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想到她亲儿子迈着小鸭子步,啪叽一下,直接踩在了《论语》上。
啪叽,金氏的心也被踩碎了。
只见赵云安无视了她内心的呐喊,毫无留恋的继续往前,目标明确。
金氏暗道这样不行,他儿子眼睛看着的分明是那碟子点心。
一个念头闪过金氏的脑袋。
她脚下用力一拐,一拉,厚地毯被扯动,赵云安一个踉跄朝前扑倒。
就这样,扑在书上也能算!
谁知下一刻,赵云安双手扒拉用力拽,竟是险险稳住。
一双手撑住赵云安的小胳膊,将他抱了起来。
第23章 替身梗
皇帝今日穿着常服,很是低调,只是内制的衣袍上绣着暗纹,依旧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他的身份来。
更别提永昌伯正恭恭敬敬的跟在他身后,彰显著皇帝的尊贵。
众人心底都是一惊,还是赵老夫人反应快,起身行礼:“臣妇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周围的夫人小姐这才醒过神来,纷纷行礼。
有几个胆大的,还偷偷抬头打量着皇帝。
只是屋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前来做客的夫人小姐们哪里还敢多话。
皇帝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皇姐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朕今日也是来凑凑热闹。”
皇姐?
在场的人不禁嘀咕,谁不知道赵老夫人嫁入永昌伯爵府后,就不被先帝和太后喜欢,以至于许多年后,作为晚辈的珠玉郡主,一点面子都不肯给。
可偏偏今日圣人亲自登门,还以姐弟相称。
难不成圣人又想起了这位老郡主,想要提拔永昌伯府?
若是如此,永昌伯府怕是要起来了!
赵云安被抱起来的时候已经傻了,压根没想到会杀出皇帝这个程咬金来,现在怎么办,他算抓到了什么,抓到了人难道也算?
他仗着自己还是个孩子,光明正大的打量着皇帝。
一年不见,皇帝又苍老了一些,鬓角的花白更多,眉宇之间的川字深刻,像是总有烦心的事儿。
皇帝也在细细的打量着赵云安,一年不见越看越是喜欢:“这孩子越发敦实了。”
说着还掂量了两下,朗声笑道:“还挺沉。”
赵骏忙道:“陛下,不如让微臣来抱?”
“不用。”皇帝说着,没有坐赵老夫人让出来的首座,而是挑了旁边的位置坐下。
众人又是吃惊,看明白皇帝这是要给赵家做脸。
赵老夫人与赵骏对视一眼,眼底都带着不安。
皇帝却像是对此一无所知,逗弄着孩子,还说:“朕突然拜访,是不是坏了抓阄大礼?”
赵老夫人已经一脸镇定,却也不坐。
笑着说道:“幸亏陛下及时出现,否则我这贪吃的孙儿,怕是一门心思扑着点心盘子去了。”
皇帝一听,哈哈笑道:“你喜欢吃点心吗?”
“喜欢!”赵云安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就喜欢吃喜欢喝喜欢躺平,所以请别折腾这小身板了。
赵老夫人又道:“家里头宠惯了一些,难免有些贪吃贪玩。”
临了又指着那本书:“他母亲怕坏了好意头,还特意将书本熏上了肉味,有辱斯文,哪料得还是没用,反是惹得大家笑话。”
金氏想开口,身边的白嬷嬷扯了扯她衣角,金氏低头抿嘴。
皇帝扫了眼地上的东西,摇头道:“这有什么好笑话的,父母爱子,自然希望有个好兆头。”
“是啊,赵二夫□□拳爱子之心,反让人羡慕。”刘夫人开口道。
皇帝点了点头,亲手抱着孩子走到中间放下。
想了想,他忽然又取下自己的私印,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陛下,这万万不可!”赵骏连忙道。
这可是皇帝的私印,虽不是玉玺,可代表的意义也是非凡,赵云安毕竟只是个孩子,若是不懂事真的拿了,将来怕是有不尽的麻烦。
皇帝却说:“云安也是朕的晚辈,有何不可。”
“云安,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朕给你做主。”
赵骏一颗心都提了起来,一时间想到中宫无子,太后外甥女张贵妃,与皇帝宠爱的宸妃胡别苗头,生怕赵云安这小身板掺和进去,连个渣渣都不剩下。
赵云安自然瞧见了大伯父的苦瓜脸,立刻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没等赵骏明白,赵云安迈出脚步,又蓦的顿住。
我的点心呢,那么大一盘子的点心呢?
原来就在皇帝出现,抱着他坐下的这片刻之间,就有机灵的丫鬟将那碟子点心撤下去了!
赵云安转了一圈,忽然瞧见上首的矮桌上还放着点心。
大概是因为皇帝坐在那里,没有丫鬟有胆子过去撤走。
赵云安立刻做了决定,跌跌撞撞往那边跑。
殊不知这一幕落到皇帝的眼中,就变成了小孩儿转了一圈,终于发现了自己,竟是毫不犹豫朝着他扑过来。
皇帝眼底一热,心底也软乎乎的。
他们才见了两面,不只是他喜欢这孩子,这孩子也喜欢他,甚至在人群之中,不理会亲娘祖母大伯,只粘着他。
皇帝忍不住笑出声来,弯腰下来,再一次一把搂住了孩子。
赵云安:???
还差一步就能抓到的点心,又没了。
皇帝却已经将他抱起来,朗声笑道:“看来云安最喜欢朕,连抓阄也都念着朕。”
金氏死死捏着自己的手心,才没让自己露出痕迹来,他儿子喜欢的哪里是皇帝,分明是香喷喷的点心。
可皇帝已经陷入自己的洗脑包中。
“那日一见这孩子,朕心底就觉得亲近,如今仔细一看,云安这眉眼分明与朕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不愧有李家血脉。”
这下子,赵老夫人的笑容都僵住了。
一个模子印出来?陛下你对自己长啥样没点数吗?
赵云安长得好,大半还是继承了赵家的基因啊!陛下你清醒一点。
皇帝却越说越觉得如此,甚至还让人来看:“你们都过来瞧瞧,云安这眉毛,是不是跟朕的一模一样,又浓又黑,还有这鼻梁,又高又挺,眼睛倒是不大像,但是脸型很像。”
赵骏努力分辨了一下,觉得脸型确实是很像,都一样胖乎乎的。
其他人却没赵家人的清醒,纷纷称赞道。
“方才臣妇还觉得这孩子看着眼熟,如今听圣人一说,才想起来可不是像了圣人。”
“是啊,这鼻子,这眼睛,还有这聪明的样儿,到底是有郡主的血脉。”
“仔细瞧瞧,这孩子还真有陛下的神韵。”
刘夫人也想赶紧说两句,但愣是被人抢了先,挑不出新意来,忽然神来一笔:“怪不得赵七公子什么都不要,只要陛下,指不定把陛下当成了亲爹了。”
这话一说,原本拍马屁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刘夫人瞧见她们一个个面色古怪,还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刘氏却已经摇摇欲坠,心底恨不得缝上嫂子这张嘴,暗道当年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给大哥娶了这么个人。
赵骏也是脸色一变,跪下请罪:“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的脸上倒是并无几分怒意:“永昌伯何必如此,不过是几句玩笑话,当不得真。”
“不过朕与这孩子确实是投缘,听闻皇弟亦是如此,还曾想收为义子?”
赵骏只觉得头皮发麻,忙将地藏菩萨又搬出来讲了一遍。
赵云安见事情越发不可收拾,连忙手指点心:“吃!”
皇帝转身一看,矮桌上正放着一碟子栗子糕。
瞧瞧,屋里头旁人都千百心思,只有这孩子会关心他饿不饿,还让他吃点心,实在是贴心。
心底一阵暖洋洋。
皇帝笑盈盈的拿起一块点心:“好,朕跟你一起吃。”
“来,咱俩一人一半。”
说着,将巴掌大的栗子糕折断,递给赵云安一小半。
赵云安下意识的抓起来咬了一口,大伯,孩儿尽力了。
皇帝年纪大了,胃口也大不如前,但却把大半块栗子糕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还给孩子抹了抹嘴。
赵骏刚刚松了口气,忽然,皇帝开口道:“既然云安抓阄选了朕,不如就……”
第24章 三合一
不如就什么?
赵骏一颗心吊在了半空中,生怕皇帝脑子一抽,跟禄亲王似的要认个义子。
皇帝沉吟半晌:“不如就当他抓了朕的一个允诺。”
赵云安含住手指,惊讶的看向皇帝。
赵骏也愣住了:“陛下,这怕是不妥。”
屋内的夫人们,看向孩子的眼神都带着羡慕,这可是皇帝的允诺,金口玉言,比什么都珍贵。
皇帝含笑抱着孩子,还细心的抽出他的手,拿着帕子擦了擦:“是不是还饿,饿了也不能吃手指头。”
说完,又亲手挑了块栗子饼塞给他。
赵云安举着栗子饼,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皇帝瞧了,还以为他在等自己吃,笑盈盈的分了一半,这次自己的少一些:“好了,剩下的都归你。”
临了看向赵骏:“这孩子是朕晚辈,又与朕十分投缘,抓阄几次三番都想着朕,可见缘定于此,合该由朕来给。”
原本只是戏言,说出口之后,皇帝自己也认了真。
再想到赵云安出生就没了父亲,未满月就屡遭横祸,将来长大后没有父亲庇护,永昌伯自己还有三个儿子,也不一定能顾得上他。
想着想着,皇帝看着啃栗子糕的小孩,像是在看一个小可怜。
“就这样吧。”
皇帝取下腰间的玉佩,直接挂在了孩子的脖子上:“云安,等你长大了,懂事了,就拿着这玉佩来找朕,无论什么要求,只要不违背祖宗礼法,朕都允你。”
赵云安嗷呜一口,差点没噎住。
他歪着头看向皇帝,您老认真的吗?处死了你弟弟行不行?
皇帝哈哈一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发丝很软,将来肯定是个脾气好心软的。
哎,脾气太软容易被欺负,让人担心。
“永昌伯,好好照顾云安,等他长大了就带了来见朕。”
留下这震人心魄的炸弹,皇帝心满意足,飘飘然离开了。
皇帝走了这么一遭,永昌伯府哪里还有办周岁宴的心,最后还是草草收场。
赵老夫人抱过孩子,拿起那玉佩仔细看了看,是块玄玉,五福捧寿的图案,难得双面镂雕的手艺,必定是出自宫中大师之手。
因为常年佩戴,玄玉上被抚摸出了包浆,可见是皇帝常年佩戴赏玩的爱物。
赵老夫人面色不改,交待道:“既然是圣上所赐,暂时供奉在祠堂里,也免得孩子太小,一个不慎磕坏了就不美了。”
金氏忙道:“正该如此。”
赵云安也摆了摆手。
“忙了一天也该累了,你带着安儿回去歇着吧。”赵老夫人交待道。
等金氏刘氏都离开了,赵老夫人才等来赵骏。
赵骏一看她的脸色,就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心,儿子瞧着,圣上是真喜欢小七。”
“只是宠爱太过一些。”赵老夫人叹气道。
赵骏却说:“儿子倒是觉得不一定是坏事,小七姓赵,且年幼,圣人允诺听着吓人,可具体是什么,还不是圣人自己说了算。”
赵老夫人一想也是。
她放下心来:“也好,得了圣人青眼,以后也没有人敢小觑了他。”
另一头,金氏抱着孩子回到椒兰院,也觉得这一日过得心惊肉跳,如同翻江倒海。
金夫人还没走,在这边等着妹妹回来,一见她就喊恭喜:“妹妹,如今大外甥得了圣人的青眼,等他长大了还不得前程似锦,指不定比永昌伯府还要出息。”
金氏心底也高兴,但连忙拦住她:“嫂子别乱说,安儿年幼,怕折了福气。”
“对对对,这事儿咱心底知道就好。”金夫人笑道。
说着又去逗赵云安:“哎呦喂,我家乖乖长得可真好,怪不得圣人见了也喜欢。”
“妹妹,这是你大哥让我捎带进来的,他不好常进内院,你拿着花。”
金氏一看:“怎么又给我送银票,说过了我也不缺这些。”
往日里,见丈夫一心疼妹妹,金夫人心底也很不是滋味,但今日见了皇帝,金夫人哪里还敢有怨言,甚至觉得丈夫说得对,妹妹和外甥都是要有大出息的。
等到将来,金家还不得靠着大外甥提携,多补贴些银子也是正常。
“多亏了伯府照顾,家里头如今生意好,赚的钱也多,倒是妹妹与外甥在伯府,花钱的地方多,拿着手里头也松快一些。”
“这可是舅舅舅妈给的周岁礼,你可不能不收。”
金夫人的态度只是冰山一角。
皇帝亲自登门,还给了孩子一个允诺,这可是前古未闻的奇怪事儿。
外人不知内里,都以为皇帝这是看重永昌伯府,打算重用永昌伯了。
孩子能知道什么,这明摆着是给永昌伯的!
心思灵活的,自以为摸到了皇帝的心思,隔天便打发人登门送礼,都是打着周岁礼的名义。
一时之间,沉寂已久的永昌伯府门前,车水马龙。
别人不知道,永昌伯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般的厚礼他可不敢收下。
甚至就连宫中也传得沸沸扬扬,都说皇帝对永昌伯府的七少爷青眼有加,就连禄亲王也是如此,甚至还想要认作义子。
只可惜那七少爷是个没福气的,因为出生在盂兰盆节,早早的人了地藏菩萨当干亲,如今反倒是不能舍了菩萨再认。
太后宫中
身为太后的亲外甥女,越过中宫皇后生下皇长子的张贵妃,忍不住试探道:“娘娘,臣妾听说,近些时候陛下很是疼爱那赵七。”
太后慢慢喝着茶:“是有这事儿,说瞧着投缘。”
张贵妃抿了抿嘴,故意道:“陛下也真是的,平日里对几位皇子都淡淡的,反倒是看重外臣的子嗣。”
“就连贴身带了许多年的玄玉,也送送给了那赵七,这是不是太抬举他了。”
太后淡淡道:“你既然都知道那是外臣子嗣,还在担心什么?”
“姑姑,我……”张贵妃心底有苦说不出,别人只羡慕她身份高贵,有太后撑腰还生下大皇子,哪里知道皇帝对她极为冷淡。
甚至于连她生下的大皇子,皇帝也并不喜欢,总是苛责。
相比起来,反倒是无子的皇后,和出身低贱的宸妃更得盛宠,连带着二皇子也常压她大皇儿一头。
若不是她有太后作为靠山,恐怕早就被挤得没地儿站了。
太后瞥了她一眼,又说:“你啊,就是日子过得太顺,经不起一点风浪。”
“要哀家说,陛下宠爱赵七,你心底该高兴才是,赵七分的是二皇子的宠,于你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该着急的是宸妃,而不是你。”
张贵妃眼神一亮:“多谢娘娘提醒,那臣妾回去,就让人准备一份厚礼送往永昌伯府。”
“毕竟那孩子,也算是臣妾的晚辈。”
张贵妃心底想着,陛下宠爱赵家的小崽子确实是好,等赵云安年纪稍大一些,直接弄进来给她皇儿当伴读,到时候岂非更美。
别人的礼物,赵骏还能不收,可宫里头送过来的,却由不得他不收。
不只是张贵妃,就连皇后和宸妃,也先后派人送了礼过来,在这把柴火上又添了一把火。
赵骏忙于应付,赵云安也没好到哪儿去。
过了周岁,金氏忽然觉得孩子能开口说话,还得了皇帝喜欢,就该早早的开始启蒙。
永昌伯府的孩子,都是到了五岁才能读书。
金氏便道:“不去私塾,咱自己教也行。”
说完,便兴冲冲的找出启蒙书来,这些还是以前的赵二郎留下的。
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