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起天花而言,天花样鼠疫反而并没有那样可怕,治疗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此时太医和医官们大多都去休息了,留下来轮值的基本就只是民间大夫,两名大夫尚且是首次见到这般死状可怖的腺鼠疫病亡者,也难怪如此惊慌。
一名大夫小心道:“何为腺鼠疫?这鼠疫还分许多类型?”
江慧嘉道:“鼠疫自然有分类。”只是三言两语说不清。
念及此处,她心中微微一动,又道:“天明之后,我欲召集众医者,以防疫治疫之事为题,编写防疫治疫守则,请两位务必前来。也请转告其余医家,望群策群力,定明规矩,以助治疫。”
说着话,她心下重又振奋起来。
对呀,现代人治疫为什么成效显着?除了是因为科技发达,医学发展,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令行禁止呀!
发现疫病,如何隔离,如何防范,如何治疗,都有统一的守则条令。
有据可查,有理可循。白纸黑字,一条条写得清楚,分发下去,不比乱七八糟地口头吩咐,再没头没脑地执行要好得多?
两名大夫有些惊讶地应了,何有俊一边打着哆嗦,却还是没能忍住小心催促:“江神医,我家小儿……怕病得急,不好等。”
江慧嘉低应了声,将盖着汪秀才的白布重新放好,向众衙役微微致意,便移步与汪秀才向另一边病房走去。
被两个民夫用木叉挡着的老妇人委顿在地,呜呜哭泣。
哭声被众人落在身后,与夜风一同幽咽,使人无不心酸。
三个禁军都没有吭声,到得安置何有俊家小儿的病房时,江慧嘉让三名禁军留在门外,她自己则拎了医药箱跟着何有俊进了门。
屋子不太宽绰,里头挤了三张木板床,何有俊家的孩子躺在最靠左的一张床上。
另两张床上躺着的有一个是十来岁少年,还有一个是中年男人。
不比何有俊家小儿正被何娘子照顾着,另两个病患却都无人陪护。
这倒也不奇怪,鼠疫原就是人人都怕的,也不是谁都有勇气陪着家里病患住进病迁坊。
江慧嘉先看了一眼这两个患者,见少年侧卧着,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呼吸紧促,间或闷声咳嗽,显然是睡梦中都不安宁。
另一个中年男人却是清醒着的,他脸色微黄,神情麻木,一呼一吸间喘声嗬嗬,他却好像毫不在意,仿佛已将生死之置于度外了。江慧嘉与何有俊的到来也不曾引起他半点注意,他眼神连动都不动一下,只是直勾勾僵望着屋顶横梁。
江慧嘉知道,他大约并不是真的有什么看淡生死的大气概,或许他只是丧失了生的希望,因此自我麻痹罢了。
这种病人她同样见过许多,在如此疫情爆发的大环境下,麻木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难免使人心有戚戚。
江慧嘉按捺住情绪,强行将注意力放回到何有俊家小儿身上。孩子只有三岁,这个时候当然是优先给孩子看诊。
何娘子面色觥白,见江慧嘉来了,她嘴唇便翕动了下,然而到底不曾出声,只沉默着福了一礼,然后起身让到一旁。
江慧嘉仔细观察床上的孩子。
孩子蜷着身体,紧紧抱着被子,整个人正处在半昏沉半清醒的状态之间。
他像是冷极了,尽管整个小身体都缩在了被子里,他也仍在不停打着寒战,伴随着一阵阵咳嗽声,再听着他艰难的呼吸声,旁人仅是目睹,都尽能想象他会有多难受。
江慧嘉伸出手,隔着手套用手背在他额头上探了探,果然触手高热。
再轻轻拉了拉被子,只见到孩子脖颈间有明显隆起,虽不如此前的汪秀才那般夸张,可肿胀有如鸡子,也十分明显了。
不用再多看,江慧嘉已经明白,这孩子是感染了腺鼠疫,然后腺鼠疫又继发为肺鼠疫。
诸多类型的鼠疫中,最可怕的当属肺鼠疫。
继发性肺鼠疫病况复杂,严重的旦夕即死,患者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
最可怖的是,患者死后全身皮肤往往呈黑紫色,因而西方国家又常将此称之为“黑死病”!
江慧嘉将微微颤抖的右手背在身后,又紧捏拳头,努力克制。
此时,她的心又何尝不在颤抖?
毁城灭国,曾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她真的能够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克制住它吗?
孩子轻哼一声,喉间模模糊糊嘟囔:“冷!娘……我好冷……”
何娘子忽地一下就捂住嘴,发出低低的嗷呜。
江慧嘉浑身便是一个激灵。
不!她不能灰心,就算链霉素的提取可能赶不及了,但她还可以试一试大蒜素!
江慧嘉立即打开身旁的医药箱,一边又快速掀开被子。
她取了银针,手指在孩子蜷紧的胳臂上一溜弹动,孩子微一放松,她便趁机抓出孩子一只小手掌,同时银针闪动,便已是飞速在孩子五指指尖扎过一遍。
如法炮制孩子另一只手,直到孩子双手十指都冒出隐隐泛着黑光的血液。
何有俊的反应硬是没她动作快,直到江慧嘉给孩子十个指头都放了血,他才带着惊慌与焦急道:“江神医,你这……这怎地扎孩子呢?”
江慧嘉道:“此为十宣刺血,为小儿降热。”
说着她又接连在孩子脖颈、头脑之间连刺数针。
这一次不是放血,而是采取了留针。
目的是激发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同时尽量保证他不要休克。
肺鼠疫病人的病况很不稳定,有时候看着仿佛还能坚持,可若是突然病重,也很有可能顷刻衰竭至死。
江慧嘉随即取了纸笔,写下一道药方:“生石膏、大黄、知母、丹皮、赤芍、生地、黄连、黄芩、连翘……”
这不是解毒活血汤,而是江慧嘉根据何家小儿病况单为他拟的方子。
解毒活血汤当然很好,不过辨证施治也很重要,灵活运用才是行医之道。
方子交给何有俊,江慧嘉叫他自去设在病迁坊的药房取药煎药。
因为烟树庄大火,如今的病迁坊是临时设立在烟树庄旁边的,药房则被太医院的医官接手管理。
江慧嘉随即起身向外走,同时吩咐等在门外的禁军:“去为我准备一间空屋,再取些大蒜来……”
她要立即想办法提取大蒜素!
第461章 广谱抗菌药大蒜素
大蒜素是广谱抗菌药中最易获取的一种。
或许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大蒜,人们反而常常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江慧嘉此前不也忽视它了吗?
她设想了种种中西药,唯独没有想到大蒜素。
好在一时误区并没有使她思维僵化掉,这一点灵光没有来得太迟。
大蒜真可以说得上是植物界的平民宝藏了。
作为广谱抗菌药,它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及白喉、痢疾、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等。
明确知道的是,它可以治疗急性菌痢、百日咳、婴儿腹泻、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伤口化脓、沙眼等疾病。
至于对鼠疫到底有没有效,在现代的时候,因为有链霉素等特效药,大概也无人会去做特别的验证。
以江慧嘉的理解来说,大蒜素就算不能像链霉素一样对鼠疫杆菌形成特殊针对,但它的抗菌功效在没有其它抗生素可用的情况下,应当仍然是弥足珍贵的。
不管怎样,先提取一部分大蒜素出来再说。
将大蒜捣碎,在三十到五十度的温度下放置一小时,再用高浓度酒精浸泡,就可以得到大蒜素的酒精溶液。
考虑到鼠疫病人或许不能适用含酒精的溶液,也可以将大蒜加水捣碎进行酶解,再用蒸馏法实现油水分离,最后得到大蒜油,也即是大蒜素原液。
只是高温会使蒜氨酸酶的活性下降,这样得到的蒜素原液难免气味过熟,会有些不够清新。
但这都不算什么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得到这样一种具有高抗菌作用的药物,又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江慧嘉又占用了病迁坊的一间厨房,半个时辰后,刘思源过来了,她便叫上了刘思源,让他帮着一块儿干活。
至于原先预想的,叫刘思源设法脱离平城,回京送信,这个事情江慧嘉已经认为是完全不必了。
今次大疫,背后的水太深太浑,江慧嘉已经想明白,既然乔雁有秘密渠道上达天听,她就更该专心医务,再静观其变。
水都摸不清,还瞎蹦跶,那不是给人送菜?
病迁坊里,唉声隐隐,漫漫蒸汽中,江慧嘉目如璨星。
那厢里,宋熠拎了郁从微出去,又叫上几个白日里已经相熟的禁军悄悄在后尾随。
半刻钟后,郁从微果然醒转,这时消雪丸的作用开始发挥,郁从微当即心跳失衡,心悸难忍。
宋熠按照江慧嘉的说法,骗他说这是一味奇毒,须得每隔半月服用一次解药,否则必定心悸而亡。当即还喂了止痛丸给他吃,帮他止痛,充作解药。
郁从微早就对江慧嘉在医药方面的本事信服万分,哪想到宋熠会拿治病的药当做毒药来骗他?这时候竟没有半点怀疑。
他长叹一声,终于认命:“我这半生,大约本就是一个笑话。事到如今,是对是错又如何?罢了,你想怎样便怎样罢。”
宋熠想怎样呢?
他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想雷厉风行挖出景安王手下掩藏在平城的钉子,一鼓作气,一网打尽。
此时的平城就如同一只随时都有可能被点燃的炸药桶,稍有不慎这局面就会全盘崩溃。
宋熠用八百禁军充作八千大军骗得了平城百姓第一次,又怎么可能还骗得了第二次?
放长线钓大鱼这种可能,在此时已经不便再考虑了。
宋熠走得快,却是没有亲见纸鸢十四后来又一次假扮白果之事。
否则他就会知道,平城此时的一团混沌,除了是因为有景安王手下的人在背后作怪,此外又更有一股神秘势力,悄悄掺和在其中。
信息上的一线偏差,使得宋熠此时的选择倒是略显鲁莽。
一夜兔起鹘落,被架在火上闷着的平城又艰难度过数个时辰。
辰时,旭日东升。
阴雨缠绵了数日的平城,在这一日,居然放了个大晴。
一直被各种不祥声音笼罩着的病迁坊中,随着天际旭日破晓,更陡然发出一阵惊喜若狂的欢呼声。
“不咳了!”何有俊又哭又笑,“哈哈哈!我栓狗儿不咳了!哎哟……我、我……”
他惊喜得手舞足蹈,简直像是要疯了。
小小的病房里无法装下他的热情,他又推了门出去,冲到庭院里,忽然对着新生的初阳,就是一声大吼。
“啊——!”
“咳咳咳……”勉强休息了会儿,一早又从官舍那边赶过来的成太医从街边走进,一时被这声音吓得连连呛咳,“疯了!疯了!此为病所,何人如此喧哗?”
跟在他身后稍慢些的卓太医与吴太医更是十分不悦。
不过他们两个的年纪比成太医要稍小些,走得也慢,这时倒不像成太医这般,被吓得自个倒咳嗽起来。
这可是在疫区最中心,就算是太医,也是肉体凡胎,也有可能感染疫病的,咳嗽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何有俊却全没了往常的机灵劲,哪怕同时面对三位太医的黑脸,他脸上的笑容也丝毫无法止住。
他咧开了嘴,两个上扬的嘴角根本往下拉动一分一毫。
“哈哈哈!”张嘴又是笑,“三位大人,小的……嗝!”他甚至打了个笑嗝。
三位太医原本十分不虞的心情硬是被他这笑嗝弄得哭笑不得。
成太医却最先反应过来,他见何有俊喜得这样疯,便终于隐隐有预感了。
“你……如此欢喜,”他就不由自主地提了心,微微放轻了声音问,“究竟是有何喜事?”
他觉得,如果仅仅是这人疯言疯语里提到的什么“狗儿不咳了”,应当还不至于使人欢喜到如此程度。
何有俊就笑得露出了上下两排大牙,又是哈哈哈道:“是喜事,大喜事,江神医制出神药……神药!哈哈哈!我家小儿有救了!”
说着说着,他一边笑,一边又“呜呜呜”起来。
边笑边哭,涕泗横流,竟不知是喜是悲。
三位太医一下子失声,只是面面相觑。
第462章 令人惊叹的大蒜素
神药!
何为神药?
包治百病的药?能使人起死回生的药?
不不不,其实在如此疫情当前的情况下,能对疫病发展稍有克制的药,都能称得上一声神药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神不神什么的,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法。
不须十二分“神”,但凡具有三七分“能”,就足够称一声“神”了。
但“神”,也往往意味着着珍稀难得,譬如犀角,针对鼠疫就很有效,又如牛黄,那更是一味早被验证过的真正神药。
可这有意义吗?
不能大量应用,再神,也不过是少数权贵药单中的后备。
成太医没有吭声,他对江慧嘉总是多有几分期待。
吴太医城府更深些,也不说话。
唯有卓太医性情急躁,终于没忍住道:“无知愚民,莫要胡吹大气!老夫倒要看看,什么样的药敢称神药!”
又哼道:“眼下不咳又算得了什么?此疫如此凶险,且等着罢!”
何有俊的笑便僵在脸上,一时面色有些扭曲。
他双拳紧捏,十分愤怒。
卓太医见他神情不对,就皱眉,正要提气再斥一句,忽然里边病房里又传出一道高高扬起的欢喜声:“哎呀好孩子!快些吃!你再吃!”
江慧嘉道:“何娘子不必着急,狗儿病况既有好转,慢慢补养便是。孩子病了一场,脾胃都弱了,进食须得循序渐进,不要催他。”
卓太医张着的嘴就不由自主闭上了,他有些讪讪。
都是行内人,还能不知道鼠疫的凶险吗?
病势急的,从发病到神智昏澹,往往也不过半天功夫。到这地步,人多半就是等死了,还能有起色,能醒过来吃下东西的,那真是成句奇迹也不为过。
难道说这江氏小娘子当真做出了“神药”?
成太医才不管两个同僚怎么想,他在江慧嘉面前早就抛下了太医的矜持,当下不再迟疑,快步就往那病房里走去。
他一走,卓、吴两位也不甘落后,立即就快速跟上。
病房里,状况比之前好了许多的何家小儿正半靠在床头,被他母亲拉着喂粥吃。
他原本是个脸颊圆润的小孩儿,样貌随他母亲,不比他爹是个小眼,他却生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他的病势来得凶,更来得急,从发病至今也不过经历了七八个时辰,因此他脸上此时也还有肉。
倒是他脖子边上原先肿着的一个肉球,此刻明显瘪了,衬着他的圆脸大眼,既可爱,又显得有些滑稽。
成太医的目光便直勾勾落在他脖子边瘪瘪的肿包上,那眼神热切得,仿佛此时被他盯着的不是丑陋的病灶,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小孩儿有些害怕地缩了缩身体,小小声叫道:“娘!这个爷爷好可怕,狗儿不要见他。”
说话时,他大眼睛皱起,眼神也不似许多病患那般浑浊混乱,却反而有着健康孩童才有的灵活。
成太医一颗心更随着他神情动作而高高吊起,即便孩子说他“可怕”,也分毫难以压制他此刻的欢欣鼓舞。
他再也忍不住,疾步上前就伸手来捉孩子的脉门。
“啊!”小孩儿惊叫着要躲。
江慧嘉便抬手截住成太医的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