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种田日常 >

第11章

重生种田日常-第11章

小说: 重生种田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章 沼泽
  苏世伟:“现在一直不下雨,先保住麦子,明天都去割草铺在麦子底下,防止水份蒸发过快,草烂了也能当肥料,稻种晒了两天,今晚泡上,芽出来还要两三天,后天再去挖泥”
  叶国健“这主意不错”
  叶梅把晒了两天的稻种倒进一个干净的木桶里,倒入温水,搅几下后,有些瘪的谷子浮了起来,叶梅把浮起来的谷子捞了出来,再搅和几下,又有少量的谷子浮起来,把浮起来的谷子捞干净后,叶梅把桶里的水倒掉,倒放新的温水,把桶提到她睡的屋里。
  叶国健和陈兰看了以后,回去也把自家的稻种选种泡上了。
  次日一早,叶国健一大早吃了点东西去城里取回排犁。
  两家人除了在家做家务的,全都去割草,连最小的苏景枫都去了。
  灌木丛里最多的是各种草,四月份草长得不是很高,割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只能一点一点地割,苏果苏景枫在后面把各人割的草堆起来。遇到荠菜,苏叶把荠菜另外放,其它人也是。
  割了一个时辰,一部分人挑着草到麦地,把草铺到麦根旁边,到了中午两家的麦地铺了一半多。
  下午再割一个时辰估计可以做完。
  中午,叶国健取回了一个铁排犁,大家都兴奋地围着看。
  因为牛用了一个上午,叶德正牵着牛去吃草,下午申时再去犁田。
  吃过午饭后,两家人都去割草,运草,铺草。下午忙了一个多时辰,把剩下的麦地全铺上了草。
  申时,叶国健扛着排犁,苏世伟牵着牛来到自家水田,下了水田,叶德祥接过了牵牛的活,叶国健给牛套上了牛鞍,两侧绳子系紧了,叶德祥牵着牛往前走,叶国健扶犁。
  叶国健:“先犁两分地大小,看看效果”
  叶德祥:“好“
  两人在两分地大小的地方转了来回转了三次,那块地方的土块很快分崩瓦解,除了有个别拳头大小硬实圆溜的泥块没碎外,其它都被犁牙切碎了。
  此时田埂上站满了闻风而来的人,并发表意见:
  “犁牙排密一点,泥土更细吧”
  “这玩意真好用,可我家没牛啊”
  “人拉着也应该行吧,不知那犁有多重”
  “很贵,要五两银子,都要吃不上饭了,哪有钱买,咱家又没有像叶子一样的姑娘”
  “我得让孩子练箭,打猎来钱快,在老家没什么山,这里都是山,猎物多,上山就经常看到野兔和野鸡,可是不好捉”
  “打猎很危险,北坡往北过去几座山,那里有个村,村里人几乎是打猎为生,居说几乎每年打猎时都有人受重伤或死人,他们还有些拳脚功夫,你想让你儿子给狼送菜啊。”
  “我们村里有没有会拳脚功夫的?”
  “不知道”
  苏叶看了一会回家了,今天割草时挑出那么多嫩生生的荠菜,不用来包饺子,可惜了,回来后苏卉把荠菜洗了一篮子。
  苏叶看了一下说道:“晚上包腊肉荠菜饺子,荠菜都洗了吧”
  苏卉看着那一堆荠菜:“会不会太多啊”
  苏叶:“不会。”
  苏叶进地窖把面粉和腊肉还有一点干蘑菇取了出来,把干蘑菇泡上。
  “姐,葱头没有了?”
  “娘都拿去种了,我去找舅妈看看她那里有没有”
  叶梅从菜地里回来了:“多做些,晚上两家人一起吃饭”
  苏叶添了面粉和腊肉。
  苏叶把腊肉收拾好剁碎,拌了一点酱油,把蘑菇切碎放肉馅上面,苏卉把荠菜洗好,去陈兰那里拿回了葱头,外婆和舅妈也过来了。
  苏叶让苏卉把荠菜用开水烫过,攒干水再切碎,她则把两盆面和了。
  苏叶把腊肉馅和荠菜混加点油一起搅得差不多,加入葱搅拌好。
  叶国健和叶德祥牵着牛犁了五分地,回来时快天黑了。
  叶国健让叶德正去打了一斤酒。
  饺子煮好了,每人面前都装了一碗,苏叶面前的是一个小盆装的一满盆,炕桌中间还放着两大盆。苏世伟一声开饭,大家都迫不及待把饺子往嘴里塞,苏叶也是如此,腊肉的香味和蘑菇齐菜混合起来真好吃,没有陈醋和蒜泥有点可惜。
  叶国健边吃饺子边喝酒,美滋滋的,还抽空讲话:“这日子过得真舒服,明天那两个排犁就能做好了,今天这个是做第一个,朱老板做熟练了就能加快速度。”
  苏世伟:“你明天去取犁,村长和世涛哥会在村口等你一起去,村长赶着驴车,到了铁铺,世涛哥他会拿走一个,你带一个回来就行,你放
  村长车上让他带回,还是你自已扛回都由你。
  我带着孩子们去沼泽挖泥,如果能挖多,就先把泥挖回来,撒田里再犁。明天牛先借给老三用一天他那里没翻完。”
  “景林,你再画一幅排犁的详细尺寸图,给舅舅明天带给你涛伯。”
  苏景林:“好”
  叶国健:“献给官府,你家有没有奖励?”
  苏景林:“只要县令不是个太昏庸的官,会有的”
  苏世伟:“现在不知什么情况,猜也没用”
  ……
  此时族长家书房,里面只有族长和苏世涛;族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中等身材,须白,头发有些花白,但面上红光,显然健康状况很好。
  苏族长正对苏世涛道:“下午都看清楚了?”
  苏世涛恭敬道:“父亲,看清楚了,很好用,效率很高”
  族长道:“你明天和老八(村长)去县衙,交出图纸和犁后,不要急着攀交情,正常就行,你八叔知道怎么行事,这个县令是个脑筋清楚的。”
  苏世涛:“是”
  晚饭后,叶梅和陈兰把泡12时辰的稻种控水,装在簸箕里,下面用木盆接着,用干净的旧布盖上面。
  次日,叶国健去了县城,苏世伟让苏果和苏景枫去通知苏世良今天的牛可以给他用,苏世伟带着三个表哥苏叶苏景林,拉着板车,板车上放的是竹框,竹框用来装泥的,苏叶在板车上放了几块大的木板,又用布条绑上了两个小腿。
  叶德祥:“叶子,拿着木板做什么?”
  “沼泽上木板不容易沉下去”
  “有道理,我们这么多人怎么想不到呢”
  “笨”
  ……
  到了沼泽地,只见沼泽边上人来人往,都是来挑烂泥的,沿着边被挖了好多坑,沼泽里面渗出水来,坑里很快被水充满。
  苏世伟在路边找了个地方,放下板车,拿上竹框,找了个没有被人挖过的地方,清理表层的水草,叶德正用铁铲把泥铲进框里,两家就一个铁铲,其它人只好站着。
  苏叶:“我回去做几个木铲来。”
  转身走了。
  苏叶回到家,进了木工棚,找了一块约20公分宽的木板,锯出25公分长的方形木块,苏叶锯出了三块,用个小斧头把一边削尖,另一边中间开个槽口。
  整出三块宽约5公分长约15公分厚约5公分的木条,在木条一个头上削下和木板一样厚度,在上面开个和木板上一样大小的槽口,把木板套上,削一个插稍,插上就很稳当了,简易的木铲就做成了。
  苏叶叮叮叮当当做好了三个木铲,拿上几个麻袋,拉着叶国健家的板车,回到了沼泽地。
  沼泽地上只有苏世伟在,他正在和别人聊天,其它人拉着泥去田里倒了,苏叶把麻袋和木铲放下,左手抓一个麻袋口边上,右手用木铲铲着烂泥往里装,烂泥里含水量高,别人铲着会觉得很重,对苏叶来说不是问题,刷刷一会就装了半麻袋,苏叶怕麻袋装满了,提起来时,把麻袋提坏了,用草绳把麻袋口绑紧了。
  苏世伟也拿了一个麻袋来装,他才装好一个,苏叶已经装了四个,苏世伟那一刻觉得没有了当爹的威严。
  苏叶带来了八个麻袋,都装完了,苏叶一手一个麻袋把装泥的麻袋提到了大路上,抬到放在大路边上的板车,刚装完车,叶德祥拉着板车回一了。
  看到苏叶,把手上的板车放在了路边,来拉苏叶装的车,苏叶在后面推着。两人推着车来到育秧苗的水田边,田里堆着几个泥堆,是叶德祥他们刚拉来倒的。
  苏叶一只手提一个麻袋到水田里倒出来,叶德祥提了一袋下来。
  叶德祥:人比人能气死人
  苏叶来回拉了两次,肚子饿得咕咕叫,回到沼泽地,看见陈兰和叶梅把饭给送来了。
  几个人找个有清水的地方洗了手,吃饭,饭是白米和糙米混煮的干饭,菜是两个,一个是炖腊兔肉,一个是野菜,这已算是很好的饭菜了,没看到看过来都是羡慕的眼神,更有几个人暗自决定,一定让自家孩子学会打猎。
  下午,好多人回家拿了木板来垫脚下。
  下午挖泥的队伍多加了叶国健一人。
  到了傍晚,两亩育苗用的泥拉够了,大家伙都累到不行,晚上叶梅和陈兰做了丰盛的晚餐,居然有一锅鸡汤。
  “哪来的鸡”
  叶国健:“在回来的路上碰到卖野鸡的,买了两只,排犁我给扛回来了,那个你要怎么安排,我们用不着。”
  苏世伟:“给六哥,那天他第一个和我订的,吃完饭让景林去和他说,让他自已来拿”


第19章 播种
  第二天,苏世伟还没出门,苏世涛笑容满面进来了,苏世伟被他的笑容感染,笑道:“有好事?”
  苏世涛:“大好事,昨天我和八叔到了县衙,把图纸和实物交给了县令大人,县令大人马上到县郊试用,试过了,大人哈哈大笑,随即下令推广,大人留我们晚饭,不好推辞,所以昨天回来得晚了,没过来。”
  苏世伟:“无妨”
  苏世涛从袖子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道:“这个是县里奖你的,县令会给皇帝上折子,可能到时你还会有奖励。”
  苏世伟手都发抖了:“这我能拿”
  苏世涛:“这本是给你的”
  苏世伟:“可族里……”
  苏世涛:“族里商议全给你,现在县令对我们一族有好印像,这已是很好了。”
  苏世涛:“现在外头境况不明,昨天听到消息山南府干旱的地方颇广,好在这地界山林多,水道不算少,山南府外不知什么情况,你去把银票都换成银子吧,多备些粮食。”
  苏世伟:“多谢族兄提醒”
  苏世涛顿了一下道:“我父亲交代我和你说,如你娘来闹着要银子,到时你派人到族里通个信,族里会帮你解决。”
  苏世伟:“多谢族长挂念了”
  苏世涛拍拍苏世伟肩膀 :“以后族里还有仰仗你家的地方”
  苏世伟有些迷糊,想不通就算。
  苏世涛走后,一家人都围了上来,向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苏景枫着急道:“爹,真是一百两啊?”
  苏世伟:“真的”
  苏景枫:“那以后家里人生病就不担心以前像二姐一样要借钱去看病了?”
  一家人都觉默了,苏景林拍的一下打到苏景枫头上:“你希望家里人生病啊”
  苏景枫:“没,只是假设”
  苏世伟:“放心,爹会把钱好好收着,不会再发生家里人生病了没钱看病买药的事。”
  大家都松了口气。
  苏景枫:“爹,我们养两头猪吧,施过肥的麦苗和没肥过的差太多。”
  苏世伟:“行,后天是赶集日,后天去买,再买一只公鸡回来或都小鸡崽回来。”
  “今天上午去把昨天推的烂泥扒开,下午用排犁犁过几次,稻种已经芽了,明天可以撒下田里去了。”
  这边苏世涛回到家进了书房,苏族长坐在书桌后面等着他,苏世涛站在书桌前恭敬道:“父亲,事办好了,前几天他拿过来的稻种催芽方法我们是不是现在公开给族人?有些人家已家播下种子了。”
  苏族长:“不,我们家拿两亩来按这方法来种,现在的我们经不起折腾,只能求稳,那两亩亲自跟进吧”。
  苏世涛:“是,父亲”
  苏世伟和苏叶苏景林来到田里,叶国健和三个表哥已经忙了一会了。
  众人忙活到了中午,田里堆的烂泥全摊匀,只等下午叶国健和叶德祥牵牛来犁就可以了。
  下午,苏世伟在院子找适合围猪圈的地方,最后决定挨着茅侧建,茅侧是用石头砌起来的,靠着茅侧那面墙不用砌了,前面的猪栏是用木头做的,后面是围墙,所以只需砌右边的那面墙,而且只要砌一米二高就可以了,这样就省事了不少。
  没有石头,苏世伟先把猪栏做出来。
  苏叶和苏景林叶德武叶德正拉着两架板车出了村口,离村口一里地的距离有个小的石头山,正好在出村的路旁,叶国健说他看到好多人在那里砸石头。
  四个人到地方,小石头山离路边有一百多米,有条四米宽的路进去,只是路面上坑坑洼洼的,到了里面,只见到处被砸被翘得都是坑,不容易翘开或砸不碎的好些大块石头立在那里。
  苏叶拿起大锤,在离她最近的一块大石上观察了一会,看准了一个地方,用大锤砸了一锤,大石头纹丝不动,苏叶站好,又连贯砸了三次,大石头四周裂开了好几条缝隙,苏叶又从原地方砸了一下,大石头完全裂开,石块四处散落下来,苏叶停了手,其它三人把散落下来的石块捡到板车里。
  叶德武:“叶子,我家建围墙用的石头就靠你了。”
  苏叶:“没问题,最好有支铁钎。”
  叶德武:“我回去和我爹提一下。”
  大石头中间没有裂开的,苏叶又砸了几下,又掉些石块下来。
  很快,两架板车装满了,苏叶一个人拉着一架板车,另一架是叶德武拉着,苏景林和叶德正在后面推着。
  回去把石头卸下来后,叶闻江和苏世伟两人开始垒墙,苏叶几个又各拉了两车回来。
  和右边那面墙一起砌起来的是
  前面两侧各砌起三米高的石柱,人多,很快把墙和石柱都砌好了,在两个石柱和围墙之间各架起了一根木头,两石柱之间也架上一根横梁,架上檩。
  铺上叶梅和陈兰割回来的茅草,此时的茅草只有三十多公分高,两人割回来的茅草只够铺一半,另一半明天割来再铺上了,石柱高三米,围墙高两米半,猪圈顶上呈一边斜状。
  隔天一早,两家人常干活的几个人来到水田里,叶国健、苏世伟、叶德祥、叶德武用锄头挖起沟,整起苗床,苏叶和苏景林、叶德正用刨得光滑的木板把苗床抹平,木板长约一米,上面有手柄,最好能抹得光滑如境,不过这生地别想了,能抹平就相当了不起了。
  到了中午,众人把两亩田都整好了,到最后苏叶觉得自已的腰直不起来了,调整一会才把腰伸直了。
  吃过午饭后,众人带着出芽的稻种来到田里,撒种这活儿需要细心,叶梅和陈兰绑着腿也来了田里,苏世伟让苏叶先撒种子,苏叶细细回想起小时候妈妈撒种子的形景。
  苏叶用一个盆装了些稻种,右手轻轻抓起一把稻种,指缝微开,种子就从指缝里漏下,右手不断够动,疏的地方重撒一点,种子重叠的地方用手挑开,苏叶撒了一小方块。
  “就是这样”
  叶梅陈兰苏世伟叶国健下去试了,果然,叶梅和陈兰很快掌握了要领,一会就撒得又快又均匀,跟着的是苏世伟,调整几回后就像模像样了,叶国健怎么学就是不会,为了不浪费种子,不干了。
  苏景林和叶德正学得也很快,学不
  会的跟在后头,用木板轻轻一抹,把稻种压在泥里。
  完了以后最好是用稻草盖上,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会下雨或者晚上会遇倒春寒,可惜稻草是一根也没有。
  人多,一个时辰后全部都弄好。
  苏世伟回来后把猪圈前面的猪栏装上,一部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