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走科举路 >

第89章

重走科举路-第89章

小说: 重走科举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她们一般想的女子还有很多,多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女子,不想到西南省去吃苦,或者是有野心进宫去搏一个前程,不想离开京城的。
  相比而言,那些家庭环境一般的女子更愿意去报名。
  其中从灵毓女学京城学院以及全国各个分院出来的女子们尤其多。
  她们纷纷都报名参加这次西南夷语的考试,想要自立自强到西南省去做女官。
  其实这也是因为灵毓女学开办了西南夷语这门课,才让她们得以顺利的报名去参加考试。
  若是她们这些人没有提前学过西南夷语,她们此时便是想要参加考试也没有办法呀。
  西南夷语考试结束之后,季昀舒不负众望地又拿了一个第一名。
  考中第二名的熊银燕和第三名的杨静芦虽然嘴巴上对季昀舒这个西南夷语的第一名嗤之以鼻,但是心中却是对季昀舒改变了一些想法。
  因为季昀舒既然能考中女坤元,汉学水平自然是不差的。虽然她们觉得季昀舒与自己的学业水平有差距,但至少也是能考中女坤士的水平,否则皇后娘娘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涠将她点为女坤士。
  不过现在季昀舒的西南夷语竟然也学得这么好,还能在这么多参加考试的女子当中考中第一名,水平自然是很厉害的。
  因此综合来说,季昀舒花了很大的精力学汉学和西南夷语,而她们两个只学了汉学一种内容,对西南夷语是一丁点儿都没有花心思学过的。
  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心中还是有杆秤的,谁更聪明自然高下立判。
  季昀舒自然是不知道这两人心中所想所思,若是知道之后,她可能会淡淡一笑,说出让两人更崩溃的一句话:“其实考试的西南夷语太简单了,总共也只考了三种而已,我在西南省可是学了二十多种,这么简单的西南夷语考试根本不能体现出我的水平来。”
  就是这么一个自信又直来直往的女子,用她娘时晗雪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情商的女子。
  不过,没有情商的她也不用到宫里去和别人勾心斗角去了,皇后娘娘给她册封了西南省一个县的正七品县令,她上就要走马上任去了。
  让大家开心的是,季绍敏虽然在女科考试当中名次靠后,但是她的西南夷语因为学的早,成绩很靠前。综合来看,她也被皇后娘娘授予了西南省一个正七品县令的位置。
  这样一来,两姐妹能结伴到西南省去做官,同时在西南省呆着的还有他们的舅舅、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叔叔伯伯们,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一点都不用担忧的。
  季兴邦和时晗雪看到这个成绩后,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一来为女儿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去做县令而开心。二来也为女儿考中女坤元,延续了他们二人的荣光而开心!
  作者有话说:


第147章 经略辽东
  季昀舒和季绍敏二人在收到任命她们做西南省女县令的圣旨之后; 立马就准备启程了。
  时晗雪和李思微这两个做母亲的非常不放心两个女孩子千里迢迢远赴西南,因此她们准备将手中所有的事情抓紧时间都快速了结了,然后便可以带着女儿一块去西南省了。
  现在她们铭记在心中; 主要就是孩子们的婚事了。
  时晗雪和李思微二人都已经相看好了儿媳妇; 也已经对女家下了聘; 一般而言按照程序走就行了。
  然而; 现在事情却有了变故。时晗雪和李思微放心不下女儿,准备与她们一同到西南省去待个一年半载的,而儿子季绍楠、季昀霆年纪又老大不小了,现在结婚正合适; 待一年半载回来确实晚了。
  于是她们便和女方商量了一下,想尽快将婚事办了,待了了这桩心事之后,她们便能安心和女儿一同去西南省了。
  女方都是她们看上的通情达理的人家,并没有死揪着这些细节不放; 只要她们季家把所有的礼数都做到位; 并不计较时间的远近。
  同样,女方的父母也有着不为人道的小心思。
  自家女儿嫁过去一定是要侍奉婆母、照顾小姑子的。
  现下若是自家能行个方便; 自家女儿能在婆母和小姑子心中都记个好; 日后婆媳之间、姑嫂之间也好相处。
  同时; 婆母和小姑子都离开京城了; 也能够让小夫妻俩安心的相处一段时间,多培养一下感情,少受些其他人的挫磨,他们心中更是求之不得呢。
  种种原因叠加下来之后; 季绍楠和季昀霆二人的婚事办得很快。季绍楠作为哥哥; 早了弟弟十天成婚。
  待二人成亲完; 喝了儿媳妇敬的茶之后第三天,时晗雪、李思微、季昀舒、季绍敏四人便带着仆役和得力的人手远赴西南省了。
  对于时晗雪和季昀舒二人来说,是“回”西南省,她们对这条路线熟悉得不得了,对西南省也非常的熟悉和有感情。
  但是对于李思微和季绍敏来说,就都是全新的体验了,一路上的见闻让她们目不暇接、新鲜不已。
  季兴邦作为鸿胪寺卿,没有办法离开京城陪着妻女,只能与儿子一同待在京城。
  儿媳自然与他们待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季兴邦这个公公每日里只是工作,很不管后宅的事。
  遇事也与自己的儿子季昀霆在书房商议,等闲不接触儿媳妇。季昀霆夫妻俩自由度比较大,没有人管着,过得挺舒心的。
  说句实话,季兴邦根本不想一个人待在京城。即便与儿子儿媳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只要时晗雪不在,他也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待在京城。
  但是现在的他无计可施,只能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静待皇上身体大安的那一天,同时提笔给远在西南省做官的好友同僚写了许多封信,让他们能够照拂一下自己的女儿。
  季昀舒曾经在西南省生活了好多年,还作为曾经的巡抚大人季兴邦女儿跟她到过西南省各地,又懂西南夷的好几种语言,当了县令之后开展工作非常的迅速。
  对于季绍敏来说,她之前完全没有执政一方的经验,父亲和哥哥也总是念书,没有人有当官的经验,她也没有跟着间接学到一些其他的经验,所以最初开展起工作来还是很难的。
  幸好她所在的县是西南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的性格比较爽直,只要她不要贪污腐败乱作为,大家对她作为女子之身做县令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
  季绍敏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她有事情不决,就可以问问自己的母亲、自己的表妹、自己的表兄和其他人等等。
  周围她的师傅那么多,上司也都是熟人,没有人为难她。因此,几个月之后她也渐入佳境,这个女县令当得也有模有样,有滋有味了。
  整个西南省很可喜的按照季兴邦当时的预计思路飞速的发展着,虽然他人并未继续做西南省的巡抚,但是并未有其他原因阻挡西南省的冲天发展之势。
  一年多过后,西南省已经成为整个大景朝之中挺好的地方了。虽然仍然不能与江南省、直隶省这些第一等的省相比,但也不再是那些偏远的辽东省、西北省等可以比肩的。
  西南省已经从第三等的省,上升到第二等的省了。
  季兴邦做鸿胪寺卿的成效也非常的好,又自己学会了蒙古语、朝鲜语等等,将周边几个时不时会打交道的地方人的语言都学了个便。
  他与那些部族的使者们交流起来不仅毫无障碍,甚至学的程度比一些鸿学博学都更加厉害。
  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二人都不得不佩服季兴邦这个状元,觉得他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在之后的政治斗争当中,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摒弃前嫌,决定还是将季兴邦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放出去做一省巡抚、封疆大吏。
  因为他们二人在心中也十分的清楚,若是换了其他人去做那些不毛之地省份的封疆大吏,多年之后那个省份还在原地踏步,依然是不毛之地,不能给朝廷多交一文的赋税。
  但若是将季兴邦这样一个能吏放到那样一个不毛之地的省份之中,那个省份便有可能会像西南省这般一飞冲天,成为大景朝的粮仓、成为大景朝的钱袋子,为朝廷增加不少钱粮。
  于是他们两个达成了和解,无论他们二人在朝廷当中争位争得再厉害,日后都是想获得整个大景朝的,都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能多一些钱粮的。
  现在季兴邦跟着宁王殿下两不相帮,将他外放出去也不会影响目前自己争位的情况。
  于是不久之后,季兴邦便收到了一道圣旨,将他外放作辽东省巡抚,让他替朝廷去经略辽东省那个苦寒之地了。
  季兴邦收到圣旨之后没有任何抱怨,叩谢天恩之后收拾行李带着自己的班底去了辽东省。
  在他看来,外放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他所盼望的。
  他也不想去计较为何朝廷将他放到辽东省那样一个苦寒之地,他只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可以将辽东省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心中充满了干劲。
  时晗雪在收到季兴邦寄来的信件时,已经在西南省生活了一年多了。
  她收到信之后,心中替自己的丈夫感到欢喜,再看看女儿在西南省这边基本没有什么太多的事了,已经可以能够顺利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了。
  她非常想收拾行李,立刻奔赴辽东,与自己的丈夫一同将辽东省打造得非常的美,好像现在的西南省一般。
  同时在辽东省也建立起新的灵毓女学来,将自己创办的灵毓女学打造得更加的好。
  不过有一桩心事她一直没有解决——那便是自己的女儿季昀舒的婚事。
  在解决这个大难题之前,她不敢离开西南省。毕竟女生的花期就那么几年,若是错过了的话,日后太难找对象了。
  季昀舒却一点都不赞同时晗雪的想法,她告诉时晗雪自己若是嫁人,一定要嫁一个非常喜欢的人,绝不会盲婚哑嫁,也绝不会听人安排。
  所以她劝解时晗雪赶紧到辽东省去和父亲一起施展拳脚,不要让自己的婚事成为时晗雪的一个羁绊。
  时晗雪见女儿表现得非常的坚决,只能拜访了自家嫂子,让她帮忙相看着周围的年轻俊彦们,得了李思微的肯定答复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启程奔赴辽东。
  作者有话说:


第148章 徐徐图之
  一百四十八章
  季兴邦在妻子时晗雪还未到辽东省的时候先到了辽东省城; 此时,他的身边缺少了左膀右臂——妻子时晗雪和大管家周平安都不在身边。
  可是他府中之前那些跟着周平安学做事的管事也慢慢的成长了起来,他决定先把自己的院门扎紧; 然后慢慢打听辽东省的情况。
  对于辽东省; 季兴邦还是稍微有一些了解的; 毕竟之前他的好友曾阳夏曾经在辽东省某县做过好几年的县令; 对于辽东省的官场和地头蛇都有所了解,他们二人也曾深入交流过。
  而曾阳夏的父亲趁着曾阳夏在辽东省任职县令的机会,也在辽东省开了几家铺子,小打小闹地经营皮货生意和人参的生意。
  虽然之后他本人随着曾阳夏的调动又将曾家的生意开到了西南省; 但是辽东省这边的生意一直都还在经营着,季兴邦想要问他们掌柜什么情况也很方便的。
  不过这些掌柜生意虽然做得小,但是对于辽东省的各种情况那是门儿清的,对季兴邦也是因为东家的嘱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是季兴邦便知道了,整个辽东省的皮货生意和人参生意的大头和好的货源都被其他人垄断了。
  这些人里面不乏当地的地头蛇和京城之中的权贵相勾结; 说不得归根结底又是太子党和魏王党之间的争夺——剑指储位。
  季兴邦心中明了; 这些人暂时还不是他能动的,他想要经略辽东是两党斗争的结果; 双方是想要看到自己将当地的钱粮数量提升; 不乐意看到自己断了他们的财路。
  于是季兴邦只是对这些情况进行摸底; 并没有打算擅动; 还是准备等到日后时机成熟了再动手。
  而他对于整个辽东省的规划,还是在于如何才能更好地种植粮食作物、更好地提升百姓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使百姓们的小日子过得更加的富足。
  为了掌握辽东省全省的情况,季兴邦的考察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省城和省城周边; 而是深入到全省各个有特点的县城之中。
  他除了见一见县令; 问一问当地的情况之外; 也绝不对县令偏听偏信,而是会深入农村看一下该县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和农户们的生活情况。
  明显可以看出,在县令规划的路线当中,那些农户们都是被训练好的,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中都非常清楚。
  他们口里说的都是一些夸赞县令、夸赞大景朝官员的话,把自己现在的生活美化得很好,仿佛已经是盛世到来,没有任何烦恼了。
  季兴邦放的时间很长,官场斗争经验非常丰富,如何能被这些县令和府君们的小伎俩唬弄住?
  不过他刚刚到辽东省,想慢慢的摸清情况,确定哪些人是可以拉拢的官员,哪些人是需要打压的官员,因此他对于这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只是笑笑,没有开口训斥其他人。
  但是他也不想让这些县令、府君们觉得他是一个容易被糊弄的人,于是他带着这些县令和府君们,穿着便装走到了他们未曾规划的路线当中,亲切的问了好些老农,听了该县该府的实际情况。
  没有被县令、府君大人们招呼过的老农们是很朴实的,眼见得季兴邦让一个有礼谦逊的人过来问问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帮县令、府军们藏着掖着的,于是问题提了一大堆、抱怨提了一大堆、诉苦诉了一大堆。
  其他跟着季兴邦巡视的县令和府君们听着这些老农的话,简直恨不得以头抢地、钻到土里去。
  他们心中自然知晓之前自己的小算盘已经暴露了,季巡抚也已经知晓了之前他们带领巡抚大人去看的那些老农说的话都是假话。
  难得的是巡抚大人竟然没有训斥他们,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也面红耳赤。
  这样一来,他们既知道了季巡抚大人不是好糊弄的,也知道了季巡抚扶大人的容人之量,对于季兴邦这个辽东省的新任巡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就在季兴邦辛勤考察辽东省各地的时候,时晗雪也万里迢迢地赶路。
  她从大景朝最西南的西南省城赶赴大景朝最东北的辽东省城,几乎是穿越了整个大景朝,还走了最长的一条对角线。
  等她到了辽东省省城的时候,季兴邦已经考察完毕,夫妻俩见面之后自然是欢喜不已,二人互诉衷肠。
  季兴邦对时晗雪毫不藏私的说了他对辽东省各地的考察情况,时晗雪听了之后给他出了好些主意。
  同时,时晗雪到了辽东省城之后也没有闲着。她立即给季兴邦所有的属官夫人们下了帖子,搞起了夫人外交。
  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一来可以通过后宅帮助季兴邦了解每个官员的动向,传递一些消息,考察一些人品,利于结盟共同做事情。
  二来也可以打探一下辽东这边的女子情况,将灵毓女学的辽东省分院大张旗鼓的开起来。
  因为时晗雪手握灵毓女学的资源,所以她在后宅的夫人们那里很受欢迎。
  即便官场上有些男人是太子党、是魏王党,天生与宁王党季兴邦不对付,在办公事的时候不太听季兴邦的招呼。
  但是所有的夫人们都对时晗雪敬重有加,完全不会有惹她生气的言论或者事情出现。
  毕竟这么大把年纪了,谁还没有个女儿、侄女、亲戚之类的想要进灵毓女学去念书,日后好谋一个前程?
  若是此时得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