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300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300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池又问她,王妃的情况如何了?
  快要过年了,太子也要搬回东宫了,王妃,就是太子妃,也该回去了。
  “她已经很好了,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只是皮肤有些黄,锦屏这段日子用秘方帮她调养。”
  薛池:……
  他让薛湄尽快把王妃送回去,免得再惹事端。
  “以前,萧靖承跟我说,帮人就要帮到底。如果我不把王妃的一切都弄好,她斗不过成兰卿,还是要死的。
  到时候会毁了我这一个月的心血,所以欲速则不达。”薛湄振振有词,好像做美容也是什么权宜大计。
  薛池:“……”
  算了,随便她吧,免得她又在心里把他和萧靖承做比较。
  薛湄沉默了一下,突然又偷乐。
  薛池问她怎么了
  “大哥,你说梁国那些人,肯定听说我逃到楚国来这件事了,他们估计在背后笑我,可怜我。
  现在听说,我成了楚国的成阳侯,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薛湄问。
  薛池愣了下,而后忍俊不禁
  他也想知道那些人,现在是怎样的表情。
  薛湄被封侯一事,在楚国,热度持续了很长时间,哪怕是年味这么浓,也没有冲散它,很多人上门恭贺。
  薛湄到了楚国之后,与楚国望族们的关系,处理得都还不错。
  主要是她能力不同了,所以跟谁家都没有利益冲突,不需要得罪人。
  唯一跟她有一点不愉快的,是甘家。那也是与小孩子之间的不愉快,与大人没有。
  特别是她的身份暴露之后,楚国望族们多多少少是捧着她的,这让薛湄觉得,楚国人其实慕强的心理要比梁国更强烈。
  薛湄人在庄王府住,谁上门来,她都接待。
  以至于庄王府一时热闹,薛池被吵得头疼,有心想把妹妹扫地出门。
  薛湄倒是精神不错。
  “为什么要给她封侯”这件事,外界的猜测很多,各有说法。
  包括薛湄自己,也猜测很多原因。
  他们猜测的原因,都是大局上的,而皇帝做这个决定有没有自己的私心,薛湄还特意去问过。
  老头只是神秘一笑:“这算是朕付给你的诊金。”
  薛湄:“……”
  那这算是她从业以来收到过最贵的一笔诊金了。
  皇帝见她眼底是有点疲倦,就问她:“朕给你封侯,你不高兴?”
  薛湄:“不,陛下,微臣很高兴。只是家里的客人太多了,我哥哥他不高兴。”
  皇帝:“……”
  因为薛湄什么都敢说,也什么都愿意说,她和皇帝之间聊得很愉快。
  最终她也还是没问出来。
  皇帝给她封侯,还有没有自己的恶趣味在里面?
  薛湄觉得也许有。


第706章 把成兰卿比下去的惊艳
  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
  皇帝这一生,从幼年到老年,都是紧绷着一根弦,跟所有人斗。
  斗完了辅政大臣,就是与臣子们、望族斗,跟自己的外戚斗。
  自己孩子大了,还要与儿子们斗。
  当一个人处于身心安全的时候,才会产生叛逆的想法,想要打破这种舒适。
  在薛湄面前,皇帝也许就有这种感觉。所以,薛湄固执的认为,她被封侯,有一半的原因,皇帝在跟天下所有的人开一个玩笑。
  “就是要吓你们一跳,逗你们玩。”
  剩下的一半,才是众人所猜测的各种政治用意。
  皇帝自然不肯承认。
  薛湄这边的访客,随着太子搬入东宫,逐渐少了些。众人就像潮水一样,又往太子的东宫涌去了。
  就在太子搬回东宫的前一晚,薛湄终于让王妃出院了。
  她派人去通知太子,让太子早上过来接人。
  “太子来就行了,不需要准备什么。”薛湄如此说。
  太子则是带着侍卫、家奴,让人抬着软轿,旁边跟了四名丫鬟,浩浩荡荡来的。
  薛池出来款待他:“大哥别急,嫂子瞧着挺好。”
  因为薛湄被封侯一事,太子与薛池,已经生出了间隙,兄弟俩寒暄变的更加虚伪客套了。
  不过,对薛池而言,这是很正常的,他和太子早已没了亲情与默契。
  太子约莫坐了片刻,一杯茶还没喝完,小丫鬟就说:“太子妃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出来了。”
  话音刚落,太子便听到了回廊尽头的脚步声。
  随后,在丫鬟簇拥之下,进来一女子。
  女子穿一件羊皮风氅,领子上围了一圈白狐毛。那雪白毛发衬托的她,头发乌黑,肌肤雪白。
  她柳眉杏眼,五官明艳动人;看向太子的时候,眼波流眄,浓情蜜意全盛在眼睛里,笑容嫣然。
  太子整个人僵住。
  像是时光一下子拉回了十年前,他初见柳氏时。
  当时初见,柳氏便是这样,一下子撞上了他的心,让他挪不动脚。
  而后她生病了。
  如今的柳氏,又恢复了容貌,她像是素净里开出来一朵极其明艳的花。
  “殿下,恭喜殿下起复东宫之位。”柳氏蹲下行礼。
  太子如梦方醒,上前挽住了她的手,将她搀扶起来:“你病才好,不要客气。”
  他仔仔细细打量着。
  柳氏的手,不像上次那样枯瘦,已经丰腴了不少;她面颊到底有岁月痕迹,但不细看还是看不出来;而她的神态,已然有了端庄。
  太子眼泪都快要下来了,是真的很激动:“你好了!”
  柳氏道是:“殿下,我已经大好了,此事多亏了成阳侯。”
  “不,太子妃娘娘,这是您的造化。”薛湄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含笑而轻盈,“你遇到我,便是你我有缘,也是你命中注定有富贵要享受。”
  太子看了眼薛湄。
  这一眼里,终于包含了感激。
  就这样,太子把太子妃接回了现暂时住的王府。
  一回来,路上小厮丫鬟们都瞧见了,纷纷被王妃今日的模样所惊艳到。
  下人们私下里传,“王妃回来了,王妃病好了,还是那样漂亮。”
  “王妃真是美人儿,无人能及”
  “殿下一直携着王妃的手,真是恩爱。”
  “王妃不仅仅生的好看,性格也是宽和大度,咱们有福气了,能跟这样的主子。”
  这些话,多多少少会传到成兰卿耳朵里。
  成兰卿听说之后很是讶异。
  王妃,明明该不行了的,怎么可能如下人们说的那样?
  她能走着回来就是上苍保佑,美艳又是什么鬼?
  成兰卿决定自己去看一看。
  然而一见,她也被吓一跳,实在太过于意外。
  素来敏锐的成兰卿,因为实实在在受到了震动,反应稍慢了半拍,故而王妃已经到了她跟前。
  王妃拉住了她的手,眼里似有泪:“我生病这段日子,多亏有你在殿下身边。若没有你,哪有殿下的今时今日?多谢你。”
  成兰卿不着痕迹,在她的脉门上扣了一下:“娘娘客气了,殿下有今日,全是因殿下有勇有谋,且命中富贵,跟我关系不大。
  我便像是任何一位臣子一般,只是起了辅助之用。”
  太子哈哈笑起来,心情极其舒畅:“都来坐,咱们从此便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要如此虚套。”
  成兰卿的脸还是有点僵,因为她探王妃脉门的时候,发现王妃的脉搏强而有力,一点都不像是强撑出来的。
  近距离的和王妃拉手,她也感受到王妃皮肤的紧致温暖;还有王妃说话时,气息的沉稳。
  这一切都预示着王妃此刻生机勃勃,她的病——不对,她的毒被解了。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薛湄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就意味着她可能是神仙,而不是一个人。
  一个人不可能有这样的医术。
  成兰卿觉得自己好像一直来都小瞧了薛湄。
  她应该更认真一点,应该拿出尊重对手的态度,来尊重薛湄。
  翌日,太子顺利搬到东宫了。
  东宫重新换了家具摆设,更是奢华大气。
  成兰卿也被太子封为侧妃。她现在改姓石,故而便是侧妃石氏。
  她本打算在太子乔迁之喜时,作为女主人,帮着应酬,接待女客,这是她露脸最好的机会。
  也是她正式站到人前,接受众人惊艳赞美的时候。
  不成想,太子妃回来了。
  成兰卿本以为无比轻松,就可以让自己光芒万丈的事,一时竟变得无比的艰难。
  她没机会到前面去了。
  这让她有点懵,她明明筹划了多年,一时竟然束手无策。
  而太子妃,妆容精致,衣着华美,做土人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她身上的贵气,她风采迷人
  哪怕旁的人瞧见了成兰卿,也不会露出惊艳之感,因为太子妃已经把这个惊艳给占去了。
  “这是成阳侯新得的脂粉,我回头送你们一些。”
  “香水吗?也是成阳侯那里得来的,我还有不少。”
  “皮草好说。”
  太子妃居然跟成阳侯很熟。一时间,她成了贵妇们追捧的焦点,风头比太子和成兰卿高多了。
  成兰卿:“……”
  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等局面。


第707章 网上的皇帝
  腊月的夏阳城,下了今年最大的一场雪。
  暴雪连下了三天三夜,几乎淹没了街道,压垮了很多的房舍,也冻死了不少牲畜与百姓。
  朝廷为了这场雪灾,焦头烂额。
  “公主,咱们要赈灾吗?西边有人家搭了粥棚,我们家要不要也开大门搭个粥棚?”女官问隆庆公主。
  隆庆公主对镜梳妆,整理她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青丝,漫不经心点点头:“拨几个人去,也在咱们家的西门,搭个粥棚,施舍几天米粥吧。”
  女官脸色有点古怪。
  隆庆公主梳头发的手,突然一顿,问女官:“别人家是在哪里设的粥棚?”
  女官支吾了一下,才说:“公主,多半是在大门口。旁人看不见你家门匾,也不知道是何人家的善棚,这好事就白做了。”
  这次进城的,很多是附近村民。他们的房舍被压塌了,进城找寻活路。
  他们不认得什么府邸。
  唯有看到人家的门匾,才知道是谁家发善心救济他们。
  粥棚,肯定要搭建在自家大门口不远处,而不是西门。
  隆庆公主将手里的梳子,狠狠往梳妆台上一砸。
  她深吸一口气,忍无可忍:“来人,去把对面那个石碑,给本宫砸了!”
  女官觉得,早应该如此!
  扶住了她的手,女官火上浇油:“早该去砸了的。公主,您堂堂天皇贵胄,居然要受这等欺负,岂有此理!”
  隆庆公主深以为然。
  对面的成阳郡主府,那块石碑至今还矗立了。
  隆庆公主好几年都没有开过府上大门了。不管是她自己出门,还是有客人登门,都要路过那石碑。
  难道要人家那么老远就下车走过来吗?
  约莫有七八百米,挺长一段路,不是随便走走的。
  故而,她只得开侧门。
  一年年过去了,她都成了京城的笑柄。哪怕薛湄被囚禁,石碑还在,她居然还要受这等窝囊气。
  她忍够了。
  其实,薛湄的身份,在楚国暴露后大半个月,隆庆公主便听说了消息,当时她就想去砸了那块石碑。
  薛湄逃到楚国,公然叛国,这是死罪。
  不成想,守在那块石碑跟前的,却是瑞王府的人。
  隆庆公主,应该说隆庆长公主,最害怕的人,也是瑞王殿下。
  父亲去世之后,荣王登基,隆庆长公主的好日子并没有来。
  相反的,她仍是不敢在瑞王跟前造次。
  有瑞王坐镇,她也不敢在薛湄的府邸门前跟前撒泼。
  “长公主请回。”瑞王府的侍卫很霸道,对长公主也无半分敬意,“大将军王说了,您感动郡主府的一砖一瓦,大将军王的亲兵会踏平您的府邸。”
  隆庆长公主:“……”
  瑞王叔会说到做到。
  她忍了这口气,回家去了。
  毫无办法,她只能忍气吞声。
  女官劝她息怒,给她出了个馊主意:“公主,您可以这么办……”
  于是,隆庆长公主很积极的,把薛湄叛国的消息宣传出去。然后,她又暗中鼓动一些相熟的势力,在朝堂之上弹劾薛湄。
  哪怕不能杀了薛湄,也要夺走她的郡主封号,让她一无所有。
  她已经是叛徒了!
  当时皇帝也很震怒……
  和隆庆长公主的想法一样,皇帝也想废除薛湄的郡主封号。
  然而,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另一波朝臣的反对。
  皇帝在朝堂之上,与大臣们起了争执。
  “郡主是不是叛徒”这件事,大家争论不休。皇帝以为板上钉钉的事,被朝臣们吵了一早上之后,皇帝自己都不太确定了。
  一般是什么军国大事,才会让皇帝与大臣君臣失和,彼此妥协、拉锯。
  但薛湄,这小小女子却做到了。
  皇帝执意要废除成阳郡主的封号,要发国书给楚国,让楚国答应他派人进入楚国,去把成阳郡主抓回来。
  他废陈阳郡主封号的圣旨,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陛下息怒,万万不可。”
  皇帝第一次感受到做君主的艰难。
  他这么个小小的想法,想要实现,阻力却是千千万万的。
  他像是被大臣们包围住了。他们是水,自己是浮在水中央的一支独木舟。
  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皇帝在上面浮浮沉沉,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无法前行半分,他被这群水给困住了。
  瞧着朝臣们那激动的神态,若皇帝再一意孤行,这些水甚至要把皇帝这座独木舟给淹没。
  皇帝第一次被朝臣吓到。
  他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父皇曾经说做皇帝很难;也理解了这些年,父皇的妥协与拉拢。
  朝臣可不是奴隶,他们不会轻易就听话。
  而统治一个国家,没有朝臣的协助是万万不行的,皇帝又不能把他们所有人辞退回去。他若是把他们都辞了,再找一些无经验的人来做大臣,整个国家更是乱套。
  最终,皇帝放弃了,他没有褫夺薛湄的郡主封号,也没有收回她的郡主府,更没有给楚国发国书。
  此事,他打算稀里糊涂的混过去。
  那个时候,皇帝清清楚楚看到背后有一只手,一直在操控着整个朝局与他。
  若他顺应那只手的心意,他做皇帝就很简单;可他稍微与那只手的想法背道而驰,他就会感受到权力带给他的压迫感。
  皇帝想要找心腹商量,可心腹,又真的是心腹吗?
  为此,皇帝消沉了一段时间,成天在皇后的宫里,与皇后下棋。
  他居然赌气不上朝了。
  然而半个月过去,朝事运转顺当,并没有出乱子。
  皇帝觉得心惊的是,梁国的朝堂,早已被其他人攥在掌心,有他没他其实是一样的。
  他以前也有这样的猜测,但,但这次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
  而无疑,那只手,就是大将军王萧靖承。
  他登基至今三年了。
  一个庞大的网,在三年里,已经织好。
  皇帝是那网中虫。他的手脚都被束缚着,看似高高在上,实则不能动弹,等待着那网的主人一口将它吞下。
  他胆战心惊。
  成阳郡主叛逃之事,在梁国不了了之。
  此事权贵们知道,但百姓们却并不知情,还当成阳郡主被囚禁着。
  梁国的朝臣们,还是想了个办法给皇帝找补面子。


第708章 每个人都嫉妒她
  而后,有皇帝的心腹朝臣,建议皇帝:“派成阳郡主出使楚国。出使的目的是什么,随便编一个。”
  这样做有个好处:等将来,大家知道成阳郡主人在楚国的时候,梁国皇帝颜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