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光年等于22796940897785里,赵蓁瑜所在的克莱星距离我们地球大概是100亿光年,坐宇宙飞船都要五年才能到。
距离非常恐怖。
也正是因为距离太遥远,克莱星对地球传统文化了解得不是很多。但克莱星又十分向往地球传统文化,经常来往两地之间,赵蓁瑜所乘坐的飞船就是在来往两地的时候遇到时空轮流,导致飞船爆炸。
她本人也被时空乱流卷到了北宋。】
各个时空的古人都听懵了,多少里?可以再说一遍吗?记不住,完全记不住太长了。
少许过目不忘的古人,将这串数字一字不漏地写在纸上。
然后同样看懵圈了,一光年就这么多里,那100亿光年该有多少里?
这真的不是天方夜谭吗?
大秦
天幕开始换算古代计量长度时,秦始皇也忍不住跟着天幕一起换算1光年等于多少里,100亿光年又等于多少里。
然后他被那串天文数字绕晕了。
秦始皇果断放弃,吩咐史官,“将天幕所说的一字不落全部记下来。”
天幕说得言之凿凿,不像有假。且那几本物理书中确实记载了后世已经登月成功。
秦始皇对于天幕说的星际信了七八分。
汉武时期
刘彻也被那串数字砸得有点懵,但他很快就捕捉了关键词,“星球?地球?”
而且天幕提到地球还是用了“我们地球”四个字。
刘彻瞬间想到了那幅被他视如珍宝的世界地图,那地图似乎就是球状。
也就是说,他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其实是球状,后世称之为“地球”。
甚至像地球这样的星球还不止一个……
刘彻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同时想起那几本看不懂的物理书。
似乎那几本物理书上也提到了地球,该不会真的是他猜测的那样吧?
刘彻决定等天幕结束后,再去看那几本物理书。这一次他一定不会再看得睡过去!
【赵蓁瑜知道自己被卷到的地方是古中国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在她印象中,中国就是地球传统文化的代表,无尽的美食,浩如烟海的文化都是他们克莱星所没有的,也是他们最向往的。
虽然我们现在常说宋朝是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朝代,但在北宋初年,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过得非常简朴。
所以赵蓁瑜明显高兴过早了。
不过相对于不用吃饭只用喝营养液的星际人来说,北宋公主的饭食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营养液那东西,是直接省略了食物的美味,只取食物的营养精华制作而成,一支小小的营养液就能保证一天不饿,简单又方便。
哪里比得上新鲜食材烹饪而成的美味呢?】
秦始皇这回是真的产生了非买不可的想法。不用吃饭,只用一支小小的营养液就能保证一天不饿,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神仙之法才能做到的事吗?
要是能大量生产这种营养液,可以剩下多少粮食和时间。
每回打仗运军粮的消耗比运道的军粮还多,他也是心疼的。更不用说除了路上消耗,还有可能被敌军抢夺或者烧毁。
要是有营养液,路上的消耗就少了,而且阵容小也不容易被敌军察觉,简直不要太方便。
不止秦始皇有这种想法,其他时空武德充沛的皇帝也有这种想法。
营养液!理想中的军粮。
到底是怎么制作的?想要!
洪武时期
朱元璋虽然也很想要,但他想到了成本问题。
如果营养液成本太高,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吃军粮。
朱元璋揉了揉发疼的额角,“来人,让老四进宫。”
天幕说的东西越来越深奥了,他根本听不明白天幕在说什么,正如他看那两套物理书一样,越看越茫然。
太子宫
得知朱元璋宣召燕王进宫消息的朱允炆满脸失落,他实在想不通皇爷爷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若说想立他当太孙,为何要以天幕为由将所有藩王都留在京中,还时不时召燕王陪王伴驾?
若说想立燕王为太子,为何又迟迟不下明旨,也不提让他搬出父亲所住的太子宫?
【如果尝过食物的美味,是不会再想回去喝营养液的。赵蓁瑜就是如此,短短一顿饭的功夫,她就爱上了北宋公主的生活,除了身边的侍女太烦人之外。
赵蓁瑜是高兴了,赵光义可就惊悚了,他明明亲眼目睹赵蓁瑜死在他面前的,这才半天不到,她怎么会安然无恙出现在宫中呢?
赵光义不信邪,想要再次下杀手。但赵蓁瑜什么人,体能精神力双高的军校高材生,打几个手持冷兵器的杀手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赵光义派来的一**杀手那叫一个有来无回,赵光义觉得肯定有人在暗中保护赵蓁瑜,他怀疑的对象是赵德芳。
这里清清给大家解释一下,已经死去的赵德昭、赵蓁瑜和赵德芳都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孩子。而且赵德昭和赵德芳还是赵匡胤仅存的两个儿子,赵蓁瑜是他仅存三个女儿之一。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胤死后由他继承了皇位。当时赵德昭已经二十三岁,赵德芳十八岁。有两个成年皇子,却是弟弟继承皇位,怎么看都不合常理。
加上赵匡胤死得太突然了,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一起饮酒,共宿宫中。关于这个共宿宫中还有另一种说法——没宿,赵光义喝完酒后直接出宫回家睡觉了。
但不管宿没宿,隔天清晨,赵匡胤死了。
赵匡胤死后,王皇后派大太监王继恩出宫去找赵德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皇后是属意赵德芳继位的。
但王继恩找来的人不是赵德芳,而是晋王赵光义。
此时的赵光义已经控制了整个开封城,王皇后没有办法,只能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在您手中了,官家。”
自此赵光义继位,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庙号宋太宗。
不得不说,太宗这个庙号有毒。
汉太宗是在诛吕之乱后被诸吕功臣陈平、周勃等拥立上位;唐太宗就更不用说了,玄武门竞岗上位;宋太宗斧声烛影上位;明太宗靖难之役上位。
当然了这只是后世的调侃之言。宋太宗的烛影斧声至今还是中国历史四大奇案之一,除了宋太宗本人怕是没有人知道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那晚宋太。祖赵匡胤喝的酒到底有没有毒。】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一拳打在茶几上,桌上的茶杯碟盏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赤红着眼,一字一句道:“让晋王立刻,马上滚进宫。”
身后的大太监王继恩被吓得瑟瑟发抖,差点就站不稳了。
他不停祈祷官家不要注意到他,注意晋王就好。
但往往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王继恩听到赵匡胤叫他,瞬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你倒是挺自觉?”赵匡胤冷笑,“说吧,什么时候和晋王勾结在一起?”
王继恩哐哐磕头,一个劲喊道:“官家恕罪,官家恕罪。”
赵匡胤目光极冷,“朕不是在审问你,是在给你一个死得痛快点的机会。”
***
汉惠帝时期
吕雉脸色大变,诛吕之乱?功臣陈平、周勃?
这个吕说的应该是她的吕家吧?
短短几息,吕雉心思百转千回,面色恢复平静,只是心中某种想法愈发坚定。
汉文帝时期
刘恒:“……”太宗这个庙号在后世被玩得这么精彩吗?
先前的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还不够,还来一个听着就渗人的斧声烛影。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郁闷道:“怎么一提到太宗就要说朕?”之前提起朱棣就拿他当例子,现在还来?
长孙皇后抿唇轻笑,“这不是说明二郎在后世声名远播吗?”
“观音婢!”李世民叹气:“朕都不想要太宗这个庙号了。”
他觉得这个庙号还真像天幕说的有毒,难道就没有一个太宗是正常继位的吗?
洪武时期
在进宫路上的朱棣:“……”完了,天幕又提起靖难。他进宫不会要挨打吧?
天幕!能不能不要再提起靖难了?去找别的太宗皇帝举例好嘛?他是明成祖好吧!
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消除了父皇对他的不满,靖难一出来,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不管那一夜宋太宗赵光义有没有下毒,他绝命毒师的称号是牢牢带在头上了,没办法,除了那一晚的斧声烛影,还有后蜀孟昶吃了一顿赵光义主持的接风宴后突然暴毙;
吴越王钱俶过生日,喝了赵光义送来的御酒,第二天就嗝屁了;还有南唐李后主同样是过生日当天嘎嘣死的。
另有野史记载说一百多年后,北宋的宋徽宗赵佶在宫里瞎逛,意外发现一座年头久远的仓库,一看里面好多瓶瓶罐罐,竟是个毒药库。一查竟然是自个儿老祖宗赵光义当年搞研究的地方。
桩桩事件叠加在一起让宋太宗喜提绝命毒师的称号,摘都摘不掉。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赵光义得位不正在后世众说纷纭,不止因为斧声烛影,宋太祖突然暴毙;还因为赵光义上位后先后铲除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如果他是名正言顺继位,完全没有必要铲除赵德昭几人。
而且赵光义上位后特别勤政,根据当时的作息表,他凌晨四点就起床开始工作,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后世猜测他正是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心虚想干出一番事业,超越哥哥赵匡胤。
还有最后一点,古代新皇帝登基后的当年是不会改年号的,以显示对上一任皇帝的尊重。即便是篡位上台的皇帝,也会在第二年改年号。
但赵光义当年就把年号改了,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改年号,赵匡胤是十月二十号驾崩,这距离新年没两月了啊,赵光义这都等不及,要当年改年号,自然是怎么看怎么可疑。
综合以上原因,后世猜测赵光义的皇位来得确实不那么光彩。但要说他完全没可能上位也不可能,因为当时赵匡胤并没有立太子,而且赵光义在当时是晋王兼开封府尹。
五代十国那会开封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担任开封府尹的人,基本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所以后世史学家推论,金匮之盟确实存在,但是是杜太后口头立下,赵光义拿不出证据,加上赵匡胤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他反悔了,不想传位给弟弟;于是赵光义就决定自己出手拿回这个皇位。
赵匡胤很可能是死于他的态度暧昧,左右摇摆。
还有一点,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应该是让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给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回赵匡胤儿子赵德昭手中。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赵光义上位后不仅防范侄子,还打压弟弟。
背景说得有点多了,我们继续说回小说剧情。赵蓁瑜身处这样的背景,注定了她的日子不好过。】
第52章 五十二章 微操大师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本来很生气的; 但听到天幕说他的死因。
赵匡胤沉默了:“……”
他承认这事做得确实有点不地道,但这是他一手打下的江山,想留给儿子又有什么错?而且光义文治是不错,但武功确实不足。
迁都一事诚然有他的私心; 但也是为了大宋的将来; 可光义只顾自己的利益,联络大臣反对迁都; 这不是短视这是什么?
**
正月里刚被押送到汴京; 被封为违命侯的李煜:“……”
过着囚徒般生活的李煜终日沉湎过去,不愿接受亡国事实。天幕的出现让他眼中重现光芒; 每次听到天幕痛批大宋,他高兴得能多吃两碗饭。
但今夜天幕所讲的内容,李煜高兴不起来了,他眼中充满了愤怒,都将他囚禁在汴京了; 还不够吗?
为何要在他生日当天毒死他?
小周后担忧地握住李煜的手; “夫君。”
李煜安抚性地拍了拍小周后的手,“别怕,下毒的是…晋王; 不是官家; 官家当初承诺过不伤我等性命; 不会言而无信。”
想到隔墙有耳,李煜将到了嘴边的赵光义改成晋王; 赵匡胤改成官家。
今夜过后; 赵光义绝对与皇位无缘了。
与此同时,吴越国
吴越王钱弘俶'1'又惊又怒,对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两破口大骂。
他为了保住南越国; 对大宋卑躬屈膝,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为了不得罪大宋,他还拒绝了南唐国主李煜的求援建议,答应赵匡胤出兵助宋灭南唐。
想到将来会死在赵光义的毒酒下,钱弘俶不由悲从心来。
【之前说到赵光义见派出的杀手去而不返,心里对赵德芳产生了怀疑,然后赵光义以赵德昭新丧为由,削减了一众皇子皇女的用度。
这里插播一点,赵光义登基后为了笼络皇室内部,下令他与赵匡胤、赵廷美三兄弟的儿子女儿都称皇子、皇女。
赵蓁瑜从侍女口中得知了古人重孝悌,未出嫁的妹妹是应该要替兄长守孝,一年之内禁婚嫁。
赵蓁瑜初来乍到觉得什么都新奇,守孝就守呗,用度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但没两天她就发现赵光义这人说一套做一套,说着削减用度,结果他的儿女根本就没削,而且赵蓁瑜还发现只有她一个人被削得最狠。
赵蓁瑜这可就不干了,她找到赵光义质问为什么让宗正寺给她小鞋穿。
赵光义多爱面子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承认,当着赵蓁瑜的面罚了宗正寺的官员,还对赵蓁瑜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皇叔,二哥虽然走了,但有皇叔在,绝对没人敢欺负你,
星际时代人都比较单纯,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凶残暴力的虫族,都是高科技干架,早就没了古人那些勾心斗角、弯弯绕绕的道道。
所以赵蓁瑜对赵光义的话那是深信不疑,不知道其中猫腻的她觉得赵光义是好人。
从这以后赵蓁瑜有事就找赵光义,赵光义表面笑呵呵答应,背地里一直想着怎么除掉赵蓁瑜。
连他最拿手的下毒都不管用后,赵光义疑心病犯了,他觉得赵蓁瑜背后肯定有高人相助。
可是无论他怎么查,都查不出赵蓁瑜背后的势力。于是赵光义决定把赵蓁瑜远嫁出去,一是想在送嫁路上除掉赵蓁瑜;二是想就算除不掉,也能眼不见心不烦。
然而正当他写好赐婚圣旨后,赵蓁瑜人不见了。
只留下一封信,信上说她要去办一件大事,回来后送皇叔一份大礼。
赵光义:??
赵光义对赵蓁瑜留书出走的行为感到很气愤,下令搜索全国,一定要找到赵蓁瑜。
但此时辽军不安分,似乎有兴兵南下的意思,大臣们劝赵光义是有轻重缓急,现在战事要紧,何必为了一个公主兴师动众。
赵光义不以为然,继续派人搜查赵蓁瑜。
辽军南下他早就猜到了,从他高梁河战败后,就猜到辽景宗那家伙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出兵报复大宋。
他早已在定州、镇州、关南做好了部署,还留下了布阵图,让将士们照着他画好的阵图布阵,胜利肯定会属于大宋。
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
宋太祖时。期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听到这只觉得脑袋一阵眩晕,仗还没开始打,就提前画好了阵图??你以为你是兵仙在世吗?兵仙在世也不敢这么打好吧!
赵匡胤想破口大骂,但罪魁祸首不在这里,“赵光义怎么还没到?是想让朕亲自去接他吗?”
随身侍候的小太监们一听赵匡胤连晋王都不叫了,直呼赵光义其名。连忙小跑出去催促去宣召晋王进宫的禁军。
唐太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