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贾环 >

第77章

重生贾环-第77章

小说: 重生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说道:“保禄这种人,不适合传道。他只是个狂热的教徒,仅此而已。遣返回国,总比在这里丢了性命要强。而且房学士以为,保住了保禄,天主教就真的能传播了么?下官倒以为送走这种人,才适合天主教的传播。”

    房源会说道:“待本官细细思量一番,不过要先救出保禄才行。”然后就匆匆告辞。

    回家之后,彩云正给他准备明日里去见皇帝的衣服。

    梨香院上下,可是把这件事情当做梨香院最大的事情来办的。

    贾环一回来,就被拉到屋子里去试衣服。看着几个忙碌的大丫头,贾环不禁失笑:“忙这些做什么,明日里还是要穿官服的。去把我的官服洗好熨好,就可以了。”

    彩云说道:“官服太呆板了,我们几个可是想了一天呢。”然后就兴冲冲地捧了好多衣服出来。

    贾环弹了彩云的脑门一下,说道:“这是去见皇上呢,不能乱穿衣服。官服就好。”

    彩云摸着自己的脑门,赶快去准备了。

    贾宝玉在怡红院里,很是不舒服,他也说不出哪里不舒服,但就是不舒服。

    躺在床上,两眼看着房顶,他心里充满了挫败感。

    贾环竟然被皇上赐膳,还是和大姐姐一起。这个巨大的荣耀为什么会落在他的头上?自己又哪里比他差了?为何大家都看不见?

    袭人心思细腻,早就看出来了。

    “二爷,听说栊翠庵那边新得了云南的普洱。二姑娘和三姑娘她们,都要去尝尝呢。”

    贾宝玉却依旧提不起精神来,二姐姐都快成环哥儿亲姐姐了,三姐姐近来对环哥儿的态度也亲近了许多;这些姐姐妹妹,再也不围着他一个人转了。

    但袭人的话却提醒了她,是了,妙玉到现在,也没和贾环有过往来,就凭这一点,环哥儿就输给他了。

    一骨碌爬起来之后,贾宝玉就只留下一句话:“晚上不用给我留饭了。”

    贾环那边终于也安定了下来,在检查完贾兰的功课之后,彩云她们就聚到上房这边,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手里也没闲着,纳着鞋底呢。

    “三爷,明天晚上回来,可一定要和我们讲讲,皇宫里的饭菜是什么样的。”

    贾环看着自己的三个大丫头,都是一脸期待的样子。

    贾府的饭菜,她们都是见过的,已经是极为奢靡了;皇宫里的,在她们的脑子里,那简直都是龙肝凤髓了。

    贾环把手里的书放在桌子上,笑道:“不要把皇宫想的太神秘了。皇上吃的饭菜也很是一般,现在到处都要银子,皇宫的用度,都在裁减呢。”

    说到这里,贾环脑子里闪过一道闪电,别的不说,贾府连做个样子都没有,不行,得赶紧去和老祖宗说一声去。

    见到贾环忽然闭口,然后趿拉着鞋子就出了门,几个大丫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不明所以。

    “三爷,这是怎么了?”半晌,彩霞才问了一句话。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宫

    

贾环疾步来到荣禧堂,且喜贾母尚未安置。

    见到贾环过来,贾母很是奇怪:“环哥儿,你不好好在你的院子里待着,来找我这老婆子做什么?”

    贾环接过鸳鸯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和脖子,说道:“孙儿过来是要告知一下老祖宗,皇宫里面,皇上和众位娘娘的日常用度都裁减了不少。咱们府,是不是也该裁减一些?”

    贾母想了一下,说道:“按理说皇上那边都在过苦日子,咱们也当跟进才是。只是咱们府,省下了银子,还真能送到皇上面前?”

    贾环劝道:“大姐姐在宫里,近些日子想来也不好过。咱们在外面,吃穿总不能超过了贵人去,且万一被有心人告到御前,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大姐姐所做的一切,一个‘装腔作势’都是轻的,老祖宗您说呢?

    贾母点点头,说道:“既如此,那从明儿开始,从我开始,菜色也减半。”

    既然皇帝都开始裁减用度了,那自家也不好太过奢靡;万一真被皇帝发现,恶了元春,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关键还没有得。

    贾母既然都同意了,那贾环就放心回了梨香院,彩云服侍他洗了脚,就赶快睡觉了。

    第二天,贾环和贾政父子早早就去了衙门,待到中午的时候,接到家里送来的食盒,里面的菜色也都简单了许多。

    贾政开始不解,刚要呵斥,但李贵却小声和贾政说道:“老太太特意交待的。”贾政迷惑中用了午饭,贾母人老成精,不会无缘无故做这种事情。

    王夫人也还好,听到贾母说了缘由,自然更不会反对——元春是她女儿,为了女儿,少吃几道菜又有何妨?

    “媳妇儿信佛,往后就吃斋吧。”她看得开。

    但从贾赦开始,就不满了,在他看来,朝廷是朝廷,贾府是贾府,没必要混成一团,而且他的想法也是,即便省下来银子,又真的能送到国库里么?这显然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还装什么?竟是不肯裁减用度。

    大观园里面,几乎也是翻版,贾宝玉素日里极少在家里吃午饭,但他院子里的丫头们却极不乐意。听说这个法子出自梨香院之后,就更不满了,但又不敢去找贾环的麻烦,只能低声咒骂,一心等着贾宝玉回来告状。

    林黛玉先哭了一会子,紫鹃从外面回来了:“姑娘,全府都是这样呢。宝二爷那边院子里也是一样,晴雯和碧痕她们正在埋怨三爷呢。”

    用丝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林黛玉方才问道:“府里这是个什么章程?”

    紫鹃也是一头雾水,说的也不清不楚:“说是老太太亲自发的话,但是三爷出的主意。”

    林黛玉左思右想,也不得要领。

    蘅芜苑那边,薛宝钗心思倒是极为通透,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主仆二人倒是极为安静地用了午饭。

    其余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倒都还好,虽然心里略有疑问或不满,但听到是老祖宗发的话,倒也没有怨言。

    下午的时候,贾环就准备去凤藻宫了。

    自打大姐姐入宫,贾家的人还是第一次得以入宫陪膳。

    贾环依旧到了神武门,等着小太监来领自己进去。

    不知道皇上这次叫自己过来吃饭是为了什么?难道还在纠结于开海的事情?如果吃饭的时候问起来,要怎么回答?可关键皇上会问哪些问题,这个贾环就一点头绪都没有了。

    中午的时候,他看到房源会又向掌院学士告了假,然后匆匆离开,想必还在为保禄的事情奔走。想来也是,即便要把保禄驱逐,他房源会也要先把人解救出来——有时候意气之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正胡思乱想着,有小太监出来了。

    “贾大人请随奴婢来。”

    贾环便跟着那小太监,一路去了凤藻宫。

    但半路之上,却忽然遇到了一队人,抬着肩舆,看那个阵仗,只能是皇后了。

    果然,前面带路的小太监立刻闪到路旁,并低声对贾环说道:“贾大人且避让一下,这是皇后娘娘。”

    贾环便有样学样,和那小太监一样,垂手立于墙边,等待皇后过去。

    但那肩舆到了贾环这边竟然停了下来,然后一个首领太监模样的过来问道:“来者可是贾修撰贾大人?”

    贾环很是诧异,他与皇后素无交集,怎么会有人贸然前来搭话。

    但还是回道:“正是。”

    然后一个温和的女声便传了过来:“果然是年轻有为,难怪皇上赏识你。”

    贾环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却依旧不卑不亢地答道:“娘娘谬赞了。”

    仿佛传来一声轻笑,然后皇后的肩舆就接着朝前去了。

    边上的小太监仿佛松了一口气,低头对贾环说道:“大人,请移步。”然后又羡慕地说道:“大人果然不同凡响,连皇后娘娘都知道大人呢。”

    贾环轻笑了一下,皇后娘娘这句夸奖,他可不敢当真。

    很快,贾环便到了凤藻宫,那小太监朝元春施了一礼,便回道:“娘娘,贾大人已经带到,奴婢先下去了。”

    皇上还没到,所以留给了姐弟二人一些说话的时间。

    抱琴喜滋滋地给贾环搬了个锦墩,贾环道谢之后就坐下,然后手里又多了一杯茶。

    “你先尝尝,这是福建供上来的,据说一年不过三五斤呢。”元春脸上充满了笑意,笑意里又有些得意。

    贾环尝了一下,的确是清香隽永,令人齿下留香,回味无穷。

    “好茶!”贾环由衷地赞道,看到大姐姐在宫中日子还不错,他也放了心。

    “家中一切可好?”元春开口问道,家人的状况几乎是她的第一本能了。

    贾环回道:“一切都好,娘娘不必挂心。”

    抱琴插嘴道:“三爷想必不知呢,能得皇上恩典,得入宫用膳的,除了皇后娘家那边,也就我们三爷了。”

    元春轻声斥道:“多嘴。”

    抱琴却喜滋滋地,替元春开心着。

    贾环问抱琴道:“有没有什么点心?”

    抱琴忙道:“有的,三爷稍待。”然后就急匆匆地去寻去了。

    贾环见抱琴离开,低声问道:“大姐姐与皇后关系如何?”

    元春一愣,随即说道:“中下。”她知道贾环不会无缘无故地问这个问题,就如实告知了。

    贾环点头:“弟弟知道了,大姐姐在宫中多加小心,韬晦为上。”

    那边抱琴已经捧了一个盘子过来:“三爷尝尝这马蹄糕,娘娘也是极为喜欢的。”

    元春正在思索贾环的那句话,近来她风头甚劲,难道三弟弟已经瞧出了什么不对?这些文官一个个精得像猴一样,不经意间,抬手可能就是一个大招,中招的人却浑然不觉。难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进了某个圈套?

    贾环拈了一块,尝了尝,赞道:“娘娘好口福。回头把方子给臣弟抄一份吧。”见贾环不再细说,就猜到事情当不是太严重,尚有转圜的余地,只是这其中又有皇后什么事情?

    抱琴插嘴道:“还能差了三爷您一块吃食不成?”

    贾环却道:“那也不能整天眼巴巴地等着皇上恩典啊。”

    元春和抱琴俱笑。

    贾环从手上退下一个蜜蜡手串,双手递给元春:“臣弟近来新得的,娘娘留着把玩。这东西,还是沾点贵气好。”

    元春一看这东西就知道不是凡品,贾环今儿过来,到底打得什么主意?但她却想岔了,今儿不是贾环自己要过来,而是皇帝要他过来。

    收起了蜜蜡手串,元春刚要戴到手上,贾环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娘娘还是让抱琴姐姐收起来吧。”然后又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帛鱼袋,一起递给了抱琴:“姐姐帮忙,连这些也收起来。”

    抱琴一伸手,觉得里面沉甸甸的,应该是散碎金子。

    元春讶然,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贾环的思路了,但随即醒悟,眼下皇宫里俱在缩减用度,自己忽然多了这么个东西,实在太招摇了。但她没想到,既然是这样,贾环为何还巴巴地给她送进宫来,又不是马上就要用到的东西,留着下次一起再送也是可以的。

    抱琴开心地把东西收好,心里想着,自家的三爷,真是太有心了。

    她不知道,这个蜜蜡手串,把贾环剩下的家底都几乎掏空了,现在贾环距离一文不名,也没有多少距离了,还好距离年底也没几个月了,他马上又能入账一笔银子。

    贾环也想过,自己给元春那么多银子,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他想了许久,还是觉得元春手里多点银钱不是坏事,这收买人心的事情,大家都在做,自己家姐姐即便也做了,那也是漫天繁星的一个,并不显眼。

    “娘娘最近还在看书?”

    元春笑道:“还在看,上次你说了让我多看《春秋》,我深以为然。”

    “娘娘也可以多看一些其他书,《春秋》看得多了,也会腻的。”

    姐弟二人聊着天,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太阳眼看偏西了许多,凤藻宫外终于有了动静,不消说,肯定是平治皇帝过来了。

    一阵有序的喧闹之后,就有声音传了过来:“元妃,朕的小舅子有没有过来啊?”

    这句话把贾环一下子从锦墩上掀翻到了地上。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设局

    

但贾环马上就站在了迎春后面,一起迎接平治皇帝的到来。

    一角衣袍方才进入眼帘,贾环就跨步向前,大礼拜倒:“臣万万不敢担皇上如此称呼。”他可不傻,这话要是真流传出去了,那可就真的是贻患无穷了;就算流传不出去,在太后那边肯定也要落一个“轻狂”的印象,这对元春来说,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平治皇帝略叹了一口气,说道:“朕也想体验一下民间的生活啊。”然后颇为意兴阑珊的样子。

    贾环对元春递过来的眼神浑然不觉:“皇上厚爱,臣却不敢僭越。”

    平治皇帝手上的动作迟滞了一下,方才对旁边的元春说道:“扶起。”

    贾环爬起来之后,就老实地侍立一旁。

    看着贾环拘束的样子,平治皇帝对元春说道:“看看你弟弟,怎么那么拘束,在御书房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赶紧让他坐下。”

    元春伸手拉了一下贾环的袖子,贾环方才在桌子的下首坐了半个屁股。

    “摆饭吧,朕可是饿了大半天了。”平治皇帝在前朝处理政事,早就饥肠辘辘了。

    元春便招呼抱琴赶紧摆饭。

    贾环和元春都以为平治皇帝会借机问一些事情,但这个事情并没有发生。饭桌上的氛围也并不是很融洽,全程几乎只有元春和皇上有些许互动。

    皇宫的饮食安全为第一位,而且又多是看碟,再加上最近皇宫的用度都在减少,这顿饭的味道真比不上外面。

    煎熬着吃完这顿饭,贾环觉得索然无味。

    待桌子上的剩饭撤去,小太监奉上茶水,平治皇帝喝了一口,方才说道:“以后若有空,常来看看你姐姐。”

    贾环躬身施礼道:“谢皇上天恩;只是宫里的法度,臣不敢不遵。今年臣已经见到贵妃两次,不敢再奢求以后。”

    “你父亲,你觉得如何?”

    这句话来得突兀,但贾环又不得不回:“作为儿子,本不该谈论父亲;但皇上有问,臣就斗胆了。臣父亲,做个工部员外郎,还是称职的。”

    这话和没说一样!贾环可不敢去夸贾政,政老爹一向古板方正,但能力却实在平平,说不定还不如贾赦这种只知道捞钱的。

    那边平治皇帝点点头,不再说其他了。

    须臾,程科元进来回道:“禀皇上,慈宁宫那边传来消息,道是太后着了风,发烧了。”

    贾环立刻起身说道:“皇上日理万机,臣叨天之幸,得以侍奉晚膳,眼下不敢再耽搁皇上时间,臣请告退。”

    平治皇帝起身说道:“走,朕过去看看。”然后又对元春说道:“着人送你弟弟回家。真是无趣,朕想认个内弟都那么难!”

    贾环赶紧辞道:“臣万万不敢有此奢望。”

    眼见着平治皇帝离开,贾环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皇后为在半路停下与自己说话了。此中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离开之前,贾环低声对元春说道:“娘娘进来宠爱过分,当警醒。”

    元春之前没想那么多,后宫里经常会有某一妃嫔忽然得宠,她不过当成了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