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我把反派脸打肿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待自家孩子的举动,甚至都不是待功臣之后的行为。
要知道,七皇子只是脖子处被划了一道血痕,宫人就惊恐万状,活像他立刻要断气一样,小心翼翼地扶着七皇子去宫殿,喊太医的喊太医,喊宫女的喊宫女,而她……
顾惜年没有忍住,又一次悄悄抬头,飞快地扫了皇上一眼。
看到皇上看着信,眼中是掩不住的激动与兴奋,心中最后一丝期待也散了。
皇上绝不像她父亲说的那么仁慈,也绝不像她父亲说的那么英明。
旁人不知道,她父亲遗书上所写,她是知道的。
如果皇上真的英明、仁慈,就绝不会这般高兴,因为……
她父亲在信上请求皇上,将跟随她父亲南征北战的几位叔伯,调回京中任闲职。
当然,她父亲请求的是,如果他们还活着,请皇上看在他戎马半生,满身病痛的份上,调他们回京任职,别再让他们去战场博命,如若他们当中谁战死,还请皇上能恩泽其家人。
随她父亲南征北战的那些叔伯,官职最低也有三品,且几乎都在边疆担任要职,在顾家军中威望极深。
她父亲留下遗书,请皇上将他们调回京,明面上是体恤自己的亲信不易,实则是在给皇上的人腾位置。
当然,位置腾了,皇上要信顾家,就不会动那些人,有他们在军中坐镇,有他们指挥顾家军,顾家军才能保持以往的战斗力,但反之……
皇上要是不信任顾家,一定会迫不及待的,借着顾将军遗愿的名意,把人调回京。如此一来,皇上不用背负半句骂名,就能轻松接管顾家军。
很显然,皇上选择了后者,要完成她父亲的“遗愿”,把她父亲的亲信,从边疆调回来。
顾惜年无声冷笑,忍不住在心中嘲讽道:“明明自己就不信皇上,却不断地告诉我,皇上有多仁慈、有多英明,对我们顾家有看重。父亲,你说这些的时候,你自己信吗?”
信很长,皇上花了一小会儿才看完。
信看完,皇上的情绪也管理好了,悲伤而凝重地道:“顾家丫头,你父亲的信朕读完了。你放心,朕绝不会让功臣寒心,你父亲所求,朕皆允了。”
顾惜年心中有判断不觉意外,但真正听到皇上所言她还是觉得悲怆,不想让皇上看出她心中的所想,顾惜年连忙俯身叩拜:“圣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家丫头起来吧,朕与你父亲少年相识,他之爱女,便是朕之子侄。在朕面前,不必拘礼。”顾家如此识实务,皇上心情大好,也不介意给顾惜年一个好脸色。
顾惜年听到皇上的话,险些没有吐出来。
什么叫“他之爱女,便是朕之子侄”,这世上有任由一身是伤的子侄跪着,不闻不问的吗?
这世间,有子侄的家人全都惨死,却一句慰问关切的话都没有的吗?
她进宫这么久,证明身份也大半天了,皇上却没有问一句,她父兄战死的那场战役,也没有问她进京路上,遇到亲卫背叛险些横死的事,更没有问一句城墙门口的事。
皇上从头到尾,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把她,也没有把她死去的父兄当人看。
顾惜年心中怒火中烧,面上却不显,她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哑着嗓子道:“陛下,臣女有一奢求,还请陛下应允。” 好在,陛下还要面子,还想做明君,那她还有机会。
“何事?”皇上挑眉,神情不变,但站在他身侧的心腹太监,却在瞬间绷紧了身子。
他打小服侍皇上,很清楚皇上这是不高兴了。
皇上最讨厌得寸进尺、没有分寸之人,这位顾家大小姐,怕是要遭厌恶了。
心腹太监扫了顾惜年一眼,颇有几分同情。
顾惜年毫无所知,就算知道她也不在乎。
她一介女儿身,也不可能入朝为官,皇上的喜、厌,对她来说并不重要。
且,她此次进京,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来京待嫁的,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从来没有想过嫁给七皇子,她此次来京只是为了解决与七皇子的婚约而来。
婚约一解除,她就会回边疆。
无所求便无所惧,顾惜年直言道:“陛下,臣女父兄战死沙场,臣女要为父守孝三年。未免耽搁七皇子的婚事,臣女肯请皇上,解除臣女与七皇子的婚姻。”
“你要解除,与七儿的婚约?”皇上一脸震惊,一脸以为自己听错了。
顾惜年知道,她在说什么吗?
顾家已经没有了,她现在就是一介孤女,不紧紧抓住与皇室的婚姻,她连自己贵女的身份与生活都维持不了。
她不趁机借顾家七人惨死之事,求他下旨尽快完婚,还想着解除婚约。
顾惜年这是以退为进吗?
皇上摩挲着下巴,一脸沉思……
“是!臣女肯求圣上,解除与七殿下的婚约。”顾惜年又重申了一遍,为了让皇上痛快解险婚约民,甚至不惜自贬:“承蒙圣上厚爱,赐婚予七殿下。然,臣女长于乡野,行事粗鄙,只好舞刀弄枪,并不懂如何操持家务,实在配不上七殿下。且,臣女还要守孝三年,为不耽搁七殿下,故肯请圣上解除臣女与七殿下的婚约。”
顾惜年一再请求,无不告诉皇上,她并非以退为进,而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配不上七皇子。
七皇子乃中宫皇后所出,深得皇上喜爱,当初皇上让她与七皇子定下婚约,不过是为了给七皇子添加筹码,好让他能与太子抗衡,可现在……
顾家男丁死绝,兵权上交,顾家旧部全部调回京,他们顾家在军中已毫无势力,七皇子娶她毫无助力,依皇上对七皇子的偏爱,她把台阶递上去了,皇上肯定会顺着台阶下。
就像,她父亲留封遗书,皇上就顺势把顾家旧部召回京一样。
顾惜年匍匐在地,静等皇上的回复……
………………………………
第9章 暴雨,人算不如天算
没有让顾惜年失望,在听到顾惜年是真心想要退婚后,皇上心中暗喜,嘴上却没有拒绝死。
“你和七儿年纪还小,婚事不急。你一路奔波,先回去好好休息。”
“谢陛下厚爱。”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虽然很失望,但顾惜年很清楚,什么叫见就好收。
皇上是天底下,权势最大的人,也是最好面子的。
先皇死后,皇上要登基,还要大臣三请三拒,她退个婚不求个三五次,怎么能昭显皇上的不得已。
顾惜年没有再歪缠,向皇上叩拜后,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起身,恭敬的退出偏殿。
不管皇上怎么想,也不管她心里怎么想,顾家忠君的形象,不容有污。
顾惜年穿着破烂的衣衫,捂着还在滴血的胳膊,吃力地往外走……
随着她离去,血滴的更快了,所到之处都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
可从头到尾,皇上都没有问过她的伤,也没有提过让太医给顾惜年看看,宫里的下人自是不会主动提,一个个神色冷漠,像是没有看到顾惜年的狼狈与虚弱一样,甚至有几个小太监,还露出嫌弃的眼神。
顾惜年低头,看了一眼汉白玉石板上的血脚印,笑了笑……
别说小太监,换作是她,她也嫌弃呢。
顾惜年不想让人看到她虚弱无力的一面,强撑着走出偏殿。一出偏殿,眼前便一阵阵发黑,在原地了片刻,才有力气继续往下走。
然,她刚走两步,就被一太监挡住了去路:“你就是顾家大小姐?”
顾惜年脑子还在发晕,见来者不善,狠咬了一下舌尖,让自己保持清醒:“公公是?”
“皇后娘娘要见你,跟咱家走吧。”太监一脸嫌弃地转身,走了两步,见顾惜年没有跟上,扭头催促了一句:“赶紧跟上,别让皇后娘娘久等。”
“是。”顾惜年顿了片刻,低下了头。
这是皇宫,皇后召见,她没有说不的权利。
顾惜年捂着伤口,缓步跟在太监身后,中途几次眼前发黑,险些站不稳,都是靠顾惜年死死地按住伤口,用疼痛来让自己清醒。
顾惜年一路走来,血也落了一路,带路的太监发现了,眉头皱得紧紧的,嫌弃地拿了一块帕子给顾惜年:“赶紧堵上,别滴的到处都是,宫里的贵人不喜欢见血。”
顾惜年接过帕子,按在伤口上,没有说话,只沉默地走着……
凤仪殿。
皇后听到宫人打探到的消息,气得把手上茶盏给摔了:“简直是不知所畏,一个克父克母克兄长的孤女,居然敢嫌弃本宫的儿子,先向皇上提解除婚约。她以为她是谁?这婚约她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
“娘娘,如今顾家已经没用了,这顾家丫头主动解除婚约,省去了七殿下费心思,也算是识实务。”皇后身边的老嬷嬷,低声劝说。
然而,皇后并没有消火,反倒怒火高涨:“什么识实务不识实务的。本宫的皇儿还没有嫌弃她呢,她倒是先嫌弃上本宫的儿子。她不想嫁?本宫的皇儿还不想娶她呢。”
她是不想她的儿子,娶一个毫无助力的孤女,但这并不表示,她愿意看到顾家那丫头,先提出不要婚约。
就算是不要这个婚约,那也是她儿子不要,顾家丫头哪来的底气,敢先提解婚约。
“娘娘,七殿下与顾家小姐的婚期就在下个月,遇上顾家满门男丁惨死,这个时候咱们绝不能提出延后婚期,更不能提解除婚约的话,不然会被天下人唾沫钉死。顾家那丫头,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对七殿下最为有利。”
嬷嬷还是尽职的劝说,跟皇后分析眼前的利弊,然而皇后此刻,满脑子都是顾惜年看不上她儿子,满脑子都是莫名被羞辱的愤怒,根本没有一点理智可言。
正好,这时候宫人来报,顾惜年到了,就在殿下等候。皇后想也不想就道:“让她在外面等着,等本宫忙完了再说。”
话落,就一甩衣袖,气狠狠地回了内殿。
“娘娘……”嬷嬷连忙跟上,想劝皇上不要这么任性,可她刚走两步,就被两个大宫女拦住了:“嬷嬷,娘娘要休息了,请嬷嬷安静,不要打扰娘娘休息。”
“这可真是……”嬷嬷急得不行,可皇后头也不回,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风仪殿。
顾惜年站在殿外,看着进去通报的小太监一去不返回,眉眼间闪过一抹冷意……
看来,不是她的错觉,七皇子一派,并不想继续与顾家的婚约。
不然,皇后不会在召见她后,又故意给她难堪,罚她站在殿下。
只是不知,七皇子为何那般维护顾花朝?
七皇子这人,可疑的很……
被皇后丢在殿下的顾惜年,并没有气怒,也不觉得委屈,她努力保持清醒,脑海里飞快的闪过,这一上午发生的事……
想比起皇上的冷酷,皇后的刁难,她更在意与她母亲长相极度相似的顾花朝,还有在城门口,举止怪异的七皇子。
直觉告诉她,这两人恐怕知道一些什么,甚至与顾家悲惨有关联。
比如,她父兄好好的,怎么会出现在壅关长道?
是的,她一直对她父兄的死,心存怀疑。
顾花朝的出现,还有七皇子的怪异的态度,更加加深了她的怀疑。
要不是她父亲有交待:他要在战场上出事了,必须第一时间把兵符、军令和遗书交给皇上,她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进京。
“可惜了……”也不知道,等到她回到边疆时,还能查到多少信息。
若这是阴谋,那些隐于暗处下手之人,绝对会在最短的时间,将一切证据湮灭,用尘埃埋葬真相。
顾惜年舔了舔干裂的唇,遗憾的叹息了一声,而后闭目,站在原地养精蓄锐。
事到如今,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能急,不能慌。
细细筹划,认真考量。
她不能让顾家满门,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消失在天下人面前。
缺血令脑子呈现出短暂的空白,顾惜年回过神时,又在想着皇后与七皇对她充满恶意,也不知道,皇后会让她站多久。
这是皇宫,等级森严,反抗皇后的代价太大了,面对皇后的刁难,她只能受着……
为了不让自己倒下,她只能想办恢复精力,尽力保持清醒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顾惜年打算原地调息,天空突然传来阵阵雷鸣声,下一秒……
天唰的一下黑了下来,暴雨倾盆……
………………………………
第10章 愚蠢,送你一把小青伞
暴雨倾盆而下,不过瞬间地面就积起一层水。
雨点打在顾惜年身上,生疼生疼的,顾惜年还没有想好,她是继续“逆来顺受”,借苦肉计坑皇后一把,让世人看看皇后是怎么对待功臣之后的,还是转身走人,身上就被雨水淋透了。
雨水顺着衣服落下,连带着将她身上的血也冲刷了下来,不过片刻,顾惜年脚下已是血红一片。
“这么大的雨呀!”顾惜年看了一身左肩与胳膊上的伤,勾唇,露出一抹冷笑:“有好戏看了!”
这么大的雨,她意思意思淋个半柱香的时间,就可以倒地不起了。
顾惜年默默地心里倒数,脑海中闪过种种坑算皇后的办法……
就在此时,一身黑衣的唐王盛宴行坐在轮椅上,由太监推着从凤仪殿旁经过,远远看到那一滩血水在地上画出道道涟漪,唐王眼中闪过一抹厌恶……
“王爷!”给唐王撑伞的小太监,不安地唤了一声。
“走吧。”唐王淡漠地收回目光,闭目养神。
每一年,死在宫里的人不知凡几,见多了生死,同情心这种东西,早就没了。
“是,王爷。”小太监大气不敢喘一下,小心翼翼地撑着伞,一路高度紧绷,生怕雨点洒在唐王身上。
轮椅缓缓前行,很快来到凤仪殿前方……
整个凤仪殿外,都被血水染红,唐王鼻翼微动,眉头紧皱,冷硬俊美的脸上满是厌恶。
撑伞的小太监见状,连忙催促:“快点,快点。”他们家王爷,最是厌恶血腥味,虽然被雨水一冲,血腥味淡了,但他们家王爷嗅觉十分灵敏,有一点血腥味都能闻到。
然,就在这时,唐王突然睁开眼。
“慢着!”眼角的余光,扫到站在凤仪殿外的顾惜年,唐王一向波澜不惊的眸子,闪过一抹震惊:城门口,那位被假冒的顾家大小姐?
他记得,她说她叫顾惜年。
“王爷……”撑伞的小太监,连忙俯身候命。
唐王没有说话,而是远远地看着顾惜年,平静的眸子,微不可察的闪过一抹赞赏。
顾惜年,顾将军的女儿。
倒是,没有坠了乃父之风。
既然你有心,本王就帮你一把。
“把伞,送过去。”唐王的目光,扫向凤仪殿外的顾惜年。
小太监连忙禀道:“王爷,咱们没有带备用的伞。”
唐王目光淡淡一扫,小太监哆嗦了一下,撑伞的手一个不稳,伞缘一滴雨水落在唐王的脸上,唐王的眉头再次皱起,显然很是不喜。
小太监脸一白,颤声开口:“可是,王爷您……
“送过去!”
唐王冷冷地开口,只三个字,却充满不容拒绝的强势。
小太监再不敢多言,撑着伞咚咚咚的朝顾惜年跑去。
没有雨伞的遮挡,唐王很快就被雨水淋了一脸,然唐王却如无事人一般,淡漠地下令:“走吧。”
“是,王爷。”推轮椅的小太监,面色不变的推着唐王走在雨中……
顾惜年掐算的时间差不多了,正准备倒下,突然头顶的雨水被挡住了,顾惜年猛地睁眼,就看到一小太监,撑着一把青布伞,站在她身侧。
“顾姑娘,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