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逃荒到草原后 >

第28章

逃荒到草原后-第28章

小说: 逃荒到草原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蜜娘切了坨酥油丢肉汤里继续搅和,随着酥油融化,清亮的肉汤转为浓白色,汤色偏暗,看着挺有食欲。
  肉汤泡酥饼,一顿热汤下去身上的寒气逼走大半。晚上有军队守夜狼不敢来偷羊,但夜里还是要有人盯着牛羊群,这里的牲畜太多,要是有跑散的牛羊眼瞎闯进了别人家的牛羊群里,基本上是找不回来的。
  “朝鲁,你今晚守夜,明晚后晚轮着来。”巴虎安排守夜的,饭一吃完,另外两个男仆去隔壁毡包睡觉。累了一天了,到头就着,蜜娘刚洗完碗,隔壁就响起了呼噜声。
  “今天三丹来过啊?她跟娘在后面?”泡脚的时候蜜娘闲聊。
  “嗯,戌水的人都跟在我们后面。”巴虎没兴致聊她们的事,擦了脚倒了水进来就睡,“明早会起的很早,早些睡。”
  蜜娘原本还想着离婆家的人这么近,要不要去打声招呼,但巴虎不提,她也乐得装糊涂,如此一过五天,蜜娘都是一个人清清静静地坐在勒勒车里。
  越往西走越是寒风刺骨,这早起来,草地上竟然落了霜,天上起了白茫茫的大雾,五步外分不清男女,十步外人畜不分。
  “这天还能不能走了?”单是人肯定没问题,但牛羊多啊,这要是钻空子跑了都不知道。
  巴虎拆毡包的动作不停,站在毡顶上往天上看,湿度大,快下雪了。
  “能走,不仅要走,还要加快速度。”再晚些日子说不定就要迎着风雪走了,今年的雪来的比往年早。
  队伍后方跟的人越来越多,速度提起来后,不时有骑兵忙着前后来回跑,就怕后面出了啥事突然停下来了,到时候雾散了人也走散了才搞笑。
  “让一让哎,原地停下休息一柱香的时间。”一个骑兵从队伍最前面奔过来,嘴里喊着:“都让让,留个道让幽州的车马过去,注意些羊群,别跑出去撞上车了。”
  蜜娘听到声推开车门站出来,草原宽的很,两方面对面走谁也不碍谁的事,但幽州的运粮队也赶着一大群牛羊。很明显,他们动作不熟练,牛羊散乱地走着,人骑在马上跑得满头大汗,连厚披风都解了搭在马背上。
  “兄弟,都这么些年了,你们还是不会牧羊啊?”一个骑兵笑着挥长杆把冲过来的羊给捅了回去。
  “不会,一年就这一次,学了也忘了。”对面的人笑的狼狈,玩笑道:“我们给你们送粮过来,你们也该给我们送牛羊过去的。”
  “那不行,哪能让你们空车回去,显得我们多失礼。”粮食卸下来后牛车就空了,要是后面没坠着一群牛羊,他们这些人也像逃荒的。路上走了近一个月,个个胡子拉碴的,衣裳也灰扑扑皱巴巴的。
  “哪里有大夫?大夫呢?我婆娘肚子疼,她怀的有娃娃。”一声惊咋打破了欢乐的气氛,人群里七嘴八舌地传着话,“戌水人里有个大夫,他在后面的车队里。”
  刚刚还开玩笑的骑兵扔了长杆往后方跑,有经验的妇人往发出吃痛声的勒勒车走,蜜娘下意识地看了巴虎一眼,跳下马车往后面的勒勒车走。
  零碎东西是她收捡的,草药包放在哪里她清楚,挪开箱子再搬开板凳,从篮子里提了三个药包出来。
  “找到了?”巴虎站在勒勒车外虚扶着她。
  “找到了。”蜜娘退出来,刚好看到骑兵带着大夫闪了一下过去了,是给她看病的那个大夫。
  “我看他没带药,你给送过去,看能否用得上。”蜜娘把药包递给巴虎,但男人没接,避开说:“我骑马带你过去。”到了人潮围着的地方,他把蜜娘放下马,“你过去看看。”他不想去。
  “动了胎气见红了,我先给你扎几针,你躺着别动。”大夫蜷缩跪在勒勒车的车板上,对外说:“我来的急没带药,你去我车上找我儿子开保胎药,动作快点。”
  蜜娘听到这话立马挤了进来,举起药说:“我这里有,先煎了给阿嫂用上。也是保胎药,就是这个大夫给开的药方抓的药。”
  “赵大夫……”男人认出了蜜娘,眼神闪了闪。
  “喊我做甚?有人送药你个瘪犊子就去熬药啊,不想要儿子了?”赵大夫皱眉骂了句,看这妇人的情况绝不是刚刚发作,扎上针骂车里的老妇人:“你是聋了瞎了还是没生养过?你儿媳妇流了这么多血你都不早些叫大夫?”
  “她也没说,我哪知道。她老婆子死了,我不是她婆婆。”
  “我说了,早上我就说我肚子有些疼,婶娘说让我躺着忍忍。”那时正是下大雾的时候,怕会下雪,队伍走得急。
  蜜娘把药包送出去了也没多留,她认出了勒勒车里老妇人的声音,是那天跟她吵架的。
  真是晦气又恶毒,分不清缓轻急重的傻蛋,她侄媳妇遇上她也是倒霉。
  队伍没有因一个动了胎气的孕妇停下,一柱香的时间到了立马又动了起来,蜜娘注意到赵大夫一直没回戌水的车队,看样子那个孕妇的情况有些麻烦。
  又过了五天,队伍前方又响起了敲锣声,蜜娘朝巴虎看去,太吵了,只见他嘴巴动了动,没听清说了什么。
  蜜娘站在车辕上踮脚往最前面看去,车队拐弯了,牛羊也被人赶着往南走,原本行进的方向空了出来,枯草皆是被踩进了土里。
  巴虎也赶了牛羊往南走,后面跟着的人马却是沿着原本的方向继续前进,蜜娘看到了她婆婆。
  “巴虎,去茂县了到家里去吃饭。”妇人招手。
  巴虎没理她,对满脸茫然的人说:“我们到了,茂县还在西边,其他人还要再赶大半天的路。”
  蜜娘茫然四顾,这四周也没青砖瓦房的影子啊,跟临山一样,深在草原里,不见片瓦砖。
  作者有话说:
  照旧


第四十三章 
  不等蜜娘再看; 最前方的衙役又是一击响锣,队伍蜿蜒着向南走去,大概走了半个时辰; 地面骤然平坦,跟之前路过看到的枯黄野草不同; 这里只剩草根; 地上灰黄的泥土暴露在寒风里。
  蜜娘也反应过来,牧仁大爷之前回来割牧草恐怕就是这里。
  她的猜想是对的,又往前走了一柱香的功夫,入眼的是稀稀落落的毡包和攒了一大堆的牧草。
  官府的人带了中原逃难过来的人继续向南; 其他牧民原地各自散开,赶了背上没东西的牛马过去上草料。蜜娘下了牛车跟着走过去,用长杆捅一捆草给巴虎递去,他站在桌子上往牛背上绑打好捆的草料。
  “现在能用的人多,就不用你搭手了; 你要是坐累了就带着大黄四处转转。”巴虎接了草捆顺带把长杆也给夺了,很霸道地赶人离开。
  “还有多久到家?”蜜娘抱着手臂没走,这些草料是入秋后割了晒干打成捆的; 一扯一扔的动作里; 晒足了太阳的干草扬出干燥好闻的味道。这让蜜娘想起了岭南金黄的稻田,堆在屋后的稻杆,有她爹娘弯腰割稻的身影; 也有她小弟在稻草堆里掏洞的嬉笑声。
  “晚上一定能到。”
  可现在还没到晌午; 放牧的迁徙路可太远了。
  牧仁大爷手里的长杆一头挑一捆草,看到蜜娘站在草堆边不知道在想啥; 他喊:“蜜娘你站远点; 我手里的长杆别打到你。”
  蜜娘又换了个地方; 站了好一会儿俯身抱了捆草过去,“我还是想给你递草,我喜欢做这个活儿。”
  巴虎认真地盯了她两眼,伸手接了过来,把之前夺了的长杆又还给她。
  所有的牛背上都垒了半人高的草料,就连勒勒车的车顶和车身上也用羊毛绳给绑满了,蜜娘这才明白朝鲁他们为何会搓那么多羊毛绳。
  晌午饭还是在路上吃的,干巴的冷酥饼嚼了半路,肚子饿得打鸣,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了青砖瓦房,先一步回来的人在卸草料,孩童举着赶马鞭把卸掉草料和行李的牛马往河边赶。
  跟临山相比,这里的房子盖得宽又阔,相邻两家的砖房和牲畜棚圈离得远,像是中原村落的村头和村尾,借把盐回来锅里的肉都烧干了。
  不出所料,巴虎住的地方人更是少,东边是空阔的草原,没人居住。
  天色快暗了,仆人在卸草料,巴虎宰了只小公羊在剥皮,蜜娘在屋里擦洗灶房的灶台,这里砌的有跟中原如出一辙的锅灶,用的是铁锅,前锅炒菜后锅焖饭。
  “蜜娘,你出来,当初给你送嫁的几个姑娘来了。”巴虎不记得她们的名字,难民这个称呼也不好说出口,这两个字不太好听。
  “木香她们来了?”蜜娘擦干了手上的水,走出去就看木香盼娣和兰娘白梅在帮忙卸牛身上的草料,她们卸完一头,莺娘就赶了牛去河边喝水。
  “咦?你们怎么来了?到屋里坐,这活儿有人干。”蜜娘热情地招呼。
  “蜜娘你别客气,我们就是专门来帮你家卸草料的。”木香把一杆子草料递给草堆上的男仆,说:“我们半下午就到了,问了官府的衙役找过来时你们还没回来。”
  “晚上留下吃饭。”巴虎匆忙卸了两只羊腿,专门走过来对蜜娘说:“你陪她们说话,今晚我煮饭。”
  “我们吃了饭过来的,不用准备我们的。”木香赶忙拒绝,“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我们就是闲着没事来找个活儿打发时间。”
  “没事,炖羊肉要的时间长,等炖好了肚子也空了。”蜜娘也拿了长杆挑了草捆往上递,问起木香她们这一路吃住如何。
  “毡包是军队里的人帮忙拆搭的,吃的我们自己煮,赶路是坐在牛背上,除了受点冻,其他都好,反正冷了可以下来跑跑。”出发之前她们还心有忧虑,走了这一遭心里又安定一分,来漠北没来错。
  “你们现在住在哪儿?住的是毡包还是……”
  “也是砖瓦房,是一长排的砖瓦房,不像你们家有院子和院墙,我们五个还是住在一起,屋里一个两人长的火炕,屋外是个小砖房,锅灶跟火炕连着,也是做饭的地方。”木香说。
  “那你们明天就要抓紧时间去捡干牛粪,不然冬天没烧的,巴虎说漠北的冬天很长,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解冻。”蜜娘记得院子的东北角堆了一堆的干牛粪,应该是今年开春去临山之前备下的。
  “瞿里长也专门来给我们说了的。”
  六个人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这一路迁徙见到的事,尤其是木香她们近距离跟军队里的人打过交道,谈起他们都是一脸痴笑,就连最小的莺娘都说王都的男人不一般,长得忒俊。
  有木香她们五人帮忙,草料卸得比预想的快,蜜娘带着她们进屋的时候,远处的邻居还闹哄哄的在忙碌。
  十六个人分两桌坐,一桌一只炖羊腿,一盆羊肋骨,时间紧,巴虎也没来得急做肚包肉,什么香料都没加,只是在出锅前撒了把盐,纯肉香,咬一口下去会爆汁。
  羊腿肉沾韭花酱,辛香提味,韭花酱里还有韭菜花颗粒,用牙齿碾碎时刺激嘴里口水泛滥,哪怕兰娘在夏末厌恶地说她这辈子吃够了韭菜,在这晚她沾韭花酱是动作就没迟疑过。
  半只羊一桶酥油茶,十六个人一顿给吃得干干净净,大黄巴拉和阿尔斯狼卧在院子里把羊肋骨嚼得咔咔作响,地上的浮土都给舔薄了一层。
  “这顿吃的舒服,吃了十来天的酥饼把我的牙都要吃酥了。”朝鲁喝掉碗底的酥油茶,拍着肚子帮忙把碗筷端灶房里。
  “东家,天也不早了,那我们就回去了?”奴仆卖身也是有期限的,在卖身为奴前他们都有砖房。应该说漠北的牧民都有砖房住,在中原逃难的人过来之前,官府的救济房都空了好几年了。
  “行,明早早些过来清理棚圈。”除了马和骆驼,牛羊晚上都是睡在棚圈里。
  天色不早了,外面哪怕还有说话声,巴虎也没让木香她们自己回去,他洗了碗筷后跟蜜娘一起把她们五个人送回排屋。
  “这儿离官府近,等闲不会有人来找麻烦,但天黑了你们就少出来,就是有事也几个人做个伴。”巴虎意有所指地扫了眼这里住的人,“别因为都是从大康来的就放松了警惕。”
  蜜娘掀起眼皮看他,回去的路上握住了男人的手,长着一张冷心冷肺的脸,受了点旁人的好就忍不住多还几分回去。
  夜里巴虎探出手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热情了一点点,男人随即狂风暴雨般的还了回来,事后还贱兮兮地说换了新地方她比平时激动,拿了春宫图出来试图哄她换个新姿势试试。
  蜜娘闭眼不看,“你不说明天还要去古川?早点睡。”
  也是,趁着没下雪,巴虎还要去把粮食瓜果青菜买回来,还要交岁供领盐。
  牛羊有牧仁大爷他们看守,巴虎挑了早就做好标记的羊给赶出来出来,锁了门带着蜜娘往都城去。日头刚露头出发,快到晌午才到都城。
  蜜娘见过帝都巍峨的城墙,看过辽东险峻的长城,古川的城墙在她眼里惊不起波澜,哪怕巴虎一再讲解,修建了多少年,用了多少人力……
  蜜娘刚想张嘴说哪天你同我回大康,见见辽东的长城你才真真开眼,但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她应该是不会回大康了。
  各地的牧民都回来了,官府这些天晌午也有人值班,巴虎赶了一百一十二只羊交给官府里的人,登记了羊群和仆人的数量,领了五十五斤盐。
  “这是怎么个交法?”蜜娘问。
  “十羊一供,一人一年五斤盐。”养十只羊到了岁末要交给朝廷一只,以此往上加。朝廷每年会给每人免费发五斤盐,奴仆不能私自领,都是分到主家的头上。
  “那牛马和骆驼呢?不交税?”
  “不交,一头母牛从出生到□□通常要两三年,怀上牛犊到生产要近十个月,牛犊断奶最短也要三个月,马和骆驼跟牛差不多,养起来耗时又耗力,朝廷不收税,鼓励我们多养牛马骆驼。”
  没一百来只羊拖后腿,勒勒车的速度快了不少,巴虎赶着马左绕右绕进了个胡同。
  “达蒙,上生意了。”巴虎从怀里掏了三个银角子,满脸大胡子的男人接过颠了颠,“还是二十块儿?”
  “二十块儿就够了。”巴虎跟男人一人抱了个磨盘大小的碱块儿往勒勒车上放。
  夏吃盐冬喂碱,也就是有这东西,巴虎才敢放心把马和骆驼放养在草原上,它们跑得再远,想舔口盐还是要回到原先的地方。
  二十块儿碱把勒勒车都堆到顶了,拉车的马也吃力起来,巴虎没再坐在车辕上,“带你去银楼逛逛,殷氏之前留的金镯子还没动,炸一炸换个样式你带手上。”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四十四章 
  从银楼出来; 巴虎把收据揣进怀里,算着时间说:“三天后才能来拿,那就过个三天再跑一趟; 粮食也是那个时候买。我们现在先去干果铺子里转转。”
  巴虎路过干果铺子不少回,这还是第一次进去; 里面卖的东西他也只认得两三样。
  “你看你喜欢吃啥; 我们多买点回去。”巴虎看有人在试吃,他只拿了一颗松子起来,问旁边的小二:“我们买的多,都可以尝尝的吧?”
  “可以; 你先看看想买哪些,我给你挑出来。”小二手里捏着一叠木片,跟在巴虎身后把他点到的干果各拿两颗,这也是为了防止有那不识趣的来白吃白占。
  巴虎认识的种类不多,蜜娘跟他差不多; 也就栗子核桃瓜子这些在大康常见的她吃过。
  两人默契的不作声,走到角落挨个尝尝,味道都不错; 没有特别难吃的。
  “多买点。”巴虎生怕短了蜜娘的嘴; 在小二问起的时候让他多添两斤。
  眼见桌子上都堆满了,蜜娘赶紧阻止,“好了; 够了; 又不是拿干果当饭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