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52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她亡故后还是要回长安的。
  武则天脸色沉了下来,“国都六陷,天子九逃”,长安被烧被洗劫,这些她都知道,但大明宫,那个她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居然也毁在了叛军的手中。
  唐太宗时期
  “黄巢!又是黄巢!”
  李世民气得一拳打在桌案上,大明宫是他下令修建的,但他都没有住过就被烧了,还烧了次。
  怎能不气!
  贞观群臣鼻观鼻,眼观眼,谁也不敢上去劝。
  唯有魏征开口道:“陛下,国库空虚,修建宫室劳民伤财……”
  李世民瞪他:“朕没修!”
  魏征停下,静静地看着李世民。贞观八年,难道不是您下令修的?
  李世民:“……”
  要不,还是别修了吧,反正大明宫也没他的份。
  ***
  大秦
  “项羽?”秦始皇眉头紧皱,脸色十分难看,哪怕现在还没发生,但一想到咸阳宫被烧了个干净,他就气得想杀了放火的人。
  咸阳宫可是大秦历代国君居住的地方,秦始皇沉声道:“还是没有找到项羽吗?”
  被问到的侍卫长默默垂下头。
  废物,都这么久还没找到。还有那个张良,不是说在下邳吗?都派了几队人马出去寻了,怎么还是没有消息?
  【在古代历史上一共有个朝代的疆域超过了我国目前的领土。
  第一个就是唐朝,第二个是元朝,第是清朝。元清都是异族入侵,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马上民族,他们致富基本靠抢,其野蛮彪悍的作风注定了他们的疆域之广。
  但是大唐就不一样了,大唐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它的出现结束了隋末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天下,是继秦汉隋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随后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任帝王的努力缔造了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最广的王朝。
  这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疆域巅峰,对比我们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盛唐时期的1231万平方公里真是令人羡慕。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的盛世,这个盛世虽然是在李隆基的治下出现的,但功劳也有前几位帝王的一份。
  一个千古一帝,一个雄才伟略的守成之君,一个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一个前半生堪称王者荣耀后半生望着农药的盛世缔造者,几代人的努力才打造出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
  而且每一个皇帝都充满了话题性,这也是我们现在仍对盛唐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盛唐太短暂了,以至于千年之后的我们还在遗憾盛唐为什么不能延续下去。这样我们就不用看到后面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弱宋……
  可惜历史就是充满了遗憾。
  不过没关系,小说可以改变这个遗憾。】


第75章 七十五章 大唐选秀
  汉武帝时期
  刘彻挑眉:“异族?”
  还疆域达到最大。
  刘彻回想了一下地图集里面的元清疆域图; 好像确实比大汉大上不少。
  竟然是异族!还是马背上的异族!
  刘彻一下子就代入了匈奴,想到匈奴骑马攻入大汉,占领大汉的江山; 改国号取而代之。
  刘彻拳头硬了。
  后世的朝代到底怎么回事; 居然数次让异族入侵。五胡乱华的教训还不够嘛!
  异族生性残暴、茹毛饮血; 毫无人伦孝悌之心,一旦江山落入他们手里; 还不知会有多少人丧命。
  他自认不是一个爱民如子、以百姓为先的皇帝; 但既是他大汉的子民; 还轮不到异族来屠戮、作践。
  刘彻正骂后世的皇帝是废物呢; 突然听到“唯一的盛世”; 他怔住了。
  他祖父和父皇开创的文景之治; 除了匈奴经常骚扰边境,百姓过得还算不错,至今还有百姓怀念。
  难道那不算盛世吗?
  大秦
  “空前绝后?”秦始皇被激起了好奇心; “大唐很繁华?”
  想到地图集上大唐的疆域,比秦大了三倍,以及方才天幕说的买尽天下铜铁只为铸天枢; 秦始皇沉默了。
  并把目光转移到扶苏身上,他千古一帝; 那扶苏呢,能当那个雄才伟略的守成之君吗?
  扶苏对此一无所知,他听着天幕描绘的盛唐; 心中有些向往。
  唐太宗时期
  千古一帝,空前绝后的盛世。
  听得李世民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又拼命克制,天幕说的千古一帝是历史上的他; 他现在还没到那个高度呢。
  但听到安史之乱,李世民澎湃的心瞬间冷静了下来。
  开元盛世空前绝后又如何,还不是被李隆基毁了。
  李家怎么会有这么混账的子孙,要是一直是昏君也就罢了,他偏偏前半生励精图治,堪称明君典范;后半生骄奢淫。逸,昏庸无道。
  真想揍他一顿!
  【李治疾病缠身,和历史上一样公元683年病逝了。
  不同的是,这一世的李贤没有因为谋反被废。女皇经过几年的经营并没有把李贤看在眼里。
  而且这几年在锦瑟这个CP粉的努力嗑糖下,女皇还是很舍不得李治的。做戏做久了可不容易走出来,何况两人之间确实有真感情。
  历史上李治驾崩后,女皇在百忙之中还抽出空给李治写哀册文。
  唐朝皇帝驾崩后的哀册文大多都是当时文采卓越的大臣来执笔,比如李渊的哀册文就是虞世南写的;二凤的是褚遂良写的;武则天的是崔融写的;李显的由徐彦伯撰写……
  只有李治是个意外,李治的哀册文是他的老婆武则天写的!!
  念兹孤幼,哽咽荒襟,肠与肝而共断,忧与痛而相寻。顾慕丹楹,回环紫掖,抚眇嗣而伤今,想宸颜而恸昔。寄柔情於简素,播天声於金石'1'。
  这写得叫一个肝肠寸断,谁能质疑他们两不是真的!
  而且李治死前留下遗诏:“陵园制度,务从节俭。”
  但武则天没听他的,她不但为李治大修乾陵,还开创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
  功德碑上的《述圣记》也是武则天亲自撰文,由李显书写。
  武则天给李治立功德碑,为李治写下《述圣记》,再看她自己的天枢,她是真的希望他们夫妻两名流千古。
  最关键的是武则天登基之后为李治大修乾陵,却只字不提给自己修陵寝的事。
  她分明是一开始就想好死后回归李治妻子的身份,葬入乾陵。
  古人看重身后事,如果不是真爱、不是问心无愧,武则天在做了那么多事,甚至改唐为周后,怎么还敢和李治同葬,她不怕下去后李治掐死她吗?
  也是因为这点,九五才有那么多的CP粉。不管生前如何互相猜忌、互相利用,两人都是相爱的,只是爱归爱,权力也很重要就对了(狗头)。
  原本在侄子和儿子之间摇摆的女皇,因为李昭德的一句话最终决定传位儿子,还政李唐。
  李昭德对女皇说:“天皇是陛下的丈夫,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臣恐怕天皇以后就没有祭祀可以享用了'2'。”
  她为了他,甘愿去帝号,回归皇后身份葬入乾陵,和他一同长眠于地下。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什么才算爱呢!
  她真的好爱他。】
  武周时期
  武则天难得尬住了,她干咳了两声默默转头。
  上官婉儿见状掩唇轻笑。
  武则天若无其事道:“后世为何如此纠结这个?”到了他们这份上,爱不爱有这么重要吗?
  大秦
  阴嫚公主疯狂点头,是啊,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要什么没有,最后还愿意回归妻子的身份,和夫君合葬。
  她真的好爱他。
  扶苏也忍不住感慨,“原来这就是天幕一开始说的,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之间也能这样相处,真是世间罕见。
  也只有李治那般的君王 才配得上这样的聪慧大气的女子吧。
  并不是每个君王都愿意将权力分给妻子,也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娶一个强悍的妻子。
  秦始皇:“……”
  【说起乾陵,不得不说乾陵有金钟罩护体的事。
  乾陵是全国唯一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里面的陪葬品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有多丰厚了。
  据说乾陵里面有至少有500吨的陪葬物,武则天的《垂拱集》和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可能都在里面。
  这么一座帝陵可想而知有多遭盗墓贼惦记,但它却是唐朝十八陵中唯一毫发无损的帝陵。】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脸黑了,唐朝十八陵只有乾陵毫发无损,那不是在说他的陵寝保不住了嘛!
  先前听天幕提及盗墓猖狂,茂陵数次被盗,他还心存侥幸,觉得自己的陵寝修得不如汉武帝的茂陵,应该不会有事。
  结果……被狠狠打脸了。
  李世民气得有点喘不上气来,忙从袖口中掏出保心丸吃了一颗。
  汉武帝时期
  毫发无损?
  刘彻脸色变了,凭什么他的茂陵就要数次被盗?
  难道是他的茂陵位置不行?
  这个乾陵又是怎么建的,建在哪里?
  自从上次听天幕说他的茂陵数次被盗,刘彻已经放弃那个修了好些年的茂陵了。
  反正他还能活不少年,暂时不修陵寝也没事。
  如果能从乾陵上得到些许启发也不错。
  【也不是说乾陵没有被盗过,乾陵被盗过三次,但都没被盗成功。所以才说乾陵有金钟罩护体。
  第一次是黄巢盗的,动用四十万大军,挖了几天都没有找到洞口,只留下一条长四十米的深沟,现代称这条沟为黄巢沟。
  第二次是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温韬,他几乎把整个关中的大小唐陵都盗了一遍。温韬和黄巢一样,带领几万人在乾陵附近挖了几个月,连墓门都没找到,只能作罢。
  第三次是民国年间,好几路军阀为了得到金银珠宝,打起了乾陵的主意。甚至还动用了大量的炸药,把乾陵所在的山炸得千疮百孔,结果和黄巢、温韬一样无功而返。
  乾陵至今都是个谜。】
  唐太宗时期
  听到大小唐陵都被盗了,贞观群臣眼前一黑,瞬间破口大骂。
  “盗墓贼太猖狂了!”
  “陛下,必须下旨严惩盗墓贼。”
  李世民听得头疼,他抬手制止了大臣们的发言,“王朝兴盛之时尚可遏制盗墓之风,王朝末年时又该如何遏制?”
  黄巢不就是唐末起义的叛军头子嘛!
  他早该想到的,这厮连汉朝的帝陵都不放过,怎么会放过唐朝的帝陵呢。
  众人骂了许久后发现这个问题无解,又没有永生不灭的王朝,一旦王朝覆灭,陵墓可不就保不住了吗?
  要不还是薄葬吧。可是小陵墓也躲不过被盗的命运啊!
  也不知道那乾陵选在哪里,居然千年安然无恙,若是也能陪葬进去就好了。
  天幕说高宗陛下是什么时候驾崩来着,要不努力一下活到高宗朝?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眉头紧蹙:金钟罩护体?
  朕也想要!
  他可怜的茂陵,需要一个金钟罩,不,需要五个!
  【好了,回归正题。李贤登基后,和女皇爆发了矛盾,被女皇废掉,立了李显。
  但李显是历史证明过的不行,所以很快皇位落到了李旦身上。
  李旦知情识趣,朝政大事都交给女皇处置,自己乐得逍遥。
  女皇虽独揽大权,但想坐上那个位置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经过她的两番废立皇帝,朝野动荡,人心不服。
  这个时候锦瑟其实已经不像最初那样为了嗑CP可以忽略一切了,大唐的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弟情深让她感到害怕。
  可是眼看女皇又要走上酷吏和铁血扫除阻碍的老路,锦瑟还是站了出来。
  锦瑟可是深谙娱乐圈的造星流程,虽然隔了一千多年,但从古至今,人们的追星之心都是一样的。魏晋的是时候不就有看杀卫玠吗?
  近的还有四夷君长尊李世民为他们的天可汗呢。
  在古代,明星效应也是有用的。
  锦瑟向女皇提交了一个造星方案,通过报纸宣传朝廷要在全国范围内选秀,啊不是,选才。
  只要你觉得自己有才就可以报名参加,先在各个郡县海选,海选过后每个郡县选出十人到二十人,这些人朝廷会资助路费让他们到长安来进行比拼。
  到长安后给他们培训,怎么做官,当官要干什么,采用模拟化治理郡县的方式比赛,优胜劣汰。
  最后选出二十强,会授予官职,更有丰厚赏金,大好前程等。
  将这二十人根据个人风格订制路线,包装成大清官、大才子、大将军等等,多在报纸上报导,某年某月某日,某才子写下绝世诗作,惊天地泣鬼神,被奉为诗坛领袖。
  某某官员,在某地破了骇人听闻的凶杀案件。
  某贫瘠县在某某官员治理下,三年脱贫致富,全县过上了小康生活。
  报导多了,这些人不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名人了吗?
  等需要时,这些名人说话可比那些儒家学子管用多了。
  多在全国海选几次,这些名人就能遍布全大唐了。甚至那些原本看不起选秀的世家都会想送自己人来选秀。
  控制住舆论,还怕没有民心吗?
  在明星效应面前,儒学也得往后退。狂热粉丝是真的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经过这一回的直播各个时空的古人已经大致了解到了什么是“粉”。
  虽然他们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会有CP粉这种生物,而且还能嗑生嗑死,但后世离他们太遥远,不能理解也做不了什么。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动,他好像明白什么叫狂热粉丝了。
  先前天幕说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自愿为他殉葬,这两人应该就是他的狂热粉丝。
  如果是这样,那儒生确实只能往后退。
  连死都不怕的人会怕那些大道理吗?
  造星,报纸,舆论,李世民在心里念着这些词,若有所思。
  【锦瑟带着太平公主在大唐搞起了轰轰烈烈的选秀,还真选出了不少人才,上官婉儿、姚崇就在其中。
  选秀的新奇在大唐引领风骚,也为大唐选取了不少人才。
  值得一说的是后来的李白和王维也参与了选秀!!
  当时的锦瑟不仅是总评委且还当上了大唐的女宰相,当她发现这两人出现在决赛名单时,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那两可是中小学生必备古诗词里最有名的几位之一。
  当你坐上评委位置,遇见来选秀的偶像时,除了给他们开后门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那可是李白和王维耶!
  一个诗仙,一个诗佛。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锦瑟感动哭了,她决定努力多活几年,要等到眉头一蹙就是半个乱世的杜甫出现。
  这一世的大唐再也不会让这位诗圣失望。】
  唐玄宗时期
  年老的杜甫望着天幕眼角有泪光划过。
  其实你的出现已经挽救了大唐。
  这一世的大唐并没有让他失望。
  【李白和王维被锦瑟的热情吓到了,听说评委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后,两人更是担惊受怕。
  从碰面起就没有交集的两个大才子难得的有了共同话题。
  我笑死,追星追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历史上的李白和王维虽同年出生,死亡时间也只差了一年,但两人毫无交集。至今还有不少人猜测他两不合。
  因为两人身份差距有点大,而且信仰不同,一个信道一个信佛,还有说两人是情敌的,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