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贾环 >

第158章

重生贾环-第158章

小说: 重生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向同气连枝,换到这个角度上来说,也不算错。

    “有劳薛兄了。”

    外面的春梅则跟着马车去了客栈,听到薛蟠自称环兄弟的大哥,她心中就像明镜一样,自家大爷还是不傻的,只是不知道人家先生那边会怎么想。

    若是自家不是个皇商还则罢了,沾上一个商字,即便贾府那边能点头,钱大人那边怕也要给贾环大白眼,往后的通家之好,怕是难做。

    “想那么多做什么!”春梅拍了拍自己的脸,听到外面管事的说道:“姨奶奶,到地方了!”

    春梅下了车,进了客房休息。这些日子路上行得甚缓,她感觉还好。眼看过了这么些天,月信依旧没有出现,她心中已经多了许多期待。

    待到晚上,薛蟠醉醺醺地回来了。借着贾环的名头,钱重海很是款待了一番,茶叶自然也收下了。

    “明日!咱们就启程去杭州,从那边乘船回家!”

    听到乘船,春梅心中大安,再坚持坚持,便可安稳了。

    元春正在慈宁宫陪太后礼佛,这是每晚太后必做的功课。

    虽然动作和太后一致,但元春的脑子却在急速转动。

    现在朝廷立储的风波沸沸扬扬,连后宫都知道了。只是两位皇子的生母都不在,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大多数人都只是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元春却在想着,能不能趁着这个档口,给陈皇后上点眼药?想做个太平太后,哪有那么容易?

    前些天她让于九宁去查过来传话的小太监,一直不见动静。她也不敢轻举妄动,恐怕现在皇帝也在查。

    看着太后朝着佛像一拜,元春也赶快跟上。

    扶着太后起身,元春说道:“嫔妾想着,也请一尊佛像到宫里,早晚拜一拜,为自己,也为孩子祈福。”

    太后颔首道:“是这个理。我这边还有一座,晚些你带回去。”

    元春大喜拜谢:“嫔妾谢太后厚赐。”

    回到宫中之后,少了孩童的喧闹,元春觉得自己的心也缺了一块。但孩子在慈宁宫可比在自己身边安稳,她不能任性。

    抱琴见到元春回来,说道:“娘娘,得了消息了,楚王四月二十六纳侧妃。”

    元春心中疑虑,她是知道的,自家三弟现在可还在齐王府任讲官呢。

    作为翰林,三弟的眼光可不是自己父亲大伯可比的。虽然年幼,但他身后站着的,可是士林。

    读了那么多春秋史书,元春知道这种事情不是她能掺和的,但不掺和不代表她就这么让事情发展下去了。

    “陈山成去职了没有?”

    抱琴心中奇怪,但还是说道:“没有消息传来,但想来差不多了吧。婢子即便在宫中,也是听说了,弹劾他的折子像雪片一般,大部分都能落实呢。”

    说完这话,抱琴心中也忧虑,自家三爷在齐王府教书,现在看来,楚王是站到了风头上,万一皇上真的传位给了楚王,那自己三弟,怕是就要回家读书了。

    但元春却是很淡定,在皇帝身边伺候了那么多年,她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备礼!备厚礼!二十五之前,一定要送给楚王。”

    抱琴不解:“娘娘……”

    元春回身笑道:“动静不要太大,但要让人知道。”

    于九宁也在旁边,听到元春的话,心中一惊,随即醒悟:“娘娘,可是要?”

    元春点头:“知道便可,去做吧。”

    楚王要纳侧妃的事情在宫中已经传了个遍,所有嫔妃都在备礼。

    可这个礼有些不太好备,宗人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按照以往的例”,但楚王府那边明显要加码,内阁的陈山成马上也要去职,风头明显往那边偏了。

    元春这边宫里一动起来,立马别人就得了消息。

    坤宁宫里,夏林海正在和皇后禀报:“明面上,凤藻宫给楚王只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首饰,这还是贤德妃娘娘借口娘家亲戚多备了一些。其实,贤德妃暗地里备了厚礼,据说不下三万两。”

    皇后点头道:“正是了。”按照她的想法,那哥俩半斤八两都差不多,并没有见到谁比谁强,但楚王明显更得圣心,元春这次押注,看来也是这么理解的了。

    “历朝历代,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嘴边含笑:“可这也不能说是干政,给晚辈备点礼,总不至于说干政吧。”

    夏林海小心地说道:“请娘娘示下。”

    皇后说道:“本宫记得,贤德妃的舅舅就是那九省都检点吧?”

    “正是。”

    皇后点点头,心中颇为不美,这就是元春娘家强大,让她在宫中也能多了三分底气。只是变天之后,娘家人怕是就不能再管用了,所以,这个小娘皮要往楚王那边靠。

    “咱们也备一份厚礼,要稳稳压过贤德妃才行!”

    太后也不好当,她也要提前预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备礼

    

王家,王熙斓正在闺房里,呆傻傻地坐在窗边,双眼无神地看着院子里的梧桐。

    还有不到十天,她就要嫁人了。

    父亲王子胜喜气洋洋,整日里在亲戚处显摆。

    王子腾夫人正在预备嫁妆,虽然是去楚王府做侧妃,王家也不想让自己家的女儿寒酸,一应准备都按照四大家族的正妻标准预备。

    凤芝给王熙斓端了些点心茶水,劝道:“小姐,多少用一些。”

    王熙斓叹道:“恨不生为男儿!”

    凤芝知道自己小姐不情愿,可这是大老爷决定的事情,没人能反对。

    贾环落衙回来之后,却极为意外地见到了贾珍。

    进了梨香院,就见到贾珍坐在屋子里,有滋有味地喝着茶。

    “珍大哥少见!”贾环先洗了手,擦了把脸,方才坐在了贾珍旁边。

    贾珍说道:“这茶叶可是不错!没的说,回头哥哥我要带点回去!”

    这当然没问题了,贾环今年茶叶很是富余。

    “珍大哥是来寻我?”

    贾珍放下茶碗,说道:“想着你快休沐了,把小妹带回来吧。”

    贾环奇道:“还没到端午呢,珍大哥急什么,让她多自在几天。”

    贾珍摇头说道:“王家表妹不是要进楚王府了么?她与小妹一向交好,她出嫁,得让小妹去添箱。”

    贾环有些苦恼,他原本打定主意不让惜春掺和进去的,但贾珍发了话,他也不能挡。算了,去就去吧,亲戚之间还真能不走动了不成?

    “那弟弟过几日便过去接四妹妹回来。”

    贾珍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回了东府。

    惜春在乡下过得甚是快活,贾环的庄子里许多地方,都被她给取了名。

    亭子便叫了“观鲈”,花园叫了“四季”,桃园里的茅草屋,也挂了匾额“归庐”。

    王方虽然识得几个字,但学问就差了许多,再说贾环临走前也吩咐了让惜春帮着管家,想着不过挂几个匾额而已,也就跟着胡闹了。

    赵姨娘也不懂那么许多,只是觉得惜春和妙玉一起取的名字很应景儿,也甚是满意。

    唯一让惜春有些遗憾的是,乡下地方实在是没什么事情可管,每天她的事情最多就是定定菜单子,嘱咐内院的粗使丫头打扫庭院屋舍。

    这些粗使丫头却是妙玉出的主意。

    “庄户人家的丫头,忙的时候确实能顶用,但闲的时候,就只能做点女红了,不妨招进内院,按照三等的例,发给月钱,待到农忙时再放回家,也算一桩好事。”

    惜春听了深以为然,就让王方去办了。

    花不了几个小钱,庄子倒有了些生气,也整洁了许多。

    眼看天气渐热,惜春便吵着要搬去桃园。

    赵姨娘好容易才给劝住了:“那边人太少,白天去一会便好了,晚上可还得回来。”

    待到贾环到了乡下去接人的时候,就没遇到惜春。

    “母亲,四妹妹去了何处?”

    赵姨娘哼了一声,说道:“还不是你给的尚方宝剑,现在四姑娘是可着劲地撒欢,一早吃罢了早饭,就去了桃园那边了。”

    “妙玉姑娘也跟着去了?”

    赵姨娘忙说道:“什么姑娘,那是大师!”然后双手合十,念了声佛,认真说道:“真是不得了,佛理精通,还给去年那刺客做了场法事呢。”

    贾环没见到人,就知道肯定被惜春拉过去了。

    “儿子去瞧瞧去!”

    然后便招呼了王方和赵小有,一起过去了。

    桃园并不远,沿着一条石子铺的小路便到了。

    茅舍简单,但却极为干净。

    里面贾芸也铺了木地板,上了漆,现在被擦洗得能照出人影。

    惜春坐在廊下,正和妙玉一同插花。

    入画眼尖,瞧见一行人过来,便对惜春说道:“四小姐,好像是三爷过来了。”

    到了柴门,王方和赵小有就很自觉地站住了。

    “四妹妹好兴致!”贾环扬声说道,然后冲着妙玉打了招呼:“有劳居士了。”

    妙玉心知赵姨娘肯定把自己做法事的事情告诉贾环了,也微微颔首道:“无妨的。”

    惜春在边上说道:“三哥哥快来看,我这支桃花如何?”

    贾环看了一下,确实裁剪地极好,但脑子里却忍不住地蹦出来之前学过的一片文章,心中也有些叹息这种奇崛瑰丽之美。

    看着惜春兴致勃勃地摆弄着枝条,贾环开口说道:“吃罢午饭,咱们就回去了。”

    惜春奇道:“这是为何?”

    贾环说道:“王家表姐要嫁人了。”

    惜春愣了半晌,方才说道:“嫁给谁了?”

    “楚王侧妃。”

    惜春很是生气,嘟囔道:“王家都是什么眼光啊!”她深为王熙斓的遭遇所不平,在她看来,王姐姐怎么也不至于要嫁到王府去。至于楚王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事情,她都没有考虑过。

    贾环说道:“莫要抱怨了,你想想回头去给你王姐姐添置点什么首饰吧。”

    惜春兴致一下子就没了,闷闷然地把铜瓶放到一边。

    “走吧,咱们先回去收拾一下。”

    妙玉跟在贾环和惜春身后,忽然开口说道:“三公子,槛外人想先不回去,留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可否?”

    贾环回头一看,妙玉脸儿红红,鼻尖好像也有细密的汗珠。

    诧异于自己的好眼神,贾环说道:“自然是可以,只要居士不嫌这地方狭窄逼仄便可。”

    贾环的庄子可实在不小,而且还有着桃园草庐,实在是静心的好地方。若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毕竟这个地方有贾环罩着,外人轻易过不来。

    王方和赵小有跟在后面,相互看了一眼,都随即低下头,闷不做声地跟着走。

    赵姨娘还舍不得回去:“环哥儿,你先带四小姐回去,我和你妗子端午前再回去。”

    这边自由自在,她不想回去感受贾府那种压抑的气氛,虽然没有人能给她脸色看了,但在这边,她可是“太后”,不一样。

    听了赵姨娘的话,惜春也回过来神了:“三哥哥,过了端午,我还得回来。”

    “为何?”

    惜春说道:“桃园的桃子那时候就成熟了!”

    贾环笑道:“给你大侄子的香囊绣得如何了?”

    惜春眨巴眨巴眼睛,说道:“还没到六月呢,时间还很多。”

    “我就怕你来不及!”

    “我一定来得及!”

    知道贾环过来了,李大厨亲自颠勺,很是整治了一桌好菜。吃罢了午饭,贾环便带着惜春先回去了。

    一路上马车吱吱呀呀,越靠近江宁,惜春的心情就越不好。可也没办法,她阻止不了王熙斓的出嫁。

    凤藻宫里,于九宁从外面回来了。

    “娘娘,打听清楚了,现在宫里许多妃和嫔,都在准备贺礼。”

    不用元春问,抱琴就开口了:“她们准备了多少?”

    于九宁说道:“有的多有的少。只是皇后那边口风甚紧,打探不到。”

    元春点头道:“有人聪明,有人自作聪明。”

    既然打探不到,那就说明皇后很是用心了。

    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小宫女来报:“娘娘,吴贵妃来了。”

    元春赶忙起身出迎,吴贵妃年纪比她大,虽然恩宠一般,但元春可没傻到在她面前摆谱。

    见礼之后,吴贵妃便坐下了。

    “这次过来,就想问妹妹一句,给楚王的礼,你打算怎么准备?”

    元春淡淡一笑,说道:“还能怎么准备?不过是按照往常的例准备罢了。”

    然后就招呼抱琴拿了一个小檀木盒子,打开之后,对吴贵妃说道:“两只玉镯,两支步摇,还有一方田黄。”

    吴贵妃取过来一看,玉镯一红一绿,均是上品。步摇也是镶金嵌玉,很是华丽。那方田黄,更是色泽温润,肌理细密,入手便知是不可多得的上品。

    只是看着这些东西虽然贵重,吴贵妃还是觉得少了些,因为这些东西她们都有。

    “妹妹没有多备一些?”

    看着吴贵妃的样子,元春笑道:“这就不少了!”

    吴贵妃低声说道:“现在可不比以往呢。”

    元春点头道:“妹妹知道轻重的。”

    吴贵妃便不再说这个,转了其他话题。

    待她离开之后,抱琴便过来了:“娘娘,现在大家的心都长草了。”

    元春叹道:“可不是。吴姐姐只有一个女儿,寻的驸马也不是特别如意。待到往后,恐怕也只能在宫里苦熬,难为她。”

    抱琴说道:“只是怕吴贵妃不信呢。”

    “本宫实话已经说了,若是不信,那可不能怪本宫。”

    人心就是这样,你越是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可能就越被怀疑。

    抱琴却很是戚戚然:“在宫里久了,人心都不一样了。”

    楚王府那边已经开始热闹了,王府里的喜棚已经开始搭建,总管太监忙得脚不沾地,生怕哪里出了差错。

    这次虽然是纳侧妃,不能太过分,但王爷已经发了话,只需要比王妃减等便可。所以,王熙斓这个侧妃,比一般的侧妃分量要重许多。

    楚王妃刘氏心中拈酸,但也知道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自家王爷能不能再进一步,极有可能就可以通过这次纳妃看出端倪。

    幸好自己生了两个儿子!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成了

    

惜春到家之后,就满肚子不高兴地开始准备添箱礼。

    贾珍早就给准备好了,惜春收好之后,只想着自己的王姐姐往后要怎么过。

    待到二十五这一天,许多人家的女眷都去了王家。

    王子腾夫人在后院待客,招呼地很是周到。

    前院,王子胜也是满脸高兴,在看他看来,自家大哥这一决定实在是高明,赶在楚王登基之前就把斓儿送了过去,那之后至少也要一个贵妃。说不定熬着熬着,能熬到后位。

    明天的酒席已经开始准备,家里可是请了不少大厨子。

    管家王玉堂在里外操持:“都打起精神!这几日可是要紧的时候,伺候得好了,自然由我帮你们请赏,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可别怪我不念往日的交情!”

    王熙斓坐在闺房里,周围很是围了一些人。

    惜春送上礼物之后,就安安静静地坐着,一点也不像之前那样缠着王熙斓说话。

    王熙斓看着这个小妹妹,心中苦涩,这个苦涩,看来惜春已经懂了。

    凤姐在努力挑着气氛:“妹妹这一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