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70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70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心底承认,那时候他是有过那个念头的,只是赵老夫人与赵云安都一口回绝,才断了他的心思。
  刚刚荣升为国舅爷的刘大人,如今穿着崭新的朝服,很有几分意气风发。
  他自认才高八斗,如今小舅子当了皇帝,妹妹是皇后,外甥是太子,那被提拔不是早晚的事情。
  当年妹妹嫁到永昌伯府的时候,刘大人还觉得亲爹不会选女婿,那时候的永昌伯府不过是个空壳子,倒还不如刘家。
  哪知道风水轮流转,如今的皇帝让刘家仰望不及。
  刘国舅虽然瞧不起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人,可心底也隐隐约约期盼着。
  此时此刻,他高抬下巴,清高自持,很有几分装腔作势。
  但刘国舅绝对不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穿这一身朝服。
  年后第一个大朝会,刘国舅还未将新朝服穿得热乎,便被亲外甥弹劾了一本。
  “儿臣要弹劾国舅刘衡御下不严,纵子行凶,侵占良田,罪加一等。”
  赵云安站在队列之中,抬头一看,便能瞧见刘大人突然惨白一片的脸孔。
  只见他面露不敢置信,哆哆嗦嗦的跪下来:“陛下,微臣,微臣实在是不知啊。”
  “太子,臣可是你亲舅舅,你可不能听信谣言,信口雌黄。”
  赵云安微微挑眉,心底叹息一声。
  年前皇帝与太子并未发难,赵云安便猜到会放到年后,这位刘国舅便成了年后被杀的第一只鸡。
  皇帝猛地扔下奏折:“人证无证俱在,你身为朝廷命官,却不辨是非,身为一家之主,却纵容糊涂,如今事发却还要狡辩,该当何罪?”
  刘国舅扫过那奏折,顿时脸色大变。
  他没想到家里几个儿子竟如此大胆,忙喊冤:“陛下,太子,这些都是下人自作主张,下官只是被人蒙蔽。”
  “偏听偏信,识人不明,如此糊涂怎能担起朝堂重任。”
  皇帝冷声喝道:“来人,脱去他的朝服,收押天牢,查明真相后再行处置。”
  “皇上,微臣冤枉啊。”
  “太子,饶了臣这一次吧,微臣一定会好好约束下人,绝对不敢再犯。”
  “请陛下饶命。”
  刘大人一边求饶,一边看向太子与三皇子,刚要开口,却想起弹劾自己的正是太子,一时心中悲凉万分。
  他却不知道,正因为弹劾的人是太子,他的罪名才只是纵容下人,识人不明,最后也不会丢掉性命。
  没有被堵住嘴,即使被拖出去好远,刘大人哀嚎哭喊的声音依旧传来,吓得朝中不少大臣瑟瑟发抖。
  不少人心中有鬼,原以为皇帝对着国舅会有所宽容,谁想到直接被脱了官袍。
  杀鸡儆猴,他们此刻就如同一群被吓得老实的猴子,一个个胆战心惊。
  皇帝冷哼喝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勿论他人。”
  “诸爱卿需管束家里,若再有人与民争利,一律当罪。”
  他站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前,冷眼扫视群臣,若不是为朝堂安稳,他恨不得将其中蛀虫一扫而空。
  不过没关系,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料理他们,还大魏朗朗晴空。
  “陛下英明。”众大臣低头行礼。
  也有心系百姓的大臣,此刻眼底是熊熊火光,看着皇帝与太子满是热切。
  就像是站在第一排的程青松,李骏登基之后,即使是太上皇禅位,他心底也依旧对皇帝的正统报以怀疑。
  可是这一刻,程青松忽然觉得是否正统也并非那么重要,至少如今皇帝的心目中,是真的有百姓。
  皇帝与太子要的,正是这样的效果。
  退朝之后,赵云安顺着人群离开宫廷。
  这时候便有人过来打听:“永昌公,没想到今年第一个大朝会,圣人便生了那么大的气,还发落了国舅公,您瞧着稳如泰山,莫非早已知情?”
  赵云安只淡淡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刘国舅御下不严,才有今日祸害,我等合该约束亲旧,不可步他后尘。”
  官员眉头微动,还想再说什么,却见赵云安急匆匆的走了。
  “荀大人,永昌公可跟你透露了什么?”
  荀大人淡淡道:“永昌公虽然年幼,但是个滴水不漏的,能跟我透露什么。”
  “倒是卢大人瞧着容光焕发,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被拦住的卢大人哈哈一笑,朗声道:“诸位难道不知吗,年初国宴上,陛下赏赐给太子一面神镜,能将人照的分毫毕现,乃是用神仙手段铸就。”
  “卢大人说的莫非是月华镜鉴?”
  “正是月宫镜鉴。”
  一提起这镜子,周围倒是围拢不少人,人群中一位大人笑着说道:“本官有幸用了用那镜子,与寻常铜镜截然不同,确实是巧夺天工。”
  机灵的连忙问:“卢大人提起月华镜鉴,莫非?”
  卢大人盈盈一笑:“琉璃坊近日打造了三面镜鉴,一面比一面华美,圣人无意独占,正欲出售。”
  一听这话,众人都是哗然。


第153章 国库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
  上元节这一日,惯来是京城最热闹的日子,街头巷间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就连平日里住在深闺的夫人姑娘们,也能出门赏灯游玩。
  而新帝登基第一年的上元节,京城不见冷清,反倒是比往年更加热闹。
  京城第一楼仙鹤楼中,早早的飘扬起悠然自得的音乐,吹拉弹唱不停,对比外头的热闹场景,反倒是凸显出几分高雅之意。
  酒楼中央被腾空,铺上了厚厚的地毯,中间摆放着一张黑木桌子,上盖青色绸缎,显得分外的华贵。
  未到晌午,周围一排排的位置上便坐满了人,众人对视一眼,都是同朝为官的熟面孔。
  “卢大人,今日您也来了?”
  卢大人面带微笑,拱手道:“荀大人安好。”
  “没想到短短几日,这镜鉴拍卖会就闹出这般大动静来。”
  荀大人意有所指道:“陛下这位大侄儿可真是有本事。”
  卢大人像是听不懂他的话,笑着说道:“诸位大人不是都想看看那镜鉴,赵大人如此这般,也是为了一视同仁。”
  荀大人见他说话滴水不漏,挑眉笑道:“这背后也少不得圣人和太子的支持吧?”
  卢大人转头看向他:“荀大人,您既然来都来了,那咱们就安安心心等着拍卖会开始,若有心买下镜鉴,那就买,若无心,看个热闹稀奇也是好的。”
  荀大人一听,便笑着不说话了。
  自打大朝会那一日,皇帝怒气冲冲的发作了刘国舅,直接革除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家吃自己。
  刘家一众人但凡有罪的,都按律法处罚,其中罪责最终的一位刘家子弟,竟是被直接发配边疆,可谓十分严厉。
  但是同时,卢大人放出镜鉴的消息,也引来无数目光。
  谁不想看看鬼斧神工,能将人照的分毫毕现,听说这镜子照多了,还有青春永驻的效果。
  一时间民间传言无数,都对着镜鉴充满了好奇。
  赵云安趁热打铁,所谓青春永驻的效果,镜子自然是没有的,但若是众人以为有,那也没什么不好,能够大大的提升镜鉴价格。
  这也不算骗人。
  毕竟镜子照多了,知道自己长得怎么样,能够针对性的保养,指不定确实能老得慢一些。
  赵云安此刻正在二楼的包厢内,撩开帘子往下看,大厅里已经热闹一片。
  除了收到请帖,前来赴宴的达官显贵,也有听说了消息,自行赶来的富裕商户。
  “人还不少。”三皇子李云平也听说了拍卖会,早早的赶来看热闹。
  赵云安扫了一圈,心底稍安:“多亏陛下的大力支持,否则朝中大臣不会给这个面子。”
  他心知肚明,要不是皇帝支持,下头那些大人没一个会给他薄面。
  李云平笑着问道:“七弟,你统共才准备了三面镜鉴,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物以稀为贵。”赵云安既然打算将镜子作为“珍品”来出售,自然是要严格控制产量。
  李云平点了点头,又问道:“这镜子真的可以让容颜永驻吗?”
  一听这话,赵云安就笑了:“若是如此的话,咱们全家都能青春永驻了。”
  李云平自己想想也觉得可笑:“哎,你说这人可真奇怪,脑子明知道是谣言,偏偏听了心底痒痒,总想着试一试。”
  “三嫂喜欢的话,我可以让琉璃坊制作一批上贡。”
  虽然产量不能泛滥,但上贡是没问题的,毕竟皇室原本就该拥有最好的。
  李云平连忙摇头:“还是算了,你三嫂照过镜子后就说太清晰了,每天看一眼总觉得脸上哪儿哪儿不好,一天下来就忙着收拾模样了。”
  蓦然,随着一声铜锣声,音乐戛然而止。
  “开始了。”赵云安招呼三哥到窗边一起看。
  身份贵重的,此刻正坐在包厢之内,除了卢大人这般想着国库收入,自己坚持坐在大厅的,其余位高权重者还是更喜欢高人一等。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齐刷刷朝着中间的桌子看去。
  此刻有八名身穿绫罗绸缎的美貌少女,伸手抬着一个木架子上前来,只见她们容颜姣好,身姿轻盈,宛若仙女。
  可周围众人的目光,却落到那木架子上无法挪开。
  仙鹤楼掌柜矜持的微笑,上前喊道:“诸位客观久等了,今日镜鉴拍卖会正式开始,小的也不多说废话,这天宫镜鉴在此,诸位可上前近看。”
  说完这话,他伸手一拉,将那木架子上的绸缎扯下来。
  光可鉴人的镜鉴显露出来,这是赵云安特意下令铸造的等身镜,与在宫宴上的手持镜截然不同,却能带来更大的震撼力。
  在场众人都觉得眼前一亮,再定睛一看,摆在少女中间的那面镜鉴,竟是如此的清晰。
  坐在前排的想靠近一些,坐在后面的往前挤。
  “真的是分毫毕现,这,这果然是神仙手段。”
  “不知能看见近处的,连远处的也照得清清楚楚,这莫不是神仙手中的照妖镜。”
  “呸,什么照妖镜,这是青春永驻镜,听说每日照一照,脸上的褶子都能少一些。”
  等身镜够大,够亮,尤其是在周围的阳光和灯光照射下,整一个闪闪发光。
  用来当镜架的木框,也是工部老工匠精心打造雕刻出来的,依旧是月宫图,桂花树、月兔、嫦娥都是栩栩如生。
  上头还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将整一面镜子更衬托的梦幻一般,华贵非常。
  “一千两银子。”
  忽然人群中有人大声喊道。
  话音未落,前头便有人嗤笑:“一千两就想带走月宫镜,痴人做梦,我出一万两。”
  竟是直接翻了十倍,显然是志在必得。
  卢大人还在近前看那镜子,却被身后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抬头,这就一万两了?
  他再转头看向镜子,这哪里是镜子,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能卖出一万两高价的话,卖他个一百面镜子,国库岂不是就有钱了。
  卢大人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竞价的声音却越来越响。
  “我出一万五千两!”
  “我出二万两。”
  “三万两——”
  楼上,李云平听着报价的声音,忍不住咋舌:“今日我才知道,这些当官都这么有钱。”
  再一想当初漳州府抄家,抄出来的银子让太上皇造了摘星阁,还勉强维持了两年国库,可见有钱的人是真有钱。
  李云平愤愤道:“百姓们吃糠喝稀,他们都是膘肥体壮。”
  赵云安说了句公道话:“家中有银子的贵族世家,也不一定都是多行不义,只是占据高位,一年年积攒下来的银钱就不是小数目。”
  且看刘家就知道了,皇帝皇后上位才多久,他们靠着皇后的权势,收敛的财富就不是小数目。
  说到底,权利动人心。
  “一万两——黄金!”
  掷地有声的声音,将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压了下去。
  众人面面相觑,就连卢大人都惊讶不已,一万两黄金,那可就是十万两白银。
  他忍不住抬头去看是哪家的败家子,竟有如此的大手笔。
  等看清楚来人后,卢大人眉头微皱,那并不是哪位大人,而是皇商郑家。
  李云平也下意识问:“那是谁,竟有这般手笔。”
  “那是郑家。”赵云安解释道,“天底下最赚钱的是盐引,太上皇在位期间,郑家便占据了大魏大半盐引。”
  “原来是个盐贩子,怪不得这么有钱。”
  李云平忽然问道:“他背后是哪家?”
  赵云安脸色淡了下来:“不只是一家,郑家很会专营,当初我晋升永昌公,府中便收过郑家送来的厚礼。”
  李云平眯了眯眼睛:“听起来可很是了不得。”
  最了不得的是,这郑家居然敢出头,拿一万两黄金来拍卖这块镜子,总不可能只是为了炫耀。
  赵云安又说道:“郑家做事还算规矩,没什么明显的把柄。”
  “那就更了不得了。”李云平可不信这么大的皇商家族,能本本分分。
  一万两黄金的价格,直接震慑住所有人,后头再也没有了报价的声音。
  掌柜的眉笑颜开:“恭喜这位老爷,月宫镜鉴在手,将来定能飞黄腾达。”
  郑家的少爷也不过二十出头,力压众人拔得头筹,很有几分意气风发。
  他却并未看见下座众人复杂的眼神。
  有了这第一面镜鉴热卖打底,等搬出第二面,第三面镜鉴,还未等掌柜的喊开始,下头就开始竞价。
  最后自然是价高者得,虽然第二面第三面并未能拍出第一面的高价,但每一面都价值不菲。
  卢大人这会儿眉开眼笑,暗道新帝这大侄儿可真是个财神爷。
  楼上,李云平也是咋舌:“如此一来,国库有了银子,父皇也能松口气了。”
  实在是春耕在即,国库空虚,许多事情都没办法做,让皇帝愁白了头发。
  赵云安却说:“等身镜暂时只卖这三面,要确保他的稀缺性,但是手把小镜还能继续卖,除此之外琉璃坊还打造了不少摆件和首饰。”
  “那些卖不出如此高价,但毕竟都是琉璃制造,价格也不会太低,积少成多。”
  李云平拍着他的肩头笑道:“还是七弟你有办法,你说你这脑子莫非真的被神仙点化过?”
  赵云安却说:“古书中有记载,他国商贩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上曰:此乃上界至宝。”
  “弟弟我只是爱看书,喜欢奇淫技巧,不过若没有大伯的鼎力支持,我也没办法付诸行动。”
  李云平哈哈笑道:“那么多读书人,可真正能铸就五色琉璃的,也只有我七弟一人。”
  今日能卖出这样的高价,赵云安心底也是大大松了口气。
  要知道工部前前后后忙了这么久,若是再不拿出银钱来,卢大人便要追上门了。
  如今一切上道,赵云安心底放松,还拉着李云平去他的新宅子看了看。
  皇帝对于唯二的儿子,自然很是大方,三皇子府位置极好,更难得的是距离永昌公府不远。
  赵云安逛了一圈就评价道:“花园子都是收拾齐整的,搬进来就能住人,唯一的缺点是略小了一些。”
  面积还不如永昌公府。
  李云平倒是笑道:“我们一共三个主子,这么大也够了,再者从后门出去,走一刻钟就到永昌公府,你三嫂带孩子串门也便宜。”
  “三哥什么时候搬过来,到时候弟弟请假帮忙。”赵云安笑道。
  一提这话,李云平就叹气:“原本父皇都答应了,偏偏母后说年前搬家不吉利,要放到年后。”
  “如今到了年后,她又挑三拣四,不是这天日子不好,就是那天天气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