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曹操开始了一段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但并不长久,曹丕上位后采用了陈群的建议; 启用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虽然比察举制先进,缺点也很明显,甚至九品中正制后面的科举制也有缺点。
书中说制度都是人定的;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制定多优秀的制度,一段时间门后都能被人找到漏洞; 然后钻空子为自己牟利。
所以书中最后采用的是科举制选才和察举选德,两者并行; 选出德才兼备之士。最让秦始皇诧异的是察举制选拔的权利竟然在百姓手中。
这种方式简直闻所闻问; 见所未见。
思考其可行性后,秦始皇摇摇头,行不通的,世家望族绝不会同意让低下的黔首对他们指指点点。
然后秦始皇就看到书中刘曦在各地开馆办学; 专收阵亡将士的后人,普通百姓也能交些许学费入学。
收买军心?这倒是个办法,军队捏在手里,士族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可才刚开馆办学,就颁布新的选拔方式,不妥不妥,至少得培养出大批人才,不在乎士族后才可缓缓图之。
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办成。
**
秦始皇在看《错穿三国》的时候,扶苏也在侧殿看《三国演义》,因为是白话文,又有标点,一些名词还有备注,扶苏看得毫无障碍。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
从桃园豪杰三结义到刘备三顾茅庐,扶苏越看越投入,看到诸葛亮舌战群儒,更是忍不住叫了一声“彩!”
然后他就听到一道低沉熟悉的声音,“看什么这么入迷?”
扶苏吓了一跳,把书一合,立即起身行礼,“阿父,您怎么来了?”
秦始皇目光落在封面微微向上翘的《三国演义》上,身边跟随的宦者立即秒懂,弯着腰走到扶苏的书案前双手捧起《三国演义》献给秦始皇。
秦始皇接过书随意翻了两页,“作为秦国的公子,看汉朝的史书这般投入,还连声喝彩,”说罢,目光转到扶苏身上,“可是从中窥到了什么利于大秦的事?”
扶苏惭愧地低下头,“儿臣知错。”
秦始皇淡淡道:“自己去找萧何。”
扶苏躬身行礼,“诺。”
汉武时期
这次的直播最让刘彻在意的就是茂陵被盗和大汉江山的未来,其实这也能归类为一件事。大汉江山不存,他的茂陵自然也不存。
刘彻没心情从头开始看书,直接翻开目录找提到茂陵的章节。
没过一会,刘彻就看到他死后四年,墓中陪葬的玉箱、瑶杖就出现了市集上。
刘彻怒而拍桌,“岂有此理,居然监守自盗。”死后四年,茂陵守卫森严,盗墓贼如何能入,除了监守自盗,还能是什么?
宣室殿一同翻看《三国志》和《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的大臣被吓了一跳,纷纷抬头去看刘彻。
见刘彻虽气急败坏,但仍在看书,众人对视一眼,当做没看见,继续忙自己的事。
……
汉光武时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百姓流离失所;黄巾起义的爆发……”刘秀看着《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中记载的东汉灭亡原因,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尤其是看到东汉中后期的十位皇帝平均上位年龄不超过十一岁,平均死亡年龄不超过十九岁后,刘秀沉默了。
掌权者无能,政权落入外戚宦官手中,外戚宦官只顾着争权夺势,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可不得发生动乱嘛。
经历过王莽篡汉立新朝,群雄相争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地刘秀对此并不陌生,甚至回想那段时光还会心有余悸。
若是百余年后大汉再次陷入那种情况,那亡国也不足为奇。
只是这一次,汉室并无能人再担负起匡扶汉室的重任。
是时也命也,还是万事皆有转机呢?
刘秀垂下眼睑,陷入沉思。
***
三国时期,曹操阵营
郭嘉蹙眉:“这谋士天团谁排的?怎么咱们名次这么靠后?第一名居然是诸葛亮,第二名司马懿,第三名是文和,文若居然屈居第四,公达第五。”
他居然排在第六,文和文若公达在他前面也就罢了,这诸葛亮和司马懿哪里冒出来的??
程昱瞥了郭嘉一眼,“你还第六,我第九说什么了吗?别忘了你只剩七年寿命,能排进去不错了。”
说到这,程昱都忍不住道,“这庞统和陆逊是何人?”凭什么排在他前面啊?
郭嘉:“……”短命是他的错吗?
不行了,为了这个排行他怎么也得多活几年。
“这可都是大才,”曹操拿过他们手上的谋士天团人设卡,“看这介绍,诸葛亮和庞统就是天幕所说的卧龙凤雏,竟都在荆州。”
曹操越看越心动,“仲德,想个法子将他们招揽过来。这么好的人才,可不能便宜了刘备。还有陆逊,现在还没入孙权阵营,我们也可以争取一下。”
郭嘉第一个赞同:“对!是骡是马拉出来遛一遛,我倒要看看这诸葛亮何许人也,竟然压过我们所有人。”
荀攸也道:“我也很好奇。”
程昱:“……”
曹操:“这件事就交给仲德去办,我们先来看看官渡之战到底怎么一回事。”
虽然看自己本纪怪怪的,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激动的事。如果没有天幕,这是他终其一生也无法触及到东西。
帝王才有本纪,曹操的心怦怦直跳,许久都未平复。
直到看到《三国志·武帝纪》中关于官渡之战的记载,曹操怦怦直跳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尴尬道:“一万打十万?太夸张了,这可是本初。”不对,就算是袁术,他也不敢这么打好吧!
看来正史也没多真,曹操心里吐槽道。
冀州邺城
袁绍憋着火,以平均每看几句就要骂一次曹操的频率看《三国志》。
“这陈寿一定是曹操的人吧?写的什么东西,就这也配叫正史?”居然把他和刘表相提并论。
还评价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还拿他和项羽那个莽夫做比较。
袁绍:;amp;*;amp;……(脏话)
**
刘备并没有和袁绍一起,他只是投奔袁绍,并没有喊袁绍主公,袁绍和谋士商量大事自然不会留他在场。
当然刘备也想自己单独看看史书是如何记载他的。
“刘兄,袁公派人监视你,摆明着对你有所怀疑,他若是看完史书,会不会对你痛下杀手?天幕可是提到你将来会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赵云很不喜欢这种监视,建议道:“要不,我们离开冀州吧?”
刘备缓缓摇头,“袁公如今最大的敌人是曹操,他一心想着如何打败曹操,暂时还顾不上我们,且安心。但若我们此时离开,他一定会出手。”
刘备没有说的是,如果袁绍和曹操开战,或许能趁机划水摸鱼捞点好处。
赵云颔首道:“刘兄真知灼见。”
唐太宗时期
“各地兴办学堂,科举糊名,百姓监察。倒是个好办法,”就是费钱,太费钱了,大唐的国库空得都能跑马了,哪里来的钱兴办学堂。
李世民长叹一声,不知不觉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就没有什么不费钱又能打压士族的办法吗?”
众大臣纷纷转头:盯~
李世民立即转移话题,“药师,那本《民兵训练手册》如何?是否真如天幕说的那般厉害?”
李靖起身回话,“禀陛下,此书远比天幕说的还要厉害百倍,拥有此书,就算是个完全不知道行军打仗是怎么回事的人也能当个常胜将军,只要他识字,认得书上的字。”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李世民眼中精光连连,“这样的奇书,幸好大唐抢到了。”
不过……
“后世人似乎并不待见这本书,这是为何?”李世民并没有忘记天幕左下角框框中的留言,这也是他没有先看《民兵训练手册》而是先看小说的原因。
“许是后世天下太平,不需要这本书了,或者后世有比这更好的兵书。”李靖说到这,内心对后世向往不已,他真的很难想象后世还有多少这样的书。
这样的兵书在古代,绝对是将门之宝,兵家不秘之传。
在后世居然卖这么便宜,还无人问津,就离谱。
李世民:“后世鄙夷大宋重文轻武,想必即使太平盛世,也不会重蹈大宋的覆辙,所以只能是后者。”
文之昌盛,武之充沛,真是令人羡慕。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段大分裂时期,一是五胡十六国,历时135年;二是五代十国,历时73年。
虽然古代经常发生战乱,百姓动不动就流离失所;但没有哪个时期如这两段大分裂时期一样黑暗。
而且这两段大分裂时期结束后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五胡十六国是北魏帝拓跋焘结束的,但结束的只是北方的政权更迭,此后中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朝,才终于结束了自五胡乱华以来三百年的动乱和分治。
五代十国也是如此,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政权割据,但是当时还有辽、西夏,三国几成鼎峙,后来金国取代辽国,继续和南宋、西夏维持三分天下的格局。
因此也有个别史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后三国。
上一次给大家推的三国衍生文广受好评,清清收到了很多粉丝的留言,想让清清再推荐一些三国文。今天就给大家推一本后三国时期的文好不好(狗头)。
这本《我在大宋二百年》绝对是年度爽文,对你们没听错,就是二百年,这还是女主实在不想待在大宋,不然可能更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女主赵蓁瑜原本是星际军校的一名学生,意外穿越北宋年间门。注意是身穿!
星际时代因为基因改造,人的寿命已经延长到两三百岁了。
而作为军人,体能和精神本来就比普通人高,能在古代生活二百年也不奇怪。
回归正题哦,女主赵蓁瑜穿越的时间门节点正好是太平兴国四年,也就是公元979年,这一年赵光义在高梁河被辽军击败,仓皇逃命,荣获“高梁河车神”称号。
赵德昭被赵光义训斥,自杀而死。但其实赵德昭并不是自杀身亡,而是被赵光义毒死后伪装成自杀,这一幕被赵匡胤的二公主延庆公主赵蓁瑜撞见,然后延庆公主就被灭口抛尸了。
女主赵蓁瑜就是这时候穿越过来的,因为和延庆公主长得一样,所以被当成延庆公主被接回宫。】
第51章 五十一章 二合一
顾清瑜并不知道; 自己轻飘飘几句话在各个时空掀起了惊涛骇浪。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失手打碎了一只茶杯,太平兴国四年??他现在年号开宝,而且也没有换年号的想法,所以这个太平兴国是光义的年号; 公元979年; 是光义登基后的第五年。
也就是说他死于公元975年?按照天幕的算法; 现在是公元多少年来着?
赵匡胤不停催促史官们按照天幕之前说的记事表算出今年是公元多少年。
接触的朝代越多; 赵匡胤越来越觉得这公元算法好用; 至少对他这种武将出身的皇帝来说; 比记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年号好记多了。
尤其好些皇帝不止一个年号,这对于他一个武人来说; 无异于雪上加霜。
片刻后,一名史官被推了出来,“禀官家; 按照天幕的算法,今年是公元976年。”
赵匡胤震惊道:“??怎么会是公元976年?”
话音刚落,赵匡胤立即反应过来,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只要当年换年号便可。
所以,他极有可能死于今年,而且他死后,他的好弟弟连第二年都等不及; 就把年号换了?
甚至他死后四年,还设计杀死了德昭?
赵匡胤双手紧握成拳,怒极反笑,“来人,宣晋王进宫。”
“是。”
大太监王继恩看着小太监离去的身影,眸中闪过一丝担忧; 晋王不会出事吧?
老天保佑,晋王千万别供出他。
晋王府
天幕没出现之前,赵光义正在和幕僚一同欣赏歌舞,享受着美酒,愉快地过着夜生活。
不曾想天幕突然出现,还提到了他。
赵光义叫停歌舞,一扫恣意的神色,不安地望着天幕。
在听到赵德昭是被他毒死时,赵光义脸色一白,但仍强装镇定。
就算将来是他做的又如何,他现在又没做。
大秦
秦始皇听到二百年,呼吸霎时一乱。
但想起之前的教训,秦始皇和身边负责记录天幕语录的史官确认,“刚才天幕没有提到系统和游戏吧?”
史官也有片刻出神,他呐呐回道:“禀陛下,并无。”
秦始皇闻言,目光重新落在天幕上,眸中露出疑惑之色,寿命延长至二三百年,当真是人力所能及?
秦始皇有些不信,但心中又忍不住期待。
汉武时期
刘彻对基因这个词并不陌生,之前天幕说到近亲结婚时就有提到过这个词。
因为说的是他和陈皇后,刘彻记得很清楚。
天幕说,基因组合非常玄妙,谁也不知道会组合出什么可怕的疾病。
反之是不是也能说,基因组合非常玄妙,谁也不知道会组合出什么优秀的天赋。
刘彻觉得自己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基因改造延长寿命完全可行!
就是不知道基因是如何改造的。
刘彻打开自己余额面板,望着面板上的数字,刚飘起来的心又沉了下去。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诧异道:“二百年?”真的假的?
“星际是什么?为何他们的军人寿命如此之长?”
李世民总觉得这不太靠谱的样子,“观音婢,你说这会不会又是后世胡编乱造的?”
长孙皇后柔声一笑,“陛下继续往下听不就知道了?”
“也只能如此,”李世民负手在殿前走来走去,“也不知道派去通知辅机他们的内侍多久才能到,可别等天幕开始售书了才将朕的话带到。”
说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抱怨,“天幕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捉摸不定,这次不仅隔了半年之久,且还是晚上出现。下一次还不知道会隔多长时间。”
会不会不再出现了呢?
想到这个可能,李世民心里顿时有些不舍。
习惯天幕的突然出现,以及带来的种种好处,李世民希望天幕可以长长久久的挂在半空中,造福大唐。
但他心里知道,这不是他能控制的。
与其奢求未来,不如把握当下。多做些利国利民之事,多赚些贡献换取余额,就可以多买一些后世书籍。
如此哪怕天幕日后不再出现,凭着这些书籍,也能让大唐国力蒸蒸日上。
“观音婢,那个纺织机不是说有头绪了吗?”
“书上的珍妮纺织机还是没办法造出来,但是工匠们根据书中的内容,改进了现有的纺车。”烛光映得长孙皇后的面容格外神采奕奕,“二郎,现在的纺车一天能纺一百多斤纱,是以前的三十倍不止。”
……
【了解过星际的都知道,星球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非常远的,以光年为计量单位。1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用古代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一里相当于我们现在415米来算的话,
1光年等于22796940897785里,赵蓁瑜所在的克莱星距离我们地球大概是100亿光年,坐宇宙飞船都要五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