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有个好处:等将来,大家知道成阳郡主人在楚国的时候,梁国皇帝颜面上能好看一点。
皇帝就此事问了萧靖承。
萧靖承觉得出使也不错。
“对外便说,成阳郡主薛湄戴罪立功,替皇帝去趟楚国,行使秘密使命。”萧靖承道。
就这样,在朝臣遮遮掩掩之下,薛湄公然的使命是,已经出使了楚国。
只是她的郡主府,还是不开大门。一些消息不灵通的人,当然以为他人关着。
她门口那块石碑还在。
隆庆长公主是最盼望薛湄死在楚国的人。这次下雪天要搭粥棚,长公主府如果开了大门,就要所有人步行。
不开大门的话,搭出来的粥棚,又起不到做好事的作用,弘扬不了公主府的仁善。
特意竖个牌子,写上“此善棚乃隆庆公主府所建”,显得特别沽名钓誉,像那种暴发户才做得出来的。
公主府如此行事,会被人笑掉大牙。
总之,隆庆公主恨得牙根都痒痒了。
腊月的梁国,因为这场暴雪,导致京城有些萧条。
原本到了腊月,街上年味就会很重,今年大家都兴致不高。
街上受灾的平民越来越多,朝廷正在想办法安置,以及赈灾。
高门大户为了做出姿态,也暂缓了宴请娱乐,对雪灾受难者表示同情。没有了娱乐,所有人都有些无聊。
无聊的时候,流言蜚语就有了成熟的土壤,可以近似发挥作用。
“这不可能!”隆庆长公主是听他妹妹,新晓长公主说起了此事,“她一个女的,怎么封侯?”
隆庆长公主太惊讶了,以至于她自己都没察觉,她的声音里带着那样浓烈的嫉妒,让她的嗓音又高又锐。
薛湄被封成阳侯的消息,隆庆长公主才知道。刚刚听到,她心口差点炸裂了,不敢置信。
逃犯,她不应该灰头土脸吗?
她凭什么在楚国又大放异彩?
新晓长公主受过薛湄的恩惠,对此事,是喜闻乐见的态度:“千真万确,我是听祖母说的。难道祖母也胡说八道吗?”
她口中的祖母,便是太皇太后戚氏。
隆庆长公主:“……”
祖母那边的消息自然是真的,然此事不可思议。
“凭什么呀?”隆庆长公主脸都有点扭曲了,“她一个逃犯,怎么楚国如此善待她,她是不是迷惑了那楚国的老皇帝?”
“姐姐,你说话怎么如此难听?”新晓长公主错愕,没想到隆庆长公主的心思这样龌龊,一时既尴尬,又恼火。
早知道不告诉她了。
“我怎么了?”隆庆长公主反问她。
新晓长公主气得站起身:“成阳治好了我的脸,她有恩于我。你明知我盼着她好,还当我面说这些话诋毁她,这是什么道理?
姐姐无非是自视甚高,不把我放在眼里,看不上我。既如此,以后我也不登姐姐这高门了。”
说罢,她甩袖而去。
隆庆长公主:“……”
这一天天的诸事不顺,把隆庆长公主气了个倒仰。
怎么跟薛湄有关的人,或者事情,就如此气人?
隆庆长公主在这里生闷气,不知道是气新晓长公主,还是嫉妒薛湄,总之是满肚子恼火。
驸马从外面进来,斗篷上落了雪。
他也顾不上抖落,就兴致勃勃的跟公主说,“哎,我中午跟人吃饭,听说了大趣事:
咱们的成阳郡主,到了楚国之后,居然被封了成阳侯。”
隆庆长公主:“……”
绕不过去了,谁都要说一嗓子薛湄。
不过,如此说来,此事不假了。
“那贱婢的运气,怎么这么好?”
长公主想到自己那再也打不开的大门,想到门口那块耸立的石碑,气的把面前的茶盏拂到了地上。
哐啷巨响,让正在解外裳的驸马吃了一惊。
隆庆公主的眼睛已经有点发红,是愤怒之极。
“以后,谁也不许在本宫面前提薛湄,谁提就拖出去打死。还有,把大门给我锁死了,想让本宫步行,她做梦去吧!”
皇帝也听说了薛湄被封成阳侯。
得到消息的当晚,他去戚思然的宫里喝酒。
“这个女人,从一开始朕就不太喜欢她。”皇帝对戚思然道。
“楚国那老头,究竟是何等昏聩无能,才想着给她封侯?楚国那些朝臣,又怎么能同意呢?”皇帝很愤怒,也很费解。
薛湄逃离,还有如此伟大成就,像是在甩皇帝的脸。
戚思然给皇帝斟酒,对他道:“你也知道那个女人的,她总是有办法,让所有人偏袒她。说真的,我还有点嫉妒她。”
她的确嫉妒。
提到薛湄,卢殊至今都是崇敬不已的口吻。
薛湄交给卢殊的那些医术,卢殊也不肯教给戚思然。
在薛湄出现之前,卢殊是戚思然的崇拜者。什么都肯给她,什么都愿意为她做,薛湄夺走了卢殊。
那个闻名天下的少神医,被薛湄夺走了!
想到这里,戚思然胸口便是一痛。
“我们怎么办,才能彻底让那个女人消失?”皇帝问戚思然,他已然有点醉了。
戚思然端着酒盏,猛然灌了一口。她也不知道。
她也想让薛湄永远消失。
后宫是没有秘密的,皇帝和戚思然喝酒时候的醉话,传到了太皇太后耳朵里,也传到了萧靖承耳朵里。
“想要消失很容易。”萧靖承淡淡道,“他们可以自己消失。”
戚太后提到薛湄,赞美之中也带了几分惊讶:“哀家一直觉得,她是个聪明的人;没想到,她不仅仅是聪明,竟然如此有手腕。”
女官则笑道:“郡主不是有手腕,而是有本事。”
戚太后笑说:“哪里是郡主?人家现在是侯爷。如果君王惜才的话,那她的确是有本事……”
薛湄的本事,任何一样拿出来,如果放在男人身上,都足以封侯拜相。故而,薛湄身上本应该有七八个侯爵的封号了。
这么一想,她被楚国封为成阳侯,反而是最理所当然的。
戚太后想到这里,又叹了口气。
女官问她:“娘娘为何叹气,您是在担心郡主吗?”
“不,哀家担心另一件事。”戚太后道。
第709章 是否太自私?
戚太后所担心的,的确不是薛湄。
“……哀家是担心王爷。”戚太后说,“楚国对郡主这么好,若她不想回来,王爷怕是要孤独一生了。”
女官:“……”
王爷这一生,难道就只会遇到郡主一人吗?
换作是女官,她也不想回来。
和梁国的皇室相比,楚国的皇室将薛湄视为座上宾。只要不是犯贱,谁喜欢梁国这种打压自己的地方?
“那等郡主回来,请陛下给郡主也封个侯爷。”女官说,“郡主不就愿意回来了吗?”
戚太后一愣,继而笑起来:“你说的对,这么简单的道理,哀家反而是想的复杂了。”
现在这个朝堂,已经不是皇帝能掌控的了。
戚太后的儿子,从一条幼龙,长成了巨龙。他的势力,盘踞着整个朝堂。皇帝力不从心的事,会越来越多。
大将军王想封一个“侯爷”,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再也不是十五年前,他们母子战战兢兢的时候了。
戚太后唇角的笑意,越发慈祥。
老年能有这等舒心的日子,年轻时再辛苦也值得了。
薛湄若跟萧靖承真有缘分,她还是会回来的,这个不用操心。
其实,戚太后心底也是挺骄傲的:她的儿媳妇逃亡楚国,居然可以被封侯。
千古第一女侯,这是怎样的能耐?
戚太后觉得面子上很光荣。
觉得此事光荣的,还有很多人,比如说皇后奚宝辰。
皇后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笑了好几天,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女官们提醒她,肚子里还有个孩子,让她悠着点,否则她真能把自己笑死。
“大姐姐不管在哪里,都可以活的很好。”奚宝辰对着心腹宫人,直言不讳,她与有荣焉。
“是呀。”女官们恭维说,“郡主的确很有能耐,娘娘放心。”
所以,奚宝辰也要像大姐姐一样。这个宫里、这个天下,没有地方可以困得住她。
大姐姐一直都是奚宝辰的榜样。
而从头到尾,大姐姐都做得很好,从不叫人失望。
她是奚宝辰的灯塔,照亮奚宝辰的路。
这个时候,太子修朝领着他的二弟跑了进来。他们俩满身的雪,玩得不亦乐乎,两张小脸都冻得红扑扑的。
奚宝辰把孩子们叫到了跟前,跟他们俩说:“我要跟你们说说,你们姨母的事……”
“很重要吗?”修朝还想去玩,被奚宝辰拉住了。
“非常重要。”奚宝辰道。
修朝道是,和弟弟依偎在母亲身边,就像平常门第的母子那样亲昵。他们俩听着母亲说成阳郡主,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充满了向往。
永宁侯府一片寂静。
附近街坊们都搭了粥棚做善事。
薛家非常擅长沽名钓誉,此事本应掺和一脚,此刻却大门紧闭。
原因无他,薛家出了大事:薛家的三夫人带着她的小女儿,离家出走了。
永宁侯和老夫人、三老爷都觉得,此事有伤自家体面,暂时没有报官,只是派了下人四处寻找,却毫无踪迹。
三夫人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她娘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居然想通过她牵线搭桥,把家里的漂亮姑娘,送给奚宝辰的哥哥们做妾。
她无可奈何,去见了姑奶奶,也就是奚宝辰的母亲。
姑奶奶跟她关系还不错,但此事她只是透了一个话锋,就被姑奶奶嘲笑了一通。
奚家今非昔比。
奚宝辰的两个哥哥,现在都被封了侯。侯府的小妾,也是干干净净的体面姑娘,而不是出生商户。
他们看不上商户女。
三夫人大受刺激。
回来之后,三老爷还骂她无能。三房这些年,一共又添了四个孩子,其中有庶子三人,庶女一人。
给三老爷生儿育女的,全部都是三夫人娘家送来的美人。
这些美人儿,都是三夫人的哥哥培养出来,笼络权贵的,个个手段了得。
三夫人不知受了多少气,日子过得乌烟瘴气的。
积怨已久,三夫人不止一次抱怨,她甚至想搬离永宁侯府。此事遭到了丈夫和女儿薛沁的反对。
“娘,您不能这么自私!搬离了侯府,那我是什么呢?我将来嫁什么人家去,难道让我嫁商户吗?”薛沁哭着说。
她死活不同意。
同样的话,薛沁说了好几年。
然后,薛沁又骂薛汐。
薛沁说亲的过程,一直不太顺利。
她和三夫人都没有反思过,是她们眼光太高,想要一步登天,一直盯着那些权贵门第,对标的是奚宝辰和薛湄。
不成功,他们却只怪薛汐。
是薛汐在婆家做了丑事,毁了薛家女儿的名声,这才让薛沁的婚姻这么艰难。
再搬离侯府,薛沁的婚姻就更难了。
作为母亲,三夫人不能自私,不管女儿。
可回头看她的这一生,三夫人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自私透了,包括她的女儿。
她一直被所有人利用。
没人在乎过她、心疼过她。
娘家利用她结交权贵,攀上永宁侯府。在她的长子去世之后,不管她死活,想要稳固与永宁侯府的关系,不停的送新鲜美貌的侍女进来。
几年功夫,前前后后送了六人。
夫家也在利用她。永宁侯府需要她娘家的钱财,需要过富足的生活。
女儿没有问过母亲,你过得好不好?没有问过母亲是否受了委屈,一味的只要维持她“侯府小姐”这个身份,作为云梯,将来嫁得高门。
唯有才五岁的小女儿,细细替她擦泪,跟她说:“娘不要哭,我们离坏人远远的,我可以不要吃糖,我给娘省钱。”
没人知道,是哪件事让三夫人彻底下定了决心,带着女儿,以及三房的二万两银子,从永宁侯府离开了。
她写了一封诀别信,让永宁侯府的人不要找她。
老夫人还跑到奚宝辰跟前,去哭诉此事,想让皇后娘娘下旨帮忙寻找。
奚宝辰只是问:“三舅母是哪一日不见的?”
老夫人不解。
哪一日,有什么关系吗?
第710章 老夫人的后悔
皇后娘娘问了,老夫人只得如实回答。
“是腊月初三,发现她不见的;但诀别书,是冬月二十七写的。”老夫人道。
“她走了五六天,你们才发现人没了。她可是当家主母。”奚宝辰淡淡说,“如此说来,她对你们也没什么用处。”
“怎么没用处?”老夫人急了。
“本宫知道,有她在,她娘家就会给你们钱花。可这不是她应做的。既然她走了,就走了吧。”奚宝辰始终淡淡。
老夫人:“……”
她离宫的时候,皇后身边的女官送她,暗暗敲打:“娘娘的意思,老夫人听明白了吗?
此事也关乎娘娘的体面,到底是娘娘的亲戚,还是不要闹得人尽皆知。宫里的人听说了,也要看娘娘的笑话。”
老夫人:“……”
薛家后续也没有报官,是因为皇后娘娘。
家丑不可外扬,皇后娘娘不希望他们把此事宣扬出去。
三夫人的亲生女儿薛沁,仍是不敢置信。
“就这样抛下了我?娘心里果然没有我。她心里从前只有哥哥;哥哥去世之后,她心里就只有妹妹。”薛沁哭道。
最伤心的就是她。
没有了娘,外祖家不给钱了,她将来的陪嫁怎么办?
娘太自私了,就不能忍到她出嫁了吗?
她现在怎么办?她去依靠谁?
乳娘、丫鬟们则想到,四小姐平时那些言语,她不仅自己不会离开永宁侯府,也会拉着不让夫人走,夫人岂会带她?
“自作孽。”乳娘在心里叹口气。她知道,薛家肯定要辞人,乳娘打算走了,让薛沁自己慢慢熬着。
永宁侯府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成了大的问题。
永宁侯府是没有祭田的,一点祖产也无。
三夫人离开了,她娘家肯定不会再供养侯府。
而三夫人那些陪嫁的铺子、田地,没有了他的经营,未必能长久。他娘家可能想要收回去。
薛家一年半载也许没事,再过两三年,他们饭都吃不上了。
“实在不行,把池儿叫回来。”老夫人说,“由他来当这个家。”
可,他们现在不知薛池人在哪里。
然后,他们又想到了薛湄。
提到薛湄,永宁侯就一肚子气,老夫人也是怒不可遏。
薛湄叛逃一事,给薛家带来了极大的惊吓。
好在有惊无险,朝廷并没有惩罚永宁侯府。
当初廖真逃往匈奴,皇帝可是把廖家所有的人都下了大牢,秋后问斩的。就是那样,廖真也没有再回去。
薛家很担心,自家是第二个廖家。
所有的人在一起抱头痛哭,大骂薛湄。
姑奶奶都担心。奚宝辰的母亲甚至为此进宫,专门问了女儿。
“不用担心,这件事跟任何人都无关,大姐姐好着呢。”皇后娘娘轻描淡写。
她的话,总算给了薛家众人一些安慰。
然后,果然没事。
没人提到惩罚薛家,逼迫薛湄回国。原因很简单,薛湄跟薛家早分割,薛家死活她不会关心的。
现在,发现无人可用的时候,薛家又想起了薛湄。
抛开其他不说,薛湄是很会赚钱的,而且她还有本事勾搭上大将军王萧靖承。
“我听人说,湄儿好像被楚国封为成阳侯了。”三老爷说。
一听这话,永宁侯府上下全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