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姐儿也跟了过去:“小姑姑,我也要!”然后把手里的灯笼塞到英哥儿的手里,喜滋滋地放起了烟花,剩下那个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哭都忘记了。
惜春看着天上绽放的烟花,喜滋滋地说道:“三哥哥,明天再准备一些吧。”
凤姐说道:“那可不成!明儿就不是节了!别老想着玩。”
惜春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道:“明儿虽然不是节了,但明儿可是要给三哥哥摆酒的,这可是喜事!”
巧姐儿也牵了牵凤姐的袖子,说道:“母亲,明儿就再放一回吧。”
凤姐蹲下来,摸着巧姐儿的脸说道:“小孩儿不能玩火,玩火了晚上会尿床的。”然后把线香拿下来,交给了惜春:“这玩意可不能让小孩玩。”
巧姐儿一脸不高兴,嘟着嘴看着惜春玩。
待放了烟花,惜春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去。刚到了大观园,就听到荣禧堂那边一阵喧闹,惜春好奇地又跑回来看了一下。
只见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惜春拉过凤姐,好奇地问道:“二嫂子,又有什么喜事了?”
凤姐笑道:“可真是了不得的大喜事!刚刚王院正过来了,道是你大姐姐生了,母子平安呢。”
惜春喜道:“那咱们府是双喜临门啊!明儿合该再放一次烟花!”
最高兴的就是王夫人了,她总算盼来了元春最好的信儿。
一边擦着眼角的泪花,王夫人一边说道:“快,让赖管家给王院正双份的车马费。”
然后就去了贾母那边,她要商议一下给元春再送点什么东西补一补。
不同于女人家的欢喜,贾赦贾政贾琏并着贾环都有些担心。按照他们的预期,元春这一胎若是个女儿,那就是最完美的了。
贾赦倒是还好,贾政欢喜中也带着忧虑,这个时候元春生了个儿子,不见得是好事。
贾环也过来了,看着贾政的脸色,哪里不知道自己老爹在想些什么,只是孩子的性别也不是能够人为控制的。
“小子也好,起码将来不用远嫁了!”
贾政却在担心,这个小娃娃能不能平安长大。
看着贾政没什么反应,贾环又说道:“父亲,该给贵人准备点东西了。”
听到贾环的话,贾政终于回过来神了:“是了!”
贾环也在想这个问题,这个男孩儿,要怎么才能保得住。
凤藻宫里面,平治皇帝不顾污秽,得了消息便赶了过来,将近六十岁,还能得个儿子,让他心里得意非常。
奶娘是早早就选好了的,眼下已经开始照顾婴孩了。
元春挣了小半天的命儿,眼下虚弱得很,睁开眼睛见到平治皇帝过来,连手都抬不起来了。
平治皇帝给她掖了掖被角,满脸的温柔:“好好养着,莫要乱动。”
元春嘴巴微张,吃力地说道:“皇上,给孩子取个名儿吧。”
太后在这个时候也进来了,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可辛苦你了。今儿元宵节,依哀家看来,小名儿就叫‘元宵’吧。”
然后便招呼身后的太监把东西交给元春身边的抱琴,说道:“哀家给你带了些人参和阿胶,记得用一些,补一补身上的亏空。”
平治皇帝朝太后略施一礼,说道:“有劳太后惦念。朕觉得,元宵这个小名也甚是应景儿;大名嘛,满月的时候再取。”
皇后陈氏也得了这个消息,作为后宫之首,她必须要过去表达自己的祝贺,尽管她心中憋闷。
乘上肩舆,皇后一边走一边想道:竟然是个儿子,哼哼!不知道你能不能承受得住这福气!
程科元没回府,今儿在宫中听到元春可能生产的消息,程科元就不敢翘班了,而是老老实实地伺候着,生怕错过了。
直到消息确认,伺候完平治皇帝安置,程科元和王宣才在宫里找了个地方打了个盹。
第二天,贾环便去了翰林院,年假休完了,翰林们也都纷纷回来了。
见到贾环,许多人都上前恭喜。
贾环不声不响地就拿下了齐王府讲官,这让大家都很是羡慕。
现在,没人相信贾环将来会在翰林院一直坐冷板凳了,说不定,贾环四十岁左右就可以入阁了,政治生命会很长。
温明远和冯邵泽也过来恭喜,皇亲国戚和普通的读书人还是有些不一样,起码就会有着不同的机会。
“贾兄,得摆酒!”
房源会也过来跟着起哄:“贾大人,本官可是知道衙门不远有个酒家还不错,要不,咱们中午那边对付一顿得了!”
“成成成!”这种面子活贾环怎么可能拒绝。
午饭之前,贾环喝了几口茶,去了嘴里的浊气,便去找了掌院学士梁维。
“梁大人,下官想下午告个假。”
梁维笑道:“可是要回家摆酒了?本官可是听说了,你姐姐昨晚给咱们又添了一个皇子!真是双喜临门啊。”
梁维自己是礼部右侍郎,更是詹事府詹事,和贾环算是一路人了。
贾环邀道:“梁大人若是有暇,还请来一起喝一杯。”
梁维说道:“那便中午一起喝一杯吧。”
贾环去齐王府,也正是他乐见的。
中午的时候,贾环也没敢多喝,晚上还有一场呢。
送走了贾环之后,翰林院的诸位官员便回去了,梁维叫住了沈杨:“沈大人,晚点来寻我一下。”
沈杨不知是何事,但还是去了梁维那边。
“贾状元已经去了齐王府做讲官,但他一个人还是有些少,即便是只讲四书,本官也觉得至少需要两个人,更何况还有其他。”
沈杨压住心中的激动:“大人的意思是……”
梁维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本官的意思是,推荐你,还有侍读学士曹谌,一起去齐王府任讲官。”
这是完全把这事当做皇长孙出阁读书来办了。
沈杨拜谢道:“下官一定尽心。”
有着梁维的推荐,沈杨觉得这事肯定可以成。
待到落衙回家之后,却见到管家悄悄过来,拉了他到一边:“老爷,有个冯大人来寻您了。”
“冯大人?”沈杨心中疑惑:“是哪个冯大人?”
管家小心地说道:“是兵部的员外郎,说是您的同年。”
同年?兵部员外郎?那只能是冯滿韫了,只是他来寻自己做什么?压住心中的疑惑,沈杨抬脚走进书房,里面一个中年官员正在看墙上挂的画。
“冯兄!久违了!”
冯滿韫连忙起身,拱手说道:“贸然登门,多有打扰啊!”
沈杨右手伸出虚让:“冯兄先坐。”然后对外面喊道:“晴云,上茶!”
丫鬟上茶之后,便安静出去了。
“冯兄请用茶。”端起茶盏,略吹了吹上面的茶叶,沈杨问道:“不知冯兄这次过来,有何指教啊?”
冯滿韫放下茶杯,笑道:“弟来给兄道贺了!”
沈杨心中惊讶,自己要去齐王府做讲官的消息那么快就传开了?只是这事还没成定局,尚不能得意。
“何喜之有啊?”
冯滿韫开口道:“楚王对沈兄的状元之才甚为敬服,想请沈兄做楚王府皇孙的讲官,不知沈兄意下如何?”
贾环回到家中,借着元春生子,家中的气氛愈加喜庆了。
方一进门,就被薛蟠拉住:“环兄弟,这次咱们至少得喝三杯!赶紧的,位子都给你留好了。”
到了厅上,发现史鼐和史鼎也都过来了,正陪着贾母说话。
见到贾环过来,史鼐笑道:“可算等来正主了!”
贾环进了齐王府,这让史家心里更加有底了。
与史鼐的笑容想比,贾赦的笑就牵强了许多。
薛蟠招呼道:“咱们还是先喝酒吧!”
借着这个事情,薛宝钗,史湘云和王熙斓都过来了,现在在内院的园子里,也准备开席。
惜春凑了过去:“王姐姐,你昨儿没来好可惜。三哥哥帮我准备了许多烟花,都自己放了。”
王熙斓很是羡慕,这种亲自动手的事情,她很难去经历。
那边惜春接着说道:“我让三哥哥又帮我准备了一些,趁着节日气氛还在,咱们晚上一起吧。”
薛宝钗笑道:“别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了。出了正月,你的女红可是要拾起来了。”贾环去了齐王府做讲官,这让她和母亲薛姨妈心中大定,觉得更有必要让大哥薛蟠出去再躲一躲了。虽然靠上齐王有些难,但是躲开楚王才是头等大事。
惜春嘀咕道:“怎么和二姐姐一样……”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备礼
吃罢了饭,惜春便一溜小跑去找了贾母,她得赶在王家离开之前把王熙斓留下来。
王子腾夫人已经准备离开了,惜春搂着贾母的胳膊,开始磨了。
“就让表姐晚一天走吧,老祖宗,去年孙女就巴望着表姐过来一起放烟花的。”
贾母拿指头戳了一下惜春额头,说道:“整天就惦记着玩!”
惜春把脑袋窝在贾母怀里,闷声哼道:“就今晚好不?三哥哥给我准备的烟花,我还留了一半。”
贾宝玉见到惜春在这边磨人,也凑过来了。
“老祖宗,就让表妹多留几天吧。”
贾母笑道:“难为你们兄妹俩一起开口,那就让你表妹住上几日!”
得了贾母的准信,惜春又一溜烟跑了回来,拽着王熙斓说道:“表姐,老祖宗答应了!”
王熙斓哭笑不得:“你家老祖宗是答应了,我家大太太可没应呢。”
惜春兴冲冲地说道:“老祖宗去说呀!”
“我这铺盖什么都没有,也不好住。”
“住我那!”
楚王府里面,冯滿韫正在厅上等着回楚王的话。
里面传来阵阵脚步声,楚王听到冯滿韫回来就赶紧出来了。
“沈状元没答应……”
听到这句话,楚王心里就一凉,看来指望先生这一块和大哥平分秋色是难了。
“罢了!”楚王很是有些意兴阑珊:“有劳冯大人了。”
冯滿韫拱拱手,先告辞了。在他看来,楚王这个先生,怕是很难寻到了。
但楚王依旧不死心,既然没有状元,那就要个翰林吧。
“来人!去请王大人,贾大人!”
很快王府的管家陈六就来了。
“王爷,今儿怕是请不来两位大人了。”
“这是为何?”
陈六迟疑了片刻,方才回道:“今儿贾修撰在家里摆酒,两位大人都去吃酒了。”
见着楚王的火气要上来,陈六赶紧说道:“王爷也别怪他们,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亲戚一场,哪能不去呢?小的这就过去和他们家管事的说,请两位大人明天过来。”
楚王压抑住怒气:“你先过去吧。”
王熙斓到底留了下来,本来贾宝玉想趁着东风留下薛宝钗和史湘云,但薛宝钗只是微微笑了一下,留了一句:“家里还有事。”便回去了。
史湘云倒是想留,但史鼐却是不许,贾母也不想留,便跟着家里人回去了。
只是贾宝玉赶到惜春的蓼风轩,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留了几个小丫头看门。
“你家姑娘呢?”贾宝玉很是好奇,王熙斓这个时候不应该再出去了。
“去三爷那边放烟花去了!”里面的小丫头脆生生地回道。
贾宝玉听到这话,转身就回去怡红院了,他可不想去梨香院。
梨香院上空已经升起烟花了,惜春和王熙斓聚在一起,轮流燃放着烟花。
“四妹妹,我可真开心!”
惜春看着王熙斓,也笑嘻嘻地说道:“四姐姐,我也开心着呢!明年你再来呀!”
王熙斓苦笑一下,没有说话。
边上的琥珀说道:“两位小姐,院子里预备了点心,等会尝尝。”
惜春说道:“三哥这边的点心和府里面的不太一样,等会子咱们带点回去,夜里面吃!”
贾环也站在院子里,看着漫天的烟花绽放,心情也是极好了。
凤藻宫里,元春接了一碗药,慢慢地喝着,眼睛却一直黏在了儿子身上,小家伙正在吃奶,小嘴一动一动,很是认真。
元春皱着眉把药喝了,拿帕子擦了擦嘴。
“孩子吃饱了?”
奶娘忙把孩子抱过来,小家伙嘴里没了奶,马上就扯开喉咙开始哭闹。
元春笑道:“让他接着吃!还挺能吃的!”
本来小名取了“元宵”,但后面平治皇帝反应过来了,和太后小声说了几句,改成“汤圆”了。
齐王府那边,依旧亮着灯。
王妃韩氏一边给齐王捏着肩膀一边说道:“宫里面的贤德妃可给你生了个弟弟,咱们得备一份礼。”
对于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汤圆”,夫妻两个自然不会放在心上,而且贤德妃是贾环的亲姐姐,这也算一个可以“吹枕头风”的人。
齐王闭着眼睛享受着自己媳妇的小意温柔,嘴里说道:“这个你不用费心,我都想好了。”他备了一份文房四宝,俱是好东西。
齐王妃忽然又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你说说那位贾状元会准备什么?”
“他能准备什么?你知道啊?”
“咱们这位状元公还真是个妙人儿,给自己侄子还有老师的孙子,都备了长命锁,金光闪闪的,也不嫌丢人。”
齐王大笑:“他一个状元,备一份文房四宝不就得了么?倒不嫌丢人。”
“人家取名了呢,说叫什么状元锁!”
“好,这个名字好!算他还有几分急智。”齐王心里高兴,他已经知道楚王今天碰壁的消息了,看来,文官那边还是向着自己的。
想到这里,齐王却又说道:“给贾状元的束侑准备好了么?”
齐王妃说道:“都准备好了,连拜师礼都在预备着,一切都按照拜师的礼节走,周到不张扬。”
“那就好。”
惜春和王熙斓放完了烟花,提溜着花灯回去了,两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了藕香榭,俩人把花灯一撞,看着灯笼燃烧起来,都笑着跑进了屋子。
十七晚上一落衙,王子腾和贾雨村便都到了玄武湖边上的一个酒家,瑞光楼。
要了个包间,点了几个像样的菜,不多时,就有另外几个人到了。
除了向品源姚万里之外,还有一个中年的官员。
“赵大人来了,坐吧。”
来的是楚王府的长史赵湘。
赵湘朝着在座的诸位大人拱拱手,说道:“那下官就不客气了。”
坐下之后,赵湘便开口道:“今儿下官过来,想必诸位大人也都能猜得到。王爷的意思是,无论如何,也要给王府里的皇孙选个先生。”
这个先生,大家都知道是要仿照着齐王府那边的例。只是状元已经不好请了,楚王也降低了标准,能请到翰林就可以。
只是虽然这么说了,但大家知道,若是这个翰林没有詹事府的差遣,那就是白搭。
王子腾先开口了,这几日他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此事难为,只能王爷自己去求。”
贾雨村也说道:“本官也是这个意思。先要过了内阁那一关才可以,六科那边,怕是要劳烦姚大人了。”
姚万里现在是绑在楚王这边了:“楚王去求的时候,先告知下官日子,要挑着下官值守的时候,要不然,怕会被封驳。”
几个人都暗自点头,,未必会来楚王府,这一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