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要先备课?”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贾环就笑着摇头了,现在他还不知道齐王家那几个孩子学到哪里了。
既然不知道,那就接着看闲书。
院门那边传来了动静,小绿一开门,发现是薛蟠。
“薛大爷,您怎么没去听戏?”
薛蟠进来瞧了瞧,奇道:“怎么院子里那么安静?人呢?”
小绿说道:“都听戏去了!”
薛蟠乐了:“敢情你们就把你们三爷一个人留屋里了!”他知道贾环一向不喜欢听戏,肯定留在屋子里了。
小绿瘪着嘴说道:“我这不还在这伺候的么?”
“那是!还真能让你三爷连口水都喝不上?赶紧的,给我也倒一杯。”
然后便进了正房,那边的贾环果然在斜靠着看闲书。
“环兄弟,这大过年的,就少看点书,你也去听听戏,松快松快。”
听到薛蟠这话,贾环说道:“我也听不太懂,就不去凑热闹了。”
薛蟠瞄了瞄四周,问道:“哥哥我可是听说了,你又多了个官,怎么着?不摆酒啊?”
“过两日便要摆酒,薛大哥可要来喝酒!”
贾母已经发了话了,十六摆酒,借着现在的大戏,刚好一起热闹了。
薛蟠坐过去,把手里拎的包袱放到贾环旁边的炕桌上,说道:“得知你多了个官儿,母亲让我来给你送个东西贺一贺。”
贾环好奇地打开薛蟠带来的那个包袱,里面竟然是一个小盒子,再打开,里面是一方砚台。
薛蟠说道:“母亲说这个是端砚,我也不懂,环兄弟你瞧瞧可能看得上眼?”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贾环翻来覆去地看着,真真觉得不错。
见到贾环喜欢,薛蟠便也放了心:“那就好!你这个官儿,哥哥我也不太明白。但我却是知道,多个官儿是好事。环兄弟,咱们园子里听戏去?”
贾环摆手道:“薛大哥你过去吧,我还是留屋子里吧,这边暖和。”
薛蟠也惦记着听戏,朝贾环拱了拱手:“那哥哥我就先过去了!”然后就赶紧去了,下一折子戏眼看就要开始了,他可不想错过了。
他只是知道贾环去教书,做了皇孙的先生,听起来就是不一样,但其中的意味,他就没有去想了——又不是他教书,更何况教的东西他也不懂。
急急赶往大观楼,那边戏已经开场了。
贾宝玉招呼道:“快,薛大哥!这出《一捧雪》刚开锣!”
连唱几天之后,便到了十五。
这可是一个大节日,也是贾环最后一天假期。过了十五,贾环就得去翰林院了。
吃了早饭没多久,惜春就过来了。
“三哥哥,今儿可说好要去逛大集的。”
贾环笑道:“咱们等会就出去!”
惜春左看右看:“三哥哥,你这等什么呢?咱们赶紧的吧。”
“等会子潘又安和赵小有就来了,咱们出去,总得抓几个壮丁吧。”
惜春不想等了:“咱们先出去,等会让彩云和他们讲一声便好了。”然后便拉着贾环出去。
大街上,惜春看着什么都新鲜,买这买那,贾环跟在后面,招呼着赶过来的潘又安和赵小有过来拿东西。
那边的惜春已经买了许多零嘴和小玩具,犹自不满足:“三哥哥,咱们可别忘了去买烟花!”
然后就直奔那烟花鞭炮的摊子。
贾府里也会常备烟花爆竹,但那是公中的,惜春想拿过来单玩,难度极大,贾环只能从外面买一些过来给惜春过瘾。
“三哥哥,再买一点,再买一点!”惜春在摊子那边不停地让人往往潘又安和赵小有那边塞,但这两个人身上都挂满了东西,眼看就拿不下了。
在惜春有些失望的时候,贾芸出现了。
“见过三叔,四姑姑。”
见到贾芸,惜春又高兴了:“芸哥儿,你来得正好,帮小姑姑抱一些烟花回去。”
贾芸看了一眼那摊子,笑道:“不用那么麻烦的。”
然后可劲儿挑了一些,对摊主说道:“回头送到荣国府东南角的角门那边,我们有人拿,一并结账!”
贾府里面,也在准备着花灯,借着贾环的事情,贾母吩咐今年的花灯要多扎一些。
皇宫里,也挂了许多花灯,满是过节的气氛。
午后,楚王也进了宫。此时不为别的,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几个儿子求老师。
路上遇到了齐王,哥俩相互打了个招呼。
“二弟,你这来得可有点晚了,待会得罚你。”
楚王笑道:“好饭不怕晚,罚就罚,弟弟认了。”
待楚王进了御书房,齐王就在后面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就去了太后的坤宁宫。
见到楚王过来,平治皇帝哪里还不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
“可是见到你大哥给孩子求了个师父,也想着要一个?”
楚王讪笑着说道:“被父皇看穿了。虽说我那边几个小子比大哥那边的小了一两岁,但也到了要念书的时候了。”
平治皇帝呵呵一笑,说道:“成!”然后对边上的王宣说道:“去,和内阁说一声,让他们替楚王府那边也选个先生。”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期待
楚王却是知道,内阁那边的张庭瞻可是齐王的支持者,至于剩下的吴善中和陈敬轩两个,虽然没有明里暗里地站队,但也不是自己这边的。若是让内阁去选,能选出个什么老师?他就是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
“父皇,儿臣想着,大哥那边您给挑了个状元,儿臣这边,是不是,是不是也同大哥的例?”
楚王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一眼平治皇帝,满眼都是期待。
“哦?你也想要个状元?那可有心仪的人选?”听到楚王这话,平治皇帝并不意外。
楚王有些瘪了:“尚没有……”
“那就等你有了,再去找内阁要人!”
楚王有些不甘心,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唯唯而退。
王子腾那边却有着很不好的预感,楚王今天是要进宫的,说是求先生,但这个先生估计很不好求。
站在文官的角度上想了一下,他就觉得很难。
若是一般的先生,那自然没有难度,可楚王这边要的,是能比肩贾环这种翰林的存在,还要詹事府的加官才行。
平治皇帝的圣旨能如此顺利地下达,除了张庭瞻是支持齐王的之外,文官那边怕也是早早认定了齐王的继承人身份,所以才能顺利通过内阁和六科。
若是同样的圣旨,把里面的“齐王府”改成“楚王府”,那就不一样了,即便内阁敢放,六科那边也一定会给封驳的;即便皇帝绕过六科下了中旨给贾环或者另一个翰林,也一定会被拒接——没人敢接这种“非法”的旨意,皇帝也不会明知道被打脸也要强行下这种旨意。
想到这里,王子腾有些后悔去推动楚王去找皇帝讨先生的做法,但又想了一下,若是楚王不去做,那就真的默认退出了,这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无论如何,都要去搏一下。
现在贾环去齐王府做讲官已成定局,而且他知道,元春近些年在宫中的用度,贾环是出了大头的,难保元春不在皇帝那边替齐王吹风。
想到这里,王子腾又有些心烦气躁,怎么什么事情都不顺心!
事情既然已经往坏处想了,王子腾却又忽然心思灵透起来,他终于想起来,齐王丧母之后,是养在太后宫里的,虽然楚王也是一样,但太后对大孙子的偏爱,那可是明晃晃的……
自己这边依仗的,无非就是皇帝之前暧昧的态度——既然迟迟不肯加封齐王,那说明楚王就是很有机会,而且皇帝对楚王的偏爱,同样也是明晃晃的……
王子腾在地上来回乱走,心烦意乱之际,常随马丰过来了:“老爷,刚刚得了信,楚王没求成……”
王子腾的心一下子就掉下去了,这个信号极为不好。
“行了,我知道了!”
坤宁宫里,楚王也过来了。
请安之后,楚王便也想着从太后这边迂回一下,但看到自己大哥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便又生生忍住了,这么丢人的事情,他可不愿意在大哥面前做。
到了嘴边的话,又被楚王给咽了回去。
罢了,既然已经落后一步了,那也不急于这一时,先回去看看请谁做先生才是正理。
虽然深处坤宁宫,但楚王的心思已经飞到翰林院了。
贾环是上一科戊午年的状元,再往上一科是乙卯,那一科的状元是谁来着?楚王仔细想了一下,记起来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沈杨。
沈杨!那就他了吧!
再往上前几科,估计他也请不动了。
想好之后,楚王的心里就像猫抓的一样,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一心想着赶紧结束去沈杨那边言说。
贾府,梨香院里已经堆了不少的烟花,这都是惜春和贾芸两个挑的,让人家摊主用小车送了过来。
贾芸挑好烟花之后,惜春就不肯去其他地方了,一定要亲眼看着烟花送过来方肯罢休。
回到梨香院之后,惜春就欢喜地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一心等着晚上,但脑海里却忽然想起了迎春的话:“待出了正月,你的女红就得拾起来了……”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不做?虽然现在迎春不在身边,但她却知道,不做是不行了。
挥手赶走这些烦人的想法,惜春跑到了正房:“三哥哥,晚上吃什么馅的元宵?”
贾环说道:“这边吃桂花什锦的。”
瞅了瞅惜春,贾环接着说道:“咱们晚上一起去老祖宗那边吃饭,这边的元宵,回来尝尝便好了。”
“王家姐姐今天能过来么?”惜春想着那一堆的烟花,又想起了王熙斓,她一心想着王熙斓能来和自己一起玩。
“人家也要在家里过十五的,这种大节,不好出来。”
惜春嘴巴撅了撅,但也知道贾环肯定无法做主。
待到了傍晚,贾环便和惜春一道去了荣禧堂,那边已经热闹非常了。
贾环看着地上还摆着几个花灯,奇道:“这怎么没挂起来?”
贾琮凑过来说道:“三弟弟不知道,这是我给大姐儿和英哥儿准备的,晚上让他们玩。”
贾环看了一下,样式还蛮精巧的。
凤姐也凑过来了,对自己这个弟弟有些满意——谁还能想起来小孩子要玩这个东西,英哥儿走路还有些不稳当呢。
“待到吃完了饭,咱们就去撞花灯!”
听到凤姐的肯定,贾琮更高兴了:“嫂子放心,今晚花灯管够!”
贾琏过来了:“先吃饭,老太太都等着了!”
贾环坐下之后,看着贾赦的情绪不太高,他也没多问,贾赦一天到晚不知道在琢磨什么,他也跟不上思路。
贾母在边上却说道:“老大,明儿可要摆酒,你得上心着点。”
不管贾赦愿不愿意,这事情都得做:“母亲放心,亲戚们都发了帖子了。”心里却很是有些发苦,他也知道今天楚王没求到先生的信儿了。
虽然没求到,但是路也没堵上,皇上让楚王自己去挑呢。
贾赦左思右想,觉得也有些道理,总不能随便找个人吧?总要和人家说一声的吧?也总要人家愿意的吧?
若真的找个贾环这样的,整天给楚王那边的几个儿子灌输什么儒家思想,怕是楚王自己的儿子都要觉得父亲不适合继位了。
他又看了一眼贾环,可惜自己的大侄子不站在自己这边,他环哥儿怎么就没想过自己也不是嫡长,就不能支持支持楚王?
但贾赦自己却没想过,即便贾母再偏爱自己的二弟贾政,家产也分了大半给他,但爵位却还是自己这边的。
贾宝玉正在和林黛玉小声说着话,直到贾琏把他叫过去。
惜春正在桌上显摆:“今儿三哥哥给我准备了烟花,等会我就要过去燃放。”
凤姐听到了,就说道:“等会子再去放。先等公中的放完了,要不就叠在一块了。”
惜春笑道:“二嫂子放心,我可是都算好了。”
凤姐却说道:“等会我带你侄子侄女一块过去玩。”
惜春低声问道:“二嫂子,今儿表姐真的过不来么?”虽然都到了晚上了,但惜春心里还是有个念想。
凤姐戳了她的额头一下:“过不来!别整天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贾环那一桌,贾琏对贾环说道:“三弟,出了十五,管家们就要请酒了,你去不去?”
“到时候去林管家那边喝一杯就好了,其余的管家平日里也没个交情,我就不去了。”
贾琏点点头,也没有其他话可以说了。
贾政在旁边说道:“待出了正月,你就要去授课了。可要用心准备!”
贾环回道:“父亲放心。”
贾政心里微微叹气,现在看来,怕是自己儿子的坚持才是对的了。
待吃罢了晚饭,惜春便和贾环回了梨香院,连带着贾琏和凤姐都一起过来了,带着大姐儿和英哥儿。
看着满地的烟花,凤姐惊笑道:“三弟,你可真准备了不少。”
贾环笑道:“难得过个元宵节,合该乐上一乐。”
不远处,荣国府的烟花已经开始升空了,漫天的璀璨绽放,噼啪之声不绝于耳。
大内乾清宫,平治皇帝也带着后宫与太后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太后左看右看,连自己的重孙辈都在了,唯独少了贤德妃元春一人。
“不是失礼之人啊!”太后心里嘀咕着。
看得出太后心中疑惑,平治皇帝小声说道:“有个事情还没来得及和太后说,贤德妃晚饭前腹中疼痛,太医说日子足了,想必是要生产了。”
“真的?”太后脸上满是惊喜,她一把年纪了,对孩童有着极大的耐心和喜爱。
凤藻宫里,元春正躺在床上,满身的汗,头发都被打湿了。现在她正咬紧牙关,按照稳婆的吩咐用力。
外面侯着的王院正却有些心焦,贤德妃已经三十有六,这个年纪才第一次生产,实在是太凶险了,万一母子有个什么闪失,自己这个院正,怕也就要当到头了。
人参已经切好片,也吩咐宫女拿进去让元春含着借力。
“娘娘,再使点劲,头快出来了!”
边上的抱琴也是满脸紧张:“娘娘,再使点劲,婢子听说,只要头出来了,那就都可以生出来了。”
元春听到这话,咬住了牙,死命地挣了来,这孩子可就是她的命!
第二百四十八章 沓来
惜春终于等来了自己放烟花的时候,接过了彩云递来的线香,喜滋滋地开始燃放。
边上的英哥儿却忽然哭了起来,贾环一看,却是手里的灯笼被巧姐儿给撞了,正在燃烧。
凤姐哭笑不得,一边给英哥儿擦着金豆子一边斥道:“你说你招惹你弟弟做什么!”巧姐儿一脸得意。
贾琮重新点了一盏花灯,递给英哥儿,说道:“来撞三叔的灯!”
英哥儿眨巴眨巴眼,使劲往贾琮手里的灯笼一撞,却又把自己的灯笼给撞得着了火,带着泪珠的笑脸眨眼就又皱巴起来了。
眼看又要哭,惜春连忙把英哥儿带过来:“小姑姑带你放烟花。”
巧姐儿也跟了过去:“小姑姑,我也要!”然后把手里的灯笼塞到英哥儿的手里,喜滋滋地放起了烟花,剩下那个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