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

第143章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第143章

小说: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礼监随堂太监秦起很头疼。
  他虽然暂时取代了大太监严如贤的位置,但到底还没有过明路,有些事情办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但差事就是差事,得有人做啊,贵人们稍不满意,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最后责问的人,还得是他。
  秦起打了一肚子腹稿,颠颠的赶去御书房,哪知刚到御书房门口,就被小内侍拦住。
  秦起指了指里头,小内侍摆了两下手,示意他重新换个时间再来。
  秦起板起脸咳嗽一声。
  小内侍想着他如今在皇帝跟儿前的体面,忙把头凑过去,低声道:“小半个太医院的人,都在里头。”
  小半个太医院,那便是为了老御史的事,老御史又牵扯到严如贤……
  秦起二话不说,冲小内侍一点头,麻溜地离开。
  御书房里,灯火通明。
  龙椅上,永和帝蹙着两条剑眉,看着御案前的人,“裴太医,你来说说呢!”
  裴寓一脸为难,“回陛下,臣的诊断和诸位大人一样,陆大人的身子亏空的厉害,他的脉息浮乱且紧,而且有……”
  “裴太医,朕不想听你长篇大论,你只需和朕说,陆大人还有几天能上朝?”
  裴寓忙跪地磕头,“臣,无能。”
  地上已经跪了一大片,太医院院正赵太医索性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
  敢抬吗?
  一个风寒治了半个月都没治好,说出去,老脸都不要了!
  唯一一个站着的,是沈老太医。
  老太医年岁大,资历老,皇帝给他几分薄面,留到最后一个再问。
  沈太医不等皇帝开口问,自个颤颤巍巍地跪了下去,“陛下,老臣无能啊!”
  皇帝一双虎目半垂着,看着一地的人,脸色平淡地根本揣测不出他已经是怒到了极致。
  “既然无能,那就该罚,太医院所有人,扣月钱三个月,院正半年。半个月后,老御史的病再无进展,那就别怪朕不留往日的情面。”
  赵院正一听这话,吓得面无人色,差一点没晕过去,心里有句话,差一点脱口而出——
  陛下啊,阎王要人三更死,不会留到五更天呐,别说太医院,就是神仙也留不住啊!
  “都下去吧。”
  “是!”
  众太医像是得了赦令一样,纷纷往外退,年岁已大的沈老太医缩着脑袋,退得比谁都快。
  “这老货……”
  永和帝怒极,反倒淡淡地笑了一声。
  这时,有小内传进来传话,“陛下,冯大人求见陛下。”
  “宣。”
  锦衣卫指挥使冯长秀匆匆走到御案前,先行礼,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呈到皇帝手上。
  “陛下,请过目。”
  “是什么?”永和帝淡淡看他一眼,没有去接。
  “回陛下,陆大人呈上的证据下官一件一件核查过,这一份是核查后的结果。”
  “朕不想看,你说。”
  冯长秀偷眼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硬着头皮道:“证据确凿,没有丁点错。”
  皇帝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半点没变,甚至连语气都是淡漠的,“三司那边查的结果呢?”
  “臣奉陛下之命,只管暗中调查,三司那头查的结果,臣不得而知,但……”
  冯长秀换了口气,“锦衣卫查案,不会出错。”
  不会出错,那就是陆时弹劾严如贤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真的。
  永和帝这时,脸上才有了几分怒意。
  冯长秀上前一步,用很轻的声音道:“陛下,锦衣卫还查出了一些别的。”
  老皇帝猛的抬头。
  冯长秀又将声音往下压了一点,“严公公他……还插手了至少两届的春闱考试。”
  老皇帝眼皮一跳:“你可有真凭实据?”
  “臣目前只找到一半的证据,还有一半的证据正在查找,但最多十日,便可水落石出。”
  “胆子太大,胆子太大了!”
  老皇帝武将出身,把桌案拍得砰砰直响。
  冯长秀不敢再说,只等皇帝自己慢慢冷静下来。
  其实另一半的证据根本不用再找,只凭现在找到的一半证据,锦衣卫就能轻而易举的撬开严如贤的嘴。
  如果陛下肯把严如贤交给他,他就能再往深里挖一挖,淫乱宫闱的事儿,说不定都能查个一清二楚。
  皇帝很快平静下来,“依你看,这事要如何处置好?”
  冯长秀能做到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不是仅凭几分小聪明,哪怕心里已经有十分打算,却也只敢露出一分。
  “事关重大,臣不敢多言,还请陛下定夺。”
  永和帝默然看他半晌,“春闱的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往下查。”
  冯长秀心中凛然一惊。
  不仅不下令深挖,甚至连现在手上查的都要停止……
  陛下这是要保下严如贤吗?
  “朕不是要保他。”
  永和帝抚着额头,“春闱牵扯到学子,朕是一见那些学子们闹事,头就疼。”
  “臣也头疼那帮书生,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还一个个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冯长秀一边打量着皇帝的神色,一边试探道:“那臣回去……就把事儿抹去。”
  皇帝的嘴里,很轻的溢出一声,“嗯。”
  “臣告退。”
  “去吧。”
  冯长秀行礼离开,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见身后没动静,忍不住又扭头迅速的看了一眼。
  老皇帝端坐在龙椅里,虎目半睁半阖,魁梧的身躯如远山一样沉寂。
  冯长秀不敢多看,另一只脚赶紧跨出门槛。
  偌大的御书房空落下来,老皇帝突然睁开了眼睛,枯坐半晌,唤道:“来人,把皇太孙叫来。”
  “是!”
  外头的小内侍应了一声,赶紧去传人。
  老皇帝起身,贴身内侍连忙上前扶住他,“陛下,您……
  “朕出去透口气。”
  永和帝淡淡瞥他一眼,“不要惊动人。”
  “是!”
  内侍故意慢下脚步,不近不远地跟在皇帝身后,走着,走着,他忽然察觉不对,这条路是通往……
  这时,已经有守门的侍卫眼尖地看到了人,赶紧飞奔过来。
  “陛下?”
  永和帝指着前面那道朱门,“他在里面?”
  “是。”
  “如何?”
  “回陛下,严公公除了不怎么吃喝,瘦了好多,别的一切照旧。”
  侍卫看着皇帝的脸色,“陛下,要进去看看吗?”
  永和帝点点头,刚要迈步,忽的听到朱门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侍卫脸色一白,忙道:“严公公偶尔伤心了,会哭上一哭。”
  他还有脸哭?
  永和帝袖子一甩,转身大步离去。


第342章 脉相
  赵亦时匆匆走到晏安宫,一抬眼就看到皇帝正站在晏安宫的屋檐下,身边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
  他忙拎起衣角跑过去,刚要行礼,老皇帝的手已经扶住。
  “太孙陪朕走走吧。”
  “是!”
  赵亦时余光见皇帝脸色青白难看,忙道:“陛下伸手,孙儿为您把把脉。”
  他少年的时候,跟着沈太医学过一点脉相,普通的脉相多少知道一点。
  “朕没病没灾,好的很。”
  老皇帝甩甩袖子,将手背到身后,走了两步,又道:“你记住,帝王的脉,不要随便给人摸。”
  赵亦时从小受老皇帝教导,几乎是在话落的一瞬间,就明白这话里的深意。
  “脉相有快有慢,有沉有浮。快,表示你心乱了;浮,表示你心虚了。他们把准了你的脉,就知道了你的弱点。”
  老皇帝看着这个最爱的孙儿。
  “哪怕是你的父母,你的兄弟,你的至交密友,甚至是你的枕边人,都不要让他们察觉出你的弱点,一旦他们察觉到你的弱点,就容易得寸进尺。”
  几句话,把赵亦时说出一身冷汗。
  他虽然从小跟在老皇帝身边,却从来没听他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过,思来想去,多半又是为着严如贤的事儿。
  正想着,手腕忽的被抓住,一抬眼,正对上老皇帝那双炯炯有神的虎目。
  “陛下?”
  “手要稳,脉要沉,心要狠,方是为君之道。”
  饶是赵亦时小时候被老皇帝牵着手无数次,这会也忍不住暗暗惊心,这双握剑的手太有力了,他根本挣脱不开。
  更让他惊心的是,老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
  “太孙殿下,明日查抄严如贤府邸的事,朕就交给你了。”
  ……
  赵亦时走出皇宫时,已经很晚了,沈冲眼巴巴的等在宫门口,见主子出来,忙迎上去。
  “殿下?”
  “上车再说。”
  沈冲立刻招来马车,扶太孙上车,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坐上去时,只听赵亦时命令道:“上来。”
  沈冲轻轻一跃,人便到了马车里,“殿下,这会是回府还是……”
  “去锦衣卫,明日查抄严府。”
  短短一句话,让沈冲的脸色变了几变。
  赵亦时手指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严府的后门,交由五城兵马司的白燕临守。”
  沈冲想着三爷生辰提的那个要求,问道:“爷想让白大人守得住,还是守不住。”
  赵亦时看着他:“白燕临是谁安上去的?”
  沈冲:“是太子殿下。”
  赵亦时思忖片刻,“那就让他守住,随即升到别处,那个位置挪出来给三爷。”
  “是。”
  “谢老三的病也该‘养’好了,明日一早让他去衙门复职,”
  沈冲明白殿下这是要借查抄严府之际,让三爷稍稍的出人头地一下,好为他升任五城兵马司总指挥抬一下轿子。
  “小的这就派人去通知三爷,让他明儿守门的时候机灵些。”
  “速去安排。”
  “是!”
  沈冲不等马车停,掀帘跃了出去。
  转眼间,锦衣卫府便到了,冯长秀得讯亲自迎出来。
  两人入了里间,赵亦时屏退所有人,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递到他手中。
  “冯大人,看一看吧。”
  冯长秀展开一看,心中暗暗抽了几口凉气。
  “此事皇上只交给你、我二人,并未让三司插手,人手不够,我已安排五城兵马司的人来协助一下。”
  “一切,都由殿下作主。”
  “冯大人把明天的事情安排一下。”
  赵亦时收起圣旨,“天亮之前,万万不可走漏风声。”
  “是。”
  “办事吧。”
  “殿下请留步。”
  冯长秀走上前,压着声问道:“只是抄家吗?”
  赵亦时刚要开口问一句“这话什么意思”,只听冯长秀又道:“严公公呢,陛下可有说如何处置?”
  赵亦时微微一怔。
  古往今来,抄家就意味着拿人。可这会严如贤还在宫里关着,皇帝对他的去留只字未提。
  “陛下没有说,我们做臣子把份内的差事做好就行。”
  “殿下说的是。”
  赵亦时冲他一颔首,随即背手走出里间。
  冯长秀看着太孙殿下修长的背影,表情有些微妙的变化。
  皇帝只抄家,不拿人,是何用意?
  上一回查抄季府的是太孙,这一回查抄严府的也是太孙,太子呢?
  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下一任新帝是太子。
  陛下不磨合锦衣卫和太子的关系,反倒磨合锦衣卫和太孙的关系……又是何用意?
  赵亦时走出锦衣卫府,刚下几层台阶,沈冲急急迎上来,趴在他耳边低语。
  “殿下,三爷不在京城。”
  赵亦时的脸色,倏的一变。
  ……
  教坊司。
  谢不惑捏着一只酒盅,身子倚着栏杆,百无聊赖赏着月。
  他相貌本来就生得极好看,房里好几个娼妓都勾着头,时不时的偷瞄他一眼。
  身后有人靠过来,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赫昀,这厮一年到头身上熏的都是龙涎香。
  “放着屋里的小娘子,小倌人不玩,跑外头来一个人喝闷酒,我家二爷这是怎么了,为谁相思了?”
  赫昀一边说,一边顺着腕子,捏住谢不惑的手,笑吟吟道:“来,和弟弟说说,是哪家的姑娘,还是小子?”
  谢不惑甩开他的手,“别瞎猜。”
  “看来,多半是为了你家那位晏姑娘。”
  赫昀把头伸过去,看着谢不惑的神色。
  “要我说啊事情很简单,酒一灌,药一下,找个黄道吉日把她办了,你家老三怎么跟你抢。”
  谢不惑险些急眼,“再胡说,我撕烂你的嘴。”
  “瞧你急的。”
  赫昀踢他一脚,“我这不是帮你想招吗?”
  谢不惑只觉得烦,为了堵他的嘴,索性道:“我对她没兴趣。”
  “那你对谁有兴趣?”
  “你!”
  “那来啊!”
  赫昀一点不急,笑得悠哉悠哉道:“弟弟委屈一回,让你弄。”
  “越发不像样。”
  谢不惑回踢他一脚,自顾自的回了屋里,还没坐下,就见乌行在门口探了探头。
  谢不惑拉开门走出去。


第343章 底线
  “爷!”
  乌行把二爷拉到边上。
  “已经查清楚了,晏姑娘和李姑娘二人先走一步,三爷他们晚几个时辰从南城门离开的。”
  一先一后?
  是为了避人耳目吧!
  “有没有查到他们去了哪里?去干什么?”
  “出了城门以后,就没了踪影。”
  乌行一脸为难,心说这个晏姑娘不仅身份神秘,连行踪也神秘,到底是什么人啊?
  谢不惑把酒盅扔给了乌行,“走,跟爷去个地儿。”
  “那世子爷这里……”
  “这人今儿个犯病,不想搭理。”
  二爷嘴里的地儿,正是小裴爷在城中的私宅,如今晏三合的处所。
  晏三合离开谢府的那日,谢二爷早早就去了田庄上,傍晚回来才听说静思居人去院空。
  夜里,他站在静思居的门口,忽然觉得有种不真实,像是做了一场梦。
  梦里,那清冷少女口气很淡的问:二爷,你的心正吗?
  “乌行,去敲门。”
  “是!”
  片刻后,谢不惑坐在小厅里,一脸温柔地看着面前的汤圆。
  “一直想来瞧瞧晏姑娘,一直也没寻着空。好不容易得空了,她又出门去,真是不巧。”
  汤圆陪笑道:“前儿大奶奶来,也是这样说的。”
  这么说来大嫂也不知道晏三合去了哪里。
  谢不惑眼睛一弯,起身,“那我改天再来。”
  “我送送二爷。”
  谢不惑走出小厅,忽的顿住,“对了,你家姑娘什么回来,别下回又扑个空。”
  汤圆心实,“姑娘说十日内一定回来。”
  一来一回十日,那去的地方不会太远,应该就在四九城南边附近的几个州府。
  她去干什么呢?
  为什么回回老三和裴笑都要跟着?
  那个李不言又是什么人?
  她为什么能做出那样一首千古绝唱?
  马车到了四条巷,这几个问题还在谢不惑的脑子里周旋着。
  这时,驾车的乌行突然一勒缰绳,扭头低声道:“爷,你看前面。”
  数丈外,停着一顶轿子,扶轿的人谢不惑认识,正是倪儿。
  找到这儿来了?
  一瞬间,谢二爷脸上的冷漠藏都藏不住。
  他跳下车,大步走过去,一把掀开轿帘。
  夜明珠下,杜依云粉脸俏生生,“二哥,上轿来说话呀。”
  谢不惑上下打量她几眼,弯腰钻进去,与她并排坐着。
  “杜依云。”
  他声音里毫不掩饰的冷淡,“小厨房的事情,是你让李正家的做的?”
  杜依云反问,“二哥为什么用这么冷淡的口气,和我说话?”
  “李正家的死了。”
  “一个卖主的贱奴,死就死了。更何况,她让太太禁足,让二哥和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