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64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64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说这一刀必须我来动手。”
  说完,她伸手从裙下掏出个枕头扔开,蹲下身,拔出匕首,狠狠又是一刀。
  “到了阎王爷面前别告错人,我姓汪,陆川汪家的汪!”
  禄亲王蓦的伸出手,死死抓住她的手,却被轻而易举的甩开。
  “死了没有?”
  白慕晨走进门,他手中握着一把刀,刀上都是血,那属于最后忠诚于禄亲王的几名死士。
  白向晚冷冷道:“死了。”
  “那就走吧。”
  两人翻身上马,这一次,白向晚脸上再也没有了装出来的娇柔,甚至连那与柔嫔相似了七八分的容貌,也都变了。
  一路纵马离京,白向晚忽然拉停了郡马,往后看去。
  “怎么了?”
  “大哥,你真的舍得吗?”
  “那原本该是你的爵位,只要你留下,就不会便宜了那个冒牌货。”
  白慕晨却毫不犹豫的说道:“比起困在方寸天地,我宁愿浪迹天涯。”
  再者,他们若是留下来,又要以什么身份呢,早就已经死去的人,徒留下来,不过是苟延残喘,引得更多的麻烦。
  温泉山庄内,赵家所有人都是一夜无眠。
  京城那边的火光渐渐小了,山庄周围都是静悄悄的,似乎这一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沈盼晴派出去的人都还没回来,赵云安一直悬着的心却没能落下。
  金氏一晚上都紧紧搂着他不放,似乎担心一个错眼儿子就不见了。
  赵云安怕她紧张过了头,便没话找话说。
  “娘,爹是个什么样的人?”
  金氏听了一顿。
  自从赵云安长大,永昌伯府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很少再提起当年的赵二郎来。
  赵云安也分外懂事,从未问过她这个问题。
  昏黄的灯火中,金氏有些恍惚,沉吟许久,她才道:“你爹是个好人。”
  赵云安没料到是这样的回答。
  在旁人的口中,他知道亲爹才华无双,样貌出众,是当年的探花郎,还被郡主疯狂的倒追,最后因为喝花酒受凉,最后葬送了性命。
  可金氏却说,他是个好人。
  金氏抚摸着他的头发,说道:“他说会娶我,就真的娶了我。”
  这话听着有些奇怪,赵云安抬头,只是灯光昏暗,他也看不清金氏此刻的神色。
  “安儿,等你长大了走出家门,总会听见许多关于你爹的传闻,但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你爹他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金氏也陷入了回忆,她与赵弛的感情说深不深,并没有那么多刻骨铭心,可说浅却也不浅。
  “有时候我在想,若是你爹还活着,那该有多好。”
  赵云安靠在她肩头:“娘,还有我在,我会一直陪着你。”
  金氏笑了一声,忽然想起那一年,他站在桃花树下问:“嘿,你为什么哭。”
  赵云安努力想拼凑出一个父亲的形象来,但是拼来凑去,依旧七零八碎。
  那原本应该是他最亲近的父亲,可他却从未见过一面。
  “娘,你是怎么认识爹的?”
  说这话的时候,赵云安特意压低声音,免得那头听见。
  金氏笑了笑:“那一年他高中探花,踏马游春,才有缘相见。”
  赵云安有些惊讶:“竟是这样,难道爹一见到娘,就非卿不娶了?”
  “别胡说,男婚女嫁,自然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赵云安总觉得哪里奇怪,他心思一转,忍不住问了句:“那,那位郡主呢?”
  金氏皱了皱眉,有些厌烦的说了句:“那时候她都成亲了,谁知道后来又发了什么疯。”
  “亏你爹还为她说话,说什么本性并不刁蛮,只是脾气大了些,甚至还说要带我见他。”
  “哪想到他是个苦命的,后来便……”
  金氏咽下后头的话,怅然的抚摸着赵云安的脑袋:“世事难料,安儿,你要记住,万事都不如你自己个儿的身体重要。”
  忽然,沈盼晴的脸色一变。
  “有马蹄声!”
  堂内众人的脸色都是一沉,小刘氏惊慌道:“哪儿有马蹄声,三弟妹是不是听错了。”
  “我不会听错。”
  沈盼晴皱了皱眉:“母亲,我去看看,若有不对你带着他们立刻走。”
  “盼晴!”刘氏下意识的担忧。
  沈盼晴站在那里,她身穿劲装,手持利剑,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女将军:“母亲放心,我是沈家的女儿,不管来人是谁,都不敢随意动我。”
  “可万一是贼人怎么办?”刘氏固然没那么喜欢老三媳妇,可这也是她嫡亲的媳妇。
  沈盼晴眼神一暖:“那我还对付得来。”
  她心知婆婆的脾气,但在这紧要关头,她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安全,沈盼晴忽然觉得平日里那些小挑剔也不是不能忍受。
  说完,沈盼晴便带着那两个持剑的丫鬟,转身就走。
  赵云安连忙追上去:“大嫂,劳烦你照顾我娘。”
  “安儿!”金氏急叫了一声,却拿他没有办法,只是捂着嘴流泪。
  卢氏只得搂住她安慰:“二婶被怕,一定不会有事的,三弟妹也会看着安儿。”
  可屋内,谁也没说不让赵云安去,他是赵家的男丁,即使年幼,也是男人。
  沈盼晴一看他追上来,没好气的骂道:“你来做什么?”
  赵云安却道:“三嫂,不管是坏消息还是好消息,都该由我承担。”
  “小屁孩装什么大人。”
  沈盼晴骂了一句,又想到丈夫离开前说的话,到底没逼着他回去。
  到了门口,庄头带着护卫们守着,一个个都手持长棍,看着倒是还有几分架势。
  沈盼晴一看就皱眉:“是京城方向。”
  “会不会是派去打听的人回来了?”赵云安问道。
  沈盼晴摇头:“不是,马蹄声不对。”
  “少爷,有两匹马。”常顺忽然道。
  一听这话,沈盼晴都愣了一下,忍不住多看了眼那不起眼的小厮:“你竟能听出来?”
  常顺嘿嘿一笑。
  这小厮了不得,留在赵家当个书僮也太过浪费了,沈盼晴忍不住这么想。
  赵云安倒是松了口气:“不管是谁,只有两匹马倒是不怕。”
  沈盼晴整个人也放松了一些。
  很快,两匹马的身影便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赵云安抬头看去,脸色却是微微一沉:“是白家兄妹。”
  “白家人?!”
  沈盼晴刚松的那口气又被提了起来,眼底的戒备更甚。
  那两匹马却在不远处停了下来,其中一人翻身下马,正是白慕晨:“故人来访,请七少爷出来一聚。”
  沈盼晴一把按住弟弟:“别去。”
  昨晚京城生乱,今天白家人上门,怎么看都带着几分古怪,谁知道他们想做什么,指不定要掳走七弟做借口。
  白慕晨见房门紧闭,心知他们必定认出了自己身份,又喊道:“在下并无恶意,还请七少爷出来一聚。”
  他想了想,扔掉了佩刀,又往前了几步。
  沈盼晴握紧手中佩剑:“莫非昨晚胜负已分,是三皇子赢了?”
  “少爷,他身上有血。”常顺道。
  沈盼晴定睛一看,果然在他衣裳上看见零星的血星,她眼神一沉:“要不然先把人拿下再说?”
  赵云安却忽然道:“三嫂,让我出去看看。”
  白家与他并无纠葛,只有船上那几日相处,赵云安那时候对白家戒备,可现在想起来,白家兄妹的态度奇怪,却并无恶意。
  甚至,他在白慕晨的身上,看到了如父如兄那般的眼神。
  “不行。”沈盼晴一口回绝,“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二婶还不得哭死,你三哥也饶不了我。”
  “三嫂,你相信我的判断。”
  “再者距离这么近,即使他突然发难,你也来得及救人。”
  “再不济我带上常顺,这样你能放心了吧?”
  好说歹说,沈盼晴都不放人,甚至还说:“你要说就说,想让他出来,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安儿,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难道你想让二婶担心吗?”
  一句话,成功止住了赵云安的跃跃欲试。
  他也不知道自己方才怎么了,竟觉得应该去见一见白慕晨,可明明他们并无交集。
  白慕晨见门内没有回应,暗处还藏着弓箭手,神色落寞,却也没有强求,他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放在了地上。
  再回头,他骑上骏马,与妹妹一道儿离开。
  白向晚嘲讽道:“你不是说舍得,还来看他做什么?”
  白慕晨沉着脸:“是我们汪家对不起赵兄。”
  “当年汪家大厦将倾,旁人都在落井下石,只有他为了我前后奔走,这么多年来,我对他都心中有愧。”
  白向晚抿了抿嘴角,看着天边说了句:“谁让他那么倒霉,竟是半路死了,若还活着,咱们还能报恩。”
  “人啊,到底是不能跟命争!”
  “幸好,你我也算为他报仇了。”
  白慕晨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此去一别,怕是今生都无缘再见。”
  “行了,别悲春伤秋,这不适合你。”
  白向晚拿起马鞭,一鞭子抽在他那匹骏马上,帮他做了决定。
  很快,马蹄声慢慢消失了。
  沈盼晴奇怪道:“真的走了?”
  常顺侧耳倾听,许久点头道:“已经听不见马蹄声了。”
  沈盼晴松懈下来,随即皱着眉头:“他们俩到底来做什么了?京城又是什么情况?”
  趁着这时候,马贵溜出去将东西捡了回来:“少爷,是一本书。”
  “什么书?”
  沈盼晴凑过去一看,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他从哪儿来的,为何给你?”
  赵云安迅速的将书藏在了怀中,看了眼周围。
  沈盼晴立刻反应过来,皱眉道:“大老远的给你送一本三字经,到底什么意思。”
  “谁知道。”
  那放在他胸口的书本,就像是熨斗一样,烫得他的心口发疼。
  叔嫂两个对视一眼,都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回头再说,两人的眼底很有默契,将这件事直接揭了过去。
  赵云安后知后觉的想起来,这个时辰城门都还未打开,那么白家兄妹到底是怎么离开京城的。
  两人已经走远,谜题却留下了。
  一直等到天色濛濛亮,赵云安与沈盼晴才终于等到了报信的人。
  看着那熟悉的面孔,两人不约而同的松口气。
  但等那人下马禀告,赵云安心底还是升起几分荒谬感。
  “大皇子逼宫造反,失败后伏诛,三皇子被当场射杀,禄亲王与太后牵连其中,已经自裁谢罪。”
  沈盼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皇子逼宫不出所料,可禄亲王跟太后自裁谢罪,这怎么可能?
  而在这一场大乱之中,沈家与赵家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她忍不住又问了一遍:“你确定没听错吗?”
  “三爷让小的传话,小的一字不漏。”
  “三爷还说,京城里乱的很,到处都是乱糟糟的,让夫人们多住几日再回去也不迟。”
  沈盼晴皱了皱眉,又问:“伯府如何,老夫人与大哥二哥怎么样?”
  “伯府只坏了少许几处,修缮一下就好。”
  “老夫人受了惊,不过性命无碍,只需休养。”
  “大爷还在宫中,二爷在老太太身边侍疾。”
  那就是都没大事,沈盼晴松了口气。
  两人将这个消息带到内堂,等得忧心忡忡的众人都松了口气。
  刘氏整个人放松下来,又道:“老夫人受惊病了,我等不孝没能在身边,合该立刻赶回去才是。”
  这次赵云安与沈盼晴都没阻拦。
  庄头很快将马车准备妥当,一行人往京城里去,这一日,进城的搜检越发严格,据说是还有乱党在窜逃。
  赵家的马车顺利过关,无人敢为难,可冷清的街道,烧毁的建筑,以及那地上还未清洗干净的血迹,依旧让人心有余悸。
  就连平日里最为话多的赵月瑶,此刻也冷冷清清,不再开口。
  终于回到永昌伯府,破损的大门,彰显著昨晚的危险。


第64章 内情
  “祖母。”
  赵云安一直牵挂着老太太,等进了如意园,便再也忍不住扑到了赵老太太怀中。
  赵老夫人一把搂住孙儿,瞧他满眼都是担忧,心底暖洋洋的:“安儿回来了,瞧着瘦了些。”
  赵云安靠在她怀中:“我想祖母了,若有下次,祖母还是跟我们一起去泡温泉吧。”
  金氏在旁笑道:“母亲,您不在,我们也没主心骨,那是吃不好睡不香的。”
  赵老夫人只说:“你们年纪都不小了,哪能时时刻刻要我这老太婆跟着,年轻人,都该历练历练胆量才对。”
  她看向几个孙媳妇,满意的笑道:“你们都是好的,别怕,都过去了。”
  临了,又搂住赵瑾和赵妤看了看,见两孩子眼睛都亮晶晶的,显然没受到惊吓,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把孩子留在这儿陪陪我,你们自去收拾屋子吧。”她打断了刘氏欲言又止的话。
  刘氏这才带着媳妇女儿离开。
  人一走,赵云安便问道:“祖母昨晚受了惊吓,要不还是躺着休息吧。”
  赵老夫人摇头道:“那点小乱子算得了什么,不过是熬了一夜,身体有些乏了。”
  她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年幼的时候,别人直接闯进了王府,将她押送到宫内,那时候她吓得惶惶不安,现在却不会了。
  “那才更应该好好休息。”赵云安催促道。
  赵瑾年纪大一些,也学着说:“太奶奶要好好休息。”
  “好好休息。”赵妤还小,说话可有些磕磕碰碰。
  赵老夫人笑了起来,一个个摸了摸脑袋:“都是乖孩子,有你们在,太奶奶不怕也不累。”
  临了又喊人送上茶水点心,哄着赵瑾和赵妤去吃。
  赵云安扶着老太太在塌上躺下,又让丫鬟取了一条毯子,盖在了赵老夫人的膝盖上。
  赵老夫人看着他忙前忙后,忽然想起当年二郎年幼的时候,也是这般乖巧听话的。
  一样的生父早逝,一样的早慧懂事,赵老夫人总能在赵云安的身上,看到小儿子的影子。
  “安儿,别忙来,过来坐下。”
  赵云安便乖顺的坐在了小凳上,顺手拿过一个橘子剥开递给老夫人。
  赵老夫人尝了一口,那橘子是炉火上烤过的,吃着并不冷,甜滋滋的味道渗透到心底。
  “安儿,你父亲的事,如今终于了结了。”
  赵云安手下一用力,捏破了鲜嫩多汁的橘子,橘汁流淌满了一手。
  赵老夫人拉过他的手,拿着帕子一点一点擦拭着。
  “我家安儿是个聪明早慧的孩子,你大伯临走之前与祖母说过,安儿怕是猜测出一二。”
  “祖母知道安儿是好孩子,但是父辈的事情,安儿不必再放在心上。”
  “当年的仇怨,如今都已经了结。”
  “祖母不要安儿过得那么辛苦,只想你这辈子高高兴兴,平平安安,此生足矣。”
  赵云安万万没想到会听见这话,他惊讶的看着赵老夫人。
  后者却依旧低着头,细心的帮他擦拭着手掌上的橘子汁。
  “祖母,父亲他到底为何而死?”
  赵老夫人幽幽叹了口气:“左右不过是阴差阳错,年少轻狂,枉送了一条性命。”
  “这些年祖母也着相了,自己没本事,反倒是怨怪起你大伯来,也不知道伤了他多少次心,如今想来也很是后悔。”
  赵云安脑中蛛丝网再一次清晰起来:“祖母,大皇子逼宫谋反第二日,白家的人曾上门拜访。”
  不出所料,赵老夫人冷冷一笑:“这世上哪里还有什么白家。”
  “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