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也不知是他的威慑效果太好,还是某些人心知事不可为,因此果断放弃。眼看说到这里,乱民们都要软化了,可宋熠设想中的那些人,竟一个都没再出现。
而乱民们虽有软化迹象,可真正不再堵门,而选择往后退的,却几乎没有。
宋熠便继续道:“既来此处,本官必是要入城的,各位太医大人也将入城。诸位都是我大靖子民,今日之事,首恶已诛,还请各位即刻归家,余事有我担保,必不再追究。”
顿了片刻,他语气严厉起来:“然而若有心怀不轨之徒,仍然恶意煽动无辜百姓闹事,或者想要趁乱出城,则本官必将其视之为谋逆,就地捉拿甚至斩杀!”
说着,他弯弓举箭的双手微微动了动,仿佛是在寻找射杀目标。
被他目光盯过的人无不觉得身躯刺痛,心胆发寒。
虽然事实上他离众人还很有些距离,虽然他的箭能射到人,并不等于他能看清在场每一个人的形容模样。
可是没有人会愿意拿命去挑战他的箭。
“但凡谋逆者,待我上奏皇上,必罪诛九族!”
诛九族!
终于说出这一句话,宋熠双腿微微一夹马腹,他座下的枣红马儿便立即开始迈动四蹄,缓缓向着城门方向而去。
他一动,他身后的众多禁军则更加开始缓慢移动起来。
张英标仿佛满血复活,这时终于悿起肚子,大声吼道:“还不快回去?杵这儿做什么?没听见宋大人说吗?谋逆诛九族!”
“跑啊!”
终于,后方也不知是谁先大喊了一声。
乱民们吼的吼,叫的叫,当真来时如潮涌,溃时如蚁散,一忽就退向了城中。
第426章 离奇失踪的县令
平县,地处南京商丘与东京汴梁之间,在地理位置上与两都呈现三角对峙。
当然,实际上平县的重要性是远远无法与南京和汴京相比的。这个谁都知道,相比起起两京,平县就有如两轮皓月旁的一颗小星星,夹在一旁,委实起不了眼。
然而饶是如此,作为接近中央的上等县,平县的繁华还是要远超地方小城。
可惜不论曾经多么繁华,瘟疫一来,一切也都成了虚妄。
往往越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瘟疫爆发起来,威力反而还越大。
平城地方不大,人口却多,又经历过一番民乱,当宋熠和江慧嘉等一行人进来,只见到城里的景况,何止是一个萧条了得?
“宋大人这边请!”死里逃生的张英标一边擦着汗,一边十分热情讨好地引着宋熠往县衙走去。
宋熠方才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耗心神耗精力的,他虽然因为打猎而练出了一手好箭技,但弓马上的事,论起娴熟还是无法与真正的武将比。
长时间弯弓却不射箭,这个动作保持起来,甚至比不停地张弓射箭还要难,这个时候宋熠其实已经到了所能支撑的边界线上了。
他双臂藏在宽大的袍袖间,甚至因为脱力而有些隐隐发抖。
但他非但不能说出来,还要强做若无其事。
平城的城门又再次被封闭起来,四散的乱民们早已散入城里,混在普通百姓中,根本不能分辨。
或者说,这些乱民本来也都是普通百姓。
因此宋熠十分清楚,这个时候自己必然还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不能出一丁点差错,否则要是再来一场暴动,只怕他都要陷到这平城里头。
八百禁军也同样入了城,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不是真的大军,区区八百人而已,与其留在外头继续扯大旗唬人,还不如放到身边。
虽然只有八百人,可是有禁军开路,更携来时威势,宋熠一行所到之处,来迎者无不恭敬。
“张大人,县尊为何不在?”宋熠问。
张英标顿时苦脸道:“好叫宋大人知晓,下官是当真支撑不住了啊!从十日前应天府传来瘟疫消息,到后来收到府君锁城手令……当天方大人才下令锁城,晚上他人就不见了,下官也找得他好苦!“
“方县令不见了?”宋熠一惊。
他之前称县尊,那是客气尊敬的称呼,可张英标说出的消息太惊人,以至于宋熠脱口就直呼了方县令。
平城县令居然十天前就不见了,张英标能勉强锁着城支撑十天,确实很不容易。
宋熠再看张英标,顿时再没了先前的轻视。
但随即他的脸色又是一变:“方县令既是十日前便已失踪,张大人为何不上报?瘟疫之事,也并非锁城便能解决,十日时长,张大人为何不向外求救?”
虽然是锁城,然而宋熠心知肚明,这锁的永远都只可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还能锁到他张英标不成?
县令不在,县丞张英标就是平城最有话语权的人。
他如果早早上报一切,皇帝派遣钦差的时候就不会只派魏和光带队去南京了,最起码,平城这里也该当时就分派一队人过来。
要知道,平城离汴京可是比南京还要更近百里路程的!
到时候南京的瘟疫治了,结果平城这边的瘟疫却泄露到汴京,那大靖就危险了。
一瞬间,宋熠联想到太多。
从离奇失踪的方县令,到胆大包天瞒报疫情的应天府尹,再到冒险越级上奏的应天府同知。
还有路遇的逃瘟疫的妇人,平城的暴乱等等。
一切的一切,虽然混如一团乱麻,可宋熠却隐约感觉到,仿佛在暗处,有某一只无形的大手抽住了乱麻一端。
他为自己隐约的猜测而心惊,又觉得自己猜想得太没道理,太没头绪。
可是虽然一时理不清这一切的根由,宋熠却再不敢将这次的治疫当成普通治疫来看待了。
这绝不仅仅只是要治理一场瘟疫而已。
而他责问过张英标之后,立时也想明白了。
就算张英标上报了平城的情况又怎样呢?
虽然离汴京更近,但实际上平城却是归应天府管的。张英标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就算他要上报什么东西,也只能报到应天府。
应天府尹连整个应天府的疫情都敢瞒,又何况小小一处平城的情况?
至于应天府同知在写密奏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提平城,而只说了商丘,皇帝先前派遣出来查探情况的两队官员为什么也没有回报平城的情况,这些应当还另有缘由,却不是光凭猜想就能知道答案的了。
果然,宋熠这边一问,张英标立时答道:“宋大人,下官何曾没有上报?送信的差役一天遣出去一个,可是十天了,一个回信也没有啊!”
说着说着,他又满脸苦相。
再加上先前被暴民挟持,弄乱了衣冠,这个时候的张英标真是怎一个可怜了得!
堂堂朝廷命官,竟当场红了眼眶。
宋熠没有再追问,这个时候就算是问张英标,只怕也很难问出什么端倪。
他也没有精力再追问,他感觉自己快要到极限了。
好在县衙已经到了,张英标殷勤地将众人引入县衙二堂。
平县是上县,这县衙修建得也十分气派。
大堂、二堂、三堂,无不宽敞威严,各衙各邸,左文右武,通通清楚明晰。
就是八百禁军,在张英标的话语里,竟然凑合凑合也能勉强安置到县衙里头。
禁军们一路护卫,也很是辛苦了。
宋熠便叫窦思危将将士们分成两班,一班仍然保持紧惕,一班暂且休息。
他这样谨慎,张英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众太医与医官和宋熠一起进了二堂,当然,江慧嘉也必然是随同一起的。
她早就看出了宋熠的不对,可是这样的时候,她不但不能有一点表示,甚至就连伸手去扶宋熠一把都不便。
直到宋熠正襟危坐在一张官椅上,张英标呼唤侍婢上茶,江慧嘉才亲自动手接过递给宋熠的茶盏,转而在递茶给宋熠时从手掌间落出一颗丸药放到宋熠手上。
宋熠放下茶盏,吃了药,只觉得精神微微一震。
第427章 县衙里的做官学问
“方县令既然不在,张大人便是平县此时的最高掌舵人。”宋熠吃过药,又略坐下来休息了片刻,终于觉得恢复了一些精神,他看向张英标,“如今一县生民,诸多事务都压在张大人身上,张大人辛苦了。”
从来到平县,宋熠一直就气势逼人,这时候终于缓和下来,还给张英标送高帽。
这是打一棒子,再送颗好听的甜枣。
张英标顿时暗暗松一口气,如此看来,这位新科状元倒也不算是个太难相处的人。至少他没气盛到一来就要把所有人都压下来的程度,还知道给平县的地头蛇几分客气。
不过只看此人来时的雷霆手段,就可以想见,他又怎么可能是个只知道一味高高在上的愣头青呢?
张英标忙拱手道:“不敢不敢,便是方大人不在,下官也不过是勉力遵照上峰指示,学步行事罢了。还要多亏娄县尉、吕主簿、徐典使,以及三班六房等各位同僚鼎力相助,才勉强支撑而已。“
他甚至站起来,团团向县衙里其他官吏转着圈儿地揖了一礼。
这其实也是向宋熠等人介绍县衙众官吏的意思。
经过方才一番民乱,众人都有些狼狈,三班衙役的领头人因为要继续巡街,甚至没有到这二堂来。
人虽然不齐,娄县尉、吕主簿、徐典使等人还是连忙站起来。
娄县尉道:“县尊不在,我老娄也是按章行事。”他生得略黑,中等个子,精瘦身材,与白胖发福的张英标是截然不同的形象。
吕主簿则是个老头儿,五十出头模样,留着三缕短须,不胖不瘦,耷拉着眼皮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就连他的反应都好像要比旁人慢半拍,娄县尉说完了话,他才慢悠悠道:“张大人太客气了。”
这话说出来就跟没说似的,全无半点意义。
倒是徐典使表现得格外尊敬张英标,诚惶诚恐道:“都是下官等应该做的。”
宋熠静坐旁观,从众人不同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小小县衙中竟也如朝廷一般分派分系,各人心思立场都不相同。
如那娄县尉,县尉主管一县治安刑法,这次民乱,要说担责任,娄县尉就应该是直接为此次事件负责之人。
但他怎么说的?他说他也是按章行事。
又先说了一句“县尊不在”,这就隐约有出工不出力,“功劳我老娄拿,烂摊子你们收拾”的意思在了。
不论他是不是县令方越一派的人,至少他不是县丞张英标一派,这是很明显的。
吕主簿则是个老奸巨猾的,整个儿滑不留手。他年纪又大了,这辈子的前程估摸着也就到此为止了,大概也没了什么进取心。
如这等明说是官,实则更近似于吏的老油条,有时候才是最不好对付的。
好在还有一个徐典使,他年纪不大,三十多岁,表现得又很亲近张英标,倒是有望发挥大用。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初步观察的结果,到底怎么样,还得再看呢。
宋熠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理清这县衙里头的复杂关系,他大略在心里过了过,做到心中有数,便决定要快刀斩乱麻了。
只听张英标道:“三位当真是说到善从心坎里了啊!”
他字善从,因此自称善从。
“这些的确都是下官等应该做的!只是我等虽然做了,却又着实做得不够好啊!”说着,张英标一振衣袖,这一回,是在宋熠面前实实在在地揖了一礼。
宋熠忙站起来,伸手虚扶他道:“张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他的品级虽然比张英标高,但说实话并没有实际的统管关系。张英标又是前辈,他这样对宋熠行礼,不是说不对,但宋熠要是真的大喇喇就受了,那就太不通人情了。
张英标顺势起身,但还是拱手道:“宋大人来此也看到了,说句不怕宋大人笑话的话,下官等人有罪!只是如今正是情况紧急,需要用人之时,我等虽然有罪,此时也不得不毛遂自荐,厚着脸皮请求容后服罪了。“
他说到这里,宋熠眉目便是微微一敛,心中凛然。
张英标也是一个老油条,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极好。先前他那样狼狈,那么可怜,可这时候一句有罪,竟立时形象一改,又格外显得有担当有气概起来。
宋熠原本送了张英标一顶高帽子,接下来是有意想要暂时接手平县大权的。
本来就张英标所言,他们有罪。
虽然不能说瘟疫来了后他们没作为,但出现瘟疫对任上官员而言,就已经是大罪了,更何况,在这期间,他们甚至还引发了民乱!
而宋熠奉皇命来治疫,他虽然不是钦差,却也是这里品级最高的官员,更有皇命在身,他暂时接管平县,这是名正言顺的。
他只要不是个脓包,应该都能做到短暂交接。
孰料这个张英标竟然张口就先来了一句“我等有罪”,俨然是要主控话题!
宋熠这个官场新嫩虽然聪明稳重,心有丘壑,可要说到老辣,他还欠着经验呢。
却听张英标继续道:“至于宋大人所言,我张某为平县此时最高掌舵人,下官不敢受啊!宋大人既来此,便如平县来了参天树,我等有了主心骨。下官无能,早盼着宋大人来执牛耳呢!“
咦?
他说得是那样的情真意切,就算马屁拍得那么通俗直白,可这么俗不可耐的马屁都还是被他拍出了一片真诚。
这等功力,也是令人叹服。
紧接着,他又团团向县衙众官吏道:“诸位同僚必也是做此想罢!”
“哈哈!”娄县尉一下笑起来,“当然!那是当然!”
其余众人纷纷称是,县衙里的气氛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到这时,宋熠终于懂了张英标的种种作态是个什么意思了。
他这一是要向他宋熠表示投诚,另一方面,他还要继续维持自己“平县第二人”的地位呢!
如果说来到县衙,这本地县尉、主簿、典使、书记、衙役皂隶等,都是宋熠自己直接收服的,那还有他张英标什么事?
相反,如果是张英标带头,先把下头的人归拢来,再主动向宋熠投诚呢?
那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宋熠细细咀嚼,心里记下。
他点点头,面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我既奉皇命,该当仁不让时,自需当仁不让。“
他没有继续再遵照惯例推辞谦逊,然后要县衙众人再三请托,他才肯上台。
相反,既然摸清楚了众人的路数,宋熠就已下定决心,必要快刀斩乱麻!
县衙里的小官场虽然不成文的规矩多多是有,然而如今既然是他宋熠来到这里,他又一开始就杀人立威,那又何必再照着他们的路子走呢?
既到了他手里,就该照他的规矩走!
第428章 但以君心似我心
大约宋熠的直接着实出人意料,张英标等人竟齐齐被他那句“当仁不让”给弄得愣了下。
宋熠继续道:“临来时,魏大人已嘱咐过我,既来地方治疫,自然还需仰仗诸位大人。瘟疫之事,实为天灾,却也怪不得诸位。治疫过程中,诸位大人出人出力,不论功劳苦劳,本官也必定如实上奏。“
他嘴角仍然噙着笑,语气淡淡,十分微妙。
到这时,其余众人才又在心里头陡生惊觉。
宋熠这话说的可就太明显了,什么叫做不论功劳苦劳,都如实上奏呢?
换言之,宋熠说的其实是,大家都把皮绷紧点啊,黑锅没人会帮你们背,你们要是不出人出力,那我可也是一样要如实上奏的!
“既来此地,本官也早已做好治疫不成,誓不回还的准备。”宋熠仍旧淡淡道,“疫情若不能控制,不说是这满城百姓,便是在座你我,也都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