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医 >

第97章

荣医-第97章

小说: 荣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狂!真狂!
  萧谨哈哈一笑:“我这弟子是狂生,娶个娘子也是狂生。罢了,你们这对狂生夫妇快些下山去好了,我这里的酒,经不起这样厚脸皮的人喝!”
  说着转身回到八角亭中,却从铜壶另一边取出三只碧玉小酒杯。
  他亲自将三杯酒都斟满,忽叹了叹道:“此酒名碧雪,乃是老夫二十年前亲手所酿。秘制的配方,至今也只偶尔开坛,可叹常无人能陪我饮酒,使我只能独酌。”
  江慧嘉道:“先生今日叫我们过来,不正是要我们陪您饮酒的么?怎地又改主意了?”
  “你这你女娃娃,如此皮厚胆大,我岂能与你喝酒?”萧谨伸手一指江慧嘉。
  江慧嘉微微笑道:“便是皮厚胆大,我也是与鹤轩学的呀。而鹤轩他是先生弟子,难道不正是同先生学的么?”
  说着自己就施施然上前,拿了桌上一杯酒。
  只闻到酒香幽幽,竟仿佛真有新雪气息在上头。
  她轻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如今也有雪呢,虽然并非晚雪,但想来先生也的确是想要一个可以共饮酒之人。其实这个人是谁,脸皮是不是很厚,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紧要的还是,有人陪先生饮酒呀。”
  说话间,她将玉杯放至唇边,轻轻抿了一口。
  一口抿下去,却有些惊奇道:“是药酒?”


第240章 竹林对雪酒尚温
  “竹叶、茯苓、甘菊花、石菖蒲、天门冬、白术、人参、黄精……”江慧嘉细品了几口酒,然后缓缓念出连串药名。
  竟是只靠品酒,就品出了其中用药。
  萧谨本来还笑吟吟地看着她,待到她连串药名出口,说到后来,萧谨却是不自觉地收了笑,脸上现出几分严肃之色。
  那边宋熠扎了袖子,已经连挖了好几根冬笋出来,雪下的冬笋并不多,他就寻到另一边一个小石池,净了手,而后走向江慧嘉。
  江慧嘉放下酒杯,笑道:“先生这个配方竟是做养颜之用的么?”
  萧谨:“……”
  他轻咳了一声,微微板起脸道:“什么养颜之用,人参、黄精等都是补中益气的,此乃养生酒,小女娃娃,不要仗着自己有几分医术就胡说八道。”
  江慧嘉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小女见识浅薄了,原来先生也通医术?”
  “读过几本医书,知道些药理罢了。”萧谨这下倒是谦虚起来,“真正懂医术可不是我这样的,至少要会诊脉,会开方。这治病救人的事情,可不能乱说。”
  江慧嘉又点点头,自古以来就有医儒不分家之说。
  许多读书人都会通些岐黄之术,更有一些大夫原本就是落第书生转化而来。
  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留下了传世之名的医圣张仲景,也是出身官宦之家,还曾做过长沙太守。这位祖师级别的医家大人物,就堪称是医儒不分家的典范。
  所以萧谨通些药理,这是很正常的。
  江慧嘉道:“真正要通医术,只懂药理当然还不够,须得多多经手病例才成。不过单只从先生这碧雪酒配方来看,先生用药已经算得上是很有章法了。”
  萧谨本来就是因为看了江慧嘉四君子丸的配方才特意叫宋熠带她来的,这时候听出江慧嘉话里的一些意思,他终于收敛了先前的玩味之意,正色道:“听你的意思是,这碧雪酒还能更有章法?”
  “若再加上生地黄,去除竹叶,另增加肉桂与牛膝……”江慧嘉道,“是否会更好?”
  萧谨问:“加生地黄甚好,但为何要加肉桂?”
  “肉桂引火归元,温经通脉,用在此处,岂非极好的佐使之用?”
  萧谨又连连追问了许多配方的细节原理,江慧嘉都逐一回答,听到后来,萧谨忽然击掌赞叹,哈哈大笑起来。
  “好!不负神医之名!”笑罢了,萧谨一摆衣袖,坐回亭中石凳上,又叫宋熠和江慧嘉也来坐。
  “江小娘子,老夫先前有意试探,你不介意罢?”萧谨先问江慧嘉。
  这时他已收起了之前的狂生之态,看向江慧嘉的目光中竟带了几分长辈的慈爱。
  江慧嘉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之前的表现其实也很“狂”,萧谨不但不生气,这时候还能主动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才真正是显出了他的心胸气量。
  “萧先生称呼小女慧娘便好。”江慧嘉笑了笑,“您是长辈,说什么神医,这是要叫小女无地自容呢!”
  萧谨哈哈一笑:“我虽然是长辈,可也不能无视神医的名号啊!鹤轩,你这娘子以为我住在山顶上,便不知晓山下的热闹呢。”
  宋熠微微笑道:“我家娘子只是谦虚而已,但她的医术的确十分好。”
  “你啊!”萧谨就伸手指向宋熠,“瞧来谦谦君子模样,实则比我还狂!”
  话题却忽然一转:“鹤轩,你的学问我是不担心的,今日我叫你上来,实则却另有一事要同你细说。此事真正关系你仕途,我思来想去仍觉紧要。”
  宋熠忙站起来,恭敬道:“先生请指教。”
  萧谨催他坐下,宋熠也不是迂腐的人,老师开口了,他就坐下恭听。
  “郑家嫡女入选太子良娣,今上亲自赐婚。”萧谨道,“郑家已经上了此船,而宝庆府是郑家根脚之地。”
  话中自有弦外之意,宋熠思量片刻道:“宝庆府……我等宝庆府学子,若是科举入仕,只怕会是郑家天然同盟!”
  萧谨点头含笑:“依照郑家惯常作风,明年春节若是有宴,他家怕是要广邀一府之地的所有学子的。鹤轩你是本届案首,又岂能不被格外关注?”
  郑家已经主动跳进了夺嫡的漩涡,而这个漩涡还在大肆扩张。如若当真被卷入,谁又能轻易脱身?
  宋熠忽然反问:“老师不看好……太子么?”
  萧谨哈哈笑道:“我本乡野之人,又何来看好不看好之说?鹤轩,从龙之功非同小可,你若是愿拥正统,来日投入郑家,仕途之上将不知便宜多少,倒也不失为上佳之选。”
  说话间,他面上神情不动,笑容却颇显意味深长。
  一条捷径,他说的是一条捷径!
  宋熠却苦笑道:“老师何必试探学生,什么案首,郑家还缺一个小小的院试案首么?”
  “正因为是院试案首,功名未显,才好投资。”萧谨道,“吕不韦当年奇货可居,可不就是由小赚大?”
  宋熠道:“然则从此以后,我若入了郑家门,便当真只能成为郑家手上一杆枪。人使我长我便长,人使我战我便战,人使我粉身碎骨,我又岂能不粉身碎骨?”
  师徒两个各自目光涌动,凉亭外却又有星星点点的细雪开始落下。
  萧谨道:“所以鹤轩的意思是,不要这条捷径?”
  “我今日并无资格谈捷径。”宋熠认真道,“老师既然提起此事,想来是有应对之法教给学生了?”
  萧谨道:“应对之法的确是有,鹤轩你既是坚定了心念,我便另为你指一条道路。”
  “请老师指教。”宋熠端起酒杯,向萧谨举敬。
  “游学!”萧谨举杯遥对,吐出两个字。
  “游学?”宋熠眉梢微挑,忽然一喜,“陶宏雅前次也才游学回来,府学是准许学生出去游学的!”
  “不错,但我要你一旦出去游学,便不再回来!”萧谨缓缓道,“年后出行,直至明年九月,直入长沙府,参加明年乡试!”


第241章 我们一起游学吧
  乡试!
  这是宋熠等待了太久的一场考试。
  对古代的文人而言,科举不仅仅是学问的试场,更是人生征途的第一战场!
  这条道路太漫长,自唐以来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的就是在进士科的考试上,读书人能在五十岁考中进士都不算是晚。
  由此可见进士有多难考。
  少年秀才并不出奇,少年举人就开始出奇了,若是少年进士,那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别看宋熠现在在府学读书的同窗大多是年轻人,可要真等到乡试的考场上,这些年轻人能继续考下去的又能有几个?
  萧谨却还给宋熠提出了一条更为大胆的道路。
  他要宋熠放弃在府学的学业,直接出去游学,直至明年乡试开考!
  虽然在这一届的院试中宋熠是案首,显得他学问很好,但院试的考试难度跟乡试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院试并不考策论,而乡试要考策论!
  简单来说,院试的考试大多只要通读四书五经,能理解其中经义就行,而乡试却要求考生不但经纶在腹,还要对经史、对时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甚至是针砭时弊、经世致用……这难度能一样吗?
  宋熠从前读书是很厉害,但在策论的写作上他仍旧是不折不扣的新手。
  进入府学,正是因为府学有名师,可以直接深入地指导他如何写策论!
  萧谨却要他放弃这一条已经被开拓出来的正道,去外头,以世情为师,以民生为师,以万丈红尘为师!
  明明这很难,然而不知为何,这一刻宋熠却莫名地心潮澎湃起来。
  哪个男儿没有一骑轻尘,游历四海五湖的梦想?
  山川何其浩大,天地何其广博,若要放眼天下,又岂能拘泥于一时之地?
  “娘子。”从小观山上下来,宋熠就一直沉默。直到上了马车,他才恍惚似是从种种心绪中回过神,他看着江慧嘉,凤目中幽光深溢,“老师要我出去游学,你觉得如何?”
  他的声音很轻,但轻声言语中隐忍的激昂却微妙地被江慧嘉捕捉到了。
  宋熠为什么要这样问?他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就好像是在现代,男人问老婆“我要出去留学你同不同意”那样。
  江慧嘉早先也并没有想到萧谨会提出要宋熠出去“游学”的事情来,萧谨刚提的时候她还觉得很好,可这时宋熠这样一问,她却控制不住地心头泛起酸来。
  这一瞬间的矫情来得突然,但是好吧,她一点也不想批判自己的矫情。
  “你自己也想去,不是吗?”江慧嘉微微抿唇,心里头酸得一塌糊涂,可她面上却半点不显,还笑吟吟地道,“江湖风光好,打个滚儿回来,才好知道庙堂水深浅,我瞧着甚好呢。”
  宋熠面现喜色,捉了江慧嘉的手,揽她的腰道:“如此说来,娘子是愿与我同去啦?”
  江慧嘉:“……”
  看着宋熠年轻的、充满欢喜光彩的脸庞,忽然觉得自己是头猪!
  智商下降是个什么滋味,量量她心里头这时候逆流成河的眼泪就知道了。
  是啊,宋熠出去游学,她也完全可以出去游医啊!
  依他们现在的状况,上头没有长辈管束,下头没有幼儿拖带,中间又不缺银钱,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名山大川,古代风物,想来都使人心向往之。
  江慧嘉兴致勃勃道:“我们一起出行,可以画沿途风物,三郎你还可以写一本游记!”
  宋熠就算再聪明,也料想不到江慧嘉方才那瞬息间心态的转折,当下只觉得江慧嘉说得很有意思,赞道:“写游记甚妙!这游记若真要写,还可以从民俗、民风、地理、轶事等几个方面来入手,配以娘子所说的图画,想来会十分有意义。”
  江慧嘉没想到宋熠的脑洞会这样大,她才提了一句游记,他瞬间就想到这样多。
  小夫妻两个越谈越起劲,一齐畅想了游学之旅,反倒将游学的最初目的给丢到一边了。
  萧谨明明提到了郑家,要宋熠出去游学,一方面是鼓励他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是要他暂避郑家锋芒。
  可在此时的江慧嘉和宋熠这里,郑家却俨然是被忽略了。
  事实上江慧嘉和宋熠对郑家的那点猫腻是早就心知肚明,当初郑七娘癫狂发作,还是江慧嘉给做的急救呢!
  郑七娘有这样的病症,就算她要平平常常地嫁出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都十分困难,又何况是嫁给太子,做太子良娣?
  所以推出郑七娘,对郑家而言十足是一招险棋!
  郑七娘身上的污点太致命了,郑家要用她,首先就一定要保证她的秘密不能被人泄露。
  而恰巧,江慧嘉就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
  这原本是十分危险的,当初要不是郑大奶奶心存犹疑,暗暗地有指望江慧嘉在郑七娘日后“有可能”的发病中,再次治疗郑七娘,江慧嘉都未必能平安从郑家离开。
  所以江慧嘉如今更加确定,那时候并未完全治愈郑七娘是明智之举了。
  她要是真的把郑七娘完全治好了,说不得还真有被杀人灭口的可能。
  而如今她神医之名已成,这时候却与宋熠出门游学去了,不知郑家那边会有何反应?
  江慧嘉和宋熠说谈之间对视一眼,宋熠忽道:“娘子,今次游学,我们大张旗鼓地走,还带几名镖师同行如何?”
  “当然好。”江慧嘉笑道,“新年游学,要的便是光明正大。”
  因为有了游学的计划,两人对于新年的期盼就更加浓郁起来。
  其间时间飞逝,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
  一是肖二娘子的病情得到了飞速好转,坊间对于江慧嘉能治愈肺痨之事,也传得越发猛烈。
  第二件要紧事,却是郑家竟也在年关前,给江慧嘉送节礼来了!
  用的是郑大奶奶的名义,只说是好友间的赠礼。纯礼节性质,其中也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只是寻常节礼。
  可是,这其中透露的深意,却使人不得不多想。


第242章 出游轶事
  寒冬深至,爆竹喧天。
  江慧嘉来到大靖朝后的第一个年,就在这诸多信息交杂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度过去了。
  过年了,宝庆府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燃放爆竹的也多了,年三十那天晚上还下了一场大雪,比先前小年时候下的小雪不同,这场雪一下,大街上的雪面都能积到八寸深。
  在宝庆府,这已经算是难得的大雪。
  江慧嘉第二天一早起来,只见遍地银装素裹,间或听到爆竹声、孩童欢笑追打声,只觉年味之浓,超越自己曾在现代度过的每一个年。
  最有趣的是,第二天一早她还在自己枕头边发现了一个红包。
  不用说,这个红包是宋熠送的了。
  江慧嘉当时的惊喜可别提了,虽然她自觉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过年收红包还是很叫人高兴。
  就算这个红包是宋熠包的,她也照高兴不误。
  当下江慧嘉也开开心心地包了个红包给宋熠,并笑言:“三郎,这个你可以攒起来做私房钱哦,以后若是要给我买什么礼物,便从你这私房钱里头出罢!”
  宋熠大笑道:“娘子理财的本事越来越了得了,这一招左手出右手进可是耍得炉火纯青,可想而知,娘子打理家业必定越加兴旺。往后小生可都靠娘子养啦,还求娘子红包多包一些。”
  江慧嘉被他逗得直笑,什么隐忧、烦恼早不多想。
  热热闹闹过年不好么?
  更何况他们再过几天就能玩古代“自驾游”,这更是值得期待的美事。旁的事情嘛,提高警惕,却也只能暂且走一步看一步了。
  昌平三十二年,宋熠写下了游记的第一篇。
  “吾与娘子自出宝庆,路行东北……”
  往东北方向走可以直接到达长沙府,但江慧嘉和宋熠既然决定要游学,就不会轻易走直线去长沙府了。
  宝庆府与长沙府的距离并不算远,他们要是马不停蹄地直奔过去,快则三四天,慢则五六天就能到达。
  因宝庆府府城并没有资格举办乡试,所以整个荆湖南路的学子要考乡试,都要集中到长沙府去考。
  宋熠和江慧嘉本次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