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世子妃是美男-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我当做朋友就好,就像……嗯……,就像你与兴尧那样就好,我很羡慕你们的友谊。”
李思源笑了笑,不过笑容不怎么真诚,他想,像他和赵兴尧那样还得了喔,像他们互损,互相伤害吗?他瞄了瞄赵启承的脸,在心里疯狂摇头,还是算了吧,这位现在可是王爷了啊,他可不敢。
赵启承见他神游天外也没有打搅他,直到李思源自己反应过来,他才突然说道:“今日太子迎娶太子妃,母妃也说要为我物色好女子做王妃。”
闻言,李思源脸色瞬间变得僵硬起来,也不知为何,心里突然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几乎将他整个人都包裹起来。他努力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勉强笑道:“哈哈,也是呢,王爷也该……娶……娶王妃了。”
李思源的反应被赵启承尽收眼底,那失落的神情也没能逃过他的法眼,这让他心情大好,不过他面上还是一派平静。
他慢慢凑到李思源的身边,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我拒绝了。”?
第七十一章 急报
李思源猛地偏头,结果就对上了赵启承似笑非笑的脸。李思源不知为何,这会儿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他不满地小声嘟囔了一句:“你拒不拒绝跟我有什么关系!”
赵启承耳力甚佳,自然而然听到了李思源的话,不过他却没有点破,只是在李思源看不到的地方微微扬了扬唇。
他现在发现李思源真是越来越可爱了,没错,就是可爱。虽然说用可爱一词来形容一个男子可能有些不合适,但在赵启承看来却是再合适不过。起初在锦福楼见到李思源的时候,他端着一派世家公子风范,加上他本身长相也颇具贵气,有一种让人无法接近的感觉。
后来才发现,这人越熟悉越是暴露他本来的性情,活泼开朗,喜欢说笑,看似肆意洒脱不懂世事,其实内心清明,聪明机智。
一趟江南之行,两人相处甚密,最后让赵启承在不知不觉中就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当李思源为他受伤,躺在他怀里命悬一线的时候,赵启承终于在心底承认了这个人对他的分量和含义。那时他即使知道也是毫无办法,唯一想的就是如何让这个人活下去。
李思源伤好以后,赵启承才真正思考两人之间的这个问题。他现在举步维艰,无法给他任何实质性的承诺,一个不慎还会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这绝对是赵启承不能接受的。其次,也就是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不知道李思源对他到底是如何想的。李思源在他面前进退有礼,虽然豁出性命救他,但赵启承不知道这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是只单纯的为他这个人。
若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呢?
赵启承现在不想把这件事情说明白,他是留有余地的,也是认真思考过的。
如果李思源对他无心,那他就永远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这样李思源依然可以毫无负担地娶一个好女子,好好的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
赵启承虽然贵为皇子,也不是什么大好人,但对于真正在乎和放在心上的人,他会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并不会像太子那般蛮横霸道又心狠手辣。
所以说,如果真的在乎,真的喜欢,是知道该怎么去对待一个人的,不会存在不会爱这种说法。如果说什么不会爱,其根本还是因为不爱。
如果将来他真坐上那个位置,注定是孤独寂寥的,如果得一真心人相伴,那是再好不过。届时,赵启承会亲口对喜欢的人表明心迹,征询他的意见。
尊重,是爱一个人的开始和基础。
如今,赵启承什么也无法做,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他好,仅此而已。
近来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还算平静,太子娶了太子妃之后还真收敛了许多,变得勤奋低调了起来,皇帝陛下看在眼里还是很满意的,同时也觉得那秦家女确实不错,故而特意多派了几名御医过去为其医治脸上的伤。
只是,御医一个接着一个去诊治,效果却是不怎么好,时至今日太子妃脸上的伤依旧没有愈合,看起来还是很可怖。皇帝陛下召御医来问,几人战战兢兢,最后只说太子妃体质特殊,才导致伤口不易愈合的。
其实,秦书瑶和御医们都清楚的很,伤口不愈合是因为她根本就没好好敷衍吃药,她是故意如此的,只是御医们都不敢说。
太子赵羿嵘近来都没去秦书瑶的房里,新婚第二天,他大清早迷迷瞪瞪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张血肉模糊的脸,吓的他忍不住大叫了起来。尤其是看到自己和秦书瑶都衣裳凌乱时,他的脸霎时变成了猪肝色,而后狼狈又慌乱地跑出了房间,自此再没踏足过。
之后,太子都在自己的院中召幸那些小妾美姬,有时一个不慎还会给弄没了,不过这些都不会有人知道的。因为自上次的事情捅到皇帝陛下面前后,东宫的隐秘角落里就多了一口井,不过那口井里没有水,装的都是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赵兴尧最近的日子过的可谓是赛神仙了,每天都和欧阳随深在一起,白天的时候两人就喝喝茶下下棋,或者给院中的花花草草松松土施点儿肥,要不就是去外面逛逛街,而晚上的时间是赵兴尧最期待和喜欢的了。
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第第二次就有无数次。赵兴尧对两人的晚间运动格外热衷,虽然欧阳随深一开始会拒绝,但架不住赵兴尧软磨硬泡,最终还是会纵容他,然后完全妥协。
当然,有时候赵兴尧得意忘形失了分寸也会把人给惹恼了,然后就只能不遗余力地又把人哄回来,每次哄人的这个过程都让赵兴尧十分享受。
若是在兰庭苑待的没劲了,赵兴尧就会带着欧阳随深去郊外骑马,或者去雅客居住两天。去雅客居的时候赵兴尧不会带任何伺候的人,一应吃穿洗漱全都自己亲自动手,他最喜欢亲手伺候欧阳随深了。每次被欧阳随深拒绝的时候,他就会委屈巴巴地问:“兰筠,你是不是嫌弃我了?”
欧阳随深对上那双可怜兮兮的眼睛时顿时就没了脾气,只能无奈地解释道:“我不是,我没有。”
赵兴尧见状就会连忙扑上去把人抱住,用力地亲亲,然后含情脉脉地说一句:“兰筠你真好。”
欧阳随深真是十分想念之前那个有礼有节的世子殿下,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天,璟王爷一如往常早起,收拾洗漱完毕之后坐上马车去上朝,没想到今日会发生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那便是北方边境的山戎一族突然出兵抢劫打杀边境百姓,甚至是已经攻下了边境要塞北越城。
皇帝陛下龙颜大怒,直接将急报的折子摔到了文武百官的面前。
“这山戎一族还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明目张胆进犯我诸华边境,还抢杀百姓夺我城池,真真是……是……咳咳咳……”
皇帝陛下气的脸色发青,还没说完就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下面的文武百官见状顿时跪成一片,异口同声道:“陛下息怒。”
永顺公公在一旁扶着皇帝陛下,急忙在其背后轻拍帮忙顺气。
皇帝陛下怒道:“息怒息怒,你们叫我如何息怒?来人啊,马上出兵,马上出兵,这次一定要给我把山戎一族铲除,彻底铲除。”
皇帝陛下气的连自称都顾不得了,底下的百官群臣皆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了。话说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忍受疆土被人侵占,百姓被人抢劫掠杀这等奇耻大辱。
山戎一族在诸华的北边,很早之前就一直骚扰着北方边境,后来现在的皇帝陛下登基,先是派了使臣前去交涉,希望山戎一族归顺诸华,谁知山戎不仅没接受提议,甚至还杀了前去交涉的使臣,皇帝震怒不已,最后派了璟王爷带兵前去,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山戎一族赶回他们的地界,还边境百姓一方安宁。
这山戎一族确实难对付,他们男女皆可战不说,还个个骁勇无匹善骑射。他们居住在大草原上,若擅自深入必会迷失方向,他们还有擅长使用巫术毒药的祭司,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所以璟王爷用了三年时间,也只是将山戎一族重创,将他们赶回自己的地方,并不能完全消灭他们。
谁知这才仅仅过了十来年,他们竟然又想卷土重来。而且这次明显更加来势汹汹,一上来就攻陷了一座城池,也真是够猖狂的。
皇帝陛下气顺了些,他扫了一眼跪成一片的文武百官们,皱了皱眉,不耐烦地说:“都跪着有什么用,起来说话。”
待人都站好,皇帝陛下才又问:“众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皇帝陛下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就是他的好臣子,江山被人践踏,这些人竟然还缄口不言,互相观望,真是让他失望的很。
这时,璟王爷站了出来,只听他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陛下,臣弟以为,山戎一族实在是没将我诸华放在眼里,竟然敢公然挑衅我诸华,挑衅陛下的威严,一定要即刻出兵。”
皇帝陛下心里其实是很满意璟王爷所说的话的,敢公然挑衅就必须狠狠回击。可是面上却是越来越深沉,他扫了一眼赵启承,问道:“瑞王,说说你的想法。”
被皇帝陛下点名,赵启承只能出列行礼道:“回陛下,儿臣与王叔一样的想法。这山戎一族必不可再宽容了,敢觊觎我诸华的江山,一定要给足他们教训,让其再不敢来犯。”
皇帝陛下听着,面上没什么表示,心里却是觉得,这个儿子啊,还是太心软了,竟然只是想给足教训就够了。随即目光一转,却看见太子在一旁露出一脸不屑。
“太子有何看法?”皇帝沉声问道。
赵羿嵘就猜到他的父皇一定会问他,于是他站出来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有不同看法。”
“哦?”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似乎是来了兴趣,“什么不同的看法?”?
第七十二章 人选
太子听到父皇问他的看法心里十分高兴,因为刚才他发现父皇听到赵启承的话时是不怎么高兴的,甚至是悄悄皱了皱眉头。而且,之前他与赵启承过招屡屡受挫,导致现在他在父皇的面前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这些账他不可能不算。所以哪怕无法给赵启承带来致命性的打击,恶心一下他,或者让他不舒服也是他喜闻乐见的。
于是,太子回答道:“儿臣觉得小小山戎根本就不足为惧,不需要大动干戈……”
“混账!”太子还没说完,皇帝陛下就气的一拍龙椅扶手,而后怒斥道:“都敢越过边境烧杀我诸华百姓,践踏我诸华土地,你身为我诸华太子,竟然还说无需大动干戈,你……你……”
皇帝陛下情绪太过激动,一时间竟然都被气的说不出话来,只有指向太子的手指抖动个不停。
赵启程率先跪下,神情急切地喊道:“父皇息怒啊!”
底下的人也纷纷高声齐喊陛下息怒,太子见此情形也是忙不迭地跪下,跟着喊息怒。皇帝陛下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平复了一下心绪才再次端坐于龙椅之上。只是此时他的神情变得格外威严冷冽,眼神里像是夹着寒霜冰刃一般。
太子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刚才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他竟然为了给赵启承添堵,脑子一热就说出了违背父皇意愿的话,赵羿嵘脑门儿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咬紧牙关才控制住自己不发抖。
若是以前,赵羿嵘背后再如何,当面也不会与赵启承弄的太难看,更不会在皇帝陛下面前与他明目张胆的过不去。
昨天晚上赵羿嵘新得了一个底下送来的极品,不仅各种功夫了得经得起折腾,还给他进献了一种无伤大雅,但极为助兴的熏香。赵羿嵘用过之后如身在仙境般通体舒泰,简直妙不可言。因为昨晚折腾的太晚太尽兴,所以今早就起的晚了,脑子里也是昏昏沉沉的,才有了刚才的这一幕。
皇帝陛下的大发雷霆终于让赵羿嵘清醒了一些,现在不仅追悔莫及,更是惊恐万状。
皇帝陛下的视线在太子身上来回逡巡,直看得赵羿嵘骨头都快垮掉了才终于淡淡地收回了视线,转而问道:“众卿有何看法?”
皇帝陛下的意思已经如此明显了,谁还会再像太子刚才一样去触怒龙须,自然都是像皇帝陛下一样主战了。
不过,既然主战,那就要有带兵前去攻打山戎一族的人,由谁带兵前去也是大有讲究了。一想到攻打山戎,许多人不由自主的就悄悄瞥向了璟王爷,谁都知道当年是他带兵苦守三年将山戎赶出了诸华的地界,更是凭借着这等功绩加封,深得陛下的倚重和信任。
很多人都忌惮璟王府,所以这次许多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若是这次还让璟王爷带兵出征,还战胜归来的话璟王府势必更上一层楼,这可不是许多人想看到的局面。
秦丞相首先出列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此次由太子带兵出征攻打山戎一族最为合适不过。”
太子闻言,脸色瞬间大变,猛地抬头望向秦丞相,而秦丞相却像是根本没看到太子一般。
不怪太子如此惊惧,而是自诸华开国以来还没有太子亲自领兵打仗的先例,秦丞相此举分明是在害他啊。
难道说秦丞相知道自己对秦书瑶漠不关心,转而宠幸其他人的事情吗?可是,秦丞相一直以来就不是会注重这等小事的人,而且他们还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他若有事,丞相府也不见得会落得个好。
赵羿嵘不明白秦丞相此举是何意,此刻只满心的愤怒。
皇帝陛下将太子的表现看在眼里,心里不由生出一股强烈的不满,他的儿子怎么可以露出这种表情,先不说是否由他带兵出征,怎么可以在听到要带兵出征就露出如此恐惧的神情?
“那丞相说说,为何太子最合适?”皇帝陛下强压下心里的不满问。
“由太子带兵出征可以增加将士们的士气,扬我诸华国威,震慑山戎蛮族。”秦丞相回答道。
赵羿嵘听到秦丞相的话更是恨的咬牙切齿,在心里大骂秦丞相多管闲事,竟然擅自做主给他揽这等差事。带兵出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从没上过战场,毫无带兵经验,最重要的是边境环境苦寒,他从小养尊处优,根本无法忍受。
赵羿嵘不知秦丞相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此刻又不能出言反驳,只能是惴惴不安地听着,等着他的父皇发话。
不等皇帝说话,李将军倒是先出来说话了。
“陛下,臣以为此次由瑞王殿下带兵出征最为合适。”李将军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提议二皇子赵启承带兵出征。
群臣的神色各异,皇帝陛下高坐于龙椅之上,全都尽收眼底。
李将军拱手道出理由:“太子是我诸华储君,身份尊贵且需随君身侧不可轻易离开,再说,山戎虽然可恨,但还没资格让我诸华的太子亲自出马。”
赵羿嵘听到李将军的话竟然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以前总看这人不顺眼,收买人心那一套对他也没用,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还能说几句人话。
赵羿嵘觉得这个提议最好,让赵启承那厮带兵去最合适了,让他被山戎教训的惨不忍睹,最好是就这样死在边境,让他从此不再出现在自己面前,无法与自己作对。
秦丞相只能是看在眼里,心里不住地摇头叹息。太子竟然看不清眼前的形势,再这样继续下去,二皇子迟早会取而代之的。
二皇子赵启承刚刚完美解决了江南水患的事情,陛下对他称赞有加,还因此封他为瑞王。若此时再让其带兵出征,大胜归来后又身负军功,势力会变得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