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 >

第301章

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第301章

小说: 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为了旁人的风言风语,错过苏四这样的好女婿,那可就太可惜了!”言辞之间不难看出,文相对苏四爷的欣赏。
  苏四爷是何人?那可是京都第一才子!即便他在外游学多年,关于他的传说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自打他回京以后,立马就将那些所谓的京都四大才子给比了下去!
  他的才华,有目共睹!
  如今,谁见了他不称上一声“苏先生”!
  提到苏家这位四爷,文夫人也是没得话说。他不仅仅是国子监的先生,还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叔叔,人品学问鲜有人及,这样的贤婿打着灯笼都难找!
  文夫人担忧的不止是女儿再嫁会惹人非议,还有苏四爷的那段过往。
  十几年前,京都曾流传过一段佳话,便是关于这位苏四爷与一位才女的。据说,两人在诗会上一见倾心,郎有情妾有意。奈何那姑娘被许给了旁人,以致于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后来,那女子更是被夫家磋磨一病不起,临终前将女儿托付给苏四爷。
  苏四爷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满口答应下来,并将那小姑娘带回国公府,给了她新的身份,如珠似宝的宠着,那小姑娘在国公府的地位可是丝毫不逊色府中的嫡女。
  “苏四的确是无可挑剔,可他当真能好好儿的待咱们的女儿?”
  文相爷闻弦知雅意,哪有不明白她的话外之音。“他的人品,我信得过!况且,事情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该放下的早就放下了!”
  文夫人听他这么一说,这才稍稍安心。
  三天之后,宫里突然来了人,宣文夫人和文绣进宫说话。
  又过了几日,赐婚的懿旨也抵达了文府。
  苏皇后将文姑娘好一顿夸奖,给足了文家脸面,也是在给苏四爷撑腰。她都看好的亲事,谁人敢说不好?


第758章 主子恩典
  苏四爷的亲事格外的顺利,很快就走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前几个,迎亲的日子也请钦天监算好了,就定在来年的三月初七。直待老夫人周年一过,便要吹吹打打的将人迎进门来。
  虽说是寡妇再嫁,外头也传出了不少的闲言碎语,可一方是前任宰相府邸,一方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娘家,任何一方都不是随便能得罪的。
  故而,那些风言风语私下里嘀咕两句就罢了,没人敢拿到明面儿上来说。
  更何况,以苏四爷和文先生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这点儿瑕疵根本算不得什么。两人门当户对,又同样博学多才,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好在,文绣和苏四爷都是心性坚韧之人,并不会理会那些风言风语。眼看着婚期将近,文绣不得不暂时辞去了女子学堂教习一职,安心待嫁。
  文绣得了这么一门好亲事,文相和文夫人乐得合不拢嘴。见了苏四爷,一口一个贤婿的叫着,别提多高兴了。
  苏四爷亲自登门请了三嫂江氏帮忙操持婚事,江氏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最近几年,她先是操持了苏承寒苏瑾瑚兄妹俩的亲事,就连侄子苏承宁迎娶福顺公主她也帮着操心了不少,于这方面可谓是驾轻就熟。
  苏四爷求上门来,她自然不会推辞。
  苏府接二连三的办喜事,苏瑾玥虽帮不上什么忙,但赏赐却不少。最近这几年,她与国公府的关系还算不错,亲叔叔成亲,她这个做侄女的也很是替他感到高兴。
  提到这位四叔,苏瑾玥一直便带着几分欣赏。
  不同于国公爷爹的迂腐,二叔的不着调,三叔的世故,四叔算是一个另类。他身上既无世家子弟的傲气,也没有工于心计的市侩。看似儒雅矜贵,风度翩翩,却又不拘泥于礼教,时常做出离经叛道之举。说他高深莫测吧,一双眼眸却又清澈见底,不染尘埃。
  他,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却又让苏瑾玥觉得无比舒服。
  “阿弥陀佛!四爷可算是想明白了!老夫人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程妈妈在听闻这则喜讯之后,险些喜极而泣。
  她原先便是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又曾做过四爷的乳娘,是看着苏四爷长大的,对他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老夫人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苏四爷,如今可算是圆满了!”程妈妈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这都是缘分。”苏瑾玥说道。谁能料到,一直不肯成亲的苏四爷,竟在而立之年动了凡心,有情人终成眷属?
  程妈妈连连点头。“娘娘说的是!虽是晚了些,可好歹是成了家了,日后也有个盼头!”
  苏瑾玥见她如此激动,不禁莞尔。“妈妈好些日子没与家人团聚了吧?不若趁着国公府办喜事,出宫去住上几日。”
  程妈妈听完心里一喜。可瞧见皇后娘娘那日渐隆起的肚子,她又有些犹豫。“老奴多谢娘娘恩典。只是娘娘如今还怀着身子,老奴如何能放心……”
  苏瑾玥摸了摸肚子,说道:“本宫生产还早着呢。而且,宫里有太医和宫人照看着,您有什么不放心的。”
  程妈妈内心挣扎不已。她的确有些日子没出宫了,也不知家里是个什么情况。说起来,她也是个苦命人。早些年嫁了人,结果丈夫早早地就去世了,一双儿女也相继夭折。被婆家视为不祥之人赶出家门,因怕连累了娘家人,无奈之下只得卖身进了国公府。
  程妈妈本姓李,家中还有一个瞎了眼的老娘和跛脚的弟弟。后来,弟弟成了家,生了一儿一女,一家五口住在一起。
  因为无儿无女,她一向将弟弟的几个孩子视如己出。每每发了月银,她自己舍不得用,便都攒着,逢年过节托人带回家去。
  原先在王府的时候,她还能时不时地回家探望。可自打跟着苏瑾玥进了宫之后,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算算日子,她竟有一两年没见过家里人了!
  “反正近来也没什么事,妈妈就回去看看吧。”苏瑾玥见她面露难色,于是又补充了一句。
  她话都说到了这份儿上,程妈妈便没再推辞,千恩万谢的给她磕了个头。
  程妈妈虽说是伺候人的奴婢,可却是有品级的女官。在宫里,就连卫大总管对她都得客客气气的,出了宫自然也没人敢为难。
  李家也因为她的关系,在村子里的地位水涨船高,可谓是风光无限,就连县尊都对他们颇为照拂。这些年,李家靠着程妈妈给的银子造了一栋大宅子,还买了两个铺子做起了生意,一家子过得红红火火,当真是羡煞旁人。
  当程妈妈回到村子里,按着记忆找到家门口时,看到眼前那巍峨耸立的宅子,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再三确认之后,才靠着门口的一刻桃树认了出来。
  村子里突然来了一辆马车可是件十分稀奇的事,因而不少的人围拢过来看热闹。
  “李家又来了贵客啊!只是不知是县里的哪位老爷?”
  “能坐着马车出行,必定出身不凡!”
  “这李家可真是门庭若市啊,简直比县太爷过得还要风光!”
  “唉,你说我家怎么就没生出一个有出息的闺女呢!”
  “那程家如今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吧!”
  围观的人群正议论着,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一声,似乎是认出了程妈妈。“那,那不是李家在宫里当嬷嬷的闺女吗?”
  程妈妈听到身后的动静,缓缓地转过身来。
  “真,真的是她!”
  “她怎么出宫了?”
  “想当初,我跟她还一张榻上睡过呢!”
  “李家妹子,你怎么回来了?”一个与她相熟的妇人嗑着瓜子从人堆里站了出来。
  程妈妈亦认出了那妇人,正是儿时的玩伴。“张家姐姐,别来无恙?”
  “哎哟,真的是你啊!”妇人啧啧两声,围着程妈妈转了起来。“瞧瞧,这通身的气派,差点儿没认出来!”
  程妈妈好歹是在皇后娘娘身边伺候的,仪容气度自然是不一般。加上会保养,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可是比那些村里的同龄人要年轻不少。
  “你过奖了。”程妈妈说道。
  “你这是回家探亲来了?”那妇人又问。
  程妈妈点了点头。
  于是,那妇人扯着嗓子便冲着李家的大门喊了起来。“李家的,快出来瞧瞧,谁回来了?!”
  正在屋子里指挥着丫鬟干活儿的李王氏听到门口的动静,扭着水桶腰走了出来。“谁在那里?”
  程妈妈听到这熟悉的嗓音,缓缓地转过头来。当看到长着银盘大脸的王氏,还有她身上的绫罗绸缎,头上的金钗,不禁露出一丝愕然。


第759章 判若两人
  “大中午的,吵吵嚷嚷什么?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李王氏见门口聚集了不少人,细长的眉毛挑的老高。
  那趾高气昂的模样,与原先唯唯诺诺见人就躲的小媳妇儿判若两人。
  程妈妈愣了好半晌,差点儿没认出来!
  王氏吼了这么一嗓子,门口叽叽喳喳的声音顿时消失无踪。也就是那张家嫂子胆子大些,指着一旁的程妈妈说道:“李家的,你瞧瞧谁来了!”
  王氏斜着眉眼打量了程妈妈一番,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辨认,猛地一拍巴掌,想了起来。“哎哟,这不是我那个在宫里当官的大姑子嘛!你怎么回来了?”
  程妈妈见她那受惊的模样,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娘娘恩典,放我回来探亲。弟妹见了我,怎么如此惊讶?”
  莫非,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王氏尴尬的笑了笑,故作镇定道:“这,这不是好些年没见着你。”
  为了掩盖慌乱,王氏不等程妈妈有所回应便转身朝着屋子里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她男人的名字,那嗓门儿把隔壁正打盹儿的狗都惊醒了。
  程妈妈告别了乡亲们,信步进了院子。
  不得不说,李家的变化着实挺大的。原先破败的房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两进的大宅院不仅如此,房子四周还建起了高墙,院子里种满了树。还有假山石桥,远远瞧着,竟不比京都大户人家的居所差。
  由此可见,这两年李家的日子过得不错。
  李老二的听到王氏的声音,慌忙的松开了小丫鬟的手,一瘸一拐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什么事值得这般大惊小怪的?!”
  王氏朝着门口努了努嘴。“大姑姐回来了!”
  听到大姑姐这个称呼,李老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瞧见程妈妈那既熟悉又陌生的眉眼,可不就是他那个在宫里当差的阿姐!
  “阿姐,你怎么回来了?!”李老二惊呼一声,咧着嘴朝着程妈妈走了过去。
  程妈妈许久未见到这一母同胞的弟弟,还是挺高兴的。她将他上上下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不时地点着头。“脸圆润了不少,也白了……”
  “多亏了阿姐!要不是有阿姐照应,弟弟哪儿有好日子过!”李老二向来是个油嘴滑舌的,甜言蜜语张口就来。“走走走,我领你去屋子里瞧瞧。”
  自打住上了新房子,李老二俨然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见了谁都要炫耀一番。
  程妈妈可是在宫里当差的,哪里瞧得上这些,她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她每年给家里拿的钱虽然不少,但要盖这么大的房子还是有些勉强。尽管娘娘赏赐了不少的器物,但这些可都是要留作传家宝的,不能拿去典当。这盖房子的钱,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呢?
  李老二只顾着兴奋,哪里注意到程妈妈脸色的变化。
  他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喋喋不休的介绍着,还让几个丫鬟过来给程妈妈行礼问安。
  “连丫鬟都请上了?”程妈妈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不是院子大了,不好打理么,就买了几个丫头。”李老大含糊的解释道。
  程妈妈打量了那几个丫头一眼,见身段姿容皆不俗,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一下。最终,姐弟二人在堂屋里坐了下来。
  “怎么不见阿娘?”程妈妈到了这么久却不见李老太的身影,不免感到好奇。
  李老二眼神闪烁,含糊不清的解释道:“娘年纪大了,怕吵,就给她单独弄了个院子。”
  程妈妈见他神色有异,便暗暗觉得不妙。“住在哪里,我去瞧瞧。”
  说罢,便要起身。
  李老二忙上前拦住了她。“这个时辰,怕是正歇晌呢。要不,等睡醒了,再去探望不迟。”
  他越是阻拦,程妈妈越是心里难安。“我难得回来一次,怎么着也得先去跟阿娘打声招呼。你也不必劝了,这院子就这么大,你若是不得空,我自个儿去找。”
  李老二没料到她会在这个时候回来,根本来不及将老娘从山上接下来。眼看着要露馅儿,王氏忙打着哈哈端上一杯茶来。
  “阿姐你大老远的回来一趟不容易,且先坐着喝杯茶。娘前些时候身子不大舒服,怕过了病气给纯哥儿蕊姐儿他们,便搬去后山去住了,说是等病好了再回来。”
  “娘那么大年纪了,你们竟让她一个人去了后山?”程妈妈一听这话,哪里还能忍得住。
  后山的房子,是原先家里的老宅,莫说是住人了,便是关牲口都不行。墙体都要坍塌了,屋顶还透风,要是下起雨来,屋子里都能流成河!
  “阿弟,你就是这么孝顺咱娘的?!”程妈妈平时鲜少有发脾气的时候,可一旦真的恼怒起来,那阵仗还是蛮吓人的。
  李老二果真被她的气势所震慑住,吓得缩了缩脖子。“这不也是没办法……”
  “你说的这是什么浑话!”程妈妈恨恨的瞪着这不成器的弟弟。
  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娘一直都偏心这个弟弟。有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这个弟弟先用,她只能捡他剩下的。
  后来,为了给弟弟娶媳妇,她不得不卖身为奴,在国公府一待就是十几年。如今,李家日子好过了,弟弟却成了这么副德行!不但蓄养起了奴婢,还将养育他的老娘撇在了一边!
  简直不成体统!
  程妈妈气得直喘气,指着李老二的鼻子就是一顿痛骂。李老二想要反驳,却被程妈妈的气势所压,半个字都不敢说。
  程妈妈发泄了一通,总算是找回了一些理智。“你赶紧派人去将咱娘接回来!”
  李老二撇了撇嘴,想要拒绝,却见王氏不停地冲他挤眉弄眼,只得低声应了。他叫来两个丫鬟,让她们去山上接人,而后亲自给程妈妈奉了茶盏,努力的陪着小心。
  程妈妈虽然气恼,可终归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好叫外人看了笑话。喝了两口茶润了润嗓子,她才继续问道:“你哪儿来的银子盖的这宅子?”
  李老二见她没再追着自己骂,胆子渐渐地大了起来。“这是里正帮着盖的!说是阿姐如今身份不同了,若是回了乡里,总该有个像样的住处……”
  “你怎么不跟我打个商量,自个儿就做主了!”程妈妈说道。
  “你如今在宫里伺候皇后娘娘,轻易不得出宫,便是想见也见不着啊……”李老二闷声说道,言辞间还颇为幽怨。
  程妈妈不由得气结。“你就不会想法子去国公府找人帮忙?”
  “国公府那样的高门大户,哪里是咱们能高攀的起的……”李老二越说越小声,显然是底气不足。
  程妈妈一瞧他这副模样,哪有不明白了。
  他压根儿就没打算跟她商量!


第760章 走歪了路
  程妈妈左思右想,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她不过是皇后娘娘跟前伺候的下人,何德何能能受到如此礼遇。这么大的宅子,少说也要大几千两银子,他们住着就不亏心吗?
  “阿姐,你就别气了。这宅子,是里正非要帮着建的,我若是不答应,岂不是不给他面子?”李老二见程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