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是个普通人,薛湄对他的要求严格却合理;卢殊是妖孽,他不反过来鄙视薛湄就很好了。
他们讲医理的时候,彩鸢和锦屏也在旁边听。
“你们应该懂点医学知识。”薛湄对两个丫鬟说,“特别是锦屏,你受伤的可能性很大。懂点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锦屏道是。
彩鸢也跟着学。
薛湄把日子过得简单又舒服。她很清闲,跟彩鸢、锦屏弄些好吃的,又跟卢殊学学请脉,一点也不觉得白崖镇辛苦。
最重要的是,只要她想萧靖承了,就能见到他。
要是在京城,薛湄恐怕会坐立不安——儿行千里母担忧嘛。
转眼就是腊月。
日子在飞逝。
这段时间,匈奴人有过两次试探,只派了约莫一百骑兵袭扰,没什么目的,就是逗逗梁国的兵。
只有几名士兵轻伤,不需要薛湄和卢殊出手,军医营的人自己能处理。
腊八的时候,军中也发腊八粥,熬得非常粗糙。
彩鸢很早就注意到,白崖镇什么都缺,恐怕熬腊八粥的时候材料不齐全,故而她提早收集了七八种。
到了腊八当天,大将军府里熬出来的腊八粥,倒是像模像样的,薛湄分给了其他人,也让人给了成家兄弟。
成家兄弟很感激,又让人送了回礼。
这次送礼的人,是成兰韬,以及一位年轻女子。
薛湄不知道成家还有女儿在白崖镇,她还以为成兰卿是唯一的成氏女。
“……这位是丹宵,是我父的义女。她父安副将曾为我父征战,凶猛无比,而后牺牲在了战场上。”成兰啸解释。
薛湄笑了笑,跟她打招呼:“安小姐。”
不成想,这位小姐却道:“我是成小姐,郡主。”
薛湄:“……”
认了义女,还有改姓的吗?
她父亲不是姓安吗?
薛湄看了眼成兰韬。
成兰韬倒好像与有荣焉,跟薛湄解释:“丹宵同我亲妹,我父早已准许她入了成氏宗祠。说是义女,也是养女。”
怪不得了。
薛湄颔首,改口叫了“成小姐”。
成丹宵不过十五六岁,身材修长,肌肤微白,像是久不见阳光。
白崖镇内的家眷们,稍微注意点保养,都不会太黑;当然也不算白,自然环境下,风都能把人催黑一层。
但像成丹宵这么白就不多见了。
“大哥说多谢郡主给我们送腊八粥。”成兰韬道,“回头让丹宵给郡主作伴吧。”
薛湄:“……”
感谢我,所以送个人给我作伴?
你们兄弟的脑回路都是这样奇怪的吗?
薛湄笑着打趣成兰韬:“送人给我作伴是假,看我这里有好吃的,派个人过来偷师学艺是真吧?”
成兰韬知晓薛湄说笑,非常配合笑了起来。
成丹宵却不是很懂。
她微微沉脸:“郡主这样质疑我吗?”
薛湄:“……”
送走了成家兄妹,薛湄有点无力,因为跟成丹宵说话太费劲了。
她在那女子身上,感受到了敌意。
不知道她是嫉妒薛湄会医术,还是嫉妒薛湄住在大将军府?
锦屏低声跟薛湄耳语:“大小姐,这位成小姐是宝庆公主的坐上宾。”
薛湄:“……”
怪不得她那个态度了。
也怪不得成家兄弟想把她塞到薛湄身边来。
成家兄弟最了解瑞王爷,知晓王爷不喜欢宝庆。成丹宵在宝庆公主身边,很有可能被公主利用。
他们想要寻个借口,让成丹宵远离宝庆公主。
不过,成丹宵肯定是不接受兄长们的好意,要不然她就不会甩脸给薛湄看了。
知道了原委,一切都可以解释,不需要单独防备着谁,也不需要猜测,薛湄顿时就把成丹宵抛在了脑后。
成小姐再有脾气,也不能占据郡主半分心思。郡主就是这样冷酷而无情,是个辣手摧花的渣渣。
腊八这天下午,萧靖承早早回来了。
薛湄让人准备好了晚膳,和萧靖承一起吃饭。
还给他留了点早上的剩粥。
萧靖承也喝了。
说起腊八,薛湄就想起在京城的时候,萧靖承和萧明钰争抢着给她送腊八粥,不免追忆往事。
“……要说起来,小郡王对我也不错。”薛湄说,“他好多钱呢。”
萧靖承:“说够了吗?”
那边气压一瞬间降低了,薛湄笑起来。
她道:“我不喜欢钱,就喜欢王爷您这样的人。”
萧靖承:“……你成天这样说,总有一日我听惯了,就不管用了。”
薛湄笑起来。
萧靖承无可奈何。
薛湄为了转移话题,说起了成丹宵。因为成兰卿和萧靖承有过过去,薛湄几乎是不太愿意提成家的姑娘,免得他伤感。
这次若不是为了自救,她也不会说。
果然,萧靖承立马问薛湄:“给你作伴?你答应了?”
“没有。”薛湄道,“怎么了?”
“不怎么。她有些不知好歹,就像戚思然那样,还不如戚思然。”萧靖承道,“不用让她来作伴。”
“我推辞了。再说了,她自己也不愿意。”薛湄道
萧靖承嗯了声。
他又跟薛湄说起,他很讨厌成丹宵的父亲安副将。
“……他还能欺负你?”薛湄好奇不已。
“那时候我也是刚来,不过有点不适应,他时常冷嘲热讽。”萧靖承道,“难不成他天生就是白崖镇人?
白崖镇比京都天气更干燥,我才来的第一年,不知怎么的,总是流鼻血。为此,安副将没少打趣我。”
薛湄:“……”
你好记仇啊王爷。
“其实,他不是战死,而是师父要他死。”萧靖承又道,“为了减轻内疚,师父这才收养了他的一个孩子。
安副将有六个孩子,四个女儿、两个儿子,还有两房妾室,都被师父送回了他老家。”
他说的师父,是指成老将军。
薛湄一时好奇心大起:“还有这个内幕?选成丹宵,是不是因为她愚蠢且贪慕虚荣?”
萧靖承微微笑了下:“师父的眼光,肯定不错了。这些年,她也的确没问过她先父的死因。”
“成老将军为何要杀安副将?”薛湄笑问,“快告诉我,很久没听八卦了。”
第461章 王爷很会讲八卦
萧靖承对八卦热情不大。
薛湄一脸兴奋看着他,等他说下时,他啼笑皆非。
“……很闲?”他挑眉。
薛湄:“无聊嘛,没什么事做。”
萧靖承心头一酸。到底是白崖镇太过于荒凉了,让她受了委屈。
他没什么能排解她的寂寞,只能尽可能把事情讲得曲折有趣些。
若是依照他性格,三言两句就能说完。
“……安副将本是师父的小厮,家生子,从小跟我师父一块儿长大的。”萧靖承道。
薛湄很捧场:“渊源好深。”
“是啊。”萧靖承很感叹,“大户门第,兄弟之间若不是一母同胞,还不如自己身边的小厮亲近。”
这话不错。
嫡出的孩子,跟庶出的兄弟,肯定没那么深的感情。再加上不是成天一块儿玩,感情更浅。
小厮却不同。
服侍的这些人,时时刻刻都围绕在主人身边。
好比宫廷皇子们对待亲娘和乳娘——亲娘是尊重、敬畏,以及巴结;乳娘才是那个贴心的、亲厚的。
“安副将叫安寿,你猜猜为何?”
果然是很认真讲故事的调子。
这个时候就要鼓励他。
两个人在一起,彼此要你来我往,不能一个人使劲。
“他家的小厮,是不是有‘福禄寿’三个人?”薛湄问。
萧靖承:“……你听说过?”
薛湄:“我乱猜的。”
猜得很准。
成老将军的小厮,的确就是叫这几个名字,因为他自己没什么学问,就像薛湄的五弟那样。
成老将军虽然是家中庶子,不过成家人丁单薄,就他和他大哥。他大哥性格又宽厚,兄弟俩感情倒是很不错。
老将军不是为了前途才参军的。
他纯粹是从小到大太过于顽劣,喜欢疆场厮杀,一回家念书就浑身不自在。
他倒是闯出了一些名堂。
其他两个小厮,留在了家里,只安寿跟着他,以前做后勤小兵,而后做普通步兵,一步步被提携上来。
成老将军对安寿就像亲兄弟,除了照顾他的前途,还托了自己的夫人给他说媒,娶的是一家读书人家的女儿。
岳家虽然穷了点,但个个知书达理,安寿自己也很满意。
从什么时候,安寿跟匈奴单于弘吉提勾搭上的,成老将军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时候,萧靖承已经把弘吉提给杀了。
此事对成老将军打击很大。
安寿在战场上,替老将军挡的那一箭,是老将军自己安排的。
“……师父这些年一直想不通,走不出来。安寿怎么会做了叛徒,他不知道;既然已经背叛了他,又为何毫不犹豫挡那一箭?
师父原本是想着,自己中一箭,借题发挥说安副将守卫不力,将他撤回京都,再寻个理由让他免职,逼迫他带着妻儿回家养老。”萧靖承说到这里,也是很不解。
人实在太复杂了。
“师父之所以离开白崖镇,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想不通,心里总有块疙瘩。”萧靖承道,“我们查了安家的孩子和安夫人,都没什么问题。
安丹宵愿意留在白崖镇,说想替她父亲守完三年的孝再回家。
师父为了照顾她,就说要认她做义女,她倒是很乐意。上个月她已经除服了,不过冬日路不好走,她估计明年春上,天气暖和了也回去。”
薛湄沉默听着。
萧靖承又道:“成湛怀疑过她是细作,特意查了她。不过,那些时候我都在京都……”
薛湄:“她会是细作?”
“不知道。成湛设计的陷阱,她有些踩了,有些没踩。如果全部踩了,或者全部避开,她就是故意的。
可她的行为,看上去就好像她只是虚荣而愚蠢,并非精明。成湛没办法判断。”萧靖承道。
薛湄听了,更加感兴趣了。
“我见过她,也觉得她有些过度虚荣,迫不及待给自己戴上成家小姐的头冠。”薛湄道,“若她真是细作,那她厉害了。”
萧靖承见她隐隐有点兴奋。
他实在不明白这有何高兴的。
不是应该担心吗?
瑞王殿下搞不懂女人心思。后来他还问薛湄,他这个故事讲得如何。
因为他故意曲折,两个人就这件事,说了一下午,时间过得既快又轻松,薛湄说他讲得很好。
煤炭卖得很好,虽然现实还是薄利多销,薛湄让萧靖承给每位亲兵五两银子的补贴,这个贴由她出。
士兵们的军饷,一个月是五百钱,薛湄这个奖赏并不少。
这些兵都是萧靖承的人,对瑞王殿下忠心耿耿。
郡主让他们办事,事后奖赏丰厚,又因为这个郡主不娇气,亲兵们对她很是认可。
彩鸢说薛湄做煤矿买卖,目前还没赚到这么多钱,毕竟煤炭便宜,就赔出去这么多。
“你不懂,这叫收买人心。”薛湄对彩鸢道。
“什么时候不能收买?”彩鸢笑道,“您白劳累了一场。”
“这不一样。这次给钱,他们会明白,此乃辛劳所得,拿得心安理得,又很感激我。若平白无故给,他们一头雾水,反而说我心思藏奸,说不定更反感我。”薛湄说。
彩鸢:“……”
她没想到这层。
还是大小姐厉害,她跟着大小姐吃香喝辣,保护好大小姐的“药箱”和秘密,此生无忧了。
薛湄在白崖镇,的确很有人望。
那些夫人们,络绎不绝请她。
即将要过年了。
白崖镇因为苦寒,平时好些东西买不到,只过年的时候,有人专门运过来,故而它的年味更浓烈。
大家更盼望过年。
正月也有宴请,跟京都一样。
薛湄收到了很多的请柬。
萧靖承让她去周家,因为周将军是萧靖承的心腹。萧靖承如果离开白崖镇,周将军就是主帅。
故而,周家的面子要给。
薛湄答应了。
大将军府也要筹备过年,薛湄请示萧靖承如何办之后,正好到了白崖镇年前最大的集市,她要和丫鬟们出去采购。
虽然采办上的人已经买好了。
薛湄决定亲自挑一些东西,最好是能长途运输的,派人送回去给京都那些人。
比如说胡太后,她就答应了;还有戚太后和澹台贵妃等人,也要送送礼。
薛湄正在梳妆,打算出门,却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从京里寄过来的。
薛湄心里咯噔了下。
戴妈妈、修竹和红鸾都在京城,还有大哥,别是出事了吧?
第462章 密使
薛湄收到了一封京城来的信,顿时就没了逛集市的心情。
彩鸢和锦屏在旁,对视一眼。
薛湄拆信的时候,手有点微微发抖。彩鸢咬住了唇,比薛湄更紧张。
打开信,薛湄先是扫了眼,然后很明显神色一松。
再看信,她越看眉头蹙得越深,整个人都有点懵了。
彩鸢急死了:“大小姐,郡主府的信吗?谁写的?”
“是戴妈妈吗?”
“蕙宁苑的人有事,还是大少爷?”
她连珠炮似的,可见是真着急了,薛湄就直接把信给她。
彩鸢急急忙忙读起来。
结果,既不是戴妈妈写的,也不是大少爷,而是澹台贵妃。
贵妃在信里问薛湄好不好,说她这段日子身上不太舒服,不相信其他大夫,希望薛湄能给她瞧瞧。
写信怕说不清楚,贵妃会派一名太医来白崖镇,跟薛湄对接。太医把脉案告诉薛湄,薛湄再把治疗方法和药给太医带回去。
皇帝也认可的,给了太医通关书。
太医是冬月二十七出发的,故而腊月底就能到白崖镇。
彩鸢看完,也舒了口气。
“贵妃还是挺通情达理,没有让陛下召您回去。”彩鸢笑道,“要不然,您就得回京了,毕竟您割了贵妃一个肾。”
薛湄:“……”
彩鸢却发现,薛湄只是淡淡笑了下,算是回应了她的玩笑。
“大小姐,有何不妥吗?”彩鸢收敛了心情,小心翼翼问。
薛湄回神。
“没事、没事。”薛湄嘟囔了句。
信又给锦屏看了看。
锦屏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贵妃犯忌,害怕被治坏了,想请薛湄定给治疗办法,给些药,这是可以理解的。
“大小姐,您担心什么?”锦屏也问。
薛湄:“贵妃此举,不管是说到哪里去,都合情合理。可仔细想想,又是漏洞百出。总感觉有什么事。”
“会对您不利吗?”
“还不知。”薛湄道。
她把信也给萧靖承看了。
萧靖承读完了,和薛湄一样,觉得此事有猫腻。但贵妃到底藏了什么心思,又猜不出来。
薛湄和萧靖承认为,最靠谱的就是贵妃明着派太医,暗地里派了心腹,过来把宝庆公主接回去,免得她捣乱。
这是目前最合理的判断了。
“真不想管这些事。”薛湄笑道,“不过,还是别得罪贵妃。”
萧靖承:“不妨事,我会处理。你不用怕得罪她。”
薛湄明年七月除服。她下次回京,萧靖承肯定要陪同,然后和她成了亲再回来。故而,她回到京城的时候,就是瑞王妃了。
贵妃还敢到瑞王府造次?
信被放到了一旁。
年前的后半个月,每隔三天就有个大集市,人特别多,也是匈奴探子们活动频繁的时候。
不过,萧靖承对此倒也不是很介意,