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2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2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嬷嬷提醒道:“二夫人自己不留一些喜欢的吗?”
  “我日日在椒兰院,又还在孝期,留着也没用处。”金氏说道。
  “倒是老太太和大嫂那边,肯定是用得上的。”
  白嬷嬷秒懂,点头夸道:“夫人有孝心,老太太和伯夫人定也会高兴的。”
  “不是我有孝心,是我家安儿有孝心。”金氏笑道。
  想了想,她又说:“把那箱子银锭也取出来,当日有好几位家丁和丫鬟受伤,我知道大嫂已经发了赏银,但椒兰院也不该没有表示。”
  “一人十两银子,那日也多亏他们拖延时间,才没让那人得逞。”
  白嬷嬷笑容更甚:“下人们知晓了,定会感谢夫人体恤。”
  “我也不要他们感谢,只是做自己该做的。”毕竟是为了他们才受了伤,听说那最严重的断了手,以后也做不了重活了。
  金氏已经与刘氏说了,不能亏待了她,以后就让她在椒兰院做一些轻松的活计。
  除此之外,金氏还单独取出一小袋的东珠,又往里头塞了银锭,这是为珍珠和翠玉准备的。
  没的旁人都有赏赐,反倒是亏待了身边人。
  白嬷嬷在旁瞧着,心底越发满意,金氏这番出自真心更加难得。
  论贤惠理家,金氏是拍马不及伯夫人刘氏,可论这份真心和大方,倒是略胜一筹。
  一样样的重礼流水的送出去,各方却是反应不一。
  金氏不知道,自己这一送,反倒是闹出一场事情来。


第20章 妒忌
  赵老夫人与永昌伯先后收到了东西,都是一笑,感念着金氏这份心。
  刘氏看见抬进来的两大箱子,却是愣了愣。
  刘嬷嬷给了赏钱,打开一看,也吃惊道:“都是上好的绫罗绸缎,二夫人倒也舍得。”
  刘氏抚摸着丝滑的绸缎,心底一时有些不是滋味:“她出身虽低,但嫁妆丰厚,婆母和官人也体恤她要守寡,平日里多有照顾,自然是舍得的。”
  倒是她,永昌伯夫人看着风光体面,实则刘氏娘家清而不贵,嫁妆只能算过得去,许多年过去,兄长不争气,反倒是要她这个妹妹时常补贴。
  这些事情,刘氏是不敢告诉伯府的人,怕被瞧不起。
  故而永昌伯府有钱,但刘氏却不一定有钱。
  身为刘氏身边的老人,刘嬷嬷最懂她的心思,一听就说:“不过要我说,这些阿堵物再多也是死的,绫罗绸缎再好,那也得上身才值得,二夫人这辈子怕是穿不得了。”
  刘氏瞥了她一眼。
  刘嬷嬷又说:“不像伯夫人是有诰命在身的,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
  刘氏被逗笑了:“行了,伯爷屡屡交待不能薄待了他们孤儿寡母,这么点小事情,我心里头都过不去的话,这日子岂不是没法过了。”
  “夫人这么想就对了,您与伯爷相敬如宾,膝下又有两儿一女,都快长大成人,何必在二房身上花心思。”
  刘氏点了点头,从里头挑了几匹好的:“给大郎三郎和月瑶送过去。”
  “对他们说,难得小七念着他们,得空也常过去陪陪弟弟。”
  “是,夫人自己不留两匹喜欢的吗?”
  刘氏摇头道:“罢了,我又不缺衣裳穿,眼巴巴的留下倒显得眼皮子浅。”
  “剩下的也别留着,让那几个挑一挑,也算领了二弟妹的这份好心。”
  永昌伯赵骏不是重色之人,在内宅也极为敬重刘氏,可他也有两房妾室。
  红姨娘以前是赵骏的丫鬟,两人颇有几分情分,又生的千娇百媚,最知道赵骏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曲意逢迎,很是得宠。
  二少爷赵云升和四姑娘赵月珊,都是红姨娘所出。
  林姨娘是刘氏从外头聘回来,想分红姨娘的宠,可惜林姨娘是个木头美人,几年过去,也就生了赵月莹一个。
  但凡是好东西,自然是先到了红姨娘的汀兰苑里。
  红姨娘年近三十,长着一张鹅蛋脸,一笑起来很是活泼动人。
  “怎么敢麻烦刘嬷嬷亲自过来,夫人可有什么吩咐?”
  能在刘氏手底下活得滋润,还安然生下一儿一女,刘嬷嬷从不敢小觑这位姨娘。
  “请红姨娘安,是二夫人差人送了些绸缎过来,说是感谢夫人这些日子的操劳,夫人体恤几个孩子,让奴婢抬过来让他们选。”
  红姨娘笑容不变:“这是二夫人的心意,怎么能平白无故给这两个皮猴子。”
  “二夫人也是长辈,长者赐不敢辞。”刘嬷嬷淡淡道。
  红姨娘便道:“二少爷,四姑娘,你们还不快谢谢伯夫人和二夫人。”
  “多谢母亲、二婶。”
  几句机锋,两个孩子到底还小,忍不住好奇的挑选起来。
  红姨娘瞧见巷子里的布匹,眼底闪过一丝微光,又问:“这是单给二少爷和四姑娘的,还是旁人都有?”
  “都是永昌伯府的少爷姑娘,自然都是有的。”
  红姨娘就提醒道:“六姑娘定然还没挑,你们俩仔细一些,别选了她爱的颜色。”
  刘嬷嬷挑了挑眉没说话,等他们挑好了,这才差人抬着剩下的走。
  人一走,赵月珊就愤愤道:“凭什么我要让着她?都是爹生的女儿,难道她还比我尊贵。”
  红姨娘伸手敲了一下她的脑袋,骂道:“你傻不傻,不过是做做样子,你还当真了。”
  “娘,你怎么不早说,我还以为你真不让我选就没好好选。”
  红姨娘翻了个白眼,忽然关上门,神神秘秘的将一儿一女拉到跟前。
  “几匹布料算什么,你们听姨娘的话,好好跟二房套近乎,最好哄得那七少爷只认你们当哥哥姐姐,到时候想要什么没有?”
  赵云升有些不耐烦:“姨娘,我每天还要读书,哪有时间哄孩子?”
  红姨娘一想也是读书更重要:“那月珊去。”
  赵月珊也不那么愿意:“他还那么小,而且二婶也不喜欢我,我不想去。”
  “姨娘是为了你们好。”红姨娘急忙道。
  “金氏不过是个商户女,能有什么见识,左右她是长辈,你是晚辈,你过去她也得客客气气的招待。”
  “珊儿,你就多说些好话哄着她,每日跟那七少爷玩玩,时间长了,七少爷还不得将你当亲姐姐对待?”
  赵月珊到底还小,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可是我自己有哥哥,干嘛要认别的弟弟。”
  红姨娘戳着她的脑门教训:“你傻啊,你爹和老太太明摆着要抬举七少爷,这才刚满月,屋里头的东西比别人攒了一辈子还要多。”
  “等他长大了,能说话了,他一句话能抵得上别人十句,跟他关系好,自然有你享不完的好处。”
  赵月珊一听,立刻乖乖点头:“好吧,那我就花些时间哄哄他。”
  “姨娘,那我还要去如意园吗,祖母也不爱见我。”
  红姨娘也心疼女儿,却还是说:“自然要去,升儿珊儿,你们要记住,这伯府里要讨好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老太太,一个就是伯爷,如今那小屁孩也算一个,除此之外,你们花了心思也是费力不讨好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将来,现在吃点小苦头算得了什么。”
  隔壁木香院内,年幼的赵月莹爱惜的抚摸着绸缎,抬头道:“好滑呀。”
  林姨娘长相也是貌美,但木讷少语,平时不太敢抬头看人,带着一股子小家子气。
  此刻她也伸手摸了摸:“都是好料子,到时候给姑娘裁了做新衣裳。”
  “给姨娘吧,我的衣服够多了。”赵月莹道。
  林姨娘却说:“姨娘连份例都穿不过来,可你是伯府的姑娘,穿得鲜亮一些,老太太和夫人瞧着都喜欢。”
  “二夫人瞧见了,肯定也会喜欢。”
  赵月莹乖乖点了点头。
  林姨娘抚摸着女儿的小脑袋,又说:“等明儿个你去一趟椒兰院,好好谢谢二夫人,难得她还想着你。”
  每天躺吃躺睡的赵云安,忽然发现自己的人缘太好了。
  斯文帅气的大哥,活泼毒舌的三哥,傲娇又可爱的五姐组团来看他。
  修炼不到家,却又装出哥哥姐姐模样的二哥四姐也常来,尤其是四姐,小姑娘一口一个七弟,试图哄得他团团转。
  倒是年纪最小的六姐姐可可爱爱,自己还是个小娃娃,来看他还带上了亲手做的布老虎。
  一时间,赵云安都怀疑自己穿越之后,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绝世小可爱。
  直到有一天,他看见年幼的四姐变脸,一边背着人偷偷掐他的脸颊,一边嘀咕:“这么胖真讨厌,偏偏姨娘还让我讨好你。”
  赵云安翻了个白眼,原不想跟个孩子计较,谁知他不搭理,赵月珊反倒是越来劲。
  最后还是使出了绝招,从此往后,但凡赵月珊进来他就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金氏心底怀疑,碍着面子不好把人往外赶,却再也没让四姑娘进过儿子的小屋。
  没有了讨厌的人,赵云安好吃好睡,努力养膘,争取早日开口说话。
  赵云安努努力力,长出莲藕臂,那头京城却传出个离谱的谣言来。
  永昌伯府二房的遗腹子,竟是个傻子!


第21章 傻子
  “你们可听说了,永昌伯府二房那孩子,竟是个傻子。”
  “此话当真。”
  “那还有假,听说除了吃喝拉撒,别的都不会。”
  “可怜当年赵探花名满京城,谁料到唯一的遗腹子,竟是个傻子。”
  “谁让赵二郎千挑万选,最后娶了个商户女,八成是这娘肚子不好。”
  “当初赵二郎都病入膏肓了,难不成你肯把女儿嫁过去?”
  “你们的消息不真,我可听说一开始是好的,后来被活生生吓傻了。”
  “真是造孽啊……”
  一时间,永昌伯府二傻子的名声,传得沸沸扬扬。
  皇宫里头的,皇帝自然也有所耳闻。
  心底藏着事儿,连带着用膳都食不知味,浅尝了两筷子就放下。
  王皇后见状,担忧道:“陛下,今日这鱼羹很是不错,不如再尝尝?”
  皇帝平日最爱吃鱼,此刻却摇头道:“朕吃好了。”
  王皇后陪伴圣驾二十多年,自然是最懂皇帝心思的,一边亲手盛汤,一边柔声道:“陛下可是为了近日的谣言忧心?”
  皇帝叹了口气:“永昌伯府虽不算什么,可□□到底是朕堂姐,朕心中有愧。”
  “上次见那孩子的时候,他分明很少机灵,被养的胖乎乎白嫩嫩的,眉眼还有些像朕。”
  听见后半句话,王皇后眉头微动,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想起当日孩子的可爱模样,皇帝心底越发不是滋味:“好好的送出去,原以为事情了结了,谁知珠玉竟敢如此胡来。”
  王皇后挑了挑眉,笑着说道:“珠玉确实是任性了一些,不过也是这孩子命苦,对赵二郎情根深种才会如此。”
  一听这话,皇帝却越发恼怒:“她还有脸,好好的栋梁之材,就被她这么糟蹋了。”
  “陛下息怒,其实当年的事情细想,也是怪不得珠玉,只能说赵探花福薄命薄。”
  王皇后叹气道:“说到底,珠玉也是禄亲王唯一的子嗣,太后荣宠娇惯也是正常。”
  提起太后,皇帝揉了揉额头,说了句:“太后年事已高,越发糊涂了。”
  王皇后没有乘胜追击,反倒是岔开话题:“陛下,臣妾倒是觉得传言不可当真,这孩子可是得了陛下青眼,有龙气庇护,哪儿那么容易就傻了。”
  “空穴不来风。”皇帝头疼道。
  “朕一见那孩子就觉得亲近,怕他将来前程艰难。”
  他一时想起太后的养育之恩,又想起当年禄亲王为了救他,才失去了生于子嗣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份亏欠,皇帝这些年来,对太后和禄亲王府的小动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夜深人静时,皇帝又忍不住想到禄亲王礼贤下士的做派,珠玉的嚣张跋扈,竟是比公主还要蛮横。
  永昌伯府并不是特例,继续下去,皇室的颜面何在。
  若不是太后下了狠心送走珠玉,皇帝的忍耐也到了极限。
  王皇后又说:“陛下若是真的担心,不如多给一些赏赐,臣妾听闻禄亲王负荆请罪那一日,还想把那孩子收为义子,如今又有陛下看顾,将来又能差到哪里去?”
  皇帝皱了皱眉,忽然说了句:“皇弟无子,若多一个义子倒也好。”
  “不过那孩子不行,差了辈分……”皇帝沉吟了一会儿,从自己的儿子里头扒拉了一番,心底又有些舍不得,毕竟他的子嗣也并不算多。
  不过皇后的话,倒是给他提了醒。
  “罢了,从长计议吧。”
  王皇后笑着将鱼羹递过去:“陛下忧国忧民,可也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陛下安好,才是万民之福。”
  宫里头的皇帝皇后都听闻了消息,永昌伯府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金氏气得在屋里头大骂:“到底是哪家的长舌妇搬弄是非胡言乱语,安儿聪明伶俐的很。”
  “让我知道是谁,我非得上门去撕了她嘴巴。”
  白嬷嬷很是镇定,安抚道:“夫人何必为这些闲言碎语生气,七少爷是好是坏,咱们家心知肚明。”
  “只等出了孝期,抱着七少爷出门转一圈,谣言自然不攻而破。”
  赵云安一边啃桃子,一边点头,亲娘别担心,傻子是不可能是傻子。
  金氏气呼呼的坐下,喝了一盏茶才算压下:“我就是气不过,她们说我可以,说我儿子不行。”
  再一看,赵云安正靠坐在垫子上,手里头紧紧抓着一个桃子在啃。
  自从能吃一些水果蛋泥,赵云安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用两只小手捧着大果子慢慢啃,一边磨牙,一边享受甜滋滋的美味。
  蓦的,他的大桃子不见了。
  一抬头,亲娘正拿着那被啃得坑坑洼洼的大桃子。
  金氏试探着张大嘴,一口下去,大桃子没了一半。
  赵云安摆了摆手,娘你想吃就拿走,我还有点心。
  想着,转身抓起一块小点心,那是金氏特意差人用南瓜泥做的,没有添加多余的调料,但尝起来也是香喷喷,带着食物特有的香气。
  啧,纯天然绿色食品就是好吃!
  赵云安张大小嘴巴,啊呜一口下去,在南瓜泥饼上啃出一个缺口来,月牙形。
  金氏一看,心底拔凉拔凉的:“嬷嬷,我的安儿会不会真的是傻子?”
  “寻常的孩子都护食,被抢了吃的可不得苦恼,可安儿不一样,不管多喜欢吃的东西,我抢走了他都不哭不闹的。”
  金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都说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
  可赵云安每一步都比别人慢,如今快周岁了,整天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根本懒得到处爬。
  吃的倒是多,可至今也没能站起来,更别提开口说话了。
  赵云安吃惊的看向亲娘。
  他之所以表现的比较慢,是担心小婴儿的身体,撑不住成年人的心。
  毕竟走得早对小婴儿的骨骼没好处,至于到处乱爬,赵云安表示没兴趣。
  至于说话,赵云安不会承认,小婴儿只要一张嘴,口水就滴答滴,他只能极力克制。
  白嬷嬷也不这么认为:“夫人——你瞎想什么呢,世界上再没有比咱们小少爷更机灵的孩子了,这渴了饿了尿了拉了都会哼哼,平时爱玩爱笑,从来不瞎哭闹。”
  赵云安用力点头:“对!”
  金氏一怔:“嬷嬷,你听见没,刚才安儿好像说话了。”
  白嬷嬷也是呆住了,从来没听说过小婴儿开口说话,不是喊爹,不是喊娘,而是喊对。
  “娘。”赵云安又说道。
  他可不想背上傻子的名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