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医 >

第196章

荣医-第196章

小说: 荣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秋霸业,终究浮云一场!
  付子恒喃喃道:“殿下啊,人……到底没能算得过天,若有来世,若有来世……”
  来世要怎样?
  他来不及说了,火烧得太烈,他身后围栏忽然一阵松动。他本来就背靠在围栏上,这时候身后着力点一松,他立即就随之往后一仰。竟也如代王一般,从战车上跌落了下来!
  宋熠眼神一动,他身边的程勋立刻策马向前,抽出腰间一截鞭子,就卷住了付子恒。
  付子恒被他拖得在地上滚了几滚,反而给扑灭了身上的火。
  然后他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程勋也上前捞起他,将他捆在马背上,与代王一般成了俘虏。
  那么代王呢?
  代王当然确实是还活着的。
  可既然没死,这个时候的他,又怎么样了呢?
  代王被宋熠横放在马背上,头颅朝下,身体趴伏。
  一开始他因为坠车受伤,的确是昏迷了,可经过后来的颠簸,以及一声声“代王死了”的吵闹,约半刻钟后,他其实又渐渐醒了。
  可醒了又如何?
  很快弄清楚自己处境的代王倒宁愿自己还昏迷着,又或者,干脆此前就直接摔死过去。
  也不知是因为被横放马背俘虏的屈辱,还是因为耳边那一声声凄厉悲壮的“临终呼喊”,又或者是因为皇图一梦终成空的悲伤绝望。醒过来的代王,没有挣扎,没有动弹。
  他只是仍旧垂着头,默默瞪大眼睛,眼泪从他的眼眶中滚落。他便将视线随泪珠移动,而后一点点在心中细数,泪珠砸在地上溅起的每一片泥灰。
  一片灰,两片灰,三四五六片,七八九十片。
  片片终究又还都化作了尘泥。
  最终,宋熠他们俘虏了代王、付子恒,以及最后的那一名代王亲卫。
  马蹄踏过南熏门外被鲜血染红的土地,韩元紧接着下令:“速整队形,驰援城门洞!”
  城门洞处的反军至此已成一片孤军,内有刘天中率精锐仍在不懈抗敌,外头又来了这样一支才刚刚立了功,杀了人,正煞气满满的敌军。
  内外交击,岂能还有幸理?
  当昌平帝终于力排众议,狠狠驳斥了弃城而逃的“良言”,带着最后负责守卫禁宫的一批禁军来到南熏门处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城墙上,一个个反军俘虏被紧紧捆扎,靖军兵士们对着他们或默默悲愤,或怒声斥骂。
  而城门洞这边,残乱的尸体从门洞里一直延伸到城门内。
  刘天中带着数量已经不多的禁军残兵,就站在一地狼藉中,一忽儿哭,一忽儿笑。
  此情此景,既残酷,又怪异。
  昌平帝与众臣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是真的有些懵了。
  为了实现最快速度的“御驾亲征”,皇帝仪仗便着实摆得匆忙。
  除了前方还有数百禁军开道,昌平帝御辇所处位置,在这支队伍中可以说是非常靠前了。
  御辇有九尺高,昌平帝居高临下,又位置靠前,当下甚至能很清楚地看到刘天中脸上涕泪纵横的狼狈。
  就很不符合他堂堂大将军的威仪。
  不过眼下这个情况,大将军威仪不威仪的,倒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战呢?
  大战结束了吗?
  不是说城门已经被攻破?可眼下这些人是在做什么?
  昌平帝双手紧紧握在御座旁的把臂上,一时连呼吸都有些轻了。他仿佛是猜到了什么,可近日连番的打击却又使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他甚至有些畏怯,以至于他满心疑问,却竟然一个字都问不出口。
  昌平帝御辇后众臣的心情则更加复杂。
  同样是因为来得匆忙,这些臣子们或有心随驾,或无奈被挟裹,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只年长位高的几位老大人在忙乱中捞到了几辆马车可坐,余下众臣却是跟着御驾,腿儿着跑过来的。
  跑穿整个汴京城啊,这要在往常,又岂是他们这些文臣能做的事?
  可今次,他们却不但跑穿了整个汴京,还做到了以急行军的速度跑穿了整个汴京!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什么奇迹?
  文臣们都不想回顾。
  毕竟任谁被皇帝威胁说:“哪个敢不跟上,立即斩首伺候!”都不敢不拼命跑不是?
  不可说,不可说,说多都是泪。
  刘天中哭,他们也很想哭。
  郑同铭就是其中最想哭的一个,他今年还不到四十,虽然也是二品高官,可相比起某些胡子都花白了的老大人,他又实在显得太年轻。以至于他堂堂一部尚书,竟也要腿儿着跑全程。
  这何止是丢人?
  不,郑大人风仪不能丢!
  满场惊怔中,郑同铭最先收拾好心情。他整了整因为奔跑而显得有些散乱的衣冠,就迈前几步,朗声说:“这是怎么了?陛下御驾亲征,尔等还不来拜见?”
  “……”
  刘天中停了哭笑,转头看过来。
  其余众人,城墙上下,也都一齐转头。
  得得马蹄声响起,城门洞处,更有几名骑士控马而来。
  “吁——”
  马儿们来得快,停在御驾仪仗前的动作更是利索。
  韩元一摆手,众马立止。
  宋熠、韩元、程勋等人便翻身下马,肃然下拜。


第504章 激动人心的时刻
  朝阳初生,金光铺洒在城墙上下。
  满地的残尸与狼藉中,驾驭着骏马徐徐而来的宋熠几人就显得从容得与整个战场格格不入。
  但他们又不仅仅是从容而已。
  他们方才也沾了血,杀了人,此时正一个个携带着奇兵胜场的锋锐煞气,眉目含冰,衣染征尘。
  当他们翻身下马,肃然下拜时,御座上的昌平帝都忍不住一个激灵,心口竟莫名地微微颤了颤。
  方才主动站出来问话的郑同铭也忍不住缩了缩肩,脚下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退。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心虚了,自己的狼狈萎靡与对面几人的英挺昂扬相比,可不就是让人自惭心虚么。
  郑同铭又悄悄挺了挺胸,并暗暗给自己打气。
  心虚什么?就算是再有天大的变数,总归太子没了,景安王就该上位。到那时,管你何等英雄,不也得在他面前低下头颅?
  这,也是景安王一派最大的底气所在。
  郑同铭就又往御辇边靠了靠,挺直腰背看向前方跪地的几人。
  “末将韩元,拜见陛下!”韩元朗声先说。
  他是禁军虎翼左军指挥使,三品武将。几人当中,属他官职最高,当然是他最先说话。
  紧接着,程勋与宋熠几人相继出声,先拜皇帝。
  而后,城门洞前方的刘天中才如梦初醒般,一声长叹。
  他眼中仍然含着泪珠,他身上也数处带伤。他却仍然先整了整盔甲,这才直身跪拜昌平帝,声音沙哑道:“卑职刘天中,拜见陛下!”
  城墙上下众军士亦终于随之反应过来,纷纷下跪,口呼“陛下圣安”。
  数万人齐呼“陛下圣安”,那是什么声势?
  昌平帝耳朵被震得嗡嗡响,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齐声敬呼,却是久违地,在登基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感受到了当初登上祭天圣坛,第一次被人呼喊“陛下圣安”时,那种难以言述的飘然之感。
  阳光真是亮眼啊,黑夜太长,过去得太慢,天明又来得太突兀。
  巨大的反差感使得昌平帝再三调整后,终于问出口:“反军呢?”
  三个字一出口,声音却干涩得连昌平帝自己都吓一跳。他又连忙住口,几乎是屏住了呼吸等回答。
  其实昌平帝还有无数的话想要问,可一时半刻,千言万语却又堵在他心间,以至于他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过是问出了三个字。
  不过这也是最关键的三个字。
  是啊,反军呢?
  据说已经把汴京城墙攻破了的反军呢?
  吓得朝廷众臣差点裹着昌平帝一块儿弃城逃跑的反军呢?
  御辇前后,不论是众文臣,还是最后负责守卫昌平帝的这一支禁军,俱都心神收摄,纷纷屏息以待。
  他们当然也有眼睛,看到了地上的残尸,也看到了城头上黑压压一片,人头都数不清的俘虏。
  可有些事情,不问出来,不得到一个确切的回答,是真的让人心怯,不敢信的。
  这时候,最有资格回话的,就该是守城大将,刘天中了。
  刘天中脸上的表情还有些扭曲,仿佛还停留在方才大起大落的激烈情绪中回不过神来。
  此时他屈膝半跪,头微微仰起,眼中泪花晶莹。
  他就带着鼻音,大声道:“回禀陛下!反军败了!除去战死,余者皆被俘虏!”
  说着,他转头看向身后城墙。
  城墙上,是一张张沾满了血水与汗水的脸。
  或许也还有泪水,只是血汗混合,大多又将泪水模糊了而已。
  刘天中这一扭头,城墙上,就有一名靖军将领忽然回应。
  “陛下!”他嘶声大喊,“反军败了!”
  昌平帝抬手捂住胸口。
  御辇旁,众臣或瞪大眼睛,或止不住地自行吞咽口水。
  一忽儿,又有数道声音大喊:“反军败了!”
  这些都是品阶较高,有话语权的武将。
  然后,才是众多靖军兵士。
  先是有些士兵没能忍住,跟着稀稀落落地喊了几句“反军败了”。
  慢慢地,这声音就渐渐整齐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一句句“反军败了”,喊得许多被俘虏的反军都痛苦地低下了头。
  而靖军一方,人人抬头挺胸,气势越发高涨。
  昌平帝嘴唇抖动着,眼角的湿润也越来越控制不住。他双手紧紧握住御座的把臂,终于在众人呼喊止歇的片刻间,将淤积在胸臆间许久的一口气冲出来。
  “哈!哈哈!”他声音先有些凌乱,渐渐地,才顺畅大笑起来。
  众人呼喊声停息。
  昌平帝抬起一只手,徐德连忙扶住他。
  “好!好!”昌平帝便借力站起身,又是一连串大笑,笑声过后,慢慢地他才终于能完整说话。
  先还是连续的几声“好”,然后他扶着徐德的手,一步步走到御辇最前方。
  御辇宽大,是半开放的形制,后方华盖之下放置御座,前端则有一处开阔的平台。平台前围着约三尺高的护栏,昌平帝便将双手扶在护栏上。
  他有很多疑问。
  眼下状况“原来是反军败了”这个最大疑问已经得到了确信,那么接下来就该问反军为什么会败了。
  虽然说,“反军败了”这个与猜想中有着天翻地覆般反转的结果,似乎已经足够让人惊喜得忽略一切,不过作为国君,该过问的细节昌平帝还是要问。
  奇迹般,靖军胜了。
  那么此时此刻,除了呼喊胜利,他们最该做的,不就是论功行赏了吗?
  昌平帝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调整自己的声道,他不希望自己的声音太过干涩。
  然后他先说:“众卿家,众将士,快些平身!”
  接着,他声音急了些,就问刘天中:“刘爱卿,可否面述一番此战详情?”
  众人先齐声应诺:“谢陛下!”
  然后甲胄抖动的声音纷纷响起,这是将士们都站起身来了。
  等这些声音都停歇下来,现场就渐渐开始安静。
  刘天中直起身,却将视线看向站在马边的韩元等人。
  昌平帝的视线也跟着一起转过去,他心念转动,立刻问:“韩爱卿,你为何在此?”
  韩元难道不是应该在商丘?
  至于宋熠和程勋,因为此前昌平帝曾亲自派遣过程勋去平城接宋熠,所以看到这两人,他倒没怎么吃惊。只以为是程勋接到了宋熠,然后正好赶上反军兵败,他们便得以在此刻进城。
  却不料,韩元又将视线转向了宋熠。
  “陛下。”韩元声音也有些哑,然后,他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代王,被宋大人俘虏了!”


第505章 旧权贵的折腰
  代王被宋熠俘虏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阵风暴般,随着韩元的话语出口,而迅速席卷全场。
  一下子,难得安静的现场又嘈杂起来。
  尤其是不少卸了兵器被捆扎的反军,有些反应快的,就立刻转头,将视线移向城门洞前。
  那里,有几匹马背上还趴伏着人。
  这几人都是被倒伏着横放在马背上的,一个个头脸下垂,虽叫人看不清面容,可他们的状态明显不对,这个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
  尤其是其中一人,身着朱红袍服,头戴盘龙金冠。这服色如此鲜明特殊,一旦有人将视线落到他身上,又怎么可能还分辨不出,他就是代王呢?
  代王没死!
  可他被俘虏了,这比之死亡,于他自身,于反军一方而言,竟仿佛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孰好孰坏了。
  御辇上,昌平帝双目瞪大,眼神炯炯。他面上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泛起了红光,这算是近日来,他难得有的绝佳状态。
  此前因数度吐血而导致的衰颓,在他身上似乎一扫而光。
  他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宋熠。
  宋熠已行礼起身,这时抱了抱拳,便大步走到自己马前。
  他很干脆,长臂一伸,直接揪住了代王的衣领,就将他从马背上拖了下来。
  “噗”一声,代王被他掼得摔在地上。
  代王只趴伏着,一动不动,宛如死去。
  宋熠扯住他的衣袍后领,拉着他抬起头,一边就势向昌平帝半跪道:“回禀陛下,幸得韩将军与程将军相助,臣侥幸俘虏贼首伪王。”
  阳光照射下来,代王紧闭双眼,一声不吭,仿佛是在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嘈杂的现场又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将目光齐刷刷投向代王。这一道道视线,恍惚似比阳光还要炽烈。
  代王紧闭的眼睑微微颤动,宋熠侧头瞄了他一眼。
  昌平帝手扶在护栏上,几乎就要亲自步下御辇去近距离看一眼代王了,徐德却紧紧扶住他,小声而近乎哀求地唤:“陛下……”
  昌平帝才勉强止住冲动。
  但他的手仍然在护栏上重重一拍,声音里也是掩不住的激动:“好!今日大胜,实乃天佑我大靖!也全赖众爱卿舍死勠力,方才有此刻胜局。宋卿你很好,尤其好啊!”
  “方春博!”昌平帝又唤,“立刻着人押解伪王,朕要将他高架囚车,游街回宫!”
  是的,他有千头万绪,无数疑问,但代王居然被宋熠俘虏了,这种说书先生都不敢随便编的离奇情节竟出现在了现实中。
  昌平帝自觉自己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个人,他也是有极限的,他的大脑思维就不足以让他在面对这种奇事时,准确推算出各种前因后果,曲折回环。
  不过事情的具体由来他虽然想不明白,但激动的情绪稍微平复后,至少有一点他还是能想到的。
  那就是,此战能有如此巨大反转,与代王被俘必然脱不开干系。
  至于代王为何被俘,这个问题此刻反而不宜深究了。
  代王已经被俘了,汴京危机暂时解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至于其中的作战细节,并不见得就适合在此刻的大庭广众之下被问询清楚,因此昌平帝决定立刻回宫。
  就让此番“御驾亲征”草草结束不好吗?
  这不是闹笑话,这是天大的惊喜!
  方春博是昌平帝最为信重的心腹之一,他的官职乃是侍卫亲军步军司指挥使,最危急的时刻也负责贴身保护昌平帝。
  他虽不曾被放出去参与大战,但昌平帝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他来保护,让他做自己的最后一道屏障,可见他是真的简在帝心,不同常人。
  此刻,这位曾经在契丹贼人手中救过江慧嘉,也曾用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过宋熠的武官重臣,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