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花一样的信件,从漳州府出发,飞向了大魏各地。
赵云安是皇帝钦封的漳州知府,有权越过上级,直接向京城递奏折。
很快,他的奏折就到了内阁。
就如赵云安所料的那般,直接到了王首辅的跟前。
老当益壮的王首辅翻开奏折,只看了两眼就合上了。
“首辅,那赵家小子怕是猜到了难民去向,咱们要不要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王首辅淡淡道:“他猜到了又能如何?”
“可若是陛下知道……”
王首辅直接将奏折扔进了火炉子,燃烧殆尽:“陛下不会知晓。”
他心底猜测赵云安知道了多少,是只知道凉州难民,还是连凉州丁家私征壮丁,强纳民女,弄出一个凉州府的“宫廷”来。
属下一听立刻懂了,赵云安身在千里之外,即使猜到了又能怎么样,递上来的折子根本到不了圣人面前。
王首辅处置了奏折,又道:“永昌伯一死,永昌伯府也败落了,赵云衢是个病秧子,自打他女儿死了便一病不起。”
“他们家不是还有个老二在京城,如今进了礼部。”
王首辅嗤笑道:“赵云升?那是个老鼠胆子的,吓唬一下就破了胆,一句话也不会多说。”
“还是大人算无遗策。”
等奏折燃尽,王首辅还是道:“你去一趟郡主府,让丁家小心谨慎一些,否则真要被人逮住了把柄,到时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是,属下这就去。”
等身边的人都退下,王首辅心底却还是一阵阵的不安。
他何尝不知道与丁家合作,那是与虎谋皮,但他实在是没了别的路可选。
从皇后不惜高龄产子,生育小太子的那一刻开始,王家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想了想,王首辅心底不放心,还是进宫了一趟。
“皇后,丁家行事未免太猖狂了一些,这难民都逃到了青州,还要我们来给他擦屁股,动静大了,周围的官员必定听见了风声。”
皇后也是皱眉,但很快又道:“丁郡马也说了,凉州军号称二十万,其实这些年的折损下来,实打实不足十万,完全不是北疆军的对手。”
“再者,这十万人中,有许多都是当年汪家留下的兵将,真的打起来,他们不一定会听谁的。”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才需招兵买马。”
王首辅摇头道:“可如今凉州难民外逃,可见丁家不得人心,长此以往下去,只怕……”
皇后忽然打断他的话:“陛下快不行了。”
“什么?”
王首辅脸色一变,压低声音:“娘娘,此话当真?”
皇后脸色也不轻松:“陛下这些年来沉迷丹药,谁劝都不听,如今已经药石无灵,太医也没有办法。”
“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皇后叹气道:“若是陛下听本宫的劝,能活到太子成年,我们又何必铤而走险。”
得到这个消息,王首辅果然不再抱怨凉州军了。
他沉声道:“皇后,还需死死隐瞒这个消息,决不能让康亲王与荣亲王知晓。”
“那是自然。”
一旦皇帝驾崩,对太子最有威胁的便是这两位已经成年的皇子。
就在两人说话的功夫,丁傲儿牵着太子走了进来。
太子很是依赖的看着这位大姐姐,口中道:“傲儿姐姐,钓鱼可真好玩,下次我们再去。”
“好啊,等天气再暖和一些,我带你坐船游湖。”丁傲儿温柔的笑道。
皇后见他们进来,宛然笑道:“多亏有傲儿在,太子每日有伴儿,人高兴了,身体也健壮不啥好。”
说着还拉住丁傲儿的手,慈爱道:“傲儿累不累,可要歇一歇。”
丁傲儿也露出笑容来:“只是陪太子玩,并不累。”
“也是这孩子喜欢你,总是缠着你。”
太子立刻道:“我最喜欢傲儿姐姐了。”
丁傲儿只当他是孩子气的话,笑着说了句:“我也喜欢太子殿下。”
皇后微微笑着:“既然如此,不如请陛下给你们赐婚,这样一来,便能永永远远在一起。”
丁傲儿脸色一变。
她是喜欢太子,可太子比他小了十多岁,她可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
太子却已经欢喜的蹦跶起来:“太好了,我要跟傲儿姐姐永远在一起。”
丁傲儿笑容有些勉强:“娘娘不要说玩笑话,我,我只是将太子视作弟弟。”
皇后却拉着她说笑:“先别推辞,不如傲儿回去问问丁大人再说?”
丁傲儿眉头一皱,起身告辞了。
等她离开,皇后又让人将太子带下去休息。
一直充当隐形人的王首辅这才问道:“娘娘,您真的要让太子娶丁郡主为太子妃吗?”
“如今还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皇后反问。
若论人选,丁傲儿自然是最合适的,可他们年纪相差太大。
皇后笑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在本宫看来,他们年纪相差大才更好。”
“给丁家未来的皇后之位又如何,等太子长大,丁傲儿已经成了半老徐娘,不可能再孕育子嗣。”
“等到那时候,咱们也不用担心外戚坐大。”
王首辅听着她的盘算,却皱了眉头:“丁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如果他是丁家的人,也不会坐看丁傲儿无子,将来大权旁落。
“丁大人也是赞同的。”皇后如此道。
王首辅不但不放心,心底反倒是更加忧虑,总觉得丁家这只老虎,一着不慎便会将他们王家吃得一干二净。
但皇后执意如此,皇帝的身体又到了这样的境地,王首辅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忧心忡忡的从皇宫离开,到了外头,便有人来报。
“大人,赵云安接连给永昌伯府送信,信件在此。”
王首辅眉头一皱:“你截住了赵云安的信?”
下属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点头道:“属下怕他将凉州一事告知伯府。”
王首辅恼怒道:“你是不是蠢,就算他告诉了伯府又能如何,是赵老夫人会进宫,还是赵云衢兄弟要面圣?”
“你这般大张旗鼓的截住他的信,岂不是告诉众人我们心中有鬼。”
下属脸色一僵:“那,那现在怎么办?”
“你怎么截下来的,原样送回去。”
王首辅说道,但转念一想,又道:“拿来。”
竟是不管不顾拆开了信封,看了一遍便嗤笑:“赵云安是个聪明人。”
信上除了家长里短,并无其他,可见赵云安对皇帝的忠心也极为有限。
甚至于,赵云安那小子知道家人性命都在他们一念之间,所以故意如此。
王首辅眯了眯眼睛,心底倒是安定不少:“送回去吧。”
大魏各地风雨飘摇,京城反倒是安静如鸡,是暴风雨来之前死一般的寂静。
丁傲儿沉着脸回到府中,即使凉州军赶往北疆支援,但皇帝依旧没让他们父女离开。
书房内,丁大人接到王家的消息,只淡淡道了一声知道了。
回头却也皱眉:“早让他们小心一些,如今却闹得天下皆知……拉壮丁倒也罢了,如今这个当头,却还有心思玩女人。”
他一个人在京城风雨飘摇,家中父兄却只知道享乐,他心底也不满已久。
等丁傲儿来到书房,丁大人将刚写好的责问书信合上。
“爹。”
丁傲儿有些犹豫:“皇后娘娘说,希望我与太子订婚。”
丁大人依旧是慈爱的模样:“傲儿不愿意吗?”
“可是,我比太子大了那么多。”丁傲儿有些不敢置信。
丁大人却只是笑:“年龄不是问题。”
他起身摸了摸女儿的长发:“傲儿,若是你嫁给太子,将来便是皇后,整个天下都要听你的号令。”
丁傲儿惊讶的看向他。
丁大人继续道:“太子年幼,对你而言是好事,到时候你大可以垂帘听政,成为大魏实际上的掌权者,太子,不过是你我父女的傀儡。”
“傲儿,大魏的天下,如今唾手可得。”
丁傲儿脸色恍惚的听着,只觉得眼前的父亲无比的陌生,他按在自己肩头的那只手,如同一条锁链,让人害怕。
永昌伯失踪后,永昌伯府如今只做出一副紧闭门户的架势。
赵云衢已经足足有半年多没有上朝,在家养病。
而这一日,门房匆匆送来一封信。
第130章 默契
“大少爷,是七少爷的信。”
休养了大半年,赵云衢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
如今已经入春,可他依旧裹着厚厚的大氅,畏寒的抱着暖炉子。
听见是赵云安的信件,赵云衢才提起精神一些,只是刚接过去便皱了皱眉。
“这封信是从哪儿送来的?”
“是驿站送来的。”
赵云衢微微挑眉,驿站,若是紧要的信件,赵云安绝不会请驿站派送。
他微微点头,这才发开那封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信件内容很是简单,无非是拉家常,又为赵瑾两个报平安,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赵云衢笑了一声:“七弟总是记挂着家里,我记得他爱吃京城的点心,去跟少夫人说一声,多准备一些送过去。”
“是。”
赵云安便将信件收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叫来砚书:“定是出了了不得的事情,否则不会有人拦截安儿的信件。”
“少爷,您是说七少爷的信别人拆过了?”
赵云衢点头道:“七弟让驿站送信,其中便有古怪。”
“方才我拆开信,从中看到了七弟所留的暗号,意为危险将至。”
“七弟身在漳州府,他所了解到事情,大约是与青州营和凉州军有关。”
赵云衢敲了敲桌面,又道:“听闻王家与丁家密切来往,想必与此事有关。”
凭藉着对赵云安的了解,对京城的熟悉,赵云衢很快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他感受到风雨欲来的危险,又道:“安儿送来的人可安顿好了?”
“都住在温泉庄子上。”
赵云衢额首:“派人盯着王家与丁家,若有异动,便请老夫人与夫人们去庄子上避难。”
“少爷,那您怎么办?”
赵云衢摇头:“我是走不得的。”
砚书还要再劝,赵云衢咳嗽起来,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当年我们不能走,这一次也走不得。”
之前赵云衢心底还在怀疑,丁家与王家的所作所为,皇帝到底知不知道,如此一来,他倒是可以确定皇帝并不知情。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允许外臣切断他与臣子的消息。
等到傍晚时分,赵云升过来了:“大哥,我听说你收到七弟的信了?”
“在这里,你自己看看吧。”赵云衢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赵云升翻开一看,皱眉道:“怎么都是家长里短,他距离青州营那么近,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云衢看了眼弟弟,叹气道:“安儿即使有什么消息,难道还能在信里头写出来?”
赵云升脸色一沉,往外看了看,压低声音问:“大哥,你的意思是有人会盯着咱们永昌伯府?”
赵云衢没回答,只是说:“你在礼部好好干,不该打听的别瞎打听。”
赵云升点了点头,又犹豫道:“大哥,我还能将诚儿送走吗?”
“你说呢?”赵云衢不答反问。
赵云升低下头,叹了口气:“罢了,都是他娘自作聪明,如今想走也是走不了了,只能等着尘埃落定。”
远在衢州的时候,赵云升还抱怨永昌伯府事事都瞒着他。
等他到了京城,进了礼部,接连见到康亲王、荣亲王和太子的争夺,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这几位斗法,牵连到前朝后宫,这些日子让人提心吊胆。
匈奴再次来犯,北疆告急,凉州军与北疆军共同抗敌的消息传来时,漳州府的春耕才刚刚开始。
“战况如何?”
赵云安皱眉问道。
“不大好。”
“匈奴人是有备而来,且兵强马壮,姜蓉镇再次失守,北疆军不得不退守临城,凉州军从侧面夹击,但走漏了消息,损失惨重。”
赵云安立刻抓住问题:“不对,北疆军才是抗击主力,怎么会是凉州军损失惨重。”
“具体情况小的也不知晓,只知道情况不妙。”
赵云安皱了皱眉。
落到他手中的布防图,已经在年初便送到了赵云平手中。
即使赵云平无法取信顾斌,可他们有布防图在手,也不该处处被动挨打才是。
除非——
赵云平一皱眉:“若是如此,他们想趁机消耗凉州军。”
可如此作为,岂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顾斌没理由这么做。
赵云平不知道的是,此刻顾斌也是震怒不已。
他目眦尽裂的看向监察使:“陛下圣旨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众将士们送死?”
“顾将军不必动气,陛下对将军是千万个信任的,正是如此,才想让将军将曾经的汪家军统一,不再分什么北疆军,凉州军。”
顾斌却连连摇头:“即使要重整汪家军,也不可拿那么多人的性命冒险。”
监察使又说:“丁家图谋不轨,居心叵测,竟然意图改朝换代,其心可诛,顾大人,陛下此举也是无奈至极。”
“若不能耗损凉州军兵力,一旦打起来,到时候大魏将生灵涂炭。”
顾斌拧紧了眉头:“即使如此,顾某也无法坐视不理。”
监察使脸色一冷:“顾将军是要抗旨不尊吗?”
顾斌沉了脸。
监察使又说道:“顾大人家眷还在大魏,难道就忍心见大魏生灵涂炭?”
“凉州军那么多人,也不是没有无辜,可陛下此举也是为了保住更多百姓的性命。”
“丁家的狼子野心,自以为掩饰的好,殊不知永昌伯在北疆多年,早已摸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并且早早的上禀陛下。”
“顾将军,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凉州军能为保驾护国而死,死在匈奴人的刀剑之下,死得英雄之名,难道不比抄家灭族好吗?”
顾斌无法反驳。
但他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堂堂君王,在面临匈奴来袭的时候不想着守住大魏,反倒是想办法排除异己。
难道他就不怕匈奴人大驱直入,占领整个大魏吗?
监察使见他沉默下来,自以为他已经答应,笑盈盈的说道:“顾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再者,凉州军耗损了匈奴实力,到时候顾将军岂不是更能马到成功?”
顾斌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撩开帐篷出去了。
很快,顾斌便召见了自己的亲信。
“将军,既然是陛下密令,咱们也不得不从。”
赵云平站在人群之后,他身份低,是靠着永昌伯儿子的身份,才能进入这帐篷。
此刻他朗声道:“既然你是密令,可见圣旨?”
顾斌迎上他的视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凉州军与北疆军同出一脉,危难当头,也不能坐视不理。”
赵云平更是说道:“今日若坐看凉州军送死,他日焉知这屠刀会不会落到我北疆头上。”
还有人犹豫道:“可陛下的密令。”
“保家卫国,是我等职责。”
顾斌一锤定音。
等到下属离开,顾斌却单单留下了赵云平:“女婿送来的布防图你可看了?”
赵云平点头:“虽不全中,但也可作为参考,若能以此布阵,也许还能奇袭成功。”
顾斌却更加头疼:“若执意出兵,到时候圣上问罪起来,你我都要获罪。”
“将军心底早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