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下周再见,拜拜~】
各个时空的古人们都习惯了顾清瑜说完这句话,再等个半刻钟左右天幕就会暗下去。
然而这次,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天幕都没暗下去。
不仅如此,之前天幕卖过的小说和部分书籍不知何时出现在小黄车里,把小黄车都填满了。
古人们震惊地看着天幕,“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有人咽了咽口水,“好多书啊,天幕是不是不会关闭了?我们努力攒攒积分,想必也能买上一两本书吧?”
“你做什么梦呢,天幕哪回卖完书不变黑?这次估计是走得急忘了,没准明天一觉起来它就黑了。”
“可是小黄车里多出来的书怎么解释?之前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刚才信誓旦旦的人哑口无言,“这——”
大秦
秦始皇在原地等了一刻钟,发现天幕没有变黑时就意识到不对劲,打开小黄车一看,之前买过的书居然重新上架了。
看着不同寻常的画面,秦始皇皱了下眉头,用仅剩不多的余额又买了一套《毛选》。
购买成功√
秦始皇眉头皱得更紧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天幕坏了吗?
又等了一会儿,天幕还是没有变黑,秦始皇面沉如水,起身道:“都散了吧。”
不管是天幕坏了,还是天幕故意如此,只怕这情形一时半会不会变了。
幸好他让大臣们全买了《毛选》,书都在他这里,也不怕他们私下买。
不过他管得了他们,管不了那些六国余孽,秦始皇眸光一暗,吩咐道:“告诉咸阳令,若是咸阳城中有人生乱,不必请示,先将人拿下再说。”
“诺。”
回到寝宫中,秦始皇顾不上沐浴更衣,刚坐下就翻开买了好几套的《毛选》。
后世的书看多了,秦始皇一眼就能分出哪些是油印,哪些是更先进的打印机打印。
手上这本无疑是油印的,不过技术倒是比之前看的几本要好,不仅字迹清晰,书面也整洁。若不是着墨深浅有变,他还真不敢肯定是油印。
看来这本书确实重要,不然也不会印得那么精细。
秦始皇的目光在书名上顿了顿,然后翻开,前言只有一句短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后面一页是一幅人像画,正是该书的撰写者,也是天幕经常提到的管理员。
他倒要看看此人到底有何本事,居然让后世如此推崇。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有点意思。
抱着审视的态度,秦始皇看了一页又一页,脸色早已在翻页的时候变得凝重。
才看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秦始皇的三观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没想到,那群最不起眼的黔首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愚昧的黔首若有人带领,胜过千军万马,因为人多。
他们翻身后,天下不仅没有乱,似乎比以前更太平了,盗匪渐渐消失,苛捐没有了,他们修道路、修塘坝,日子过得井井有条,除了曾经的贵族、地主,没有人想破坏这种生活。
而那些贵族、地主人数太少了,根本无法抵抗成千上万的农民。
秦始皇忽然合上书,起身往殿外走。
左右伺候的内侍连忙跟上去,“陛下,更深露重,披上大氅再出去吧。”
秦始皇没搭理他们,他走得很快,没几步就走到了殿外。
疾步跟上的内侍差点撞上堵在门口的秦始皇,见始皇一动不动地站着,内侍也不敢多说什么,恭敬地捧着大氅站在一旁等候。
天幕依旧没有变黑,小黄车里的书依旧很多。
秦始皇的心沉入谷底,“什么时辰了?”
“禀陛下,快卯时末了。”
秦始皇:“让百官入宫,朕有事相商。”
“诺。”
望着内侍渐行渐远的背影,秦始皇双目微眯,“来人,让各郡县的县令将民间所有的《毛选》都搜上来,一本也不许落。
还有让县令张贴皇榜,不许任何人买这套书或者私藏,如有不从者,以谋逆罪处置。”
“诺。”
在没有想出对策前,这书一定要命令禁止,否则后患无穷。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面色凝重,一掌拍在桌案上,咬牙切齿道:“怪不得天幕说这是造反利器,好一本屠龙书。”
若是哪个有心谋反的人照着书里的内容做,大汉的江山还能稳吗?这世上最容易煽动的就是人心,孟子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可不一煽就动。
殿内伺候的人见状,连大气都不敢喘,全都低着头减小存在感。
刘彻负手在殿内走来走去,天幕这哪里是给他神书,分明给他丢了一个炸弹,还是不定时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
“天幕还是没有消失吗?”
“禀陛下,没有。”
刘彻闻言更心烦了,双手叉腰,气愤地踢了一脚殿中的香炉。
他能把书收上来,可天幕挂在那里,收得了一时,收不了一世。
“天幕怎么突然搞这一出?她平时不是这样的。”平时卖完书天幕就黑了,想买只能等下次,下次还是全新的书。
主打一个错过就没有了。
哪像这回,卖完书后不仅没消失,还把之前卖过的书重新放进小黄车了。
送温暖也不能这么送啊!!至少把那本要人命的《毛选》给撤了啊!!!
刘彻心里咆哮,但面上却不显,沉思许久后道:“来人,宣百官觐见。”
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
唐太宗时期
天幕出现的时候贞观群臣都在中秋宴上;买完书后众人的心思也不在宴会上,李世民原想散席的,毕竟他的心已经飘到了那堆新书身上。
然而正当他要宣布散席之时;忽然听到一道惊呼声;伴随而来的是台上的窃窃私语。
李世民皱了皱眉:“何事如此惊慌?”
长孙无忌一脸凝重地站了起来,“陛下,天幕似乎有变——”
话音未落;李渊的声音响起:“二郎,小黄车里多了很多书,都是之前天幕卖过的书。”
李世民连忙打开小黄车,里面确实满满当当;一眼望不到尾。
怎么会突然如此?刚才天幕也没说会有这种状况啊。早知道这样;他刚才就不急着用券了。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后悔,除了那些旧书和二手书,天幕之前卖过的书都在。
于是李世民把目光投向席上的大臣;心里开始打起小算盘带种子的书自然是多多益善,还有插图很多无法复刻的书也可以多买两本。
一圈书买下来;被薅了个遍的大臣们都快哭了,只有李世民笑得见牙不见眼。
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这都多久了;天幕怎么还没变黑?
又过了一刻钟;天幕依旧亮着;李世民一个心已经沉入谷底;吩咐长孙皇后安排女眷出宫,自己则是带着文武百官去太极殿议事。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李渊坐在他左侧。
“天幕如此反常,诸位爱卿怎么看?”
众人:还能怎么看;天幕本来就是突然出现,出现的时间也是捉摸不定,现在搞这套虽然让人意外,但似乎也并不算反常。
房玄龄委婉道:“陛下,天幕行事向来捉摸不定,今日突然来这么一遭也不是不可能。与其纠结这个,还是先看看天幕这次卖的书里写了什么吧。”
尤其是那本被称为“造反利器”的书。
李渊点点头,深以为然道:“房卿说得没错,二郎,还是先看看那本书里面都写什么。”
“也好,”李世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时半会也理不清哪不对,不如先看书里写了什么,“辅机、克明…你们留下,其他人散了吧,明日的休沐暂且取消,朝会照旧举行。”
没被点到名字的官员纷纷行礼:“臣等告退。”
留下来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陛下要看造反神书怎么还把他们留下来,难不成让他们也看不成?
李渊见状下意识眉头一皱,不过也未说什么,毕竟他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有些事要注意分寸。
“这书不少,朕一晚上可看不完,大家一块看把里面需要注意的事记下。
天幕向来不讲虚言,既然说了这是一本造反神书,那书中内容定不简单。若是被有心谋反之人拿到,后患无穷,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李世民说着把书分了下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房玄龄觉得手里的书有些烫手,迟疑道:“可是陛下,我们看这书是不是不太妥当?”
“朕让你们看,你们就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么简单的道理朕还能不明白?朕相信你们。”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佯装不悦:“还是说你们不相信朕?”
房玄龄连忙下跪:“臣绝无此意。”语气之坚定,就差赌咒发誓了。
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也跟着跪下言辞深切地表明自己的忠心。
一时间,君臣相得。
李世民:“那不就得了,时间不早了,赶紧看书去。”
房玄龄等人一人捧着一卷《毛选》,坐到早已准备好的书桌开始加班。
目睹一切的李渊:“…………”啧,二郎可真会哄人,三两句就把这几个心腹哄得找不着北了。
哪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李世民还是被书里的内容惊到了,这书写得实在精妙绝伦,虽无辞藻典故修饰,通篇白话,却字字珠玑。
若他不是皇帝,不是书中说的封建统治者,无产阶级最大的敌人,或许他还会拍案叫绝说写得好。
可……这是一本屠龙书,屠的就是皇帝这条龙。
李世民越看越惊,世上真有这么无私的人?打江山却不坐拥江山?
不,仅有一人无私没用,除非…一群人都这么无私。
可真有这样的一群人吗?李世民打从心里不信,他将书翻回目录,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又拿出第四卷 ,翻到最后一节——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因为前面内容没看直接跳最后一节,李世民看得有点懵,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入侵中原,打杀汉人的国家产生厌恶之情,出钱出枪的美国是吧,他记住了。
人口太多,饭少了,所以发生革命。这话难道不对吗?
李世民皱了皱眉,继续往下看,看到下面的内容时瞳孔地震,是因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因为人口过剩。
所以他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一切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
他们胜利了。
李世民怔住了,脑海中闪过之前天幕说的种种。
“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最后一个皇帝”
…
原来是这个意思。
正想着,耳边传来李渊愤怒的声音:“荒唐!这怎么可能呢?妖言惑众,这是妖书。”
“二郎,必须下旨禁此书,绝对不能让这等妖书流传出去。”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阿耶,天幕还在,禁了得一时,禁不了一世。”
想到天幕,李渊脑壳疼了,那是身为帝王,权倾天下也无法掌控的东西。“难道就不管了吗?你该知道这书意味着什么。”
李世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看向殿外,语气复杂:“阿耶,你说天幕还会出现吗?”
李渊皱眉:“什么意思?天幕不就在外头挂着吗?”他现在巴不得它消失好吧。
“儿臣觉得今夜将是天幕最后一次出现,小黄车里的书大概是天幕留给咱们最后的礼物。”李世民悠悠道。
李渊先是一愣,随后心生怅然,天幕出现了这么多次,虽然给大唐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与她带来的好处相比,那点麻烦可以忽略不计。
哪怕是今夜拿出造反神书,他也没想过让天幕以后不再出现,最多埋怨几句,希望它快点和往常一样黑掉。
“你的意思是说天幕以后不再出现?外头挂着的会很快消失?再也不出现?”李渊有些语无伦次,“你怎么看出来的?”
李世民无奈道:“阿耶,我只是说这可能是天幕最后一次出现。我可没说外面挂着的天幕会消失。”
李渊:“??”
“若是天幕一直在,这本书也一直在小黄车里,怎么也卖不完。阿耶会有什么感觉?”李世民扬了扬手中的书道。
“这不就相当于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吗?”李渊话音一顿,瞪大眼睛:“天幕是故意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或许吧。若是明日,后日天幕都没有变暗,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渊:“……”不出现还要给他们留把刀,过分了!
“那这书怎么办?”李渊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能放任不管。
李世民:“百姓识字不多,一时半会应当无事;况且这才太平几年,百姓想必也不会愿意再生战乱。只需让各州府注意些便是,加派驻兵,以防生乱。
至于以后,得再三思虑才是。”
李渊难以置信:“这书就放着不管了?”
“堵不如疏,况且书里的内容也全非毒蛇猛兽,还是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话落,扭头看向长孙无忌等人:“辅机你们说是吧?”
要不是李渊突然发飙,长孙无忌等人还呆滞着呢,这书实在太……惊悚了,字字句句都在说要如何消灭他们。关键他们还觉得写得很有道理。
要不是听到李渊和李世民的话,只怕他们还陷在书里呢。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附和。
书是不能看了,再看下去,他们害怕被灭口。
……
武周时期
上了年纪后很少熬夜的武则天难得地熬了夜,她看了一页又一页,仿佛忘了时辰。
“陛下,明日再看吧,已经很晚了。”上官婉儿担忧道。
武则天抬头看了眼刻漏,确实不早了,不过她今夜实在睡不着,而且还很想找人说话。
“婉儿,朕以往只将人分为能用和不能用。如今方知这世上的人原来分了这么多级别,哦不对,应该是阶级。每个阶级都有他的作用。有些可以少,有些却是万万不能少。”
“朕,或者说坐上龙椅上的皇帝就是可以少的那个阶级。”
上官婉儿脸色大变,震惊道:“陛下——”
“是不是以为朕在说胡话?”武则天勾唇一笑,“朕没有说胡话,自古男尊女卑,千年来从未有人想变过这个习惯,朕想变一变。宗法制存在的时间太久了,久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可你知道,后世废了宗法制,压在女人身上的父权、夫权、族权都没了,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样……”
上官婉儿心跳慢了一拍,她呆呆地看着武则天,久久不能回神。
是啊,后世可以男女平等,现今为何不行?
****
洪武时期
控制欲强大的朱元璋将所有的书都扣了下来,并且下令没有他的吩咐,所有人都不许买天幕上的书,否则就以谋反罪处置。
应天府的皇宫里
朱元璋面沉如水,他不可置信地盯着书上的内容,每个字他都认得,可连在一起看着咋这么别扭呢?
一开始,看着开篇的“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朱元璋嗤之以鼻,作为一个造反起义的皇帝,他能不知道这个?
可没想到,接下来的内容直接将他震住了。
几万万农民全部参与革命?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被他们葬入坟墓?
朱元璋瞪大眼睛,露出错愕的神情,大明如今的人口才六千五百万人,几万万农民是什么概念?这么多人都反了?
想到自己当年巅峰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