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们听到刘娥大笑不止,以为她是怒极反笑,连忙劝道:“太后息怒,这都是后人瞎编的,当不得真。”
当然了,您要是从中得到女子临朝称制难以堵悠悠之口的教训就更好了。
看看,这都被写成什么样了。
就一个狸猫换太子,都写出花来了。
不料,刘娥竟道:“哀家没生气,哀家是高兴。狸猫换太子乃子虚乌有之事,那些个酸儒也只能编造出这种谣言来污蔑哀家。
还来来回回就这一个谣言,连编点新鲜的都不会。”
这不就是在说她没有别的黑点可以黑了吗?
大臣们:“……太后明鉴。”
刘娥笑道:“这些话本既然如此受人喜欢,哀家就成立一个专门写话本的文史院,就设在翰林院下,若是有话本写得好都可以投文史院。
哀家会亲自过目,若是觉得好就刊印成书,另外请人编排成戏曲,在民间排演。”
天幕说得对,笔掌握在男人手中,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对女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她就让女子来掌握这支笔。
想怎么写还不是看她的意思。
……
宋仁宗时期
赵祯都傻眼了,虽然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狸猫换太子’这五个字,但他万万没想到五个字能写出这么多版本。
而且几乎每一个版本,他都是八贤王,呸八皇叔的养子。
后世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皇室绝嗣,从宗室选养子岂是这么随便!就像他,他的养子就是精挑细选,最终选了堂兄濮安懿王的儿子。
不为别的,堂兄赵允让能生,孩子多,赵宗实是他的第十三子。
这让一个儿子都没活下来的他非常羡慕,所以选了赵宗实当养子,希望他能招来个弟弟。
可惜好像没什么用。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选养子一定要选择好生养的!
八皇叔他生了十三个儿子,才活了四个,这存活率也没比他父皇好到哪里去,父皇怎么可能选他的儿子当养子。
还有这么多版本都是养母刘后蛇蝎心肠,下场凄凉,这写得也太缺德了些。
【刘娥被狸猫换太子黑得挺惨的,但从一个卖艺的孤女到皇后,再到临朝称制,且还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刘娥真的是一个妒忌心重,蛇蝎心肠的女人吗?
当然不是。
刘娥是宋真宗的第三任皇后,宋真宗妃子不少,她前期在真宗的后宫中并不突出。但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刘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陪伴真宗最久的女人。
在真宗身边,她慢慢参与政事,因周谨恭密,深受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也是从这时候起,刘娥开始参与朝政。
其实刘娥和武则天有一点像,都是靠着皇帝老公获得权力,同时也被皇帝忌惮,且无论是唐高宗还是宋真宗,他们当时最好的选择都是武则天和刘娥。
这何尝不是时也命也呢?
刘娥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掌权期间颇有作为,在大宋一众不是平庸就是短命的皇帝里,刘娥可太突出了。
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清平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刘娥真的走出了一条小说都不敢这么编的路,因为太玛丽苏了。一个卖艺的孤女,嫁过人,被前夫卖给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
开局拿到这种牌,还能逆袭成为临朝称制的太后,这难道不是传奇之路吗?
然而这么一位有作为有建树的女性政治家,就因为是女的,就要被后世的文人抹黑,黑无可黑就造谣,生生把人家黑成了一代奸妃。
真够损的。】
公元1025年,宋仁宗时期
刘娥心中一动,不知不觉中眼角有些湿润,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提起她的从前。
原来时隔多年再听到这些,竟然是这样的心情。
赵恒,刘娥想起这个名字嘴角轻勾,因为他,她才拥有了这一切。
多年前,她又何曾想过会有今日呢。
此刻的刘娥心中感慨万千,听到天幕对她的评价一颗心更是怦怦直跳。
她并不比那些名正言顺的皇帝差不是吗?
宋仁宗时期
赵祯脸色涨得通红,什么叫大宋一众不是平庸就是短命的皇帝?
大宋这么多皇帝,就算后世之君没什么作为,也不至于……去掉那几个惹出靖康之变的皇帝,剩下的皇帝就算没什么作为,但守成还是可以的吧!
太。祖、太宗两位皇帝更是定下了大宋江山,难道还不算有为之君?
赵祯心中忿忿不平。
连听到自己的“清平盛世”都高兴不起来。
倒是经历过刘娥时期和仁宗时期的大臣们感触颇深,从前太后在时,他们光顾着防女主干政,怕她不还政官家,怕她想做第二个武则天,没少反对太后的政策。
如今想来,倒是他们误国了。
盛世也有太后的一份功劳。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
夸刘娥就夸刘娥,为什么要拉踩大宋所有的皇帝?
就算后世那些皇帝不咋地,但没有他,哪里来的大宋?
拉踩到把他这个开国之君也算进去是不是过分了?
元朝末年
写下《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戏曲的落榜秀才脸色涨得通红,他写的剧本也是从说书人哪里听到的,再加上自己润笔,就成了一出戏。
家贫,书都买不起,他哪里知道什么事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秀才看着身旁的人义愤填膺,咒骂缺德的文人,他本能地往后缩了缩。
还好没有署名。
以后还是不要写前朝的真实存在的人物,免得又踩了雷,被天幕大肆批评。
****
大秦
秦始皇一直记着那句“皇帝平庸就是原罪”,天幕后来说的内容都不大听得进去。
扶苏平庸吗?不,扶苏并不平庸,可并未达到他的标准。
他死后,扶苏真能坐稳这个位置吗?
秦始皇扶额,他也想要一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女儿也行啊,再不济厉害的儿媳也可以,就像吕雉、武则天、刘娥这样的。
可是这么多儿女都找不出一个。
难道真的像天幕说的,他基因不行?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嘴角抽了抽,“不敢编?这还叫不敢编?之前那些书比起刘娥的事迹来,好像也没差多少吧?”
至少人家刘娥没称帝,书中那些人都不知道称帝多少回了。
刘彻对刘娥并不感冒,虽然他们都姓刘。
从卖唱的孤女到太后有什么稀奇?他的子夫不也差点成为太后?
唐太宗时期
听到天幕提起自己的儿子,尤其是以这种方式提起,李世民就郁闷。
可不是嘛,武氏就是靠着他儿子才能掌权。
他的儿子们好像身体都不太好,承乾将来会患腿疾,青雀将来肥胖过度,上回那本大明的小说里说过明仁宗就是胖死的,不行不行,而且青雀心性有问题。
李世民扒拉来扒拉去,又扒拉回李治身上。
难道这就是时也命也吗?
可怎么这么不得劲呢?
李世民如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但下一瞬又支棱了起来,因为他听到天幕说:
【被黑的何止包青天里的反派呢,哪本同人不创人?不管是被黑的,还是被严重ooc的,都是创。
故意黑也就算了,最恐怖的是粉丝自己的同人文,有种爱他就创死他的感觉。
这里不得不说同人文祖师爷冯大大了,他是平等的创死每一个古人啊。】
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 创死人的同人
【你可能没听过冯大大的名字; 但你绝对听过或者看过他的文,像什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白蛇传》等等故事。
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挺正常,不创人?那是因为这些都是原创故事啊; 冯巨巨厉害的是他写的三言两拍中的三言; 以及《情史》《东周列国志》等作品; 创死了无数古人。
几乎历史上有名气的古人都被冯巨巨写过; 而且题材相当丰富,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写的同人题材都是他写剩下的。
有原创主角和古人发生情感纠葛的; 比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故事梗概就是赵匡胤年轻的时候,生性耿直; 专抱打不平。
一次; 他触犯了皇帝,外逃避祸于太原清油观。闲游间,发现观中有一被强人掳来暂押于此的青年女子京娘。
出于义愤; 他不惧远途艰辛; 强人出没; 徒步千里,送京娘回到家中。后京娘遭兄嫂猜疑; 含冤自尽。而赵匡胤不近女色; 见义勇为的美名从此传遍天下'1'。】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提起的心缓缓放下。
狐疑道:这是美名啊; 怎么会是抹黑呢?
【有根据真实人物泥塑出一个性别不同的虚构人物; 然后让这个虚构人物和真实的古人发生情感纠葛。
听着是不是很像性转?
像就对了,因为这就是早期的性转,除了不敢用正主的名字外,人设什么的全部照抄正主。就比如大名鼎鼎的苏小妹。
冯巨巨写的《苏小妹三难秦少游》,这个故事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过; 从这以后,大家都知道了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苏小妹嫁给了苏轼的好友秦少游。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反观苏小妹的人设,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性情爽朗大方,一点也不扭捏,像极了苏轼。
苏小妹这个人设,除了性别和苏轼不一样,其他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是性转是什么?很难不怀疑写苏小妹的人是不是暗戳戳在嗑苏轼和秦少游的CP,但是碍于断袖的名声不敢明着嗑,所以泥塑了一个苏小妹和秦少游在一起。
不过!《苏小妹三难秦少游》虽然是冯巨巨写的,但苏小妹这个角色不是他原创的哦。这个角色最早出自南宋的《东坡问答录》,书里写苏小妹是东坡之妹,少游之妻。
冯巨巨只是把有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收集了一下,然后加以创作,让苏小妹这个人设更加饱满。】
宋神宗时期
刚替父亲守完孝归朝的苏轼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秦少游是谁?和他有什么关系吗?
大宋交际花苏轼正在脑海中地毯式搜索自己究竟认不认识一个叫秦少游的人,可还没等他搜索完,耳畔便响起此起披伏的笑声。
就连宋神宗赵顼都忍不住笑道:“爱卿,想不到你不止有诗词流传于后世,流传的风流韵事也不少啊。”
苏轼:“……”
苏轼忍不住转头找弟弟苏辙,“子由,你可知道秦少游是何人?”如果他认识,那就绝交吧;如果不认识,以后也别认识了。
太可怕了。
苏辙强忍笑意,摇了摇头。
苏轼还想说些什么,就听到天幕说了一段更劲爆的内容:
【不要以为冯巨巨写苏小妹和秦少游就是嗑苏轼和秦少游,老冯挺爱写苏轼的,嗑哪对还真不好说。
比较著名的有《明悟禅师赶五戒》又名《佛印长老度东坡》,这讲的是一个前世今生梗,是的,你们没有听错,就是前世今生,古人比我们会玩多了。
故事讲的是苏轼的前世是五戒和尚,因为一念之差破了戒,心不甘情不愿入了轮回,投胎转世成为苏轼。他的好友佛印知道后当场坐化追随苏轼的脚步,也入了轮回。
两人在转世后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成为至交好友,苏轼心在红尘,一心求功名,佛印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出家以及度化苏轼。
佛印对苏轼那绝对是生死相随,滚滚红尘,隔世而来,只为点化你。
这是前世今生梗,老冯还写过宿敌+年上梗——《王安石三难苏轼》。
王安石和苏轼政见不合是众所周知的事,老冯却写他两当众**。
里面有王安石骂苏轼轻薄啊,还有苏轼随便抽了一本书,恰巧就是小黄书,对着王安石来了一句“如意君安乐否?”让王安石接下一句。
“如意君安乐否”的意思就是我的好夫君你好不好啊?
就问你们骚不骚?
后面两人还一本正经的谈论小黄文。
这谁看了不说一句老冯多会啊!!】
宋神宗时期
苏轼眼前一黑,要不是苏辙手快扶住他,这会已经晕了。
他撕心裂肺道:“这个丧心病狂的冯巨巨是谁?”
佛印是出家人啊!!!
他们虽然是好友,但佛印是出家人啊!
还有王安石……苏轼余光瞥了一眼站在赵顼身边的王安石,见到黑了脸的王安石,心里顿时一个咯噔,呜呜,还让不让他活了。
至于王安石,他压根就没想过还有他的事,不想居然会听到这么离谱的故事,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他岂会是那种人。
此时的王安石还不知道这并不算什么,更创的还多得是呢。
大臣们看看王安石,又看看苏轼,纷纷露出吃到大瓜的表情,同时心里冒出离苏轼远点的想法,走太近了也被写成故事怎么办?
【哦对了,还有苏轼用怀孕的小妾换马的故事也是出自老冯之手,导致苏轼背上了渣男的头衔。
这个被营销号搬了很多次,每次贴史料贴的都是老冯的《情史》。
不知道老冯知道后世拿他写的同人当正史会是什么想法。
哈哈哈……
不过话说回来,老冯给苏轼写了这么多文,也不知道是爱苏轼,还是不爱呢?(狗头)
老冯爱不爱苏轼不确定,但他很有可能是韩信的毒唯。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老冯搞过“秽土转生”,这个我看着其实有点像群穿。
故事是这样的,主角司马貌安排楚汉人物投胎到三国:
韩信投胎成曹操——欺负汉室皇帝报仇,但是不称帝表明前世忠心;
刘邦吕雉投胎成汉献帝夫妻——以臣欺君偿还前世君欺臣的债;
许负投胎庞统——许负给韩信算寿不准,转世后死于同样岁数;
项羽投胎关羽——转世后杀的五关六将是前世乌江分他尸体领赏的人;
纪信投胎赵云——尽忠刘家未得富贵,做赵云长寿又留芳;
丁公投胎周瑜——前世背叛项羽放过刘邦反被杀,转世成周瑜没成大事,被汉臣诸葛亮气死'2'。
瞧瞧这,给韩信算命不准都要被罚,还让韩信欺负汉室皇帝报仇,老冯对韩信还是挺好的。】
宋神宗时期
被四杀的苏轼心里破口大骂,呵呵,别让他知道老冯是谁。
苏辙看了眼大口喘气的哥哥,怜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刚想说点什么安慰苏轼,就听到他说:
“子由啊,他怎么都不写你呢?”
苏辙:“……”算了,你还是继续难过吧。
汉高祖时期
淮阴侯府
韩信闻言瞪大眼睛,嘴角上扬,听着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这本书在哪里可以看到?
韩信有点后悔当初没有买本三国来看了。
长乐宫中
刘邦:“……”
吕雉:“……”
三国时期
周瑜:“???”没成大事,被诸葛亮气死?
【老冯创过的人还很多,李师师、周邦彦、宋徽宗的三角恋关系多少人当真了?
还有这次的主角狄青,老冯把狄青列为武将的反面教材,说他担任枢密使时,自持功勋卓著,傲慢不驯。所以最后才会落得一个凄凉下场。
……
老冯作品很多,产量非常高,所以被他创死的古人真的数都数不过来。
后来老冯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将他写的同人作品当成正史到处传播,故老冯除了史同圈大手子、同人文鼻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