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世子妃是美男-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皇子赵启承刚刚完美解决了江南水患的事情,陛下对他称赞有加,还因此封他为瑞王。若此时再让其带兵出征,大胜归来后又身负军功,势力会变得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压太子一头,到时候局面可就难以预料了。
而李将军此言也确实是有道理的,自诸华开国以来还没有太子领兵的先例呢!
正所谓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
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下一任的皇帝陛下,身份尊贵无人能及,自然是不能轻易以身涉险的。再说了偌大的朝堂之上还找不出个合适的领兵之人吗?太子也没必要去做这等辛苦之事。
“太子不可离京,剩下的便只有瑞王殿下了,由他领兵依然可以增加士气,震慑山戎蛮族,而且瑞王殿下刚解决了江南水患问题,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边境苦寒之地也有心理准备。”李将军解释道。
表面看来李将军此言是维护了太子,将赵启承推入火坑,但实际上这事儿对赵启承更为有利。
赵启承刚办好差事加封瑞王,需要马上再立奇功来加深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形象,让皇帝陛下认可他的能力。再者,若是这次能领兵,就等于有机会获得一部分兵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虽然带兵打仗危险重重,但是只要挺过来了,绝对是值得的。
接下来,很多人都发表了看法,有的人说支持瑞王,有的人说没必要派皇子前去,也有人说还是让璟王爷去,就是没有一个人说让太子带兵前去。
其中一个官员刚好说让璟王爷带兵前去最合适,下一刻就遭到了另一个官员的反对,只见他面露不屑嗤笑一声,然后假模假样收敛了表情悠悠地说:“如今的璟王爷也不是从前了,从前历经三年也只是将山戎一族赶回了他们的老巢,并无法将其剿灭,如今还是换个人领兵最好,我诸华人才挤挤,还怕挑不出个会打战的将领来吗?而且璟王爷也已经许多年没带过兵了。”
这人是太子一党的忠实拥护者,他倒是也还算清明,知道璟王府与二皇子赵启程来往甚多,交情甚笃,璟王府越得势,于赵启承就越有利,所以他才不遗余力阻止璟王爷再次领兵。
不过,这人说话还真是胆子挺大,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讽刺璟王爷能力不足,只能将山戎一族赶回去,并不能彻底消灭他们。
这人怎么也没想到,几天之后他竟然会被人给套麻袋痛揍了一顿,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揍他的竟然是璟王府世子赵兴尧是也。
这会儿的朝堂之上还是热闹的很,众人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目的和理由。皇帝陛下这会儿倒是平静了许多,他听着众朝臣的说法,心里分析着他们各自所维护的阵营,盘算着该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就在朝臣吵个不停的时候,皇帝陛下出声道:“好了!”
众人闻言皆望向皇帝,而后纷纷闭上了嘴,等待皇帝陛下发话。
“都起来吧!”皇帝陛下轻飘飘地说了一句。
之前都跪在地上的官员晃晃悠悠站了起来,都高喊着多谢陛下。同时,许多人都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着陛下最后的决定。
只听皇帝浑厚威严的声音穿透每个人的耳膜,“此事明日早朝再议,退朝。”?
第七十三章 确定
众人以为皇帝陛下会直接宣布带兵出征的人选,没想到竟然退了朝,这倒是让某些人有了思考的时间。
璟王爷回到王府,直接去了兰庭苑。自赵兴尧与欧阳随深成亲以来,璟王爷还没来过兰庭苑,这次竟然是直接下朝就过来了。
赵兴尧和欧阳随深正在屋里下棋,两人十分认真地在对弈,一抬头就看到了璟王爷,两人赶紧放下棋子,迎了过去。
“爹。”赵兴尧叫了一声,欧阳随深也跟着叫了一声。
璟王爷点了点头,直接说道:“山戎一族进犯边境,今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陛下决定对其出兵,只是领兵之人还未决定。”
赵兴尧闻言顿时脸色沉了下来,神情变得十分凝重。
欧阳随深也皱起了眉头,一看几人还站在门外,于是对璟王爷和赵兴尧说:“爹与兴尧进去坐下慢慢说,我去给你们沏壶茶来。”
赵兴尧望向欧阳随深,眼神变得温柔,点了点头道:“好,辛苦你了。”
欧阳随深摇了摇头,这等小事哪里会辛苦。
“爹,咱们进去坐下说吧!”赵兴尧对璟王爷说道,并伸手让璟王爷先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璟王爷有事都会同这个儿子说,渐渐地都形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朝堂还是家里的事情,都会说给他听,或者是听取一下他的意见。
还有,现在的赵兴尧在父母面前会显得成熟有礼,孝顺有度,再不似从前那般放肆,总让父母伤心又担心。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似乎是自成亲以后吧!果然,男人成家后才会长大懂事。
璟王爷和赵兴尧坐了下来,赵兴尧问道:“爹,依你看,陛下最后会选谁带兵出征?”
其实刚才从璟王爷说山戎一族进犯边境开始,他就想起来了,也紧张了起来,只是他强行压抑住了自己心中的慌乱。
因为赵兴尧清楚地记得,上辈子的这场战事最后是璟王爷带兵的,边关战事的经过如何赵兴尧不清楚,因为他没有亲眼目睹过,只知道最后璟王爷战死边关,璟王府的悲剧也从那时就开始了。
自那时候起,赵兴尧就经历了父母双亡,与兰筠和离,二弟下落不明,璟王府分崩离析,他自己最后也死在去边关的路途之中的一系列事情。
一想到上辈子发生的那些事情,赵兴尧就恐惧的手心都冒出了冷汗。可是当他看向璟王爷,看到他鬓边已经染了白霜的头发时,他却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他的父王,他称之为爹的人已经在慢慢变老了,他身为人子,此刻不是悲伤恐惧的时候,他应该好好想想这辈子该如何来打破这个局面,改变结局。
这辈子,他父母尚在,兄友弟恭,最重要的是他与兰筠心意相通,相知相爱,他要拼了命的护住这些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人。
想通了这一节,赵兴尧心中的郁结很快就消散了,只余下了要改变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这时,璟王爷出声打断了赵兴尧的思绪,“早朝的时候秦丞相提议让太子领兵,李将军提议让瑞王殿下领兵,也有人提议让我领兵的。”
赵兴尧闻言先是皱眉,然后不解地说,“秦丞相提议让太子领兵?自诸华开国以来还没有让太子亲自领兵的先例呢,他这是想干什么?”
璟王爷冷冷一笑,“还能做什么,秦丞相无非是想太子借这个机会把兵权抓在手里,以此来稳固他的太子之位。之前,瑞王殿下一直隐忍不发,太子也以为他毫无敌手,将来皇位一定是他的。谁知瑞王殿下竟然慢慢显山露水,甚至是做出了功绩得以封王。而太子呢,近半年来相继被曝出贪淫享乐,弄出人命,以及行贿受贿和残害手足的事情,已经在皇帝陛下面前失去了从前的恩宠。”
赵兴尧点点头,深以为然,事情确实是这样。
“可是,虽然太子做了这么多事情,但皇帝陛下一直都偏袒着,也没有要处置太子的意思,最重的也就是罚了个闭门思过,不痛不痒而已。”赵兴尧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道。
璟王爷说:“你以为皇帝陛下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你别忘了,那可是我们的皇帝陛下啊,身边有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影卫,那些人就像皇帝陛下的手和眼,其实什么都明白的很。虽然太子做的那些事情没有实际证据,但皇帝陛下肯定是全都知道的,甚至说有些证据可能还是皇帝陛下亲自下令帮其毁灭的。”
赵兴尧听到这里,整个人是既惊惧又愤怒。太子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皇帝陛下不阻止不惩罚,还帮忙毁灭证据,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说无论太子做了什么都会被原谅被偏袒,最后还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坐上皇位吗?这样的人真坐上了皇位,诸华恐怕危矣。
赵兴尧不甘地一拍椅子扶手,“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什么都做不了吗?”
欧阳随深这时端着茶和点心进来,给璟王爷和赵兴尧端到手边就准备退下去,他知道他们在谈正事,打算回避一下,谁知赵兴尧竟然拉了他一把,还朝自己身边的椅子示意,让欧阳随深坐下来。
欧阳随深只犹豫了一瞬便也坐了下来,听他们说话。反正赵兴尧什么都不避讳自己,璟王爷也没有觉得他在场不妥,那他也就不矫情了,干脆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
璟王爷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才说:“那倒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至少你看现在,皇帝陛下对太子就少了从前的信任和恩宠。偏袒太子,甚至是帮他掩盖事实都是为了皇家脸面,但一次又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就会让皇帝陛下的心里也产生裂痕,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再也无法跨越过去的沟壑。这就像水滴石穿之功,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慢慢消磨。”
赵兴尧觉得,这样的过程真是漫长,他恨不得立刻将太子拉下马,不过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来。
“我看,皇帝陛下也不会让瑞王带兵出征的,最后,这事儿会落在爹你的头上。所以,爹你还是尽快做好准备吧!”赵兴尧说着,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现在太子还没彻底失宠,瑞王又风头渐盛,为了平衡,皇帝陛下是不会让瑞王领兵出征的。若是让瑞王得了兵权,那不是有和太子一争之力了吗?这绝不是皇帝陛下想看到的局面。”
“就算太子和瑞王都不会去,如何就会是我?朝中人才还是有的,可以派其他人去。”璟王爷反问。
分析确实有道理,但赵兴尧如此肯定的原因还是他知道上辈子就是璟王爷领兵出征的。
“这事肯定了,不信咱们明天就见分晓了。”赵兴尧信誓旦旦地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璟王爷才离开兰庭苑,赵兴尧看着他的背影,眼中思绪翻涌。
欧阳随深轻轻地把手搭在赵兴尧的肩膀上,虽然他什么也没有说,但赵兴尧仅凭他这个动作就明白了他的安抚之意,于是也伸出手覆在了欧阳随深的手背上。
“兰筠,如果爹要带兵出征,我也会跟着去的。”赵兴尧回过身来,双手扶着欧阳随深的双肩,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欧阳随深从他眼中看到了坚决,也知道自己不能阻止他,于是点点头,然后问道:“那我呢?”
赵兴尧垂下了眼睛,将手松开,转而慢慢把欧阳随深拥进怀里抱着,他说:“边关苦寒,而且危险重重,我希望你能留在王府。”
欧阳随深闻言立刻皱起了好看的眉头,赵兴尧不用看也知道他此时是何种表情,他甚至为自己的这种不用看也知道感觉欢喜,还在欧阳随深的头顶蹭了蹭了笑出声来。
“呵呵,你先别生气,听我说完。我希望你留下还有个原因,娘一个人留在王府里我不太放心,二弟还没回来,我和爹又都去了边关,我怕有人会趁机对娘不利,我让你留下是希望你能替我保护好娘。只有你,才能让我放下心来无后顾之忧。”
欧阳随深想说,可以把影卫都留下来保护娘亲,或者让瑞王和文贵妃娘娘多多照看着些,但这些他都没有说出口。
道理他都明白,理智也告诉他确实该如此,可是感情上他还是想和赵兴尧一起去边关。他不是女子,即使心中有些难受,有很多的不舍也不会轻易宣之于口,最后他只是轻轻地伸手环住了赵兴尧的劲腰,将头埋在他的脖颈住,闭上眼睛轻轻地蹭了蹭唇边温热的皮肤。
赵兴尧被他这撒娇似的动作撩的下腹一热,只能僵硬着身体不敢再动。他知道兰筠不开心,可是他真的不想让他也去边关,不想他跟着去受苦,不想上辈子的情形再现。其实一想到要和兰筠分开,他也难受的不行。
果然,事情不出赵兴尧所料。
第二日早朝,皇帝陛下不等众人启奏,一上来就直接宣布决定。
封璟王爷为大将军,瑞王为副将,三日后出征讨伐山戎。?
第七十四章 离别
此言一出,众人直接愣在了原地。昨晚想了一宿理由没睡的人都瞬间泄了气,本以为今早的朝堂一定会是热闹非凡的场面,结果皇帝陛下一上来就直接宣布了决定,根本就不给任何人开口的机会。
秦丞相不愧是老臣了,听到这个决定也面无异色,不过心里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璟王府和瑞王早已联合,璟王府得势对瑞王来说最为有利,何况瑞王还是此次出征的副将。秦丞相抬头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如今他也猜不透皇帝陛下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说他已经放弃太子似乎为时尚早,可说他还是一如既往对太子信任和偏袒似乎也不是,否则二皇子不会这么快就被封为瑞王,还一再给他机会让他更上一层楼。
若说此时谁最欢喜,莫过于太子了,不用他带兵出征,不用去边关受苦受难,他依然在京城做他的逍遥太子。
昨天赵羿嵘怒气冲冲回到东宫,直接去了秦书瑶的住处,一进门就大声质问她:“你那好爷爷究竟安的什么心,竟然向父皇进言,让我带兵攻打山戎,他想干什么?他想害死我不成?你们爷孙俩都没安好心,你们都想来害我,都是来给我添堵的。”
秦书瑶冷冷地看着赵羿嵘怒不可遏的狰狞模样,就像在看一只上蹿下跳的猴子似的,脸上是掩饰不去的不屑和鄙视。
赵羿嵘被她的眼神刺激的更加愤怒,忍不住一把掐住秦书瑶纤细雪白的脖子,怒吼道:“你那是什么眼神,连你都看不起我是不是?你现在这个鬼样子,有什么可看不起我的,我连多看你一眼就恶心的想吐。”
秦书瑶被他掐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脸色变得涨红,青筋突起,可她的眼神依旧是不服输,不在意的。她张了张嘴,明明都快窒息了,还是断断续续道:“要不……你就……掐……死……我……”
赵羿嵘这才猛地清醒过来,这个女人现在还不能死,她现在是自己的太子妃,而且她若真死了,不知道秦修远那个老匹夫会不会找自己麻烦。于是,赵羿嵘一把将秦书瑶推到了地上,而后大步离开了。
秦书瑶坐在地上剧烈地咳嗽起来,云泽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边,一脸担忧的看着她。
其实刚才他就在屋里,赵羿嵘掐秦书瑶脖子的时候他就准备出手了,可是秦书瑶朝他微微摇了摇头,阻止了他的动作,所以他才隐忍不发。
秦书瑶缓过来之后,云泽小心翼翼地伸过手去,秦书瑶借着他的力道站起身来,望着赵羿嵘离开的方向冷冷地笑了,说了句,“蠢货。”
此时太子高兴的不只是自己不用领兵去边关,还有就是,只要赵启承离开京城,他就有办法让他没法再回来。这次可是天大的好机会,战场之上可是刀剑无眼,即便是皇子那也是血肉之躯,一不注意就身负重伤,或者是死了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是吗?
还有,别以为他不知道赵兴尧那厮在帮着赵启承对付自己,每次他有麻烦或者事情败露,赵兴尧和那个欧阳随深都曾出现过,这可不是巧合,所以他特意让人调查过,果然他们都在帮赵启承,就连他的好皇叔也在看好赵启承。这次他们全都凑到了一起,可不就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就没必要心慈手软了。
李将军看着太子的脸色由惊喜慢慢变成了狠厉不禁在心中摇头,若不是皇帝陛下最重长幼有序,对太子多加偏袒,以他的能力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