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卸职的卸职,抄家的抄家。
参与逼宫的,或砍头或流放,又是数百数千人命途飞灰。
本该是安静服孝的二十七日间,却被新帝弄得血染朝堂,以至于内外上下,无不战战兢兢。
可大臣们还没话说。
景安王都逼宫了,再说句不好听的,大行皇帝都很可能就是被他给气死的,这种情况下,不清算他又清算谁?
就算他当场已经小命了账,他的党羽也别想逃脱。
有这个大前提在,真是不管新帝怎么杀,都绝没人敢说他一句残暴,劝他一句留情。
而秦恒,也借此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朝堂上建立起了威信。
群臣畏他,更甚于畏惧昌平帝。
当然,秦恒也没忘记为在这次大乱中立功的众人做封赏。
其中常文钧、刘天中、韩元等人不必说,而擒获代王,一举扭转战局,甚至可以说是做到了力挽狂澜于天倾的宋熠,则更是平步青云,其所受封赏之厚,闻者无不欣羡。
说直白点就是,人见人眼红啊!
当时宋熠还在太医局,病尚未痊愈,是崔铮亲自过来见他,并替新帝宣的旨。
上以功论赏,特别擢升。
宋熠得封光禄大夫,这是文散官名,从二品,算是先定职级。
而后又封太子少师,户部尚书,入枢密院。
原来的太子秦恒已登基为帝,而如今的新帝尚且并无子嗣,可他却先封了宋熠为太子少师,可见重用宋熠之意。
崔铮并说:“宋大人,陛下此番对你越级擢升,虽有你功劳做注,也着实是一片仁君爱臣之心。陛下初登基,处处需得用人,宋大人快些好起来罢,老朽也等着你来呢!”
宋熠忙道:“崔公折煞在下。”
而对于江慧嘉,新帝也有封赏。
她的功劳同样是实实在在的,新帝也非常实在,直接就在太医局增设了一个女医署,封江慧嘉为太医令,与提举、局判同职级,同时主管女医署。
这是武周朝廷之后,第一个实实在在存在于男性朝堂上的女官。这个官职,不论是对江慧嘉,还是对整个大靖朝而言,都意义非凡。
相比起随同加封的青囊郡君之封号,这个太医令显然更使江慧嘉欣喜。
她带着新出炉的封号与官职,在汴京医药界开始了她的纵横。
借治疫之机,江慧嘉一举提出温病学派的先进理论。
在主管治疫的间隙,以疫情中发生的种种病例为举证,她与原本伤寒学派的众医者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辩论。
最终场场获胜,群医无不钦服。
十来日后,宋熠病愈,回归朝堂。
新帝立刻命他进入户部,主管此时边关各军的粮草供给。
毕竟代王的危机虽已暂时解除,可边关的危机却仍然还在呢。
这个时候大靖朝内兵力其实是空虚的,新帝除了从地方上分散着抽调一些厢军去边关增援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朝内为边关各军做好后勤供给。
在宋熠病愈之前,这项工作其实主要是崔铮领头在做。
因为新帝清算过太多官员,此时的朝堂颇有几分缺人可用的窘迫。崔铮身兼数职,真是不得不忙。
宋熠病愈后,很快接手户部诸事,也一点一点地显露出了他的才干。
他能登此高位,或许是因为他此前的功劳,可要想坐稳高位,却无疑还得看现在的能力。
好在状元之才,盛名不虚。
这一日,宋熠忙过一阵,正难得地偷得一点闲,能好生享用一顿午膳。
与他同科,同在户部的探花郎齐睿思忽然凑过来,感慨道:“今日,郑家上下,所有十五至四十的成丁,都要问斩了。”
宋熠执筷的手微微一顿,郑家诸人今日问斩,他又如何不知?
只不过户部事忙,他很难抽出空来关注这些罢了。
可齐睿思忽然提起,宋熠又发现,自己与其说是抽不出空来关注郑家事,倒不如说是懒得去关注。
终究时移世易,曾经在宝庆府压得他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的郑家,原来竟也不过如此。
不过要说郑家的倒塌没有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涟漪,倒也不是。
郑锦逸从前还觊觎过江慧嘉,这对宋熠而言,是无法原谅的大罪。
如今郑家是自取死路,郑锦逸也在斩首名单之中。若非如此,以宋熠如今之声势,等忙过这一阵后,他就该主动出手来对付郑家了。
齐睿思叹道:“郑大郎从前何等神采,若非野心作祟……”
他是侯门公子,贵介出身,如今又是少年探花,身上难免有几分飞扬的天真。也是因此,在这个时候他才敢开口就用此种语气谈论郑家事。
“齐兄。”宋熠忽然打断他,“今日这道芙蓉羹,倒是做得不错。该赏一赏这个厨子,你说可是?”
齐思睿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面上就有些赧然,忙道:“是,是,该赏这个厨子。我……”
片刻,不知该说什么,就对着宋熠拱一拱手。
宋熠微微一笑,齐思睿也一忽儿笑了。
第516章 (终章)步步升荣华,杏林满园春
宋熠在户部忙得昏天黑地的同时,也没忘记经营自己的人脉势力。
他时刻记得此前为江慧嘉的安危而惶恐忧虑的种种感觉,病愈之后眼看得了高位,他心中紧绷的弦却并不敢有丝毫放松。
数代煊赫如郑家,也有轰然倾塌这一日,古来长盛之家更有几何?
郑家的倒台或许有他站错了队的原因在,又何尝不正说明了世事的无常?
宋熠深深知道,自己立大功而登高位,这还只是掌权路上的第一步。
要怎样维持这个高位,并聚集起牢固的势力集团,这又是第二步。
而形成大势后,又怎么在政治的风云诡谲中保持为民请命的初心,同时保护自己的利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维持始终正确的选择,则又是另一种修行了。
这种修行,他或许要持续一生。
但他又知道,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他绝不会孤独。
有一个人一定会与他同行,与他携手共经风雨,与他并肩共赏繁华。
傍晚时分,宋熠从官署出来。
斜阳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了一片暗金色,御街上,官员们或乘轿,或坐车。也有仆从拎着食盒匆匆而来,这些多是给要“加班”的大人们准备的。
宋熠往常也加班,所以对他而言,不加班的这一天殊为难得。
从官署大门迈出,他正思量:“相国寺大桥两边的芍药该开花了,我且顺路去摘两朵,搏阿萱一笑。”
一抬眼,却忽见前方街道旁,来往人群中,一女郎身着官服,牵马徐行。
她身长如玉,形容翩翩,若非她并未在女性体态上做遮掩,旁人见了,只怕都要以为这是一位风度卓绝的世家公子呢。
这时夕阳洒金,暮光披泄,她忽而眉眼微弯,露出一丝浅笑,便似是画卷铺开,又从隽永走入了现实。
宋熠心房扑通扑通一阵乱跳,脚下步伐不由得就加快了。
“阿萱!”他欣喜轻唤。
江慧嘉对他眨眨眼,笑盈盈道:“我把松风打发回去了,今日,便劳烦宋大人为下官牵马罢。”
宋熠哈哈一笑:“打发得好,早看这小子不顺眼,哪有江大人眉目清隽,生得叫人赏心悦目呢!”
到底宋熠牵了马,江慧嘉却并未上马。两个人牵着马并肩步行,在这夕阳下共同归家。
毕竟昌平帝去后还不久,江慧嘉若是在御街上骑马,让宋熠为她牵缰,那就有点太过了。
这不是秀恩爱,这是对大行皇帝大不敬,找死呢。
出了御街,转上相国寺街。
相国寺街上如今虽不及从前繁华,但也还是热闹的。
江慧嘉问宋熠:“待诸事平定,可要接老爷子上京来?”
这说的是宋老爷子。
当初各方争斗暗流最汹涌时,宋熠担心有人拿青山村那边老家的事做文章,还曾吩咐松风去过老家一趟。
如今乱事平息,松风回来了,却带来一个让人不知该哭该笑还是该叹的信息:宋父的妾室,余氏多年来与奸人有私。
原来她当初嫁入宋家时就已暗结珠胎,因此才能在成婚不过八月时就生下宋大郎。
宋大郎不是早产儿,他根本就是奸生子!
而最讽刺的是,除去最小的女儿宋清芙,余氏所生的其余所有儿郎,包括曾被宋老爷子无尽偏爱的宋五郎在内,竟都是奸生。
也就是说,除了宋熠这个原配所出,以及宋清芙这个女儿,宋父其实并无其他血脉。
这是何等荒唐的真相。
为了余氏,为了宋五郎,宋父曾经对宋熠万般亏待。
宋老爷子后来鄙弃江慧嘉的商户出身,意图将她贬妻为妾,宋熠伤心愤怒之下,欲与宋家相决绝,也是以宋五郎为威胁,才换得了宋老爷子的消停。
如今荒唐的真相爆出,据松风说,宋父是当场就气吐血了。
宋老爷子却奇迹般地撑了下来,他当时就命人将余氏捆了,然后叫松风务必守住消息,并悄悄处决奸夫。
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此事绝不可泄露!”宋老爷子说,“只当大郎五郎这几个还是我宋家的孩子,只是余氏不可再留,便叫她病亡。”
他又让松风转告宋熠:“五郎科考诸事,三郎不必相助,也无需阻挠,且由他去。”
“我这把老骨头,便守着你这个不成器的爹,能过几年是几年罢。”
这种处理方式,说实话,江慧嘉这种爱恨都鲜明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但她也能明白宋老爷子为什么这样做。
她当然不可怜宋老爷子,对于看自己不顺眼的人,她同样看不顺眼。
之所以问宋熠是不是要接宋老爷子上京,也是考虑到宋熠的心情。
毕竟再怎么说过要“相决绝”,这也是宋熠的血脉至亲。人的心情是会变化的,当宋老爷子从“恶人”变成了“老弱”,宋熠就一定不会心软,不会挂念吗?
宋熠沉默了片刻,脚步微顿,转头看向江慧嘉:“老爷子未必愿见我……或许,我登高位,回乡祭祖,在众乡邻眼前对他跪一跪,远比接他上京,更使他欣喜。”
说话间,他轻轻笑一笑。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这个笑容,江慧嘉竟是心中一酸。
宋熠却放开马缰,又道:“还要请娘子辛苦片刻,那边芍药开得正好,待为夫去摘两朵来,为娘子插瓶可好?”
江慧嘉接过缰绳,就噗嗤一笑:“宋大人竟要做个偷花贼吗?那可要藏着些才好,千万莫叫保甲巡街捉住了哟!”
宋熠哈哈一笑,快步而去。
斜阳下,汴河流淌,长街脉脉。
江慧嘉忽有所感,侧头一看。却只见旁边不远处,流芳亭中划过一角帷帽轻纱。
她没有在意,便没有听到,亭中一道幽幽怅惘的女声:“我大靖第一女官,名声都传遍天下了,我再不能自欺欺人。什么江郎,从不曾有,只有江娘子……”
另一道更爽脆些的少女声音则道:“不曾见过你这般傻姑娘,还惦记呢!快回神罢,天下大好儿郎,由你挑呢!”
“嘻嘻……”
一片笑声,银铃般响过。
江慧嘉心中倏忽闪过念头:“新帝或还有一两年,一两年后,如今的天又要变一次。”
却见宋熠摘了两朵芍药,果然偷偷袖在手中,又脚下生风地走过来。
阳光为他披上了一层暖洋洋的金衣,使他整个眼神中都好像浸润了流淌的温柔。
江慧嘉又一下子从思虑中放开,心中忽然再没了担忧。
怕什么呢?
宋熠早不是从前的宋熠,她也不再是从前的她。到那时,幼帝登基,群臣摄政,只怕难免。
害怕在这种乱局中找不到路?
不会,他们要做开路人,执棋者!
宋熠走到江慧嘉身边,将袖中芍药一闪而过地在她眼前一亮,宛如少年般笑了:“两朵,我且藏着,归家后为娘子插戴。”
江慧嘉说:“不是说插瓶?插戴什么,我才不戴这种尽抢我风头的花。”
“在我眼中,我家阿萱永远胜过世间一切繁花。”
“……”
夕阳西下,两个人,一匹马。
是庙堂之高?是江湖之远?
不,是有你有我,有家。
他们都变了,他们又从来不曾变。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http://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