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医 >

第185章

荣医-第185章

小说: 荣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头上,缩头缩脑了好半晌的张英标此时抬头挺胸,大喊:“好!”
  窦思危大笑。
  反军彻底被冲散,虽是数量比之平城这边人数更多一倍有余,怎奈军心涣散。
  多数反军都只想着比同伴跑得快,即便其中还有反抗的,又能顶什么用?
  天际晚霞终于暗淡得只剩一点微光了,城墙外的冲杀声仿佛是在为这一日的喧嚣做最后注解。
  刀光,时而高高扬起,嘶声,有时渐成低鸣。
  这里是平城西,距离西城门不算太远的一片荒地旁,却趴伏着一道身影。
  此人正是丁河!


第477章 避无可避的正面交锋!
  丁河!
  又见丁河。
  似丁河这等人物,和平时或许从不起眼,乱世时却又从来不缺。
  他们也许干不成什么大事,可要干坏事却往往是一把好手。
  正仿佛牵动了如今疫情肆虐的各种鼠类,你以为它人人喊打,你以为它无处藏身,你以为你强大,它弱小,却不知,往往就在你不经意间,它已经四处流通,传播灾难。
  防不胜防。
  丁河再次与青衣人相见时,姿态摆得更低了。
  他没能完成这青衣首领此前的命令,只能不停叫苦告饶。
  “上使容禀啊,委实不是小的不尽力,实在是这宋熠为人太过谨慎。他那官舍守得跟铁桶一般,平常在外也从不随意进食,如今平城上下都尽在他掌控,要小的下药,小的哪有那本事?”
  他苦着脸,本就滑稽的五官皱成一团,不由得就叫人看着觉得好笑。
  青衣首领实在不耐烦,可观看着眼前之人犹如小丑般的表演,他平常的强硬作风竟也很难摆出来。
  他恨得一脚踹过去,只骂:“些许小事都办不了,要你何用!待我王大业功成,狗东西,发配你到穷山恶水去!”
  丁河被踹得就地一滚,也不生气,只舔着脸笑:“上使莫急,小的……小的还有一计!”
  青衣首领板着脸道:“再听你说一回话,若是还无用,你便不必再来了。”
  说着,他垂在身侧的一只手已经开始暗暗蓄力。
  什么不必再来,这话当然只是说说好听而已。丁河如果当真无用,他又知道他们那么多东西,甭管代王大业是不是已经浮于人前,知道太多的丁河也都得死。
  纵是觉得他那张丑脸有时候看着还挺解压,在根本原则面前,青衣首领也不敢心软。
  丁河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游走在鬼门关前,还十分有信心地献策:“上使,如今平城里头能打的,要么上城墙了,要么出城了,城内可是真正空虚啦,上使何不带人悄悄入城,趁机掳走那江神医?”
  青衣首领豁然抬眼。
  丁河缩了缩脖子,还是又道:“张将军那边眼看是不成了,他失了利,可不正是上使您建功的好时候吗?若能掳走江神医,还怕他宋熠小儿不慌、不乱?”
  说着,他嘿嘿笑了:“失了江神医,只怕宋熠就要六神无主咯,届时由上使接手平城,也好叫殿下知道,不是那些能领兵的才是真豪杰,咱们飞鹞营本事也不弱呀!”
  是啊,纵然都是代王麾下,那也未必都是一心。
  谁还不争个上下?争个头功?
  张重之死,在青衣首领看来,简直就是蠢死的!
  可恨张重往日里在代王那边却远比他要有脸面得多。
  张重是威风凛凛的征北大将军,既被代王授予名号,又能统领大军,何其风光?
  而他们飞鹞营呢,却不过是见不得光的死士,暗子。
  纵是代王大业功成,只怕那宏图伟业上也不见得就会写上他们那一笔。
  死士也未必就无心,青衣首领此时便在心颤。
  他声音低下来:“悄悄进城,如何进城?”
  说着,他眼神陡然一厉:“丁河,你不会是想叫我等兄弟跟你钻狗洞吧?”
  丁河咽了口唾沫,搓搓手,就嘿嘿笑。
  平城的失利并未影响到代王进攻京城。
  说句实在的,相较起京城此刻的艰险,平城这边虽然也是血染征场,可从战场人数的规模上来比,就好似是巨人打架和菜鸡互啄的差距。
  同样的鲜血淋漓,看上去惨烈程度却很有差别。
  代王既然陈兵京师城墙之外,就不可能还打着什么围而困之的主意。
  他没有时间等,也不敢等,他必须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汴京!
  大靖的精英兵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京畿禁军,二是边关守军。至于地方上的厢军、巡检,一是调动困难,二是本身孱弱,倒没什么好惧怕的。
  如今边关的兵力基本上被契丹和西夏拖住了,代王此番倘若再能一鼓作气拿下京城,那么改朝换代,复辟前朝,将不再是梦!
  反之,他这边若做拖延,谁又知道是不是还会再发生什么变故?
  最重要的是,二十万大军呢,每日里光粮草的消耗就是个说出来都能叫人肝颤的数字。
  代王毕竟是趁疫情作乱之机悄悄行军到汴京的,他缺乏稳定的大后方支援,真要玩围困这招,只怕还没把汴京困死,他自己就要撑不住了。
  世事变化,总有出人意表而又不尽如人意之事。
  就如代王原先的计划,他本是要等此番大疫再传播数州,使大靖州县半数陷入困境,再举代天行道之反旗。
  如此大靖人心尽失,他只需趁机安抚,再一路连州带县收拢过来,形成完整后方,到时再打汴京,岂不从容?
  那时也不必害怕粮草难继,人手或许也能更加充裕,对汴京,想围便围,想攻便攻,汴京成了孤城,就真是十拿九稳了。
  只可恨契丹那边却不遵约定,说好了等他这边传讯过去再来扣边,结果他这边还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契丹那边却已自行发兵。
  更加可恨的是,凭空冒出一个什么“江神医”,居然写出一个《治疫守则》来!
  有此《治疫守则》,昌平帝这边再好好推广一番,到时疫情平复,动乱止息。
  契丹那边又未必一定能打下大同诸府。
  再给昌平帝一些时间,等他收拾好内忧外患,代王这边的造反可就要变成一个笑话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代王唯有速速发兵,拿下汴京,占据最高地,再与契丹西夏配合,或许大业功成,就在此一役!
  城墙外,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
  既然是要全力攻城,代王便没有分散兵力。
  他将二十万大军全部陈列在京师外城南熏门外。
  投石机、云梯、行楼、撞车……一样样大型攻城器械被架设起来。
  尤其令人震骇的,是装载在行楼上的一架架锋锐床弩。
  这些床弩铁臂光寒,被高度足有四丈余的行楼高高架起来,百余名精兵爬上行楼,一同操控一架床弩。
  要知道汴京的城墙也才只有三丈六尺高!
  五百米外,床弩的煞气便仿佛要使城墙上的将士们心怯胆弱。
  代王意气风发,肃立战车之中,亲自下令:“神弩营听令,齐射!”


第478章 太子殿下披挂亲征
  弩箭齐射!
  风声呼啸,恍如神臂破天。
  城头上,一片惨痛惊呼。
  床弩射出的箭,一根根粗壮有如巨矛,矛尖前端装载着三棱刃铁镞,射到城墙上,人若被挨蹭着,立时就能被砸得筋骨俱碎,俨然一滩肉泥。
  便是与城墙上坚硬的砖石相撞,也能撞得碎石飞溅,撞出惊人大坑。
  而代王这边,足足推出了二十架神臂弩!
  每架神臂弩一次发射可以齐发三箭。
  这等规模的百人巨弩,汴京却是一架都没有。
  汴京城上射程最远的八牛弩,以大靖目前的技术也只是勉强将其有效射程提到四百五十米左右,论射程,竟似乎还不如代王的神臂弩。
  攻城战,有时候打的可不仅仅是人数,更重要的还是士气、兵械。
  大靖一方的士气早在代王这边的檄文发出时便已经大受打击。
  不同于平城,平城毕竟不过一个小县,天子的存在对平城上下而言,都显得太过遥远。
  在平城,檄文上纵是把昌平帝父子骂得再怎么不堪,宋熠那边一反驳,再加上他平时的威信在,这士气也就回来了。
  可京城不同,没有人可以代太子与昌平帝反驳。
  比较关键的是,平城小且弱。
  百姓们身处在社会底层,本身就很容易被引导,甚至是被愚弄。
  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见识不足,信息短缺自然造成的后果。
  汴京城中却汇聚了整个大靖最人尖的存在,这里权贵堆集,富贾如云,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便是京城普通百姓,因为风气开放的缘故,也喜好谈两句朝政,或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或偷偷摸摸流传些皇室秘闻。
  代王的檄文一出,昌平帝首先就难以面对满殿臣工,其次百姓之间也难免人心浮动。
  城墙上的军士们听了檄文中所指,亦正是心摇神动。
  这一支支呼啸着的铁箭就在这个时候,如同真正的神兵般从天而降了。
  第一轮齐射之后,城头上兵士死伤近百。
  四处惨呼声响起,断肢残躯,血肉横飞。
  城头上几处凸角甚至都被撞塌了,神臂弩威力之恐怖,第一轮就使人心胆俱丧。
  守城的禁军大将刘天中一边着地打了一个滚,一边厉声呼喝:“全体伏倒!八牛弩,准备!”
  八牛弩的射程虽有不及,但敌军要想攻城,就不可能一直躲在远射程之外,终归是要攀爬城墙,近身作战的。
  自来守城容易攻城难,刘天中能被选中做京城守将,自然也不是草包。
  他虽然被敌军神弩威力所震撼,但也不会就此失神,更不可能不战而降。
  城头上,刀兵相见,厮杀声,痛呼声,此起彼伏。
  崇政殿中,却一片寂静。
  静得就连众人的呼吸声都在此时显得有些过于奢侈了。
  外界的狂风骤雨在这个大靖权利最集中的地方隐隐掀起了另一种形势的汹涌暗流。
  方才有人提议,既然太子受到质疑,那么何不使太子暂且避宫一些时日,另推出一位身份绝不会受到质疑的宗室成员走上台前,转移压力?
  好家伙,这个提议简直绝了!
  自从年初庆寿宫之变起,凡是蹦跶过的宗室就都被迁到了西京。如今尚且留在京城,能勉强一用的,则只剩两位。
  一位是福王嫡子秦盛,但秦盛虽然身份没问题,为人名声却是又纨绔又平庸。
  号称“吃喝玩乐一把手,其余通通都不会”。
  让他走到台前来为太子分担压力?
  他可能是来搞笑的。
  至于另一位,却有些不可说了。
  正是当今昌平帝的胞弟,先帝的嫡幼子,景安王!
  景安王比之福王世子秦盛,却又还要更加名正言顺些。
  难道说,一直在当今昌平皇帝压制下,过得不尴不尬的景安王,就要借着前朝叛乱,离奇翻身了?
  这个时候,很难有人敢再去揣测皇帝的心情。
  但对于给出提议的那位勇士,大家也都统一在心里抱以敬服。
  这位勇士是谁呢?
  对,他正是权倾朝野的堂堂左相,大靖朝的尚书左仆射崔峥,崔大人!
  同时,他还是昌平帝的左膀右臂,第一心腹。更是太子妃的亲祖父,太子太师,太子岳祖父。
  崔峥要叛变?
  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崔峥当然不是在开玩笑,他说完话,就紧紧伏跪在地,同时脱下头上乌纱,放置到身旁地板上。
  终于,可怕的寂静中,被皇帝赐座在下首的太子站起了身。
  他说了一句话:“太师起身罢,为孤披挂。”
  崔峥豁然抬头,老眼中含着晶莹,带着惊诧与期盼看向太子。
  太子移开视线,从来目下无尘的双眼微微一垂,到底轻叹声:“孤亲上城头,督战。”
  太子要亲自督战,或者说,他要披挂亲征!
  御座上,昌平帝亦是又惊又喜,手掌紧捏御座扶手,险些也被刺激得当场失态起身。
  “殿下!”众臣同声惊呼。
  太子亲征!
  这个惊人的消息如同世上最绝妙的一剂良药,带着暴风在汴京城中呼啸卷过,为人心惶惶的汴京上下注入了新的生机。
  不论太子的身世传闻有多不堪,只要他还是昌平帝亲子,是大靖太子,他的存在就如同神器,能镇压半朝,使人不至于绝望。
  哪怕他从前常爱与佛为伴,深居简出,不理朝政,委实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但他只要还有着太子名号,他就是正统,是中心!
  当然,前提是,在这一次大危机面前,他能够真正立起来。
  烈火炼真金,关键时刻到了。
  那么,太子能立得起来吗?
  同一片天空,同一道夕阳下,平城的城墙外也正热闹。
  厮杀声愈演愈烈,到后来甚至有要远去的趋势,这是窦思危杀红了眼,想要趁势追击敌方残兵。
  他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城头上,宋熠面色一变,就要吩咐左右鸣金。
  江慧嘉见大局已定,也不想耽误,便与宋熠告辞。
  夫妻两个寥寥说了几句话,一个说:“我回去了,病迁坊那边还等着我。你自己当心。”
  一个道:“娘子带上护卫,莫要太过劳累,等我。”
  千言万语,此时此刻也都难诉,此情此境却一语不能多发。
  江慧嘉答应了,还带着窦思危先前分给她的三个禁军,便不再回头,匆匆离去。
  西角边,一片混乱的屋宇间,丁河蹲身伏探,几名青衣人悄悄隐在他身后。
  风声隐隐,送来一片晚春的潮气。


第479章 江神医丢了?
  江慧嘉其实状态不大好,因为劳累和缺乏睡眠,她现在头痛得厉害。
  不过是从前习惯了疼痛,此时便还能忍罢了。
  平城街上很少有人,眼下青壮们大多都被召集出城抗敌去了,得病的又给安排进了病迁坊,剩下的老幼妇孺可不就都缩在家中?
  因而此时城中气氛隐隐倒有几分凄凉,店铺关张,行人失乐,只有一些巡街衙役或保甲们在来回穿梭,仍旧不停督促灭鼠,整顿城中卫生状况。
  衙役和保甲们看到江慧嘉都会恭敬行礼,江慧嘉行步匆匆,颔首致意。
  心中却有几分感慨。
  不论怎样艰难,人心希望还在,前方就不会没有路。
  一行疾走,离病迁坊不远了。江慧嘉觉得风中的气味有些难闻,便又从袖中取出口罩给自己戴上。
  她低下头,伸手绑口罩带子,就在此时!
  一道疾射的寒光仿佛星芒乍现,倏然从侧方巷弄飞射而出。
  “小心!”江慧嘉身后护卫的禁军大惊。
  这寒芒来得太快了,莫说是江慧嘉难以反应过来,就是经过正规训练的禁军们也很难反应。
  这还不止,“刷刷”又是几道寒芒,几乎是前后相接的,从不同方向向着几名禁军护卫同时射来。
  这是一场精心规划过的伏击!
  江慧嘉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这寒芒来得角度刁钻,她头还低着,手还搭在口罩带子上呢,就见到这寒光出现在自己胸口正前方向。
  这是膻中穴。
  而袭来的寒芒光湛闪闪,江慧嘉神异的“天眼”打开,她看清了,这是一枚金钱镖。
  如果躲不开,她就会被射中膻中,轻则全身麻痹,重则当场毙命。
  电光火石之间,江慧嘉的大脑竟还有余裕做这一连串的判断。
  耳边仿佛有一声又一声的惊呼。
  然后她眉心天眼处锁链大开,三十六条锁链如同蛛网,轰然四射而出。
  四周一切景象都如同高清投影,瞬息间全部反馈到她大脑之中。
  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