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瞪大眼睛,露出错愕的神情,大明如今的人口才六千五百万人,几万万农民是什么概念?这么多人都反了?
想到自己当年巅峰时也不过五十万兵马,朱元璋沉默了。
全天下的农民都反了,怎么会这样呢?当时的王朝到底做了什么事,竟引起这样的民怨?
从古至今,乱世不计其数,可也没有发生全民皆反的情况啊。
朱元璋不解地继续往下看,越看心越沉。
前面他能理解,可后面……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地盯着书上的小字,过了一会儿,他一手拿着书,一手在桌上翻箱倒柜。
伺候的太监见了,连忙询问:“圣上要找什么?让老奴来找吧。”
朱元璋:“放大镜呢?给朕拿过来。”
太监应了一声,很快就将放大镜找了出来。
朱元璋接过放大镜,酌字酌句地又看了一遍,他没眼花啊。怎么会有人不称帝,一心一意只为百姓?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肯定只是说说。
就算是当年刚入伍的自己想的也是先活下去,活下去后便想着干一番事业,当一个将军。
成为将军后,又有了更高的目标。
当了皇帝后想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何况那是万人之上,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会有人甘愿放弃那个位置?
推翻原本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从古至今不都是这样的吗?
朱元璋将手里的书翻得沙沙作响,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脑中回忆这些年的种种,更加肯定书中的一切是假的,他可是亲身经历过乱世起义的人,这种想当然的话不过是说说罢了,哪里会有人真正去做呢。
一旦接触到权力,拥有权力,又怎么还会记得自己之前说过的话。
须知此一时,彼一时。
再说了,就算领导者有这心,底下的人也不会同意啊,乱世中谁不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封候拜将?
书里这种想法太不切实际,就算有几万万农民又如何,没有主心骨,生乱世迟早的事。
朱元璋肯定自己的想法后,继续往下看,然后彻底破防。
不是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一群人,前赴后继,不畏生死,不怕牺牲,不计报酬,不惧将来,排除万难最终达成了他们的目标。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次日,天破晓,一夜都没睡的朱元璋撑不住了,放下手里的书,问:“什么时辰了?”
“禀圣上,卯时三刻了。”太监犹豫了会,又道:“圣上可要睡会?”
朱元璋没理会,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继续问:“天幕可还亮着?”
“是。”
太监的声音低了许多。
朱元璋猛地起身,但一夜未眠,又上了年纪,加之怒火蹭蹭往上窜,起身时眼前竟出现了重影,眼前一黑又跌了回去。
吓得伺候的太监一个劲喊“圣上,传太医。”
“桌上的书谁也不许动,违者,斩。”被太监扶起,往床榻方向走的朱元璋不忘道。
**
与此同时,燕王府
昨晚因为天幕迟迟没有变暗,宫中散得太晚,朱橚便没有回自己的周王府,而是就近歇在了燕王府。
早上起来的朱橚想和朱棣道别回府,却意外发现朱棣一晚没睡,书房里的灯还在亮着。
“四哥,都这个时辰了,你怎么还没睡?医书上说了,熬夜对身子不好——”朱橚喋喋不休的话在看到朱棣藏起来的书时卡壳了,“四哥你,居然擅自买书!”
“嘘!你小点声,”朱棣瞪了他一眼,转身大步流星把房门关上,“不就一本书吗,你嚷这么大声做什么?”
朱橚压低声音:“四哥,父皇不是不让咱们私下买书吗?还说违者以谋反罪处置。”
朱棣不以为然:“谋反是要诛九族,老爷子要是追究,首当其冲就是他。”
朱橚一想也是,虎毒还不食子,老爷子再怎么着也不会杀了他们,遂道:“四哥,那书里都写了什么?当真是造反神书?”
然而朱棣只是扫了他一眼没说话。
朱橚:“我都看见你有那本书了,就给我看看呗。”
朱棣叹了口气,“不是我不给你看,是这书实在……”
“实在什么?”朱橚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忍不住追问。
朱棣憋了许久,终于道:“实在不适合你看,在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前,老爷子绝对不会让这本书传出去。”
朱橚:“这书真这么厉害?”
朱棣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洗脑能力太强了,若是百姓被煽动,那绝对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书里还有方方面面的解答、纠正,生怕百姓不会革命,呸,造反。
这样的书老爷子怎么可能会让它流传出去。
…………………………………………………………………………
有条件买到《毛选》的人,基本都是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手里有余额也舍不得买这样的书,而是会选择带种子,带方子的书。
而正在谋反或者有心谋反的人基本买不到,尤其是杀孽太重,屠城类的起义军。
买到书并且看了书的人一夜无眠,脑子里全是书里的内容。
帝王将相:嘶——后世的人竟恐怖如斯,居然连教人革命,哦不造反的书都有。
还那么洗脑,什么枪杆下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什么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看着都好有道理,如果被推翻的不是他们的话。
**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幕迟迟没有变暗,小黄车里的书也一直在。各个时空的古人们已经从最初的惊讶、错愕、狂喜变得习以为常。
不过众人还是习惯每天看一看天幕还在不在,小黄车能不能打开。
纵使买不起也会打开小黄车找到自己心仪的书多看两眼,然后暗暗鼓舞自己要努力攒积
分买下来。
时间长了,人们早就发现积分是可以通过做好事,比如修路、修河堤、造桥、接济帮助他人、悬壶济世等为国为民的事获得积分。
反之,作恶多端的人积分就是负的,有些甚至看不到天幕,失去了打开小黄车的资格。
……
一个背着蓝色小布袋的小姑娘小跑回家,进门就道:“阿娘阿娘,官府张贴了告示,说未来几天有大雨,可能会发生水灾,要做好准备。多囤粮,少出门……”
“夭寿哦,又有水灾,不会把咱们家房子淹了吧?”
小姑娘:“不会的,告示上说排水措施都做好了,堤坝也修好了,只要河堤不决,就不会淹到村子里。如果河堤撑不住,官府会派人提前通知。”
“那就好,”女人松了一口气,“我去地里看看,你在家好好看书练字,别乱跑。”
官府张贴告示会安排人在告示栏给不识字的村民念,因此女人也不怀疑小姑娘会不会看错。
“知道了阿娘。”
女人刚出门就遇上了隔壁的大婶,一问也是去地里收东西,便结伴而行。
大婶是个能说会道的,一路话就没停过,“你家的女娃才读了几个月的书就会看告示了?可真厉害,等我家闺女再大一点也送她去读书。”
说完,又担忧道:“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还有没有免费的私塾。”
天幕里的仙女已经很久没出现了。
万一哪天天幕也没了,那现在的一切还能照旧吗?
女人安慰道:“会有的,婶子你就安心吧。就算没了,咱们多攒些钱,花钱也能上。”
“这倒也是,”大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天幕里的仙女已经很久没出现了,我这不是担心哪天天幕也消失了吗?”
“呸呸呸,这话可不兴说,被人听到你等着被唾沫淹死吧。”女人觑了她一眼,“还有,人家不是仙女,是后世的人。”
“仙女庙都给立上了,还说人家不是仙女,那就是仙女。”是给他们带来好运的仙女。
正文完!
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
秦王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立扶苏为太子。
这一年,李斯和萧何奉旨修改的秦律正式完工。
新的秦律废除了很多严苛律法,并且参照天幕书中提到的婚姻法、财产权等;以及后面朝代的律法,将大秦原本的律法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刑法、民事、经济、行政。
还重新制定了官员制度,划分六部二十四司,成立三省,百官各司其职。
这一年韩信出征匈奴大获全胜;匈奴人再次北迁。同年,西部的羌戎部落归顺大秦;大秦的疆域得到了史诗级的扩张。
秦始皇派兵十万驻守羌方;并迁十万黔首入羌方,提供种子和农具,命其开垦荒地,在羌方安家,建立城池。
这一年,秦始皇派兵继续往西;企图吞并西部的乌孙、月氏、楼兰等小国;以便打通西域,提前开启丝绸之路。
这一年,大秦向周边的国家售卖玻璃、香皂、镜子、火柴收入不菲;国库充盈。
……
这一年,棉花经过一年的试种,得到的种子翻了将近十倍,可还是太少了,根本无法大面积种植。
就算大量购买小黄车里的棉花也不够;因为小黄车里的棉花是赠品,数量本来就不多,一份赠品最多也就100颗种子。
100颗种子,就算成活率百分百,颗颗丰收,也只能得到一千颗种子。
按照后世的棉花种植法,一亩地稀种需要两万粒种子,密植需要三万五到四万粒左右。
而棉花一年一收。
光靠小黄车里的棉花种子,想在大秦全面种植棉花,怎么着也要个数十年,甚至百十年。
还有玉米、红薯那些种子也是如此,而且这些种子还和棉花不一样,棉花留种和抽棉不冲突,种起来还有收获,玉米红薯收了只能留种,连尝个味都是奢望。
要不是玉米杆能生火,红薯叶嫩的能吃,老的能喂猪,种这些东西一年下来真是血本无归,啥也捞不着。
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考虑清楚,全面种植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百姓等得了,秦始皇可等不了。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他今年会病逝于东巡途中的沙丘宫。
今年没有东巡,他也不会去沙丘宫。加上这两年的排毒健身,嬴政明显感觉到身体轻快了不少。
可是,他还能活多久呢?五年?还是十年?
这天下所有事他都能规划,唯独自己的寿数,不在规划之内。
既然没有长生,那就好好珍惜当下。
有生之年,他要看到凡日月所照,皆为秦土。这个好像难了一点,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将大秦的四十八郡翻一倍。
让大秦的子民朝有食,暮有所。
这样他们应该就不会想造反了吧?
可想要朝有食,暮有所,玉米棉花那些必须推广。
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
秦始皇将目光缓缓转向地图右边,美洲可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要什么有什么。
快了,去美洲的船已经快建好了。
秦始皇抬手轻轻抚摸过世界地图上的美洲,该派谁去美洲好呢?
正想着,耳边传来内侍的提醒:“陛下,锻炼的时间到了。”
秦始皇下意识看了一眼漏刻,眉头微皱,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退下吧。”
“诺。”内侍们熟练地退了出去,并且体贴地关上门。
屏退左右后,秦始皇先做一个套眼保健操,才站起身,摘下头冠,除去外袍。
然后走到一处空旷的地方,面无表情地跳起了健身操。
跳完健身操,又打了一套五禽戏。
秦始皇拿起一旁的汗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太医院那帮废物怎么还没研究出取代健身操的运动。
这又蹦又跳的成何体统。
殿外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前来求见始皇,见殿门紧闭,宫人们都在殿外,不由面面相觑。公子将闾:“父王可在?我等有要事求见父王,还望通禀。”
宫人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陛下锻炼时不喜别人打扰,更不喜打断。
这会要是进去禀报,小命危矣。
可又不能告诉几位公子陛下在里面锻炼,该怎么说呢?
公子祁推了推公子将闾,小声道:“哥,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而且这啪啪地声音还是从殿内传出的。
父王到底在做什么?
公子将闾瞪了公子祁一眼,废话,这么大声他怎么可能没听见,可是这是父王的寝殿,宫人们又被赶出来,里面发生的事肯定是不能为外人道。
定是父王的私事。
怎能大大咧咧说出来呢。
没见宫人们都一副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吗?
公子将闾刚想示意自家傻弟弟闭嘴别乱说,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咦,你们怎么在这?”
转身一看,竟然是栎阳、华阳几位公主。
公子祁:“自然是来找父王,你们来又是为什么?”
栎阳公主挑了挑眉,笑道:“看来咱们目的一样啊,都是来找父王。”
心直口快的公子祁声量突然拔高:“你们该不会也是为了出海的事吧?那可不行,我们先来的!”
“而且海上凶险,你们女儿家家的也不适合。”
华庭公主冷笑,“呵,怎么就不适合了?海上凶险会因为你是男的就不凶险了不成?”
公子祁:“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去不方便,船上的水手和将士都是男的。”
栎阳公主:“书里说郑和第二次出海的时候吸取了教训,带了一船的女眷,你猜是为什么?”
公子祁疑惑挠头:“有说吗?哪本书?我怎么没看见?”
旁边的公子瑾无语道:“这还用问,说郑和的书不就那几本吗。”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好吧。
公子祁眼睛biu地一下亮了,箭步上前围住栎阳,“这么说你看过书里的内容?都写了什么,那美洲是不是很好玩?”
公子将闾狐疑道:“书不是收在父王那吗?你怎么会看到书?”
“自然是托阴嫚姐姐的福。”
话音刚落,就听到殿内传来秦始皇的声音,众人瞬间闭嘴。
宫人们听到始皇唤人,连忙进去。
刚锻炼完的秦始皇面色红润,发丝也有些微乱,摘下来的头冠也没带回去。
他张开双臂,宫人们会意,立即上前为其整理衣服。
“外面何事如此吵闹?”
“回陛下,是几位公子和公主求见。”
秦始皇皱了下眉头:“他们来做什么?”
想到之前给他们分的任务,秦始皇还以为有什么大事,便道:“让他们进来吧。”
“诺。”
公子将闾等人进来就见到发丝微乱,脸色潮红,连发冠都没带的秦始皇,纷纷低头,毕恭毕敬地行礼。态度比以往还要恭敬几分。
心里则是不停哀嚎:完了,来得不是时候。居然赶在父王寻快乐的时候过来,打扰了父王的兴致。
会死得很惨吧?
可来之前也没听到父王宫中有人啊!!!
是谁这么不讲武德,青天白日的就勾引父王?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际,秦始皇的声音响起:“不去忙六部的事,跑到这来做什么?”
前阵子,秦始皇意外发现他这几个儿女在画艺上颇有天赋,尤其栎阳、华阳两人,临摹后世的画有模有样,若不是大秦也有后世那些颜料,两人的画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于是就把他们几个派去六部帮忙,六部新立,需要忙的事可不要太多,尤其是工部,需要的图纸是一摞一摞的。
发现有会画画的,秦始皇把所有的公子、公主都筛查了一遍,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他这些儿女会的还真不少。
这不用多可惜,于是秦始皇根据众人的特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