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通透!”
吴书年赞叹一声后,又道:“祖父弱冠那年,因为才华出众,被召进京中给世家子弟讲学,这是吴家在老街沉寂百年后,再次踏入京城。”
这话说完,连谢知非和裴笑都惊了。
二十岁便进京称师?
这吴家一门当真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也正是这一次进京,祖父他老人家被长公主相中,奉命做了驸马。”
吴书年偏过头,看向晏三合。
“姑娘再猜一猜,我祖父他愿意不愿意?”
这还用猜吗,你都说奉命了。
晏三合想了想措词,“读书人自有几分傲气,我想他是不愿意的。”
吴书年似乎从这话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忍不住笑了。
“我祖父是不愿意的,但为了吴氏一族,又不得不愿意,就这么着,两年后我父亲呱呱落地。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的祖母,我祖母长公主是个很美很美很美的女子,我父亲的长相大部分遗传了她。
她女扮男装进了学堂,听了祖父一堂课,便主动向王室请婚。
而陈王室为了让自己的王位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也需要祖父前朝皇族的身份来装点一下门面。”
“女高男低,这门亲事好不了。”裴笑插话。
吴书年笑道:“裴公子可还成亲了?”
裴笑余光偷偷瞄一眼晏三合,心说:倒是相中了,就不知道晏神婆她愿意不愿意。
“尚未成亲。”
“亲事好不好,不在于谁高谁低。”
吴书年道:“我祖父这样的人,谦和写在脸上,傲气藏在骨子里;而我祖母这样的人,傲气摆在脸上,自卑埋在骨子里。”
“自卑?”
晏三合皱眉,“为什么?”
吴书年:“因为她不识字。”
晏三合惊了,“堂堂公主不识字?”
“陈家武将出身,没有坐上王位时,族中女子都不识字。祖母后来是由祖父手把手教了几年,才把字识全。”
吴书年说到这里,低低叹息道:“如此说来,两人也算琴瑟和鸣了几年。”
晏三合问:“是什么原因,让两人心生嫌隙?”
“我祖母想让祖父入朝做官,祖父志不在此,矛盾由此产生,日积月累后,便两看两相厌。”
吴书年自嘲似地笑了笑。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父亲才跟着祖父回老街住了几年,才认识了你们嘴里的那个季老太太。”
话到这里,已是到了关键时候。
裴笑素来心急,“你父亲和你说过她吗?他们是不是青梅竹马?是不是两情相悦?”
“裴公子,饭要一口一口吃,故事要一段一段听。”
吴书年不急不慢:“关于季老太太的事情,我后面会提起,但不是现在。”
可小爷我急啊!
裴笑竭力控制着情绪。
“吴书年。”
晏三合又有疑惑,“长公主为什么肯放儿子回老街住?还是说,你父亲从小就和长公主不亲?”
吴书年微微变色。
他发现眼前的少女,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聪明,总是能听出他隐藏在话里的深意。
“是的!”
吴书年大大方方承认。
“用我父亲的话说,他从小便是慈父严母。贵重的身份就应该匹配贵重的教养,长公主因此对他要求颇多。
而祖父则恰恰相反,他教父亲读书、识字,带他踏青走马,游山玩水,宠之溺之。
但长公主并非没有远见之人,恰恰相反,她的格局比一般女子要大,看得也比一般女子要深远。
她知道夫妻心生龌龊时,便放任丈夫离开;
她看到陈家儿孙一个个纵情声色,骄淫奢侈,便同意儿子一同离开。
这一点我父亲曾亲口对我说过,长公主唯一做对的一件事情,便是允许祖父和他回了老街。”
唯一做对的事情?
那也就是说长公主这一生做错过许多。
晏三合心有戚戚,看来吴关月的一生,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复杂很多。
“为什么你父亲说,长公主放他回老街是做对了?”
晏三合问得十分的委婉,“在老街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吴书年慢悠悠的呷一口茶,对晏三合一笑。
“可以这么说,我父亲这一生所有的行事,包括他后来起兵造反,与你们华国对抗,皆从这条老街这里开始。”
晏三合一惊,目光下意识去看谢知非,却不料谢知非垂着脑袋,两条剑眉微微拧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么不专心?
“晏姑娘。”
“是!”
晏三合向吴书年看过去。
“晏姑娘对藩属国可有了解。”
“有!”
感谢对面那个不专心的风流纨绔,让我现在有话可说。
“所谓藩属国,就是一切依附于大国,内政干涉不干涉我不知道,但谁做皇帝,谁不做皇帝,一定是大国的意思。”
“看来晏姑娘只了解到表面一层。”
吴书年冷冷一笑。
这是他露面以来,脸上第一次露出阴冷的,不屑的笑。
“这样说吧,除去每年大量的朝贡,皇帝由谁做以外,大齐国长得漂亮的姑娘,每年都要敬献给华国的各类官员;
其次,大齐国和华国人做买卖,在大齐国值十两银子的东西,在华国只值五两。
其三,在我父亲对上你们华国皇帝之前,齐国的人见到华国的人,要跪地行礼。
齐国人杀华国人,要以命抵命;而华国人杀我们齐国人,给官府送点银子,就能平安无事。”
晏三合目光一沉。
“你的意思是……不公平!”
吴书年不答反问:“姑娘觉得呢?”
第147章 故事(三)
“这世上从来没有公平一说。”
久未开口的谢知非声音十分低沉,眼神更是冷。
“你们大齐受别国欺负的时候,是我们华国替你们出兵打仗,赶跑强寇,战死的是我们华国的将士,消耗的是我们华国的国库。”
行了,我的好三爷,你他娘的就不能少说一句。
这个时候,他说屁香的,你也给老子点个头!
裴笑赶紧踢踢谢知非。
哪知谢知非根本不理会,又冷冷道:
“没有付出,哪来得到?做人,自己腰板硬不起来,那就别怪别人欺负你;于国,也是一样的道理。”
谢五十,老子要给你跪下了。
裴笑赶紧朝吴书年笑道:“你别搭理他,他这人从小……”
“说得好!”
吴书年大喝一声,青灰色的脸上因为激动泛起潮红,“这话我父亲也曾与我说过,一模一样。”
这回,轮到谢知非怦然一惊。
“公主府四面高墙,出入都由侍卫跟着,看到的都是好的,听到的都是奉承话,用父亲的话说,是一片繁华似锦。”
吴书年:“但在老街,在北仓河边,我父亲看到了这人世间的另一面。”
那里,有饿得跟狗抢食,啃树皮吃的孩子;
有生了病、被家人嫌弃,只能自己爬进深山里等死的老人;
有站在街边揽客的女子,身上都臭了,还想用身子换点银子,给家里的孩子挣口吃的;
有三十出头的壮汉跪地磕头,求官老爷们放过自己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女儿……
魔有千千万万种,有冤魂不散,有业病缠身……但没有哪一种,能够比拟这般如此真实、如此残酷的人世间。
我父亲曾对我说,为官者不需要读那么多狗屁圣贤书,一条老街,一条北仓河,就能让他们知道这个官要怎么做。
为君者无论是吴家,李家,还是陈家,只要还有老街,还有北仓河的存在,都不会长久。”
这几句话……
裴笑又用脚踢踢谢知非:兄弟,看不出来,那吴关月还有大格局。
谢知非淡淡看他一眼,回以一记冷笑。
“父子二人在老街一住多年,每年长公主都派人来接一回,每年都被拒绝。父亲十八岁那年,长公主下了最后通牒,命令父子二人即刻回京。”
等下!
季老太太和吴关月差两岁。
季老太太十六岁离开东兴县,如果吴关月十八岁离开老街,那几乎就是一前一后。
晏三合在心里暗暗做下标记。
“父亲见祖父不愿意回京,便写信与长公主交涉,最后他以入朝为官的代价,换取了祖父继续在老街生活的自由。”
吴书年说到这里,声音依旧温淡,但气息却有些不太平稳。
“我父亲熟读史书,博古通今,身上流着两代皇室的血脉,既不缺野心,又有手段,再加上长公主这些年苦心布局经营的人脉,他很快就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
那几年是他们最为母慈子孝的几年,我父亲还顺着长公主的意思,娶了我母亲。”
“等下!”
裴笑怎么都忍不住要出声打断:“就没我家老太太什么事吗?”
“裴公子,我说过了,老太太的事情后面会说到。”
吴书年目光与他平视,“前因后果说明白了,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两个有缘无份。”
裴笑一噎,到底还是老老实实闭嘴。
“我母亲……”
吴书年静了一瞬,眼神一点点暗下来。
“其实很可怜,她是长公主亲自挑中的人,知书达礼,温柔娴静,长得也很美,却没有一天能走进我父亲心里。
她每天晚上都会站在院门口,眼巴巴地看着那条青石路,等着父亲从另一头走过来。
比我母亲更可怜的,是几位姨娘,她们与我父亲同完房,就会有人送来一碗避子汤。”
这又是为什么?
不应该多子多孙多福气吗?
晏三合十分疑惑,“是你父亲觉得,她们不配怀上他的子嗣吗?”
“晏姑娘的想法和我曾经的想法一样,直到后来,我能与父亲像成年人一样对话时,他才告诉我缘由。他说……”
吴书年平静的说着每一个字。
“我这一生,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我让你来这人世间已是自私,又何苦再多几个冤魂。”
他竟然这么想?
晏三合手指不自觉的攥起来。
从老街走出去的吴关月,是脱胎换骨的吴关月。
他跟长公主回京,入朝为官,娶妻生子,一步一步位极人臣……其内心有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目的。
吴书年看到三人脸上的震惊,心里有着无法与人言说的骄傲和喜悦。
这就是他的父亲。
他这一生唯一崇拜和敬仰的人。
“慢慢的,我父亲的权势越来越大,尤其是陈氏老的王去世后,新王仅仅十二岁,极度依赖我的父亲。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聊一聊陈氏。”
吴书年深深吸了口气。
“不知道是不是大齐这片土地上的魔咒,每一个千辛万苦登上高位的人,在平定天下,铲除异己后,就开始肆无忌惮。
锦衣玉食不够,酒池肉林不够,三妻四妾不够,我们吴氏一族如此,李氏一族如此,陈氏一族,更是变本加厉。
他们争权夺利,奢侈骄纵,连我祖母这个嫁出去的公主,都想着要把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这时,一声冷笑从门口斜出来。
“这不是魔咒,这是人的心魔,这个心魔还有一个名字叫——欲望。”
院子里的众人,皆是一惊。
尤其是吴书年,根本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一个丫鬟的嘴里说出来的。
晏三合看了李不言一眼。
这么牛逼的话,她可说不出来,一定是她那个牛逼的娘说的。
“姑娘说得很对,就是欲望,权力的欲望。而欲望如沟壑,永远填不满。
我父亲位极人臣后,在朝堂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每一刀都砍向陈氏一族。
这就造成了他与陈氏的对立,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陈氏一族对他恨之入骨,数次派人暗杀我父亲。”
第148章 故事(四)
吴书年面色渐渐阴沉下来。
“暗杀不成,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我和我的祖父身上,杀祖父的命令,其实是长公主亲自下的。”
“妻杀夫?”
裴笑惊得声音拔高三度。
吴书年看了裴笑一眼。
“动手之前,长公主给我祖父写过一封信,让他劝一劝儿子。
我祖父回信说,当初是你让他入朝为官的,谁做的孽,谁自个受。长公主看完信,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对手下说了一个字:杀。”
即使过去很多年,吴书年说到这里,依旧一阵悲从中来。
“其实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我并不是很清楚,父亲也很少与我谈起过。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我祖父宁肯一个人独居在破旧的老街,也不愿意回那富丽堂皇的长公主府?
一日夫妻百日恩,又是什么让我祖母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个‘杀’字,就为了她身后的陈家吗?”
晏三合偏过头看着吴书年,只见他满目冰冷,胸口一起一伏,极力压抑着痛苦。
就在这时,周也的大掌落在吴书年的颈脖上,很慢,很轻的揉捏着。
无声安慰。
渐渐的,吴书年的情绪平复下来,缓缓又道:
“祖父的死,是压倒我父亲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以养病为由,把长公主软禁在府里。在筹谋数年后,那场针对陈家的杀戮悄无声息的来临。
吴关月,我的父亲,几乎杀光了陈氏一族的人,坐上了大齐国的王位。”
一场滔天的杀戮,又掩盖在吴书年平平淡淡的言语中。
桌上三人只觉得脚底心窜起一股寒意,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父亲坐上王位的几个月后,带我回了老街,这是我第一次回老街,也是最后一次。”
吴书年目光一偏,向裴笑看过去。
“我们二人站在北仓河边,父亲和我说起了他的童年往事。”
来了!
终于来了!
裴笑心潮澎湃,浑身的血液都奔腾了起来。
“我父亲说,在北仓河的另一边,有一个小姑娘叫三妹,还有一条狗叫黑蛋。裴公子,你外祖母的闺名是叫三妹吗?”
对上了!
裴笑激动的拼命点头,“你父亲还说了什么?”
“他说完这一句,便什么都没有再说,只是脸上的神情……”
吴书年叹息着阖上眼睛,似乎在回忆。
“要怎么形容呢,我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那样的神情,眉头舒展,嘴角往上扬,眼角弯下来,像是整个人都泡在热水中,连头发丝都软了下来。”
这样的形容,让晏三合心里生出强烈的不适感。
从她听到吴关月这个名字起,这人就和杀戮两个字画上了等号。
哪怕他心里再怀家国天下,再怀百姓苍生,陈氏一族,郑家一百多口人,还有那场因他而起的战争中死去的人,都是他刀下活生生的冤魂。
这样冷情冷性的人,露出哪怕一丝丝的柔情,都是奢侈。
“我问父亲,你是不是喜欢她?父亲沉默了很久,很久,终于点了点头。”
裴笑因为听到这一句话,眼里迸出两道亮光。
“我又问父亲,既然喜欢,为什么不娶回来,就算做不了正妻,做个妾也是好的。”
吴书年说到这里,又看了裴笑一眼。
“我说这话,不是辱没你外祖母的意思。父亲妻妾颇多,能说话的一个都没有。
我当时想如果那个叫三妹的姑娘,能陪在他身边,至少他不会那么孤单。”
“你父亲怎么回答的?”裴笑屏气凝神。
“我父亲又是一片沉默,就在我以为他不会开口时,他突然说……”
吴书年顿了顿,放慢了语速。
“她要的是几间瓦房,四方小院,一个殷实人家,她要的太少了,我反而给不起。”
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