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让妾对某些男子另眼看待。”
胡濯与杨芸溪成婚多年,如今孩子都快三岁了,胡濯便因心里记挂着年少时的初恋,对妻儿冷若冰霜。
“依妾看,胡濯大街上随便遇见一对需要帮助的妇孺都比待杨芸溪母子客气。”赵婳看不惯此类男子,忍不住多说几句。
霍澹在她身旁落座,道:“旁人的家事,还是不要插手了。”
“妾就是随口感叹一句罢了。妾今日只是出来游湖,又不是长住湖边,管那么宽。”赵婳捻了一块糕点入口,道:“不过那小奶娃很可爱,小手肉乎乎的。”
一提到幼童,赵婳眼睛便亮晶晶的。
听到赵婳这般夸别人家的幼童,霍澹便想着以后他与赵婳的孩子也是这般奶乎乎的讨人喜欢。
霍澹琢磨着,今晚是否可以说服赵婳,不用那避。子的法子。
她那双纤长白皙的手指,也不用再受累了,他看着都有几分心疼。
丝绢擦擦嘴角,赵婳道:“官人看我做甚?那小奶娃确实很可爱。好了好了,我不说便是了,今日登画舫是来赏景的,管他家闲事做甚。”
言罢,赵婳从碟中拾起一枚糕点,递到霍澹唇边。
“我也觉得,那小娃娃可爱。”顿了顿,霍澹眸光凝在身旁的女子身上,认真道:“但,没有我们的孩子可爱。”
夕阳余晖,橘黄的光束落到女子身上,分外好看。
赵婳拿糕点的手一顿,悬在半空中。
抬眸,两人视线相撞。
赵婳耳根子一热,忙将视线挪开。
胡乱将糕点塞进嘴中,赵婳起身站到船头去。
吹吹带着残冬余寒的凉风,她面颊上的燥热很快便散去了。
夜里亲昵时,两人都注意着,刻意不要孩子。
好端端,霍澹提这事作甚。
好似是她逼着霍澹一般。
身后一阵脚步声,赵婳在吹风的档子,霍澹不知不觉便跟了过来,已经在她旁边立了下来。
赵婳怕霍澹再拿孩子说事,及时转移话题,指了指湖岸,道:“官人看那边湖岸,湖岸边满是柳树,新长出的绿芽嫩嫩的,再有一月半月,这垂柳满湖岸,煞是好看。”
正说着,画舫那边一头骚动,只见杨芸溪抱着儿子急匆匆出来。
红着眼眶的杨芸溪急急躁躁闷头出来,身后还跟了同行的贴身婢女。
杨芸溪只想快速带着儿子出画舫,却忘了关月夫妇还在画舫船头。
微微点头,她与关家夫妻二人打了个照面,抱着儿子去到船头僻静的地方。
赵婳的注意力从湖堤边挪到了杨芸溪身上,在霍澹耳侧低语,道:“官人,看到没,杨芸溪也受不了胡濯那张臭脸了,抱了儿子到船头来透气。适才一瞥,妾发现杨芸溪眼睛红红的,恐是在里面又受胡濯的气了。”
话音刚落,便见胡濯一脸失意模样,失魂落魄般从画舫中出来。
他朝杨芸溪的背影看去,在原处站了有阵功夫,纠结片刻还是往杨芸溪那边去了。
不远处的赵婳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好奇她不在船厢时,杨芸溪与胡濯发生了何事,瞧这样子,两人约莫是起过一番争执。
船头,杨芸溪没有理会已经走过来的胡濯,兀自蹲在栏杆旁,虚揽着儿子,笑着给儿子指着湖岸边一群凫水的鸭子。
胡劲松欢喜地拍着栏杆,嘴里细碎地喊着“鸭”!
“鸭鸭!”
歪头的一刹那,胡劲松瞧见胡濯,仰头张开手臂,“爹爹,抱~”
幼童伸手找父亲抱,笑容天真烂漫,却如刀般扎进杨芸溪心中。
两岁半的孩子能懂什么,不过是想要与父亲亲近些。
但是他父亲,心里装的,仍旧是那女子。
胡濯负手而立,没有要伸手的意思,垂眸望着栏杆旁的母子两人,“我们谈谈罢。”
杨芸溪缓缓呼吸,起身转过来看他,唇瓣翕张,道:“不必了,我不想知道你与她之间的事情。今日你知道她会来画舫,所以为了见她一面……”
杨芸溪说着说着有几分哽咽,也不想再多言了,转身正欲带着儿子离开此处,谁知胡劲松不知何时已经顺着低矮的凳子爬上那挨着栏杆的桌子上去了。
“阿爹,阿爹抱。”胡劲松觉得这高处好玩,便站在桌子上想让父亲过来抱他。
杨芸溪不言也没有任何举动,转身过去静静站在原处,只想看看胡濯是否会主动抱儿子。
胡濯极少抱儿子,想着此时可以借抱儿子与杨芸溪谈一谈,便张了双臂准备过去将儿子抱过来,就在此时,画舫一阵剧烈晃动,本就在桌上站不稳的胡劲松忽地被这一阵晃动甩到栏杆边。
画舫外的栏杆不高不低,堪堪到腰间,但是胡劲松爬上去的桌子与栏杆的高度一样。
待杨芸溪反应过来时,只听“砰”的一声,胡劲松掉入湖中,水花四溅。
“松儿!”杨芸溪吓得瞳仁一缩,顾不得太多,她不识水性,但总不能眼睁睁儿子在水中无助地扑腾哭喊。
她也不奢望胡奎能跳下水去救儿子。
“砰——”
与此同时,一抹倩影从画舫跃入湖中,朝落水的胡劲松游去。
“阿婳!”
霍澹猝不及防,急忙脱下外衫,扔给高全盛,纵身跳入湖中。
站在赵婳与霍澹十步远的丹红,也着实吓了一跳。
不过,那惊吓,很快便被一丝疑惑代替。
在丹红印象中,她家娘娘从小就不识水性,否则之前被秦介推入湖中便几乎丧了条命。
可今日,她家娘娘见幼童落水,丝毫犹豫都没有,跳入水中救人,看这模样,比陛下还要熟悉水性。
……
赵婳熟识水性,见那幼童跌入湖中,想也没想便跳见湖中救人。
孩子是救上来了,可因为扑腾喊叫时肺腔里灌了不少水进去,昏迷不醒。
发丝淌着水,赵婳将溺水昏迷的胡劲松平放,手掌交叠有节奏得按压他胸膛,好在没几下他便将水吐了出来。
胡劲松昏昏沉沉间睁开眼睛,“哇”的一声大哭出来。
“松儿。”
杨芸溪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将落水醒来的儿子揽进怀里,对赵婳不住感谢。
“赶紧带孩子回家罢,莫要着凉了。”赵婳说道,拧了拧衣袖,一大滩凉水“哗哗”滴在甲板上。
话音刚落,她肩上便多了一件干燥厚实的衣裳。
赵婳前脚跳入湖中救人,霍澹后脚便跟着下去,此时他衣裳自然也湿透了,哒哒滴着水,将跳湖前那干燥的衣裳给赵婳披在肩上。
初春天气虽不如冬天并冰寒,但是落水后湿漉漉的衣裳穿在身上,冷风一吹,保不齐受凉感染风寒。
胡濯抱着儿子,向赵婳二人道谢后便与杨芸溪离开画舫。
这厢,赵婳望着两道远去的背影,蹙蹙眉头。
一阵春风吹来,赵婳缩缩肩膀,被水泡得泛白发皱的指尖拢了拢肩上的衣裳。
霍澹沉着脸,一副审视的目光看她,不悦道:“今日谁说,不会擅自行动?如今呢?”
赵婳指尖拢着衣襟,身上湿漉漉的,苍白又生硬地解释道:“这不是事情紧急,性命攸关么。妾身,妾身便没想太多。”
霍澹轻哼一声,乜眼看她。
“蠢死了,倘若你不识水性呢?是不是也要一头扎进水里?”
霍澹扔下一句,带着怒气,一身湿漉漉的便往画舫外走。
一个不顾自身安危,不声不响跳进湖中救人;一个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跟她跳入湖中。
蠢死了。
两个人都蠢死了,他更蠢。
直到赵婳跟在他后面下了画舫,霍澹都没有与她说一句话。
赵婳这才意识到,霍澹是真生气了。
===
镇国将军胡府。
胡奎从军营回来,没有看见儿子胡濯,听妻子说后才知道胡濯带着妻儿出去游玩了。
“夫人,我早就跟你说过,儿子就是用来打的。瞧瞧,前段时间我叱责了他几句,他如今都知道领着芸溪和我的乖孙去逛京城了。照这样下去,那逆子与芸溪的感情定是会越来越来。”胡奎呷茶,跟妻子炫耀道。
“但愿。阿松乖巧懂事,不哭也不闹,打小就维护濯儿,每每我们说濯儿的不是,阿松都哇哇大哭,硬是听不关于濯儿的半句坏话。”
提到这里,胡奎就来气,“所以我说那你逆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放眼望去,有几家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一听旁人说他老子坏话,便嚎啕大哭,硬生生是让人不再提他老子的坏话。”
胡奎正要细数胡濯这逆子的种种,管家慌慌张张进正厅通报。
“将军,夫人,大事不好了!小少爷他,他落水了!”
胡奎脸色大变,放下茶杯往东院去。
东院,主屋。
胡奎刚踏进东院院子口,便听见孩童止不住的哭声。
胡劲松已换上了干衣裳,裹着厚厚的被子,任谁逗也不管用。
杨芸溪衣袖还是湿的,胡濯因一路抱着儿子,胸前的衣裳被染湿了大片。
胡奎刚还在夸儿子与儿媳的感情和睦了些,不到一炷香时间便被狠狠打了脸。
这不是第一次因为胡濯不喜欢杨芸溪和松儿,而让她们母子两人受伤。
想也没想,胡奎认定是那逆子又生事,厉声呵斥道:“怎么回事?! 我让你带孩子出去玩,你给我把他扔河里了?”
胡奎声音大了些,胡劲松自小便维护胡濯,一听这声,哭得更厉害了。
看了眼胡濯,胡奎训斥道:“你跟我出来!”
音色缓和几分,胡奎道:“芸溪,你也出来下。”
杨芸溪嘱托巧霜喂阿松喝姜汤,便跟着出了主屋。
“芸溪,你说说,如何回事?”胡奎坐在正厅主位,严肃道:“今日之事,你照实说就好,这逆子有错,我与你公婆绝不偏袒。”
胡濯清清白白,怕杨芸溪挟私报复,便先她一步说道:“画舫突然颠簸,松儿不慎落入水中。”
杨芸溪料想到了胡濯要说的话,但是真亲耳听到,这话便像一把冰冷的刀,刺进她心脏。
杨芸溪释怀了,放下了所有她对丈夫的执念和期待,平静道:“官人怎不说,我与松儿为何不好好待在画舫中,要去那冷风嗖嗖的画舫船头?”
胡奎眉头一皱,瞪眼看胡濯,“你闭嘴。芸溪,你说说,这前因后果究竟如何?”
胡濯唇角动了动,欲言又止,顿了顿去了一边站着。
杨芸溪将事情逐一道来,“今日官人携儿媳与松儿登画舫游湖,不久后通政司经历嫡女吴家娘子也上了画舫。我们便打了个照面,官人与吴家娘子……”顿了片刻,继续道:“叙旧,儿媳自知比不上官人与吴家娘子的情份,在画舫中待着如坐针毡,便抱着松儿出去了。后来,官人也出来了,松儿趁着儿媳与官人不注意爬上栏杆旁边的桌子,画舫突然摇晃,松儿没站稳,这才掉入湖中。”
那通政司经历嫡女,正是胡濯少时日日牵挂的姑娘。
胡家二老又怎会不知?
故而杨芸溪一提,正厅中的诸位,皆心知肚明。
“你竟还与她有来往?你已娶妻生子,那她亦嫁做人妇,你!”胡奎指着胡濯,气得手指发抖,恨铁不成钢。
“你还想如何?是将芸溪休了,再把她给抢回来?”胡奎胸脯起伏不定,气得都开始说胡话了。”
“儿媳倒觉得可行,和离之后,一别两宽。儿媳不要金银,只想带着松儿回冀州去,此生绝不踏入京城半步。”
“胡闹!”胡奎自是不会让他的乖孙离开,也不会让杨芸溪与儿子和离。
杨芸溪转身,问胡濯道:“官人今日,是早已约了吴家娘子共乘画舫,还是无意间在画舫遇见的她?”
“无意间遇到的,我也未曾想到她会登上画舫,便寒暄了几句。”胡濯道。
她知道了他已有妻儿,在杨芸溪离开画舫里后,确乎与他说了许多,不过都是些恭喜的话,羡慕他有这般听话的儿子。
“既然我们都已成家,年少时的往事便都忘却罢。”
她避嫌,说了这话便离开了画舫。
怒目看了眼胡濯,胡奎厉声道:“从今日起,你搬到西院去住,不准踏入东院半步,什么时候想好好过日子了,什么时候再搬回来。”
不能让这逆子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他恐怕控制不住想收拾这逆子的急脾气。
杨芸溪真的不想再这般自欺欺人,奢望胡濯能对她有脸色,她想和离,带着儿子离开这生活了五年的家。
但照此刻的局面看,公爹与公婆是不会同意她和离的,杨芸溪便也没再执意提和离了,且先等松儿情况好些再说。
换了个话题,杨芸溪道:“公爹,今日救松儿的,与上元节救松儿的乃是同一位恩人。”
胡奎眉头一皱,疑惑道:“不对啊,适才我回府路过大理寺,还瞧见姜子真从大理寺出来。他这么快便从湖边回来了?”
“不是姜少卿,是关家夫妇。”杨芸溪道:“上元节救松儿的恩人一共两对夫妇,其中一对乃昭仁长公主与驸马爷,另一对夫妻不愿透露姓名,今日儿媳在画舫偶遇这二位恩人,才知其姓名,关月。”
早前未说,那是因为关月夫妇未留姓名,这次便不一样了,杨芸溪既然知道恩人姓名,便不会将这份恩情淡忘。
胡奎明了,“原是如此。”
杨芸溪道:“关家娘子不顾安危,跳入湖中救松儿,松儿这才脱险。”
胡奎竟没想到是位妇人救了他的乖孙,感激之余心生敬佩,道:“这关家娘子两次救了松儿,便也是我胡奎的恩人,改日定登门,好生致谢一番。”
既然这关月与姜子真相熟,他明日问问姜子真便能知道关月家住何处。
关家娘子一听就是位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
道出事情原委后,杨芸溪觉得没有再留到正厅的必要了,便独自回了东院照看儿子。
杨芸溪走后,胡奎从桌上抄起茶杯,精准无误地砸在胡濯身上。
不算太烫的茶水洒了胡濯一身,他那衣裳胸膛那片本就是湿的,如今一冷一热,穿着极其难受。
胡奎骂道:“她早在你成婚前就嫁人了,与丈夫感情和睦。你一个有夫之妇,青天白日带着妻儿去见她,不嫌丢人!你不要脸,我们胡家还要!”
方氏平日里不曾重重骂过儿子,但这次确实太过,便也跟着丈夫一起责备道:“我若是芸溪,自己丈夫五年心心念念的是别的女子,我早就和离了,何必苦苦等这五年受罪。你太让我与你爹失望了!”
“今日是巧合,我根本不知道她会出现。”胡濯气得狠狠拂下衣裳沾着的茶叶,驳斥道:“我才是你们儿子,你们为何要听杨芸溪一面之词!”
从画舫中出来以后,他有想找杨芸溪好好谈谈的想法,是杨芸溪不愿同他谈,为何一回来,所有人都在指责他!
“瞧瞧这些年你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是作为丈夫和父亲该做的事情?!枉自松儿处处维护你,你呢?你恨不得他母子俩永远消失!你自己回西院好好反省反省,别出现在他们母子面前,碍眼!”
话毕,胡奎起身,与妻子方氏去了东院看宝贝孙子。
路上,胡奎念着恩人,道:“夫人啊,照芸溪适才说的,救咱们乖孙的关家娘子又会武功,又识水性,定是一位女中豪杰,说不准与我一样,喜欢舞刀弄枪,你说我送把上好的佩剑给那关家娘子,如何?”
方氏摇头,嫌弃道:“哪有人登门答谢送兵器的。”
“夫人,这就是你的不懂了,我们习武之人,能有一件称手的兵器,乃重中之重。算了,与你说了,你也不懂,我自己看着办罢,便送关家娘子一把用上好玄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