上光鲜的好人好事全都被皇家做尽了,但可有人问过她顾惜年愿不愿意任由他们拿捏,成全他们的虚假的盛名。
  她,自然是不愿意的。
  顾家人的血。
  顾花朝的脸。
  还有这一路赶回京城,所经历的九死一生,全都化为片段,在眼前快速的闪过,仿佛抓到了其中关键的信息。顾惜年闭上眼睛,压下心头戾气,她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身体蓦地放软,整个人“适时”向一侧栽倒了下去。
  她手上的小青伞划出了一道弧度,伞尖“恰好”扫中了宫人手里的托盘,金银珠宝,翡翠白玉,瞬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叮当当,洒落一地,与那些不及散去的血污混在了一起。
  “顾家大姑娘晕倒了!”
  ————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值守的宫人都被撵出门外,只留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周德海伺候。
  皇后跪在地上,嘤嘤的哭着解释,“陛下与臣妾的皇儿,乃是中宫嫡出,多么的尊贵,多么的耀眼。皇儿不仅仅是皇儿,他还代表着皇上,即使真的要解除婚约,也轮不到她顾惜年开口,这让皇上的面子往哪儿搁?更让皇儿沦为了笑柄,名声受损。臣妾是真的气不过,才让顾惜年在宫门前罚站了一小会,臣妾的气头过了之后,也想到了这样子做不合适,已命人去请顾家丫头进来,还准备了许多赏赐,这一切还没实现,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皇上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的敲打,一直听完,才叹了口气,起身来到皇后身边,弯身扶起了她。
  “糊涂。”
  “臣妾知错了。”皇后顺势向皇帝的怀中而去,声音又软又轻,“臣妾与皇上就这么一个皇儿,难免看重了些,为人父母,心里边牵挂,皇上就原谅臣妾这一回吧。”
  皇帝本来与皇后感情不错,这一次虽热皇后没有按照他的心意行事,但他已杖毙了凤仪殿上下的奴才,也没想过度追究下去。
  皇后就这样被皇帝牵着手,慢慢的走向了软塌。
  帝后坐下时。
  皇后才惴惴的问:“皇上,七儿和顾家丫头的婚事……”
  皇帝一个眼神横扫而过,皇后立即咬住嘴唇,不敢往下再说了。
  “顾家如今就只剩那个丫头在,与景渊的婚事的确是要重做考虑,但现在不是谈这件事的最佳时机,皇后,你懂朕的意思吗?”
  皇后自然是懂。
  可懂归懂,婚期临近,就在眼前。
  稍作犹豫,顾惜年就真的要被抬进七皇子的府邸了。
  皇后的眼睛转了转,正在想对策。
  皇上突然又提起了另一件事:“朕听说,今天唐王路过凤仪宫,给了顾惜年一把青纸伞。”
  ………………………………


第12章 冲喜,顾惜年正合适
  皇后心中一跳,与皇帝有了一个眼神的对视。
  在那双暗沉沉的双瞳之中,藏着怒涛汹涌,但又仿佛什么都没有。
  皇帝喜怒不惊。
  皇后却是心里边有了计较,笑盈盈的接了话:“这倒是件稀奇事儿了,唐王本就是个矜贵傲气的性子,平日里能入的了他的眼的人可是不多,更别提哪个府邸的姑娘家了,顾家的这个丫头,怎么就……”
  稍作停顿,等的是皇帝接口。偏偏皇帝不语,端起了茶杯轻饮。
  皇后便继续说下去了:“臣妾倒是听说了一件事,应是与此有关。”
  “说。”
  皇后便定了定心情,讲了下去:“那一日唐王重伤,被送回了京中,并未刻意避讳,满城皆知。唐王乃先帝幼子,皇上的弟弟,他遭此大难,最急、最痛、最不忍的便是您了。当日太医被一波波派入唐王府中,钦天监按例为唐王祈福,神师在占卜时有了些发现,但因涉及到了七儿,便未敢直接报于皇上,而又进行了数次的确认,一直到刚刚,才得了准确的消息。”
  皇帝冷哼了一声,“说下去。”
  皇后垂下眸子,避免与皇帝伶俐的眼神接触,继续道:“钦天监算出唐王命犯孤星,今年是一场生死劫,极其凶险,且即使侥幸逃得一命,也必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且至此之后,唐王命运多舛,这一生,都难逃病痛缠身之苦。神师言之凿凿,玄学神乎其神,臣妾本也是半信半疑,可是您瞧瞧,唐王现在的这幅模样,双腿不良于行,病体孱弱,可不就是应了神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了么。”
  “此事为何不早早报来?”皇帝怒了,啪的一拍桌子。
  皇后心中冷笑,钦天监那边怎么可能会不报?皇帝根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若非如此,神师早已警示要发生的事,却没人去早早做出防备,或是提前通知唐王小心,结果导致他变成了那副样子?这说明,皇帝根本是乐于见到命运如约而至。
  不过,心里明白是一回事,皇后却还是要做出惶恐之姿:“皇上,唐王自出生时起,命相便已是算了又算,钦天监那边早已报过了的。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中注定了的事,该到要发生的时候,还是会发生的呀。”
  “皇后的话,不无道理。”皇上的怒气似乎被皇后的这番话,劝消了一些。
  皇后铺垫够了,便笑盈盈的开了口,“唐王出事了以后,钦天监那边便一直在寻找对策,神师更是为此闭关三月,耗尽心血,总算是有所收获。”顿了顿,见皇帝没有表露出不高兴之类的申请,她才小心的讲了下去,“唐王的命相比较特殊,若想要有所影响,则必须——冲喜。”
  “冲喜?”皇帝半眯起了暗沉沉的眸子。
  皇后连连点头:“夫妻本是同体,寻八字相配之女子成婚,是能够有助于改变唐王的命格。退一步讲,即便是没办法改变命相之根本,也能为唐王留个后吧。皇上,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唐王,领地是东盛王朝最富饶的唐国,唐王的身子已是这幅模样,若他无嫡子,将来这个唐国的归属怕是会生出些乱子……”
  说话的艺术,便是点到为止。
  不过,该要表达的事里,还要最为重要的一件,她必须得说清楚。
  皇后将一卷黄纸,从袖中拿出,放在了桌案之上。
  “说来也巧,神师看了京内近百位闺女的生辰八字,唯有一人,最为相符。皇上猜猜,那人是谁?”
  皇上的眼底,迸射出了精光。
  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后。
  皇上叹气,“顾惜年?”
  “皇上圣明。”皇后流露出惊奇的表情,但心里边对皇上早已知晓这件事并不感到意外,钦天监那已经有了安排,更具体的东西,神师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呈交给到了皇上面前。且最为重要的是,神师一脉只忠实于皇上,也是皇上所信任的亲信,由他口中所说出的话,皇上不会怀疑。
  当然,虽然她贵为皇后,她也是没有能力连神师都收买。一切都是碰巧,她派人将顾惜年的八字送了过去,没想到,顾惜年与唐王竟是相辅相成,作为冲喜新娘,顾惜年再是合适不过。
  皇后得此结果欣喜若狂,直呼天助。她也顾不得正跟皇上生闷气,急匆匆的便来了。
  “这顾惜年已经主动要解除与七儿的婚约,她心里边不情不愿,嫁到七儿那边,心里怕也是存着怨呢。皇上,臣妾是七儿的母后,心里边的确是偏着亲生孩儿,臣妾真的不忍心七儿娶这么一位桀骜的正妃,后宅不宁啊。但臣妾更是皇上的皇后,一颗心全在皇上的身上,对于这桩婚事的去留,皇上心中必是有更好的考量,臣妾全听皇上的。”
  退出御书房后,皇后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来。
  皇上,他必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因为,他是皇上啊。
  ————
  宫中的太医只给顾惜年做了简单的包扎就离开了。
  尽管顾惜年还未“醒”来,她还是被太监抬着放到马车上,在宫门未落锁之前,直接送出宫。
  顾将军与五子战死疆场的消息已然传了来,京城顾府上上下下,便已做好了准备,白绫高悬,白灯笼随风摇曳,昔日威风凛凛的将军府,如今透着衰败萧瑟之意。
  顾老夫人和五位孙媳本是一同住在边关小城,战事起时,顾将军便命人将顾老夫人等顾家一众女眷送回了京城,且下有严令,命满府上下,闭门谢客,不准随意走动,不准招惹是非。安置好了女眷,顾将军便携带五子,随大军征战而去。
  老夫人是顾将军的老娘,五位少夫人是顾家五子的妻子,她们携尚在年幼的孩儿呆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是最为妥当的。此举等于是变相在跟皇帝表达忠诚,毕竟顾家诸子领兵在外,手握二十万顾家军,如猛虎出笼,难以控制,皇帝难免不安。顾家亲眷在京中,等同于是人质,顾家男儿若有反心,顾家满门必定不保。
  今日顾惜年回京,大闹了一场,顾家这边才刚刚得到了噩耗,满府悲恸,但也上上下下的布置好,准备要办丧事了。
  顾惜年被送回时,仍是昏迷不醒。
  顾老夫人亲自接迎到了府外,看着顾家嫡女满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模样,当场吐了一口血,昏死过去。
  这满府的悲悲切切,怎一个惨字了得。
  等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