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

第309章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第309章

小说: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比你弹琴,琴里的喜怒也只有听完整了才能品出来,对不住啊,承风,你在我身边三年,我一首曲子都没听完。”
  赵狐狸看了眼桌上的信封。
  “这里面是我的举荐信,凉州那边有个空缺,你若有兴趣,便去官场历练一翻吧。”
  凉州是离他家乡最近的一个府,赵狐狸这一番举动,太让他震惊了。
  “为什么帮我?”
  “你不该只是个琴师。”
  他把信封推回去,“我对做官没兴趣。”
  “是不敢吧!”
  “还有我董承风不敢的事?”
  他心想反正都要走了,赵狐狸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我是觉得那里头人脏,事脏。”
  赵狐狸拿起信封,用力一撕。
  “可见这世上没有驯不服的野马,三年一困,连出笼的勇气都没有了,当年把谭家兄妹俩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琴师已死。”
  “胡说八道什么?”
  董承风最恨别人提这一茬,“重写一封,董爷爷这就去报道!”
  “重写可以,我得提个要求。”
  三年了,狐狸还喜欢玩这一套。
  “说,啥要求?”
  “听说你和沈女医处得很好。”
  董承风目光顿时警惕起来,“你……什么意思?”
  “以后她有难,你帮一把,这便是我的要求。”
  董承风一个激灵:“她能有什么难?”
  “我只是未雨绸缪一下。”
  “你是太子,未什么雨,绸什么缪,将来再过几年,这天下都是你的。”
  “未谋胜,先谋败。”
  赵狐狸啜了一口茶:“这道理,你都不明白吗?”
  不明白!
  你这口气,好像要把她赶出太子府一样。
  董承风鼓足勇气,“老狐狸,你知不知道她……”
  “承风。”
  赵狐狸打断他的话:“时辰不早,去吧,明日我不送你,再会无期!”
  这时,萧泽推门进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浑浑噩噩走出院子,拐弯的时候,一把扣住萧泽的手:
  “我明儿要走了,你给我句实话,你家主子知道不知道沈杜若她……”
  “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
  萧泽破天荒的开了口:“明儿一早,我送你。”
  等不到翌日,当天晚上他收拾收拾,和萧泽打了个招呼后,摸黑去了沈杜若在京城的小宅子。
  来京三年,他连太子府的大门都没出过,京城的东南西北分不清楚,找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找上门。
  沈杜若看到他,大吃一惊,“不是明儿才走吗?”
  “有些放不下你,过来瞧瞧,今晚睡你这里。”
  他故作轻松道:“好好珍惜这一晚上,日后兴许就见不着了。”
  沈杜若把他领进屋里,指着地上一摊草药。
  “正在给你分药呢,带着以防万一。”
  “有啥用?总有吃完的时候。”
  他嬉皮笑脸道:“把你带着,才能以防万一。”
  “别不正经。”
  她瞪他,“晚饭吃了没有?”
  “没呢,你这里有啥吃的。”
  “这宅子不开火。”
  “正好,我来替它开一次。”
  他把其中一个包袱解开来,里面全是从太子府里带出来的生菜,还有一坛他自己酿的米酒。
  “咱们俩做个四菜一汤,你尝尝我的手艺。”
  要开火,灶堂没有柴。
  沈杜若去隔壁邻居家买柴、米、油、盐的时间,他已经把菜切干、洗净,锅也刷得锃亮。
  生火,下油锅,挥铲子……
  当年在深山里,师徒二人的饭菜都是他做,师父常说他本来是个伙夫,硬是被拐了来弹琴。
  四菜一汤端上桌,沈杜若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双眸一下子就亮了。
  几杯酒下肚,他开口。
  “沈杜若,跟我去秦淮河吧,我弹琴,你看病,咱们把金陵府有钱人的银子都赚了,怎么样?”
  沈杜若:“玩笑话,你也当真。”
  “当真。”
  只要是你的话,我都当真。
  “京城有我爹,有我娘,有好多东西都放不下。”
  最放不下的,是他吧!
  “你不是和我说,此生最大的愿望,是看人间风景,治世间百病,要是不喜欢金陵府,咱们换一个地方。”
  沈杜若摇摇头。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她还是摇摇头。
  他轻轻一拍桌子,故意坏笑道:“你……别有惦记的人了吧?”
  沈杜若脸上的表情很微妙,抿了抿嘴,半晌,轻声道:
  “有了!”
  沈杜若只对他说了这两个字,他也没有再问。
  这一晚上,他们就这么干坐着,聊着过往,说着将来,慢慢喝完一坛酒。”
  酒尽,天就亮了。
  她送他到巷口。
  他伸手,第一次揉揉她的头,“杜若,要再见了。”
  她冲他莞尔一笑,“承风,会再见的。”
  但愿吧!
  他回以一笑,便转身离开。
  “我没有再回头,但我能察觉到,身后有一道视线一直追随着,就像多年前,我跟着师父走,我娘追出来,远远目送。”
  董承风深深吸了一口气。
  “秦淮河上的人,都说我像匹野马,谁也收不住我的心。心要收吗?不要的。她往那儿一站,我的心自然而然就过去了。
  可惜,她不要。
  后来,我去了凉州,靠着赵狐狸的关系,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每天忙得跟什么似的,可夜里会毫无缘由的醒来。
  醒来就睡不着,会想到她,想到赵狐狸,想她是不是已经成为他诸多嫔妃中的一员。
  想着想着,忽然感觉那三年,就像做了一场梦。
  梦醒了,心里空荡荡的。”
  这话带着苍凉感,听得晏三合心头发酸。
  “所以,你离开京城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发展到了哪一步?”


第728章 女婴
  没有错。
  “我连他们有没有捅开那层窗户纸,都不知道。”
  董承风指指自己的心口。
  “沈杜若是那种苦在心里,一个字都不会往外迸的人;赵狐狸这人,喜形不露于色,心里想什么,也只有鬼知道了。”
  晏三合:“你是元封二十九年秋离开的。”
  董承风:“对。”
  “离开后可曾再回过京城?”
  “再没有。”
  “元封三十一年七月,巫咒案发生,两年的时间太子府发生的一切,你都不知道?”
  “知道。”
  晏三合心头一激,“谁告诉你的?”
  董承风:“沈杜若!”
  晏三合:“你们后来又碰上了。”
  “不是碰上。”
  董承风吞咽了一下:“是我千辛万苦找到了她。”
  凉州在京城的千里之外,就算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元封三十一年九月,太子造反的消息传到凉州府,董承风惊得魂飞魄散。
  枯坐了一个晚上,他直奔京城而去。
  “你就不怕……”
  “怕!”
  “怕还去?”
  “必须去。”
  董承风:“一来我不相信太子会反;二来,我得替她收一收尸,就算来不及收尸,也要到她的新坟上看一看。”
  “你不知道她还活着?”
  “那份邸报寥寥数语,只说了一个大概,我只当她是死了的。”
  晏三合忽然对这人生出了一点亲近感。
  太子出事,多少人避之不及,连唐见溪都躲进了深山里,偏偏他,逆流而上。
  “你赶到京城,应该是十月了吧。”
  “来年的二月。”
  “为什么这么晚,不是只有一个月的路程吗?”
  “太子起兵造反,老皇帝去逝,新帝登基……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天大的事。”
  董承风:“四九城封得严严实实,既不能进,也不能出,我只能在五十里外的客栈,干等着。”
  那段日子当真度日如年。
  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都坐在大堂里,竖着两只耳朵听来往客人聊四九城的事。
  只可惜,有用的消息并不多,都是以讹传讹。
  夜里,他立在客栈门口,望着京城的方向,心里满是后悔。
  早知道如此,死活都得向她袒露心事;
  早知道如此,敲晕了也要把她带走;
  早知道如此,那天清晨不该走得那样决绝,该回头再看她一眼……
  就这样等啊盼啊,终于盼到了四九城的城门,再度打开。
  他骑马进城,还没到太子府,就被人拦下来。
  拦他的人,是巡街的侍卫,见他一身外乡人的打扮,盘问了几句后,让他改道走。
  这时他才知道,通往太子府所有的街巷,都有侍卫驻守,谁也不准靠近这座已经是堆废墟的宫邸。
  整整半年啊,还防得这么紧。
  他不敢想象半年前的四九城,该是怎样的一副恐怖场景。
  他立刻改道去了永定河,秦楼楚馆里最不缺的,就是聊这些事的客人。
  刚坐下来,就听到边上有客人在小声议论,议论的正是他日思夜想的人。
  这时,他才知道整个太子府活下来的,只有沈杜若一人。
  他突然回想起那天他从客栈出来,翻身上马,忽然看到昏暗的晨光中,有一辆马车飞奔而来。
  马车与他擦肩而过的时候,鼻尖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味儿。
  他着急进城,扭头扫了一眼,便向四九城飞奔而去。
  “晏三合。”
  董承风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痛如裂,“我竟然与她擦肩而过。”
  晏三合有心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道如何安慰,只有问:“你花了几年时间找到她的。”
  “整整三年。”
  找她不难,只要打听会看病的女郎中就行。
  难的是,他打听到了,找过去的时候,她已经悄然离开。
  “晏三合,你猜我们是怎么遇上的?”
  “猜不出来。”
  “在凉州城的青莲巷。”
  是个初夏的夜晚。
  他风尘仆仆地赶了一天的路,饿得前胸贴后胸。
  就随便找了个夜市摊,往小板凳上一坐,问摆摊的老汉:“你这摊上什么最好吃?”
  这时,身后有一个声音轻轻传来:“凉皮好吃。”
  他如遭雷击,猛的转过身,却见一张熟悉的脸,正是沈杜若。
  四目相对,恍若隔世。
  天地间一切都静止,那些赶路的白天,孤寂的黑夜,在此刻终于换来了眼前的这个人。
  良久,这人扯出一记笑:“好久不见啊,承风!”
  她梳着妇人的发髻,穿着妇人的衣裳,皮肤没有了白皙,眼角几尾皱纹,整个人苍老了十岁不止。
  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那么黑,那么亮。
  他眼眶发热,视线一片模糊,“沈杜若,你他妈的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暖风吹起她的发,她又笑了一下:“董承风,我怎么就不能变成这样?”
  听到这里,晏三合两条秀眉紧紧蹙起,“没听说她被太子纳进府中啊?”
  “是啊,没有纳。”
  董承风直勾勾地看着晏三合,一字一句道:“但她却为太子生了一个孩子。”
  什么?
  晏三合浑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动。
  “是个早产儿,生下来不会哭,也没气,她行鬼门十三针,行到第十二针的时候救回来的。”
  董承风低声道:“还是个……女婴!”
  这话落在晏三合的耳中,仿佛晴天一声霹雳,惊得血都凉了。
  “这个女婴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有十八岁。”
  董承风略笑了笑。
  “女儿多半像父亲,所以她长得应该像赵狐狸,我觉着赵狐狸长相很一般,根本比不上我,也就眼睛好看些,皮肤白一些。
  对了,赵狐狸有失眠症,我想那孩子也应该有;
  赵狐狸一听我的琴声就想睡觉,估摸着,他女儿也是这个德性。”
  说到这里,他敲了几下自己的脑袋,“啧”一声。
  “忘了说,赵狐狸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怪癖,这人不吃蘑菇,他闻着蘑菇的味儿就想吐。
  晏三合,你来评个理,这种男人娇情不娇情?”
  “……”
  晏三合嘴唇动了动,声音飘乎的连她自己都听不清。
  “董承风,你,你……刚刚在说什么?”


第729章 征兆
  四九城。
  锦衣卫指挥使冯长秀站在御书房外,等着皇帝的召见。
  御书房里,司礼监随堂大太监秦起递上一份名单。
  “陛下,这是三千营所有参加叛乱的名单,您瞧一瞧。”
  “不必了。”
  老皇帝目光如凝霜一般,“你只要告诉我,领头的那两个是奉了谁的命?”
  秦起捏了捏手心的汗:“都招了,说是汉王。”
  “可有证据?”
  “回陛下,铁证如山。”
  老皇帝嘴角微微一抖后,轻轻吐出一个字:“杀!”
  “是!”
  “步六现在到了何处?”
  “步将军带着大军连夜出发,最多还有七八日,就能赶到金陵府。”
  “你派人送一封朕的密令。”
  老皇帝唇角一勾:“一个不留。”
  秦起心噗通一跳:“是。”
  “去把冯长秀叫来。”
  片刻后,冯长秀垂首站在御书房里,整整两天两夜没闭眼,他眼睛里都是红血丝。
  “回陛下,汉王府暗卫一百六十七人,已尽数剿灭。”
  一百六十七人?
  这畜生想做什么?
  老皇帝面色阴沉的可怕。
  冯长秀把手中的十几页纸奉到皇帝面前,“陛下,您看。”
  老皇帝一页纸一页纸看得异常仔细,最后一页看完,大掌在纸上重重一拍。
  锦衣卫想撬开一个人的嘴,有几百种的方法。
  那十几页纸,详细记录着汉王赵彦晋如何布局谋杀太子、太孙,并起兵造反的。
  老皇帝看了,能不动怒吗?
  “那个失踪的师爷可有查清什么来路?”他问。
  “回陛下,臣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冯长秀:“此人原名董承风,后改名为董肖,元封二十九年,曾任凉州府知县,元封三十一年,辞官不知所踪。
  六年前,汉王与他相识在一次打猎途中,两人相谈甚欢,引为知己,这些年一直陪在汉王身边。”
  他声音落下,老皇帝的两条眉毛慢慢拧起。
  冯长秀看了眼皇帝的脸色。
  “除了这些以外,臣还查到两桩秘事。头一桩是董承风去凉州上任的举荐信,出自……”
  他停顿了一下,提了口气道,“……出自废太子赵霖之手。”
  永和帝猛的掀起眼皮,眼中射出两道凶悍锐光。
  “还有一桩秘事,有人曾见过他和一位姓沈的女医结伴而行。”
  “姓沈?”
  永和帝放在龙案上的手,慢慢握成了拳头。
  冯长秀余光瞧见了,只能硬着头皮道:“臣又查了查,那位姓沈的女医就是当年……当年……”
  “啪——”
  天子的拳头应声捶下。
  冯长秀吓得赶紧跪倒在地,一个字都不敢往下再说。
  ……
  五城兵马司。
  面容沧桑的谢知非从怀中掏出瓷瓶,倒出一颗黑色的药丸,放进嘴里,一仰头,干咽了下去。
  步六带兵去了金陵府。
  金陵是汉王的封地,皇帝这一举动,是要抄汉王的老巢。
  这是两天来,唯一让他宽慰的一桩事情,别的事情,都悬在他喉咙口。
  恰这时,朱青走进来,“爷,裴家那头刚刚传来消息。”
  “快说。”
  “李姑娘救回来了。”
  “哎哟,菩萨保佑。”
  谢知非伸手摸住胸口,脸上露出起死回生的表情。
  所有的事情当中,这根搅屎棍最牵着他的心,真要出点事,晏三合那头没办法交待。
  “爷,救是救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