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38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的话,褚遂良就是个例子,抱他的大腿不如抱武则天的大腿。
  其他的话,朱棣是明朝的,不可以回原本的朝代再就业,朱棣被pass了,而且他在位才22年,加上仁宣的十二年,总共才三十四年。
  明宣宗死后十四年就是堡宗的土木堡之变,要是戚继光这会还没死,也要交代在土木堡之变。
  阿斗……蜀汉政权持续了四十二年,如果诸葛亮在的话,戚继光还有发展的可能,可惜诸葛亮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五十四岁就病逝了,他死后蜀汉坚持了二十九年。
  戚继光能有历史上的成就很大程度是仰仗张居正给他开的绿灯,研究火器的经费可不是一笔小费用,蜀汉除了诸葛亮,其他人未必有这个魄力支持戚继光。
  阿斗虽然听话,但养不起戚继光。】
  万历时期
  养不起的戚继光本人:“……”我谢谢你们哦!
  但这是养他吗?这不是在养军队吗?说得好像只养他一个人似的。
  大秦
  短命的秦始皇拳头硬了,他狠狠地闭了闭眼,不生气不生气,朕现在身体很好,肯定不会只活四十九。
  还有胡亥,这辈子都别想回咸阳宫了,更别说自诛九族。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卫青没想到还有他的事,愣了一下,不过没将其放在心上。虽然没活到五十,可他善始善终了,没有走到君王猜忌的局面。
  这不比活到六七十却君臣相疑,不得善终强吗?
  正想着,肩膀一沉,霍去病的声音响起:“舅舅,要保重身体。”
  卫青额上青筋猛地一跳,“……这话你还是自己留着吧。”你是不是忘了你多少岁死的?
  刘彻一心二用,一边听着天幕的解说,一边赞同道:“去病说得对,仲卿是得好好保重身体,朕可不想将来无将可用,你们都给朕好好活着。”
  话音刚落,就听到天幕排除了所有人,只剩下他。
  “朕就说会选朕吧!!”白起不选他,纯粹是因为大汉是大一统王朝,白起想打统一战争,韩信是因为不能选汉朝。
  他就是所有武将最想效忠的君王,慧眼识珠,挖掘帝国双璧的汉武大帝。
  唐太宗时期
  同样被说短命的李世民:“……”五十一也不短了吧,比秦始皇多活了两年呢!
  再说了,是他不想多活吗?是没有这个机会!
  等等,褚遂良?李世民扭头看向人群中呆若木鸡的褚遂良,“登善,你……”还好吗?
  褚遂良如遭雷劈,整个人都傻了,天幕这话的意思是他没有善终?
  他抱了李治大腿,呸,效忠李治,但是却得罪了武后?
  褚遂良听到李世民的声音,语气委屈道:“陛下——”
  **
  唐高宗时期
  李治难得有些心虚:“……”没这么夸张吧?他只是贬了褚遂良而已,又没赐死他,也没撸官。
  武周时期
  武则天听到褚遂良的名字,尴尬得咳了两声,转移话题:“没想到还有朕,辛弃疾、韩信、白起都没想过选朕,这位也不见得选朕吧?”
  武则天心里明白,女人掌权,最不服气的就是男人了,指望他们真心效忠,无异于上青天。
  洪武时期
  被pass掉的朱棣不服:“为什么白起可以回大秦?戚继光不能回明朝?”他养得起戚继光!
  朱橚:“大概大秦和战国算两个朝代。”
  朱棣:“……”好气哦!好不容易被提名一次。
  朱元璋皱着眉头看他,大声道:“你难道不应该关心为什么你在位二十二年,你的儿子和孙子总共才在位十二年吗?朱高炽是胖死的,那朱瞻基是怎么死的?”
  要不是他死得那么早,怎么会有土木堡之变!
  朱棣被吼得愣了一下,“这我哪知道啊,我要是知道不得托梦给他吗?”
  等他坐上皇位,继承人还选不选朱高炽还不好说,关心这个做什么。
  他已经决定上位后要大干一场,争取超过汉武帝唐太宗,远迈汉唐,成就一番伟业。
  人才当然比较重要,朱棣心里嘀咕道。
  其他朝代,尤其是宋朝的武将们狂点头,所以他们的伯乐在哪里?他们的张居正在哪里?
  原来将相也能相亲相爱,呸,合作吗?
  【剩下的汉武帝和武则天,虽然汉武帝晚年有大逃杀,但杀的大多是文臣,武将除了掺和进巫蛊之祸的李广利,其他倒是没杀。汉武还是可以选的,毕竟在位五十四年,对武将很优待。
  武则天的话,得在一开始就抱大腿,从废王立武那会,或者二圣临朝,都是站队的好时机,再不济等李治没了再站队也行,只要别反对她,一切都好说。
  而且女皇缺武将的支持,如果能有靠得住的武将,那绝对是互相成就。
  好了,题外话说完,回到书中的内容:
  戚继光再三确认过不能回明朝,心里很是难过。如果可以,他还是最想回到原来的朝代,他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王氏,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回到过去。
  晚年妻离子散,一贫如洗何尝不是他对不起妻子的报应。若是妻子还在,哪怕被罢官,他也不会落到那样的地步。
  是高官厚禄迷了他的眼,让他忘了最初的同甘共苦。
  阎王催促道:快选吧,后面还有人呢。
  戚继光在汉唐之间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了去唐朝,汉武大逃杀,还是算了吧。戚继光相信凭借自己的情商肯定能在武则天处混得如鱼得水。
  讨好上司,这个他在行。送礼+拿得出的战绩,他没问题的。】
  万历时期
  戚继光眼前一黑,晚年的他竟如此凄凉,妻离子散,一贫如洗……
  家中的一切全是夫人一手置办搭理,若是夫人不在,戚继光都不敢想象家中会变成什么样。
  戚继光心中沉甸甸的,他定是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才惹得夫人和他恩断义绝吧?
  后院
  日渐苍老的王氏望着天幕若有所思,夫妻反目,为何反目?
  她确信她不是那等势利眼,不可能因为夫君罢官而夫妻反目,会是那件事吗?
  戚继光瞒着她纳妾一事一直是她心头的一根刺,将来这根刺会被拔出来还是扎得更深?
  武周时期
  武则天很是意外,不可思议道:“他选了朕?”
  上官婉儿颔首,笑道:“是的,陛下,您没听错。”
  武则天坐直身体,仔细回想了一下戚继光的生平,心中一动,这人没有那么正直,但也不是不正直。
  不忠君,但有才且为民着想,正直却不迂腐,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为她所用。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原本信心满满的刘彻:“……”他居然不选朕,选了武则天!
  凭什么,他对武将难道还不够好?
  刘彻忿忿转头,却看见一众大臣面露惊恐之色,“看什么看,天幕是在污蔑朕,朕难道会无缘无故杀害大臣?赏罚分明这么简单的道理朕会不明白?
  还是你们觉得朕就是那种是非不分的昏君吗?”
  一个三连问把大臣们问得直摇头,就算是也不敢说啊,说了怕不是要提前感受汉武大逃杀,他们又不傻。
  …………………………………………………………………………………………………
  【戚继光在一众名将里算是比较特殊的了,他不像其他武将那么死心眼,但他也没留下像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那样人品有瑕疵,人品不佳的评价。
  如果他抱的大腿活得比他久,那他这一生可谓顺风顺水,毫无缺憾。
  武则天算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几个皇帝之一了,虽然她登基晚,在位时间短,但实际掌权时间可不短。
  戚继光在武则天手下未尝不是一段君臣佳话。
  好了,戚继光说完,让我们看看下一个再就业的名将是谁。其实答案之前就告诉你们了,没错就是岳飞。
  岳飞的生平简介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八大军神之一,忠心耿耿,要不是赵构这个奴颜婢膝的皇帝拖后腿,他早就完成收复失地。
  当时岳飞的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宗弼逃出开封,眼看就要收复开封,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
  开封可是北宋的京师,收复开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可是赵构这个狗东西怕召不回岳飞,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字牌。
  最后岳飞只能长叹一声:“十年毁于一旦。”
  后来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时年三十九岁。他的儿子岳云和倚重的下属张宪也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之后岳飞、张宪的家产都被没收,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
  岳飞的死是千古奇冤,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在岳飞像前跪了五百多年,但是罪魁祸首赵构却完美隐身,让很多人都不爽。
  虽然现实中没有赵构的跪像,但是小说里有,地府的轮回道上就有赵构的跪像,赵构死后被罚百世畜生道,后来不知道是谁把赵构的人像做成跪像,放在轮回道上,还扬言踩一脚能功德+1
  功德虽然没有真加,但是地府的鬼还是踩得不亦乐乎,从那以后踩赵构就成了地府的传统节日。
  扯远了,岳飞的意难平就是十年努力毁于一旦,没有收复汉土,他毕生所望就是收复汉土,匡扶大宋江山。
  可惜大宋不值得。】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血压又上来了,这次远比之前更严重,简直快要脑溢血了。
  要不是赵德昭发现得及时,连忙呼唤太医抢救,喂了一颗救心丸,这会可能已经吐血了。
  赵德昭给赵匡胤顺背,“父皇,消消气,这些都是将来的事,现在还没发生呢。”
  赵匡胤咬牙切齿:“赵构!这厮怎么不去死。收复失地的机会就在眼前,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这些事《细说宋朝》里都有,但《细说宋朝》只有他和少数几个人能看到,天下人不知道。
  现在天幕广而告之,天下人全知道了,赵家还有何脸面面对天下人?
  赵德昭见赵匡胤一脸怒容,仿佛要杀人,不由道:“可是父皇您已经将他们除名了,他们不再姓赵了。”除了赐死,已经罚无可罚了啊。
  赵德昭甚至在想如果这次赐死了他们,那下次天幕再提到这些事,父皇不会想鞭尸吧?
  赵匡胤一拳砸在桌案上,“便宜他了。”
  宋高宗时期
  被软禁在行宫里不修边幅的赵构闻言脸色一白,随即又恢复镇定,他都这样了,那群乱臣贼子还想怎么样?
  除非他们想担上弑君的名声,否则他们肯定不会杀他的。
  等着吧,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将那群乱臣贼子都杀了,一个不留。赵构恶狠狠地看着天幕,心里发出怨毒的诅咒。
  他正想着,后脑勺突然被什么砸了一下,疼痛感传遍整个脑颅,赵构捂着脑袋回头,见墙头上趴着几个孩子,手里拿着弹弓正对准他。
  赵构怒火冲天,一边往后退,一边大喊:“来人,护驾!护驾!有人行刺。”
  同时还指着墙头上趴着的孩子:“你们这些刁民,胆敢行刺朕,朕要诛你们九族。”
  那些孩子乐不可支,嘲笑道:“就你这样的还好意思自称官家,官家在京师呢,你是坏人,受死吧,”
  说罢,用弹弓瞄准赵构射了一块小石头。
  小石头接二连三打在身上,赵构急得跳脚,“放肆,你们这些刁民,朕要处死你们,来人啊,快护驾!”
  过了一会儿,守门的人实在受不了了,怒道:“别哀嚎了,再嚎明天没饭吃了,吵死了,正听天幕呢。”
  赵构敢怒不敢言,怒瞪着紧闭的大门。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又羡慕了:“宋朝还真是人才济济,而且还对大宋忠心耿耿。”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吗?
  瞧瞧大宋,疆域是历朝历代最小的,但是却是最有钱的,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一抓一大把。
  养兵养得这么废,还有这么多人效忠。
  “岳飞不能选宋朝,会选大汉的吧?”对汉土那么热爱,干脆来大汉开疆拓土啊!!
  霍去病都有些无语了,陛下真的是对别人家的绝世武将念念不完啊,看谁都想要,提醒道:“陛下,前面几个都去了不一样的朝代,我觉得岳飞来不了大汉。”
  刘彻:“胡说,刚才那个戚继光不就去了大唐,大唐都能有两,大汉为什么不可以?”
  霍去病弱弱道:“戚继光不是去了武周吗?”
  刘彻皱眉:“武周和大唐有什么区别吗?朕不管!朕就想要岳飞。”
  ***
  唐太宗时期
  长孙无忌双眼发光:“这是第五个名将了吧?后面是不是要说明相了?”
  房玄龄:“辅机,你这么兴奋做什么?你能保证明相里有你不成?”
  长孙无忌:“不能,但是应该会有的吧。我也没有善终啊!”
  杜如晦凉凉道:“可是你连丞相都不是。”
  长孙无忌:“…………”


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章 开国之难
  长孙无忌下意识地看向李世民; 满眼都是——说好的让我做尚书右仆射呢?
  难道没有封吗??
  注:唐朝的中书令(中书省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后改为尚书仆射,尚书省长官),及参议政事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都是宰相。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说没有善终本来挺生气的; 但被他这么一看又有点心虚,他是想封辅机为尚书右仆射来着,可观音婢说长孙家太过荣宠; 恐极致的富贵会带来灾祸,让他缓一缓。
  难不成缓着缓着不封了?
  应该不会吧……
  长孙无忌见状; 瞪大眼睛,二郎你!还真没封啊?
  不对啊,他作为托孤大臣; 不可能连个宰相都混不上。
  嗯; 宰相里肯定有他,房玄龄和杜如晦肯定是嫉妒他。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看着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眉眼交流,还有什么不明白:好哇,原来陛下和辅机早有默契,呵呵,那我们呢?大家都是秦王府邸出来的,凭什么辅机就得陛下另眼相待。
  陛下的大舅子就了不起吗?
  众人酸了; 目光怨念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头都大了,“不是,现在在说岳飞; 谈论这个做什么?也许明相篇并不是意难平而是人气或者功绩呢。”
  话落; 又道:“岳飞能被后世评价为千古完人,想来样样都不差,也不知他会去哪个朝代。可惜好好的一个英雄,竟落到这般田地; 要是在我大唐,何至于如此。”
  贞观群臣:“……”陛下你这话题转得也太拙劣了。
  “总归不会来大唐,大唐又没有失地可以收复,”长孙无忌:“论人气或者功绩我也不差吧?之前那本《威凤赋》就是写我的,功绩就更不用说了,《唐律疏议》我编撰的……”
  房玄龄不赞同道:“大唐怎么就没有失地可以收复,安史之乱后大唐疆域缩水,正需要岳飞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
  “《威凤赋》是陛下写给谁的还不一定呢,后世都没有定论。论功绩,我也不差啊。”而且他才是中书令,是宰相。陛下一登基就封的宰相。
  杜如晦见他们两都有《威凤赋》,就自己没有,忽然觉得自己落了下风,“陛下,《威凤赋》到底是作给谁的?”
  李世民:“……玄龄说得对,安史之乱后大唐丢失安西都护府,连河西走廊都丢了,这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怎么能丢呢。”
  众人:“……”
  李渊在旁边看得不亦乐乎,就差手里拿着一片瓜在啃了。
  大秦
  秦始皇:收复汉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