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43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43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平点头:“虽不全中,但也可作为参考,若能以此布阵,也许还能奇袭成功。”
  顾斌却更加头疼:“若执意出兵,到时候圣上问罪起来,你我都要获罪。”
  “将军心底早有答案。”
  赵云平心底怀疑丁家与永昌伯的失踪脱不开关系,可大敌当前,也绝对不能容忍匈奴人在大魏的国土上肆虐。
  深宫之中,皇帝气色红润,甚至带着一种诡异的亢奋。
  皇后温柔的喂他喝完药,拿起帕子帮他擦干净嘴角,这才说道:“瞧着陛下的气色又好了一些,看来这次丹方对症。”
  皇帝点头道:“朕也觉得这几日精神抖擞,似乎年轻了十岁。”
  皇后笑着说:“陛下身体康健,这才是大魏的福分。”
  皇帝却看了她一眼,问道:“听说这几日太子与丁傲儿很是亲近?”
  皇后点了点头,又说:“太子年幼,傲儿又是个温柔大方的,对他很是照顾,天长日久的,两个人的感情很是不错。”
  哪知道皇帝叹了口气,转头就说:“皇后,你打消这念头吧。”
  皇后脸色一顿。
  皇帝继续道:“丁家的狼子野心,想必你也略知一二,与他们合作那是与虎谋皮。”
  皇后脸色大变,跪下来请罪:“陛下,臣妾绝无此意啊。”
  “你有也不算什么。”皇帝淡淡说道。
  瞧见发妻脸色大变,他拉着皇后起来,又说道:“丁家是留不得的,朕在走之前,一定会为太子扫平障碍,皇后,你且安心。”
  皇后张了张嘴,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看着皇帝苍老却带着诡异红晕的脸颊,她很想问一句,陛下,你会将康亲王和荣亲王也扫平吗,他们才是太子最大的障碍啊!
  皇后最终也没有问出口,因为她心底知道,太子是陛下最疼爱的孩子,可康亲王与荣亲王也是他的孩子。
  即使这些年对这两个孩子充满了失望,可皇帝却一忍再忍,对他们十分宽容。
  从宫殿里离开,皇后的脸色一点一点沉了下来。
  她何尝不知道丁家的厉害,当初逼得皇帝与太后不惜让珠玉郡主下嫁,暂时稳住了丁家。
  这么多年过去,丁家已经成了汪家之后,皇帝的又一块心病。
  皇后站在紫禁城高处往下看,可是同样的,丁家掌握的权柄,却能让她儿子坐稳太子之位,成为未来的皇帝,而不是整日担惊受怕。
  很快,皇后便召见了太医院院正。
  “你老实告诉我,陛下的身体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太医院院正脸色苍白,冷汗不停的往下掉。
  “陛,陛下龙体安康,定能长命百岁。”
  啪嗒。
  皇后直接摔了杯子:“圣人的身体到底如何,你我心知肚明,秦大人,你是想随陛下陪葬,成为皇陵里的一道孤魂,还是与本宫合作,留下全家性命。”
  太医院院正不停的哆嗦着。
  终于,他重重磕了个头:“陛下,陛下他中毒至深,怕是已经药石无灵。”
  “一旦断了丹药,陛下定会药瘾难耐,五脏六腑衰竭而死。”
  “若是持续服药呢?”
  “若是持续服药,那丹毒就会继续累加,迟早都会中毒身亡。”
  皇后虽然早已猜到皇帝的身体情况,此刻依旧是心底一颤。
  太医院院正苦着脸道:“皇后恕罪,并非是微臣不作为,陛下一开始服用丹药的时候,微臣也是劝过拦过的,可陛下执意如此。”
  “等到发现不对,微臣屡次劝说陛下断绝丹药,可陛下就是不听啊。”
  他心底也是暗暗叫苦,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太医,每个病人都比他们身份贵重,他就算是医术高超,皇帝弃之不用,他又有什么办法。
  皇后脸色一冷:“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
  早知道丹药用久了,人真的会死,她拚死也会拦住陛下。
  可陛下如今越发沉迷丹药,甚至在宫中建造了摘星台,皇后也毫无办法。
  想到太子,皇后狠了狠心:“你跟我说实话,陛下到底还有多少日子?”
  “长则数年,短则几月。”
  皇后脸色一沉:“数年是几年,几月又是多少月?”
  “也许是一月两月,也许是一年两年,也要丹药以及陛下的身体。”
  太医院也是使出了浑身的法子,化解丹药的毒性,可耐不住皇帝一天三餐的吃。
  最多才两年。
  两年之后,太子才几岁,即使皇帝能够传位给他,他真的能坐稳皇位吗。
  要知道在他上头,可还有两位早已成年,入朝多年,培养了无数人脉的亲哥哥。
  “本宫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太医院院正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很快,皇后身边最受信任的大宫女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宫廷。
  暗潮涌动,第一个发现不对劲的是赵云衢。
  他早早派人在王家与丁家盯着,很快便注意到这个不寻常。
  赵云衢心底咯登一下,再派人查看,果然发现京城周围有兵力调动。
  凉州军如今被困在北疆,无法脱身,能够调动京卫所的人只有皇帝,而让他觉得心惊肉跳的是,庆余来报,在郊外发现了异军。
  赵云衢很快想起赵云安曾经提过的,凉州拉壮丁一事。
  皇帝机关算尽,可丁家也留了后手。
  殊死战争,最后胜负难料。
  永昌伯府内,赵云衢正在说服赵老夫人去温泉庄子。
  赵老夫人却握住他的手,开口道:“衢儿的孝心,祖母心底知道。”
  “可如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何必再躲躲藏藏。”
  赵云衢皱眉:“祖母?”
  “现在不走,只怕就走不了了。”
  赵老夫人又道:“该来的,终归都是要来的,我们几个女眷躲在庄子上又能如何,倒不如一家人在一起。”
  赵云衢摇头道:“祖母,这一次,怕是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赵老夫人却道:“正是因此,祖母才不能走。”
  “祖母这辈子命不好,早年送走了你祖父,后来又送走了你二叔,如今你爹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衢儿,你不必再劝我了。”
  赵云衢看向刘氏等人。
  刘氏只说:“母亲说得对,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
  她怕死,但让她丢下儿子苟且偷生,那也是不行的。
  卢氏更是说:“官人在哪里,我们就留在哪里。”
  她更是笑道:“就算我们有心想走,可又能走到哪里去,官人也说了,此次与上次不同,郊外恐怕更加危险。”
  如此说来倒是也有道理。
  赵云衢抬头,见她们满目镇定,很快下了决心:“既然如此,只能让他们潜伏进京,正好这些日子乱的很,到时候藏在府中,也能有自保之力。”
  既然如此决定,赵云衢自然要把事情告诉弟弟。
  谁料到还未等他安置妥当,京城的变化却比他想想的还要更快。
  丁家显然早有准备,丁郡马在得到皇后消息时,脸色就是一冷。
  “真不愧是李家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心狠手辣。”
  他浑身都是冷意:“幸亏丁家早有准备,如今在北疆的那些人,不过是汪家留下的残兵和民间壮丁,死得精光倒省了一笔粮草。”
  原来在去年匈奴来犯时,丁家与匈奴常有往来,便从他们口中得知其中异样。
  皇帝自以为是黄雀,殊不知丁家一狠心,竟是拿一直以来并未完全降服的军士做马前卒,消除皇帝的戒心。
  而丁家真正的兵马,如今已经围在京城附近。
  “既然皇帝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皇帝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自以为算无遗策的计划,却毁在了枕边人的私心之中。
  亦或者,丁家早有不臣之心,如今皇帝的逼迫,只是让他们将计划提前了时间。
  “父皇,皇后联合丁家造反,已经杀到了宫门口,您快跟儿子逃命吧。”
  第一个出现在皇帝面前的,竟是荣亲王。
  皇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荣亲王眼底有恐惧,有担忧,但更多的却是窃喜:“是皇后联合丁家逼宫造反,丁家不知从哪儿来的人马,如今大肆进城烧杀。”
  “父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搬救兵要紧。”
  “皇后,竟然是皇后。”
  皇帝不敢相信,跟他少年夫妻,一辈子相互扶持走下来,甚至太子的母亲,竟然会与丁家勾结。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能为什么,皇后定是要让太子登基,自己垂帘听政啊!”
  一口心血涌上头,皇帝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来。
  荣亲王吓了一跳,忙道:“父皇,您坚持住,传位诏书呢?玉玺呢,您要是出事的话,岂不是让乱臣贼子误国。”
  喊打喊杀的声音不断传来,身处郡主府中,丁傲儿脸色沉凝。
  她刚要起身出去,却被丫鬟拦住:“郡主,大人吩咐,您不能离开这里。”
  丁傲儿脸色一沉:“外面发生了何事?”
  “奴婢不知,郡主,不如您喝喝茶,吃些点心,等大人回来再说。”
  丁傲儿蓦的推开她:“大胆,我要去哪里,岂是你可以阻拦的。”
  可没等她走出去多远,两个侍卫拦住去路:“郡主,大人吩咐,今日您不可随意乱走。”
  “外头乱的很,郡主,您还是待在家里头更安全。”丫鬟也追上来。
  丁傲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恍然发现,父亲对她的疼爱,周围人的尊敬,似乎都是假的,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她的话根本无人理睬。
  这一刻,丁傲儿终于想起母亲临死前说的话。
  世界上除了她自己,再也无人靠得住。
  包括她的亲生父亲。
  见她脸色不好,丫鬟又说道:“郡主,等大人回来,一定会亲自跟你解释的。”
  丁傲儿嗤笑一声,没有再坚持。
  京城其余的勋贵,却远不如丁傲儿这般镇定。
  虽说因为北疆打仗,京城气氛僵凝,可他们没想到这战能直接打到家门口来。
  丁家的兵马进城之后,几乎是直奔达官显贵的宅邸,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被暂时控制起来。
  永昌伯府也被围得团团转。
  伯府之内,小刘氏吓得脸色苍白,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赵云升与赵云安都不同意他们上京。
  赵诚已经被外头的声音吓得哇哇大哭,小刘氏紧紧搂住他,心底也是禁不住的后悔。
  早知如此,她就该等一等,等太子登基,亦或者其他皇子上位了再说。
  可现在后悔也迟了。
  赵云升脸色沉凝的走进来:“出不去,门口都被堵住了。”
  小刘氏哭得更加厉害:“早知如此,我就让诚儿留在漳州府,是我害了他。”
  赵云升不耐烦的骂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
  小刘氏忍不住掉眼泪:“那现在怎么办,他们会不会伤害我们?”
  “暂时不会。”赵云升心底也不是很确定。
  按理来说,丁家就算想造反,也不会大开杀戒,尤其是永昌伯府现在无足轻重。
  赵云衢也是这么想,再加上丁家的兵马在城外,城外可能更加失控,他才会同意家人留在伯府之中。
  可世事难料。
  丁博文自以为胜券在握,等他们冲进皇宫,却发现皇帝消失不见了!
  深宫之中,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屋子。
  丁博文怒视皇后。
  皇后脸色一变:“陛下一直在这里,并未离开。”
  “一定有暗道,给我找,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丁博文喝道。
  若是走脱了皇帝,即使他手中捏着小太子,到时候也会落到下风!


第131章 失控
  青州城外
  周团练咬着草杆儿,居高临下的看着山脚下的难民营,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从中挑走了不少壮丁,可难民营却只增不减。
  密密麻麻的人头,难民或躺着,或靠着,一个个瘦骨嶙峋无精打采,好不可怜。
  一直到日落时分,城门口才有了动静,难民们顿时全爬了起来,涌到了门口。
  “排好队。”
  手持刀剑的军士喝令不止,才总算控制住饿疯了的人。
  碍于武力不得不排队的难民,一个个伸长脖子往前看,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将是今天唯一一顿饭,若是错过了就得等明天。
  申金从城门口回来,低声道:“说是施粥,看着跟清水儿似的,一锅里头只有几颗米粒。”
  周团练吐出草杆儿:“姓白的吝啬成性,又没能耐让青州城的富户出血,也就只能这么糊弄着。”
  申金见四下无人,低声道:“团练,继续这么下去迟早都要生乱子。”
  周团练何尝不知道。
  王指挥使让他们从难民中挑选壮丁,遣送回凉州,看似能暂时解决难民过多的问题,实则只会埋下祸根。
  而白知府越来越少的清粥,会让难民一日日更加不满。
  申金骂了一句:“他娘的,老子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跟难民过不去。”
  “团练,咱们真的要继续听那姓王的?”
  周团练眼神一凝:“赵云安那边可有动静?”
  申金靠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周团练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申金见他面无表情,心急道:“团练,比起姓王的姓白的,赵大人总比他们强多了,团练您还在犹豫什么?”
  周团练看了他一眼。
  申金摸了摸鼻子,却还是硬着头皮道:“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兄弟们都这么想。”
  一听这话,周团练嗤笑一声,暗道赵云安是个会收买人心的,瞧瞧,他手底下的兄弟们去漳州府转了一圈,回来心都落在那边了。
  不过当前的乱局,还是让周团练犹豫不决:“再看看。”
  “至少要等京城那边出结果。”
  如果王家赢了,太子登基为帝,坐稳了皇位,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青州营牵扯其中。
  申金嘀咕道:“就算王家出了个外甥当皇帝,这远水也救不了近火,这么多难民如何料理。”
  他垂头丧气的往城门口走,心底琢磨着周团练与赵大人到底在打什么谜题。
  “大人,军老爷。”
  申金抬头,是一张满目风霜,却带着讨好的面孔。
  “什么事?”
  申金指了指施粥的地方:“再不去排队就迟了。”
  老汉弯着腰,驮着背,谄媚道:“不是为一口吃的,小老儿是想问一问,我家儿子前些日子被带走了,至今也不见音讯,他们……”
  申金脸色微变,拧着眉头道:“无可奉告。”
  他无法面对老汉的面孔,只得掉头就走。
  在心底,申金却不赞同周团练如今的做法,逢迎王指挥使,将人送往凉州,那不等同于站在凉州那一边。
  老汉叹了口气,颤颤巍巍的回到人群之中。
  “当家的,那军老爷可回了话?”
  老汉只是摇了摇头。
  在他前头,排队的正是一位老汉带着媳妇孙子孙女,若庆余再次,一定能一眼认出来。
  他宽慰道:“他们把人带走,总会管一口吃的,倒是比留在这里饿肚子强。”
  老汉讷讷道:“我倒是宁愿他回来,就算每天只一顿清粥,可一家人在一起,再说挖一些野菜树皮也能果腹。”
  被拉走壮丁的不只是一家,这些难民可不都是孤身一人,被留下的家人自然是担忧不已。
  时间长了,甚至有人隐隐约约的猜测,他们被带走的家人被送回了凉州。
  比起混乱不看的青州府,漳州府一切却显得井井有条。
  赵云安将春耕的事情交给了丛白等官吏,他们已经经历过两次春耕,只要按例办事即可。
  他自己腾出手来,便有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