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62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62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是幼子,家中长辈多有纵容,父亲平日也舍不得打骂教训,又怕自己太骄纵了,以至于七弟不能成材,愧对九泉之下的二叔,方才能狠下心来。”
  皇帝难得放松了一些,连眉头都舒展些许:“你们几个都很出息,赵七用不着那么辛苦,再不济还有朕在,朕可差点认了这义子。”
  赵云衢不知皇帝为何又提起这事儿,只得说:“就怕他太不成器,到处闯祸。”
  皇帝笑了一声:“他这几日可在伯府?”
  要说皇帝不知道赵家人去了温泉庄子,赵云衢必定是不信的。
  但他还是一五一十的回答:“年前家里头接连办了三场婚事,长辈们都累得晕头转向,趁着还未到年底,便带着孩子们去了温泉庄子,打算多住几日休息一番。”
  皇帝淡淡道:“可是很不巧,朕还想见一见那孩子。”
  “陛下,可要传唤进京?”赵云衢心知皇帝真的要见的话,别说在京郊,就算是在云州也得飞回来。
  皇帝摇头笑道:“不必了。”
  “他好不容易去温泉庄子上撒野,若是贸然传召回来,岂不是要怨怪朕多事。”
  “等等吧,等到年底宫中办宴,便让他进宫一趟。”
  赵云衢这才松了口气。
  三皇子祭天仪式准备的热热闹闹,连带着礼部也飞快行动起来。
  赵云衢只觉得这日子如在针尖上跳舞,让人心惊胆战,刘氏那边提了两次,他都只说让他们多住几日。
  可偏偏京城平静无比,就像是一个油锅,上面风平浪静,下头却已经翻腾汹涌。
  在庄子上一连住了十日,就连对朝廷大事不敏感的金氏,也意识到不对劲了。
  她忧心忡忡的拉住儿子问:“安儿,外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说散心,一连住了十多天。”
  再下去,那可直接进腊月了。
  赵云安也不知道,只能安慰:“温泉庄子多好,母亲不是很喜欢吗,多住几日也好。”
  金氏无奈道:“这汤泉一日泡过还好,天天泡着也腻味。”
  “再说了,大嫂和大郎媳妇都在这边,难不成让母亲无操持年底的事情?”
  赵云安便道:“再等等,估计再几日也该回去了。”
  刘氏也这么对卢氏说:“再等就过年了,左右再两三日的功夫。”
  他们不可能在京郊过年,等到了腊月再不回去,那可就太刻意了。
  这一年的冬至日来的很早,在农历二十一日。
  冬至这天,三皇子便要代替天子,代父祭天。
  过了这一日若是无事,刘氏等人便打算回到永昌伯府,此时再准备过年的事情虽急了一些,但也不算太迟。
  农历二十日晚,一场大雪洋洋洒洒的落下,为天地包裹上一层白霜。
  屋子里点着暖炉,这天气躺在被窝里才是享受,赵云安却总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少爷,您怎么了?”马贵回家住了几日,又开始值夜。
  赵云安索性翻身起来。
  “少爷?”
  “我的大氅呢?”
  马贵找出来:“都这个时候了,您这是要去哪儿?”
  赵云安却已经穿戴整齐,披上了大氅,一路到了庄子的最高处。
  谁知他刚到地方,便瞧见一道身影。
  “三嫂?”
  “安儿?”
  沈盼晴从暗处走出来,瞧见是他便皱眉:“这么冷,还正下着雪,你怎么过来了?”
  “三嫂为何也在这里?”
  沈盼晴叹了口气:“我不放心。”
  “马上就到冬至了。”
  赵云安看着天色,临近午夜,天地都是黑濛濛的一片,唯有飘落的雪花带着零星的光点。
  沈盼晴帮他整了整衣服,见他冻得小脸发白,有心想劝他回去,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下。
  在看见赵云安的那一刻,她忽然懂了夫君的话。
  “坐上来喝杯酒暖暖身子吧。”
  沈盼晴指了指那搭建在假山高处的凉亭。
  赵云安喝了一口,身体果然舒坦了许多。
  常顺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个暖炉,直接搬到了凉亭里,里面立刻变得暖和了许多。
  沈盼晴看向京城的方向:“希望一夜安宁。”
  谁知话音落下不久,京城的方向忽然燃起一道道火光来!


第62章 天变
  远处的灯火,在赵云安的眼底明灭不定。
  距离那么远,在温泉庄子上,是完全不可能听见京城动静的,但赵云安却仿佛听见了厮杀的声音,还有那浓郁的血腥味。
  “安儿,我们该回去了。”
  沈盼晴站起身,她竟是显得那么的镇定。
  赵云安点了点头,两人同行,一高一矮的影子落在地上。
  “我会让人叫醒母亲他们,随时做好走的准备,若是……”
  赵云安赞同这一点,但还是安慰道:“此时此刻,城外远比城内安全。”
  温泉庄子的防备力量,自然是不如永昌伯府的,但是同样的,城门关闭之后,城内的乱军想要出来也难。
  再者,温泉庄子四通八达,暗路众多,一旦发现危险,他们便可以顺着暗道离开。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衢要把他们送到庄子上,而不是留在眼皮子底下。
  很快,夜晚寂静一片的温泉庄子,便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来。
  金氏睡前还泡了温泉,很早就睡熟了,这会儿忽然被叫醒脸上便带着几分惊惶。
  一直到看到唯一的儿子,金氏才松了口气,紧紧拉着他不放:“安儿,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京城那边火光冲天,怕是出了乱子。”赵云安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金氏欲言又止。
  刘氏卢氏脸上虽也有担忧,却都还算镇定,显然在此之前都已经有所预感。
  只小刘氏搂紧了赵妤,看了一圈他们的脸色便落泪:“二郎还在伯府,母亲,他不会有事儿吧?”
  刘氏只说:“大郎三郎也在。”
  小刘氏一噎,啜泣道:“可,可刘家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作为出嫁女,刘氏心底也担心的很,可她能怎么办,事发之前,她隐约猜到一些,却绝对不能告诉别人,泄露了口风那是要命的。
  刘氏这会儿倒是不嫌弃娘家长兄无用,这个时候,越是没用的,越是安全。
  “这样的事情谁能料到,赶紧收了你的眼泪,没得让人瞧了心烦。”刘氏喝道。
  小刘氏也不敢再哭,只是搂着赵妤的手越发收紧,生怕他们把自己丢下。
  赵月瑶还算镇定,赵月莹的眼眶也红彤彤的,因为她姨娘也还在伯府,不知祸福。
  可她不敢开口,也不能开口,即使开口也无济于事。
  沈盼晴低声道:“母亲,嫂子,妹妹,不必太担心,我已派人前去查看,若有贼人便会提前来报。”
  小刘氏神色一变:“这里也会有贼人吗?”
  “只是以防万一。”
  等待最是让人焦灼,赵云安不想留在堂屋内听啜泣的声音,索性站在了门口。
  即使是平地上,他依稀也能看见京城那边的火光,可见实在是烧得厉害。
  “少爷,我会保护你的。”常顺见他皱眉,开口道。
  赵云安听了,倒是难得笑了一声:“我不害怕。”
  朝廷动乱事所难免,赵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打算,赵云安并不畏惧。
  后头传来脚步声,一回头,是沈盼晴走出来了。
  她神色沉沉:“安儿,若是有万一,你带着瑾儿先走。”
  赵云安却道:“我们要相信大伯大哥和三哥。”
  “我也相信。”
  沈盼晴抿了抿嘴角,她不止担心夫家,心底还十分担心娘家。
  京城之内,此刻家家户户闭门不出,身处天子脚下的百姓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智慧,他们知道越是这种时候,普通老百姓越是安全。
  而靠近皇城的那两条街,达官显贵的家门口,此刻兵器相撞,喊打喊杀的声音,充斥着鲜血的味道,越来越浓。
  就像刘氏猜测的那样,越是显赫的人家,此刻越是危险,尤其是那些手握重权,能够影响朝堂的人,更是危险重重。
  宫门之内,鲜血洗刷着白玉石。
  原本应该启程去天坛代父祭天的三皇子,此刻正被扣留在皇后宫中。
  皇帝,皇后,太后,连带着三皇子的生母柔嫔都在。
  太后已经垂垂老矣,权利和财富也不能阻挡她变成一个老婆子,这位经历过两次朝廷更迭的老太后,此刻耷拉着眼袋沉默不语。
  她原本应该在自己的寿安宫中,可偏偏事发之时,帝后请她过来,说要一道吃一个家宴,以至于太后与柔嫔都被留下。
  三皇子模样俊朗,成为嫡子后,一改曾经闷不吭声的不起眼。
  他正焦躁的在殿内不停地踱步:“父皇,母后,宫变已到了门口,咱们还得赶紧想想办法。”
  王皇后一直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即使火烧眉毛到眼前也神色不变。
  “皇儿不必着急,倒行逆施畏日晚,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皇子差点没跳脚:“母后,这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
  说完又看向闭目不语的皇帝:“父皇,还请尽快诏令众臣进宫护驾,否则就迟了。”
  皇帝睁开眼,看向太后:“太后可有话说?”
  张太后重重一叹气:“都怪哀家这些年耳目昏聩,一味纵容,竟让他们母子生出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来。”
  “皇帝,你不必顾及哀家,他今日能逼宫,他日便要弑父,定要重重责罚。”
  张太后的话音一落,三皇子眼底闪过喜色。
  大皇子与张贵妃嚣张跋扈多年,靠的便是这位张太后,如今张太后都放弃了他们,只等护驾的人进宫,便是他们葬身之时。
  皇帝意味深长的看向张太后:“太后惯来是兴利除弊的。”
  张太后迎着他的视线,不知怎的心底一慌。
  她连忙掩住异色,连声说道:“皇帝,此事哀家真的不知,若是知道他们母子竟敢胆大包天,哀家早就大义灭亲,免了这场祸害。”
  “寿国公府这些年早就没落了,手中无兵无权,陛下,此事真的是他们母子擅自做主啊。”
  皇帝只是淡淡点头:“有了母后这句话,朕便安心了。”
  张太后心思一松。
  三皇子急忙道:“父皇,当务之急还是要请救兵啊!”
  谁知皇帝眉头紧皱:“谁能想到他们竟敢如此大胆,与那刘衡勾结逼宫造反,禁卫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
  皇帝又道:“前些日子京郊军营出了乱子,京卫所指挥使被派往查看,只怕一时半会儿都不能赶回来。”
  三皇子脸色一白:“定是张贵妃母子设下的奸计,故意将父皇的左膀右臂全部支开。”
  柔嫔一直没存在感,此时也忍不住柔声劝道:“陛下,何不速速派人求援。”
  皇帝叹道:“所查那是吃空饷,怕只怕求援了无音信。”
  在场的人都懂他话里头的意思,吃空饷那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偏偏大皇子在此时逼宫,他若是赢了,指不定还能糊弄过去。
  三皇子惊叫道:“那,那沈家竟敢如此,难不成也想造反。”
  “报——”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马原进来:“陛下,大皇子与张贵妃扣押了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内眷,如今正往这边来。”
  殿内一静。
  皇帝冷笑道:“难道他真敢弑君弑父不成!”
  皇后却道:“陛下,如今看着怕是不能善了,不如先逃出去。”
  “大皇子手下人马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怕是插翅难飞。”
  众人脸色都是一白。
  三皇子更是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出去与皇兄交涉,为父皇赢得时间。”
  “皇儿孝顺。”王皇后含泪夸道。
  “只要父皇能够平安,儿臣便是死了,也是值了。”
  这时候,张太后忽然道:“皇帝,哀家倒是还有一个法子。”
  皇帝转头看向她:“太后请讲。”
  张太后缓缓道来:“哀家还记得先帝登基之时,也曾有过这么一场乱子。”
  “当时大行皇帝睿智,在殿内写下传位诏书,令先帝从暗道潜出求援,因早早有诏书在手,先帝带着十万大军杀回来,这才留有大魏天下。”
  “皇帝,何不效仿大行皇帝之举?”
  皇帝静静的看着她:“太后的意思,是想让朕写下传位诏书,再让三皇儿出宫求援?”
  “正是如此。”
  太后解释道:“等那逆子过来,知道三皇孙已经带着诏书离开,想必也不敢再动陛下一根毫毛,否则大军压境之日,便是他命丧黄泉之时。”
  皇帝沉吟许久,淡淡道:“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虽是黔驴技穷,但也能解一时之急,等到熬过此劫,皇帝再慢慢打算便是。”
  三皇子藏住眼底的激动难耐,跪下便是重重的磕头:“父皇,他日平安,孩儿愿意交出诏书,绝不多留一日。”
  皇帝亲手扶起了他:“好孩子,朕相信你。”
  说罢,终于走到龙案之后,落笔写下了诏书。
  三皇子激动的差点没手抖,死死的盯着诏书上的字。
  皇帝落下最后一笔,皇后便递过玉玺,皇帝落下一个红印。
  “皇儿,朕等你回宫救驾。”
  “孩儿定当不负所托。”三皇子眼底的渴望再也压制不住。
  太后立刻道:“太子,还不快快行动,让宫人护着你从暗道离开,我们都等着你速速归来。”
  三皇子背负着救驾的希望,被几个宫人护送着离开。
  殿内,再一次只剩下皇帝皇后,张太后与柔嫔。
  奇怪的是,帝后紧握着手心惊胆战,柔嫔搀扶着张太后,却不再那么紧张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头喊打喊杀的声音似乎更响亮了,即将到了跟前。
  皇帝忽然开口问道:“母后,这些年儿臣可曾亏待过你?”
  张太后身体一颤,柔嫔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
  “皇帝对哀家,向来是恭顺又加,天底下人都是称赞的。”
  皇帝却凄然一笑:“若是如此,太后为何要如此对朕?”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大皇子与张贵妃所作所为,哀家真的不知啊。”
  皇帝却看向窗外的黑色和火光:“朕年幼丧母,多亏太后庇护才能活下来,最艰难的时候,也是太后您一手扶持,朕才能坐稳皇帝的位置。”
  “太后对朕的恩情,朕一直铭记在心,这些年来,朕也对皇帝疼爱有加。”
  “可朕从未想过,朕把太后当做亲生母亲,在太后心中,朕却只是个早生了几年,却阴差阳错占了皇帝位置的可恨之人。”
  图穷匕见,这对没有血缘的母子之间入紧绷的琴弦,一触即发。
  张太后僵笑着:“皇帝这是说的什么话,哀家怎么听不懂了。”
  皇帝却冷笑道:“太后与禄亲王谋划多年,怎么会不懂。”
  太后脸色微微一变。
  就连一只藏在她身后的柔嫔,也忍不住微微抬头。
  下一刻,她便迎上了皇帝的眼神,那是厌恶中带着憎恨,就像是看世界上最肮脏东西的眼神,刺骨得让她心寒。
  柔嫔身体微微颤抖,她其实容貌很美,只是皇帝喜欢明艳大气,如宸妃那般的大美人,宫中楚楚可人那一挂的便不吃香。
  虽然侥幸生下了三皇子,柔嫔在宫中却像是个隐形人一般。
  能够在宫中活下来,还养活了一位皇子,柔嫔自然不是蠢货,此刻她心底一阵凉意,下意识的打量着皇帝和皇后。
  越看,她便越是心惊肉跳。
  只见这对帝后手握着手,竟有几分稳坐钓鱼船的架势。
  到底是哪里不对,柔嫔脑子飞转的转起来。
  “皇帝,你到底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