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昌伯府的孩子,都是到了五岁才能读书。
金氏便道:“不去私塾,咱自己教也行。”
说完,便兴冲冲的找出启蒙书来,这些还是以前的赵二郎留下的。
金氏兴致勃勃的翻开一夜,对着儿子念:“人之初……”
卡嚓——这个桃子真甜。
“性本善……”
嗷呜,李子也好吃。
“性相近,□□……”
啊呸,这个梅子也太酸了,得蘸酸梅粉,还是桃子嘴甜,再吃一口。
金氏在旁边念得唾沫横飞,赵云安盘腿坐着,将自己的小点心吃的七七八八。
吃饱了,赵云安就往后一趟,翘起小脚脚看风景,至于亲娘的念叨,比催眠曲的效果都要好。
“呼呼呼——”
均匀的小呼噜声响起,金氏终于忍不住了,愤愤放下了书:“臭小子,吃饭的时候最精神,吃完就睡,也不怕变成小猪仔。”
说着故意捏住他的小鼻子:“安儿快醒醒,跟着娘一起念。”
“人之初……”
“我不。”
“人……”
“我不。”
“跟着娘一起念。”
“我不。”
“念书。”
“吃饭。”
“念——书——”
“吃饭,吃饭,吃饭饭。”
“睡觉,睡觉,睡觉觉。”
“玩,出去玩,一直玩。”
白嬷嬷在旁边笑:“夫人,少爷还小呢,这么点大能懂什么。”
金氏却说:“可我听人说,高门大户的少爷们,都是从能说话就读书,所以才显得比普通人都厉害。”
“夫人听谁说的?”白嬷嬷问道。
金氏低声道:“大嫂的娘家嫂子,刘夫人。”
“我想着刘家是清流门第,诗书世家,三少爷都在刘家族学读书,她说的肯定没错吧?而且大少爷跟三少爷,不都是从能说话就开始读书吗?”
白嬷嬷皱了皱眉,提醒道:“那也不是读书,只是磨磨耳朵。”
“那我也经常读一读,让安儿磨耳朵。”金氏笑眯眯的说,“虽然我的学识不如大嫂,可三字经总是会的,可不能让安儿比哥哥们差了。”
珍珠走进来,提醒道:“夫人,可不能都信了那刘夫人。”
“周岁宴那会儿,前头只送了一块银锁,说什么永昌伯府不大办,怕送厚礼不方便。”
“结果等圣人走后,又巴巴的送了厚礼过来,真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连白嬷嬷也评价道:“咱们伯夫人是个面面俱到,八面玲珑的性子,最贤惠不过,谁想到刘家夫人大有不如。”
金氏心底也这么想,却还是交待:“这话屋子里说说便罢了,出了屋子可千万别提。”
“那是自然。”
“刘夫人好不好我不知道,但刘氏族学在京城也是有名的。”金氏心底很是羡慕。
几个人达成了默契,但金氏还是孜孜不倦的给儿子读书。
赵云安该吃吃,该睡睡,有时候睡梦中伴随着的,都是金氏的读书声。
金氏这么努力,弄得他都不好意思躺平了,连着几日,都少吃了一颗枣子。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金氏不得不承认,她家宝贝儿子,对读书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金氏忍不住拉着白嬷嬷抱怨:“嬷嬷,你说这可怎么办,抓阄那日我就看出来了,除了吃的,安儿是对什么都没兴趣。”
“好好的书,都熏成肉味了,他一眼都不看。”
“我日日念三字经,他倒好,睡得比谁都香,全当了耳旁风。”
相处时间久了,白嬷嬷也知道金氏的性子,顺着她的话安慰。
“少爷还小,夫人念书,原本也只是让他磨耳朵,别的何须强求。”
金氏回过神来:“哎,也是,他才两岁,总不能让他听了就能背,那不成神童了。”
这么一想,她倒是又打起精神来。
赵云安无奈,只能随她去。
读的多了,金氏倒也觉得有趣,毕竟她整日闲着,说是读给儿子听,也是自己打发时间。
偶尔金氏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得请教白嬷嬷,临了读累了,就让白嬷嬷接着读。
赵云安见她也不着急上火了,自得其乐,心底很是高兴。
毕竟亲娘开始读书找乐子,总比闲着没事逗他找乐子好。
赵云安又往嘴巴里塞了一块小点心,他吃他的,她念她的,配合默契,简直完美。
谁知有一日,赵云安坐在地上玩转陀螺,金氏靠在塌上读书。
过了周岁,赵云安的手脚就利索起来,玩陀螺的时候一抽一个准,转起来能持续很久。
抽完一下,赵云安就喜欢站在旁边看,一直等到陀螺快停止,才会继续下一鞭。
正当这时候,金氏念道:“夏传子,得天下。四百年,最长久。”
赵云安脑子转的比陀螺还要快,下意识纠正道:“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啪叽——
又是一鞭子,陀螺再一次快速转动起来。
屋内却显得那么安静,赵云安猛地抬头,就迎上了金氏与丫鬟们震惊而欢喜的眼神。
糟了!
赵云安心底大喊。
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金氏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脑门,连鞋都顾不得穿,三两步跨到孩子身边:“安儿,你方才说了什么?”
赵云安暗道不妙,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一屁股坐下来继续戳陀螺玩。
金氏这回却不放过他,蹲下来捧住他的脸:“安儿乖,再跟娘一起念——夏传子……”
“不记得,不记得。”赵云安坚持道。
小胖脸蛋在金氏的手中都变了形,衬得那双大眼睛分外的委屈。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乐意念书了?”金氏十分无奈。
“难道刚才是我的错觉,你们可听见了?”
珍珠翠玉自然也听见了,这会儿纷纷开口:“夫人,奴婢也听见了。”
白嬷嬷更是说:“都说贵人语迟,这话可不正应在咱七少爷身上。”
赵云安苦恼的拖住下巴,他刚才怎么就疏忽大意露了馅。
金氏也不求赵云安再念一遍了,抱起来狠狠亲了一口:“乖儿子,就说你爹那么聪明,娘也不傻,我生的儿子铁定是个聪明蛋儿。”
亲娘,你真的误会了。
赵云安木然的抹去口水,坚定道:“不聪明。”
“聪明,怎么可能不聪明,我家安儿最聪明。”金氏一边哄他,转头就说,“走,咱们去见老太太。”
“我不去。”赵云安喊道,想也知道金氏这会儿过去要干什么。
金氏笑嘻嘻的往他手里头塞了一块小点心,抱着就走:“好好好,娘带你去院子里散散步。”
这一散步,就直接到了如意园。
赵老夫人正在念经,听见金氏来了也是奇怪:“怎么这个点来了?”
她这个小儿媳妇,向来是有些怕她,除了日常请安,少有主动冒头的时候。
金氏这会儿哪儿还有怕,心底满是高兴,抱着赵云安走进来就喊。
“母亲,安儿往日不显,竟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赵老夫人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
金氏又把才才的事情细细说来,临了推了推孩子:“安儿,快背给祖母听听。”
赵云安自然不会配合,往那边一坐,慢条斯理的啃点心。
赵老夫人心底狐疑,这金氏是不是见识短浅,以至于拿这开玩笑争脸面。
她往金氏身后的白嬷嬷看去,却见她面上也带着几分喜色:“老太太,方才二夫人在屋内念书,原本没想着启蒙,只是给少爷磨磨耳朵。”
“谁知念到一出错漏,七少爷在旁玩陀螺呢,一下子就给指出来了。”
珍珠翠玉也道:“奴婢们也都听见了,七少爷口齿清晰,背的可好了。”
这话让赵老夫人很是心惊,忍不住细细打量起这孩子来。
赵云安满周岁后就能开口说话了,只是不知为何,平日里并不爱张嘴,总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偶尔赵老夫人瞧着,心底狐疑是不是金氏太蠢,以至于生的儿子也不灵光。
谁知今日闹出这一出。
“安儿,你是不是能背书,被给祖母听听?”
赵云安心底叹气,一失足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想了想就摇头:“祖母,我不想背书。”
“你这孩子。”金氏着急了。
赵老夫人倒是好脾气,又问:“是不想,还是不能?”
赵云安就道:“我不爱读书,母亲念得我头疼。”
金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很想翻过儿子,对着他的屁股就来一顿,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疼。
几句简单的对答,赵老夫人倒是信了金氏等人的话,毕竟普通的孩子,这还没到三周岁,说话哪能这般伶俐。
“看来安儿往日不爱说话,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赵老夫人笑道:“可见安儿还这么小,便是极有主意的。”
“明明会说话偏不说,明明会背书偏不背,一点都不听话。”偏偏还这么小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的,金氏无奈。
赵老夫人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忽然感慨道:“弛儿年幼时也是这样,一直不爱说话,等他能说话,当时便能背诗了。”
想起早逝的幼子,赵老夫人心底一时不是滋味,情深不寿,早慧易夭。
赵老夫人伸手想抱起孩子,谁知一用力,竟是差点没闪了腰。
“老夫人,还是奴婢来吧。”柳心抓住机会道。
“祖母,您没事吧?”赵云安努力收了收肚子,“是安儿太重了。”
赵云安曾听身边伺候的丫鬟说,他这小身板的份量,比家里头其他三个少爷小时候都沉,压手的很。
为此,赵云安现在也不大爱让人抱。
“祖母没事,安儿不重。”见孩子吓到后,第一时间反倒是关心自己,赵老夫人心底也是熨烫的很。
“安儿别担心。”赵老夫人扶了扶腰,摇头道:“是祖母老了。”
“祖母不老。”以现代人的年纪,赵老夫人确实不老,但赵云安抬头看她,却发现老夫人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金氏忙道:“母亲哪里会老,是这臭小子太沉了,平日里我都抱不动,抱着走几步都要急喘气。”
赵云安只觉得嘴巴里头的点心都不香了,吃是你们要我吃,现在又嫌弃我太胖。
赵老夫人倒不介意,反倒是夸道:“胖点才好,胖点健康。”
“安儿多吃些,祖母就爱看安儿胖嘟嘟的模样。”
又对金氏说:“孩子不乐意读书也不必逼他,左右还小,他上头又有三个哥哥,不指望他光耀门楣。”
金氏顿时皱眉,又不好说什么。
赵云安一听,立刻点头赞同:“祖母最好。”
亲娘勒,他还不到三岁,想努力也没到时候。
赵老夫人被逗笑了:“不让你读书就好了?”
“嗯,读书不好,吃和玩才好。”赵云安表示同意。
金氏在旁边气得抓帕子,又不敢当着婆婆的面教训儿子,只能狠狠瞪他。
赵云安才不怕,靠在赵老夫人怀中继续吃。
赵老夫人刮了刮他的小鼻子,笑道:“那安儿就好吃好喝的健康长大,左右有祖母和你大伯在,不会让你受委屈。”
赵云安十分认可的点头:“谢谢祖母,谢谢大伯。”
认真道谢的小模样,让赵老夫人疼的不行,搂着又是心肝宝贝的喊。
在如意园待了一会儿,金氏就忙不迭的带着孩子离开了。
张嬷嬷送他们离开,回来便道:“老太太方才那么说,二夫人听了,心底怕是会多想。”
赵老夫人只是叹气:“她哪里知道永昌伯府的艰难,安儿跟他爹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如今又这么聪明,我真怕……”
张嬷嬷见她忧思不停,劝道:“七少爷才几岁,十多年后的事情谁猜得准,要我说七少爷定是多福多寿的,不然怎么会连陛下都喜欢。”
“陛下……”赵老夫人眼底流露出复杂,也许有几分希冀,很快自己又打消了。
“天家薄情,陛下口口声声说与安儿投缘,这两年也赏赐不断,可你瞧伯府可有起色?若论亲缘,大郎还是他外甥。”
张嬷嬷张了张嘴,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解。
赵老夫人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谈。
另一头,金氏冷着脸,带着孩子回到了椒兰院。
赵云安哪能不知道亲娘的愤怒,进了院子就想跑,却被一声冷喝。
“赵云安,你站住。”
“站墙角去,站直了!”
“手抓耳朵,不许动!”
赵云安见亲娘气得脸都红了,不敢再招惹她,乖乖的捏着耳朵站在了墙根,一副我很乖的可怜模样。
白嬷嬷见金氏发怒,忙劝道:“二夫人别生气,七少爷还小呢,他哪里知道读书的好处,只道读书累和苦,这样点大的孩子,光想着吃和玩才正常。”
“是啊,咱七少爷这般聪明,夫人该高兴才是。”
“我看他就是太聪明了。”
金氏却不理,指着他说:“嬷嬷你瞧瞧,平日喊他读书就装聋作哑,我还以为他年纪小不懂事儿,谁知臭小子心里头明白的很,就知道糊弄我。”
越想越生气,金氏眼睛一酸,声音都带着哭腔:“自打他出生,我哪样不是宠着惯着,生怕他不顺心,他倒好,根本没把我这个亲娘当一回事儿。”
“等他长大不学无术,外人便又要骂我出生商户,不知教导儿子上进。”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他送去如意园,也省得现在伤心。”
珍珠翠玉见金氏直接哭上了,连忙纷纷来劝。
“夫人可别钻牛角尖,哪至于如此。”
金氏哭道:“怎么就不至于了。”
哭着捂着眼睛,又悄悄掐了一下珍珠。
珍珠会意,忙道:“夫人,咱七少爷最孝顺,也就是现在小不懂事,等长大了肯定知道上进,不会让夫人被外人笑话。”
“现在就不听话,长大了还能指望他。”金氏又道。
赵云安也有些吓到,他没想到这事儿对金氏打击这么大,眼看亲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赵云安顿时也坐立难安起来。
以前只想着吃喝躺平,毕竟从出生起,赵云安就注定不缺钱花。
如今听了金氏的话,赵云安忍不住也反省起来,他自己躺平快乐了,金氏怕就高兴不起来。
青年寡居,金氏自然是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唯一的儿子身上。
赵云安听着她的哭声,只觉得头皮发麻。
虽说是亲娘,但他内里是个成年人,平日相处,也说不清楚是金氏宠他,还是他宠着亲生母亲。
“娘,你不要哭了。”赵云安一步步蹭过去,伸出小手想给她擦一擦眼泪。
金氏扭过头,冷哼道:“用不着你,这么听你祖母的话,你去给她当儿子吧。”
赵云安一脸囧囧,手足无措。
白嬷嬷忙差珍珠去外头看着,才劝道:“二夫人可别说这样的气话。”
金氏也意识到说错话了,吸了吸鼻子,红着眼睛说:“安儿,你也是永昌伯府嫡出的少爷,合该好好读书上进,不求封侯拜相,但也得撑起门户来。”
“你投胎到我肚子里,是二房的长子嫡出,现在你祖母和大伯疼你,可他们是会老的,等他们老了,走了,你又能靠着谁?”
金氏固然有私心,但一番话却是真心实意为儿子着想:“到时候一分家,你就不再是永昌伯府的少爷了。”
“娘的嫁妆是你的,或许将来不缺银子话,但这世道无权无势,多少银子都是保不住的。”
白嬷嬷皱眉道:“夫人与七少爷说这个,他哪儿能听懂。”
“他能听懂的。”金氏却坚持道。
珍珠也在旁边道:“夫人一番慈母苦心,七少爷虽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