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黛心想这倒是个消愁解闷的好法子,便问:“明湖喜欢什么乐器?”
吕明湖道:“随便你,我无所谓。”
次日,净心听说她想学乐器,欣然带着她走进梵音阁。只见编钟,云锣,箜篌,琵琶,月琴,胡琴,长笛,短笛,箫,筚篥,各式各样的乐器,每一种又有不同的大小,材质,看得人眼花缭乱。
吕黛惊叹道:“这么多乐器,禅师你都会使么?”
净心点点头,微笑中透着一种淡淡的骄傲,道:“姑娘想学哪种,小僧都可以教你。”
吕黛挑来挑去,还是挑了筚篥。
鸟族天生通晓音律,净心又是个好师父,离开林泉寺时,吕黛已能完整地吹奏十几支曲子,净心送给她一本乐谱,让她勤加练习。
回庐山的路上,吕黛想起一件事,对吕明湖道:“先前送桂娘去天山治病,我们经过一个叫崇安镇的地方。镇上有一座水德殿,里面的水德星君像和琼芳真君一模一样,庙祝说这是两年前,水德星君托梦给叶员外,嫌原先的神像太难看,让他照样子重塑的。”
“可我觉得很奇怪,凡间难看的水德星君像少说也有几百处,为何琼芳真君单单嫌弃这一处?我想那个叶员外和琼芳真君一定有什么联系,当时怕耽误桂娘治病,便没有去他家里打探。”
吕明湖闻言,并不觉得这事值得探究,但想着带她去散散心也好,便道:“那我们现在去看看罢。”
第五十章 叶宅隐秘
侵晨,小道士打开重阳观的大门,拿着扫帚走出去,却见薄薄的晨雾中站着一个人。
他近前看清那人的面容,诧异道:“江公子?这一向少见,您来得也忒早了,请进,请进。”
江屏站着不动,神情有些奇怪,似乎想进去,又有什么顾虑,拧着眉头,目光徘徊不定。
小道士满眼疑惑,道:“江公子,您怎么了?”
江屏咬咬牙,道:“没什么。”转身上马,飞也似地走了。
小道士挠了挠头,进去告诉沈道士:“师父,方才江公子来过,什么话也没说便走了。”
沈道士正在练拳,不以为意道:“随他去罢,有事他还会来的。”
江屏猜吕黛是回长乐宫了,她毕竟是他的发妻,哪有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走了的道理?他想去找她,把一些话说清楚,但他虽然知道长乐宫在庐山,庐山那么大,长乐宫这种修仙的宫观多半在凡人到不了的地方。
沈道士认识吕黛,一定能帮他去长乐宫。因此他回到杭州,站在重阳观门前,却又陷入迷茫。他该去找她么?或许就这样分开,对彼此才是最好的结果。
江屏躺在树下的藤椅上,望着枝头喳喳乱叫的喜鹊,深深叹了口气。
这种象征着吉祥的鸟儿,如今带给他的只有无尽烦恼。
吕明湖和吕黛来到崇安镇,在高堂广厦,飞阁流丹的叶宅大门外看见两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妇人坐在地上哭嚎,一个喊着还我女儿,一个喊着还我丈夫。无所事事的围观者有十几个,有的面带同情,有的神情憎恶。
吕黛问一个摇头叹息的年轻人:“小哥,她们的女儿和丈夫怎么了?”
年轻人看见她,眼睛一亮,耐心地讲解道:“她们是吉水县的流民,两个月前和家人走散了,她们家人来到我们镇上,被叶员外收容。如今她们找到这里,想和家人团聚,叶家的人却说她们的家人一个月前得了疫病,尸体都被烧了。”
年轻人叹了口气,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的噩耗,她们当然接受不了,故而在此哭闹。”
吕黛点了点头,目中露出同情之色。
旁边一个破铜锣般的嗓音带着讥讽道:“人家叶员外好心收容流民,给吃给穿,一文钱不收。那么多流民,病死几个有甚稀奇?你们还在人家门口闹事,忒不知好歹。这年头,好人难做呐!”
吕黛转头看说话的这人穿着绿缎子长衫,长相精明,腰间挂着一块木牌,像是个官差。
“谭主簿说的在理,你们赶紧走罢!”七八个人点头附和,似乎都是难做的好人。
要女儿的妇人止住哭嚎,抬起头,噙着泪道:“死的不是你们家人,你们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女儿生得好模样,如今连尸首都不见,谁知道是怎么死的?”
谭主簿道:“嘿,你这小娘们净胡说八道,也不动脑子想想,人家叶员外要什么样的美女没有?稀罕你家的穷闺女?我看你就是想讹钱!”
“你放屁!”妇人站起身,一口啐在他脸上,骂道:“你们这些官差吃人家的,拿人家的,腰都挺不直了,说话自然向着人家!”
谭主簿抹了把脸上的口水,恼羞成怒,提起拳头道:“你这泼妇,找打!”
妇人面黄肌瘦,哪里禁得起他这一拳头。围观的男子竟没有一个阻拦,妇人吓得抱头蹲在地上,却听一声惨叫,是谭主簿发出来的。
谭主簿捂着手腕,神情痛苦,眼中火烧,愤怒地环视周围道:“哪个孙子偷袭老子?有种站出来!”
吕黛不作声,捏着一颗松子屈指又一弹,正中谭主簿的门牙。
谭主簿又一声惨叫,捂住嘴,鲜血从指缝间溢出来,众人惊恐地看着他。他远比众人更惊恐,松开手,望着手心里的碎牙和一颗松子,额头直冒冷汗,一句话也没说,掉头飞奔而去,像有厉鬼在追他似的。
事态诡异,众人也不敢停留,纷纷散去。
两名妇人也忐忑不安,互相看了看,要丈夫的那个道:“姐姐,你说刚刚是怎么回事?”
要女儿的那个道:“兴许是神明显灵,让咱们不要放弃。”
那丈夫的那个点点头,两人显然收到了鼓舞,忍着饥饿,更加卖力地哭嚎起来。
吕明湖坐在不远处的茶棚里吃着茶,吕黛走过去坐下,道:“明湖,你说她们的家人当真是病死的么?”
吕明湖道:“我方才看见两名鬼差往那边去了,问问他们就知道了。”
一个月前的鬼魂多半已经入地府了,想知道他们的死因,问鬼差是最清楚不过的。
吕黛又走到两名妇人面前,问道:“你女儿叫什么?你丈夫叫什么?”
“虞小娥。”
“汤二富。”
吕黛点头记下,回到茶棚,叫伙计结账。
伙计走过来道:“一共二十文钱。”
吕黛拿出五十文钱,放在桌上,道:“你再拿一壶茶,四个烧饼给她们送去。”
两个鬼差戴着黑色方帽,穿着地府的黑色制服,像两只乌鸦蹲在一户人家门口,等着他家得花柳病的二少爷断气。
“唉,这些个凡人总是不知检点,昨日我才勾了他们县太爷老爹的魂魄,也是花柳病,浑身烂得不成样子,那味道差点把我熏晕过去。”
“要说哪种死法最痛快,还是马上风!听说咱们头儿就是这么死在名妓床上,真正是个有福的。”
说到上司的隐私,两个鬼差嘿嘿笑起来。
吕明湖上前问讯,两个鬼差见他能看见自己,立马端正神情,挺起胸膛,严肃道:“你是哪个观里的道士?”
“在下长乐宫吕明湖。”
凡间修为高强的道士,鬼差们都有所耳闻,见面则礼让三分,盖因地府好比天庭设在地方的府衙,这些道士将来飞升成仙,保不齐就是他们的上司。
吕明湖在道门年轻一辈中风头无两,两名鬼差自然听说过他的大名,堆起笑道:“原来是吕道长,久仰,久仰,不知你有何贵干?”
吕明湖道:“一个月前,有两个人死在叶宅,想必是两位勾的魂,可否告知他们的死因?”
鬼差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吕黛道:“虞小娥,汤二富。”
鬼差从怀中掏出一本薄册,翻了翻,摇头道:“没有这两个人,是不是弄错了?”
吕明湖道:“他们的家人找上门来,应该不会弄错,听说是得疫病死的,两位再看看。”
鬼差眉头一皱,道:“疫病?这就更不可能了。你们恐怕不知道,疫鬼和一般的死鬼不一样,要登录在小劫册,这是地府的规矩。我们这两个月都不曾勾过疫鬼。”
吕黛道:“那这两个人的鬼魂哪里去了?”
两个鬼差你看我,我看你,也都感到奇怪。屋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那位苟延残喘的二少爷终于断气了。
吕明湖道:“此事恐怕有些蹊跷,两位先忙罢,我们去叶宅看看。”
两个鬼差拱手道:“那就麻烦吕道长了,若有消息还望知会我们一声。”
一名鬼差递来一道通灵符,吕明湖收下,带着吕黛隐匿身形,潜入叶宅。
第五十一章 逆旅行人
外面闹成那样,叶员外还怡然自得地躺在藤椅上,听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粉头唱一套《临江仙》,当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范。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叶员外眯着眼,一边跟着悠扬的曲调哼唱,一边屈指敲击藤椅的扶手。他看起来有三十多岁,面白微须,身材肥胖,酒糟鼻子红得发亮,十根手指像一节一节灌满肥肉,白花花的腊肠。
他浑身酒气浓烈,叫人疑心他体内流的不是血,而是酒。管家疾步走过来,俯身在他耳边,将外面的情形说了一遍。
叶员外大着舌头,含含糊糊道:“给她们钱就是了,一人三百两,够买几条人命了。”
管家满脸无奈道:“她们说不要钱,只要虞小娥和汤二富的尸首。老奴跟她们说了多少遍,人得了疫病,尸体早就烧了,她们就是不听!”
叶员外皱了皱眉,忽然笑起来,道:“倒是两个有情有义的女子,难得,难得,随她们闹去罢,我看能坚持多久。”
吕明湖拿着紫金古镜,和吕黛站在他身后,对着他照了半晌,俨然就是个凡人,身上一丝灵力都没有。
吕明湖收起古镜,拿出一面小巧精致的罗盘,道:“我们去别处看看。”
罗盘不仅能看风水,辨别方向,推算星象,还能感应阴阳之气,倘若这宅中有什么鬼魅邪祟,罗盘一定会有反应。
他们穿过走廊尽头的月洞门,是另一个院子,罗盘上的指针并无异样。藤椅上的叶员外却睁开眼,这哪里是醉汉的眼,它明亮,冷静,目光锐利,寒气森森,像出鞘的宝剑,又像丛林中野兽的双眼。
这双眼注视着空无一人的月洞门,叶员外唇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
吕明湖和吕黛在偌大的宅子里转了一圈,一无所获。
难道虞小娥和汤二富已经魂飞魄散?若果真如此,凶手是谁?他又为何要这么做?
亦或者虞小娥和汤二富还活着,那叶员外为何不肯让他们家人团聚?
叶员外收容了几百个流民,吕明湖有种直觉,出事的绝不止虞小娥和汤二富两个人。
流民们被安置在郊外庄上,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吕明湖和吕黛来到庄上,天色已暗,约莫有酉牌时分。炊烟袅袅,厨房里两个妇人正在生火做饭。两大锅饭,几十个馒头,怎么看都不像是几百个人的口粮。
一名身材干瘦,穿蓝布长衫,满脸皱纹的男子背着手,缓步走过来。
两名妇人看见他,都站起身,堆笑道:“贾管事,您来了。”
贾管事点点头,揭开锅,看了看,清点了一遍厨房里的米面油所剩斤两,叮嘱道:“这里的事,若有人问起,半个字也不许说。”
两名妇人连连点头,道:“我们省的。”
贾管事展颜道:“近来辛苦了,晚上我叫人送两坛酒给你们解解乏。”
两名妇人欢喜道:“多谢贾管事。”
离开厨房,贾管事又去库房,马厩和门房转了转,感到腹中饥饿,这才回房吃晚饭。他一向是个尽责的仆人,是以主人放心把这里的事交给他。
他住着一间宽敞舒适的屋子,此时屋里没有别人,枣木桌上摆着一小锅热腾腾的粥,几样精致小菜,还有一壶酒。
他坐下盛了一碗粥,刚拿起箸,对面凭空多出两个人。男的羽衣星冠,臂挽拂尘,一副道士打扮。女的云鬓堆鸦,穿着淡黄绉纱短衫,素白罗裙。两人容貌相似,都很好看,像是画上的神仙。
贾管事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箸掉在桌上,张着嘴说不出话,半晌回过神,滚下座椅,跪在地上,磕头道:“不知两位神仙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吕黛每次见人这样,都忍不住发笑,又努力板起脸,作出高深莫测的神仙样,幽幽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神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为何来找你,你心里不清楚么?”
贾管事脸色发白,心内发虚,强作镇定道:“小人一直安分守己,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仙子这话,怕不是有什么误会?”
吕黛冷笑道:“事到如今,还装糊涂!我问你,这庄上到底有多少流民?”
贾管事像被抽了一鞭,脸色更加惨白,浑身开始发抖,额头黄豆大的冷汗一粒粒冒出来,忽然连磕了三个头,颤声道:“仙上恕罪,此事实与小人无干,小人也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吕黛厉声道:“叶员外怎么吩咐你的,从实招来!”
“是是是!”贾管事连声答应,斟酌了一下言辞,道:“原先来这里的流民有四百多个,老爷让小人好生养着他们,每旬送五十人到西郊别院。那别院是空的,送去的人小人再也没见过,不知去了哪里,如今这里还剩六十几人。”
吕黛听着这话,有种奇异的感觉,好像这四百多个流民是被圈养的家禽,养肥了,一批一批送到屠宰场。
可叶员外又不是吃人的妖魔,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杀这么多人意义何在?
也许是她想多了,那些流民只是被卖掉了,这种事在俗世也是很常见的。
“明湖,我们去西郊别院看看罢。”她转头看向吕明湖,他正看着她,目光相对,她忽然意识到一直是自己在说话,都不曾问过他这个主人的意见,忙道:“还是去找叶员外?”
吕明湖看她疾言厉色地审问贾管事,大有当官的架势,颇觉有趣,见她问自己,这才开口道:“就去西郊别院罢。”
他伸手在贾管事头上一拍,与吕黛化风而去。
贾管事目光呆滞,须臾如梦初醒,奇怪自己怎么跪在地上,站起身,掸了掸衣服,向椅上坐下,拿起箸吃菜,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叶员外的西郊别院临水而建,今夜满月,月光照得水面粼粼如织银素缎,蜿蜒环绕着院墙。
吕明湖和吕黛来到这里,听见墙里传出一阵歌声,仿佛是叶员外的声音,唱的正是他下午听的那首《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他的声音并不算好听,此时听来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他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他知道他们会来?
吕明湖脸色微变,抬手在吕黛周身布下结界,道:“在这里等我。”
吕黛急道:“我也要进去!”
吕明湖没理她,径自走到洞开的大门前,进去只见一人坐在院中,月下的藤椅上。月色如积水空明,他身材臃肿,穿着一领紫缎长袍,白胖的脸上挂着悠闲的笑意,眼中闪着比月色更清冷的光,正是叶员外,却又不像是叶员外。
他手中拿着一个圆圆的东西,长着头发,有鼻子有眼,是贾管事的人头。
吕明湖瞳孔骤缩,一股寒意悄然攀上脊背。人头对他而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被人跟踪,竟毫无知觉。
人头上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